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79节

  将领群里,爆发出一阵激烈的争论。

  墙头草一类的人,总是习惯回避风险,现在他们已经到了绝路上,无路可走的时候选择投降不失为一个保命的良法。

  而缅军将领中,也不乏好勇斗狠之辈,习惯了拳头解决问题,不到黄河心不死那种。

  “没必要打了,大王都被抓了,我们还打什么。

  好歹,明人还要我们统治缅甸,等结束了,大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两拨人相互试图说服对方,在这个危急时刻,实在没必要继续徒增伤亡。

  终于,有人拉着几个好战的将领在一边小声嘀咕起来。

  “已经输了就没必要继续让手下徒劳送命,明人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明国军队退了,我们再重振旗鼓,一雪今日之恨。”

  “你说假降?”

  “要不然呢?明人还是要靠我们控制缅甸的,大王失陷敌营,我们降了,兴许还有机会救出他们。

  要我们真的都战死在这里,大王也就失去了作用,明人肯定会杀死他的。”

  不管安得什么心,总归有人终于把几个好战份子安稳住了,不再喊打喊杀。

  确实,如果用老眼光看待明国,他们是不愿意接手这个偏远之地的。

  在明国士大夫的眼里,云南就已经够穷乡僻壤了,缅甸则是更甚。

  即便缅甸有宝石矿,出产各色宝石,可也就那样。

  只要让他们年年向大明朝廷进贡这些好东西就行了,实在没必要浪费精力统治这里。

  而且,这还有个好处。

  让当地人统治,也不会闹出大的民乱。

  当初大明统治安南,最后不也没法长久待下去,只能选择撤兵。

  所以,缅甸还是要交到缅甸人手里。

  找一个手下败将继续做缅甸的王,让他对大明有敬畏之心,也可以让西南少许多事端。

  只是,他们这么理解,却不知道大明朝堂上出了个异类,他拥有不同于这个时代士大夫们的思维方式。

  不是说他比其他官员聪明,只是因为他知道时代发展,对土地和矿产资源在未来有更深的认识。

  更不用说地理位置对中国的好处,直接在东印度洋拥有了港口,一个出海口。

  在魏广德看来,即使耗费百年时间也是值得的。

  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拥有东南西北四海舰队,真正意义上的四海舰队。

  自然,西伯利亚也不会留给俄国人,而是要以奴儿干都司的名义继续接受明朝的统治。

  北海就是从库页岛附近海域到白令海峡,直到北冰洋的巨大海域,甚至还可以通过百令海峡控制阿拉斯加,进而进入北美地区。

  大明毕竟到目前为止,甚至可能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去美洲的航线。

  通过海路进行扩张,对于此时的大明来也非常冒险。

  倒不如学习沙俄,走陆路通道到达美洲。

  当然,一切都得等张居正改革完成,大明财税大丰以后才有可能实现。

  没钱,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不过,对缅甸的财政消耗,必须从缅甸的宝石矿和金银铜矿里赚回来,这是魏广德和谭纶早就在私下里达成了默契。

  当明军完成对缅甸的占领以后,魏广德才会抛给大明朝廷。

  以回收军费的名义,持续在缅甸驻军。

  毕竟,安南事例对于大明来说太过惨烈,即便是张居正,也未必会支持明军长期驻守在缅甸。

  这些是魏广德的布置,李家知道一些,但其他人可就不知道了。

  缅甸的将领和土司用老眼光进行的判断,注定也会失效。

  当缅甸王子莽应里终于狼狈逃到这里以后,大部分土司和将领已经达成一致,那就是向明军投降,以换取缅王莽应龙的性命。

  而相应的,缅甸王室也会世代向大明称臣纳贡。

  对此,因为父亲失陷已经乱了手脚的莽应里很快就选择了接受。

  “将军,对面有动静了。”

  就在紧张的对峙中,缅甸那边终于有了动作,一个被选择出来的代表带着几个人缓缓走出了缅军队列里,向着明军军阵走来。

  戚继美回头对身后亲兵说道:“快马飞报大帅,就说缅军可能要投降,请他尽快到前面来。”

  戚继美随即又下达不准开火的命令,看着这个缅军来使有什么说叨。

  在距离明军军阵十余步外,缅甸使者站定,开始叽里咕噜说起话来。

  戚继美微微皱眉,他知道对方说的是缅甸话,或者说是缅甸官话。

  可这种情况,还有必要如此吗?

  “我不想听他说的是什么,你们对他喊话,叫对面派个会说大明话的人来。”

  戚继美才不想对牛弹琴,直接对几个俘虏说道。

  现在,他们就是明军的翻译了。

  戚继美可是听说过,缅甸高层,其实许多人都会几句汉话,否则他们也没办法和明使搭上话。

  更别说,此前缅甸各部每年都还要向云南递交奏疏,汇报各自情况。

  “明国将领大人,我想着都是误会,我们愿意放下武器和议。”

  在翻译汉话后,对面刚才还在说缅甸话的缅甸官员马上换上汉话对着明军军阵说道。

  “没有和议,放下武器,保命,拒绝,死。”

  戚继美微微夹紧马腹,胯下战马缓缓前行,穿过一条通道,他到了明军阵前,大声回答道。

  缅甸几十万人都杀进大明境内了,居然还说什么误会。

  如果是文官在这里,或许还会很客气把人迎接进来,以彰显大国气度,可这里只有武将。

  最近的大明文臣就是罗汝芳了,可他距离这里至少还有几百里。

  “这”

  对面听到明国将领如此强硬的表态,一时语塞。

  “不能做主就回去叫你们能做主的人来谈,我们保证不会对他们动武。”

  戚继美不屑的说了句。

  不管最后谈成什么样子,他可不会给这帮人好脸色。

  太特么会跑了,他们一路追下来也是累的不行,要说心里没点怨气是不可能的。

  至于会不会因为他的一两句话谈崩,导致战事再起。

  那就打呗,反正已经打到现在,再打一场也是无妨。

  这次征讨缅甸一战,上到将领下到明军士卒其实也都感受到了,那就是火器的威力确实不凡。

  只要阵前对敌人施加足够强大的火力,甚至不用短兵相接,敌人就直接垮掉了。

  火力为王,已经在这个时代的西南明军心中扎下根。

  而此时的李成梁,刚刚从瑞波城出来。

  出城不过七八里,就被戚继美派出来传递消息的传令兵遇上。

  “你说什么,距离瑞波城不过三十里就和缅军遭遇,双方还在对峙。”

  李成梁吓了一条,他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是担心缅军在山谷设伏,伏击追击的明军。

  如果戚继美稍有疏忽,明军被围可就大事不妙了。

  关键还是,前军遇袭遭受重创,必然会影响明军士气,他的好大儿还在前方阿瓦城固守待援,怎能不让他担心。

第1153章杀意

  “你说什么,距离瑞波城不过三十里就和缅军遭遇,双方还在对峙。”

  李成梁吓了一跳,急忙开始追问前方战况。

  “禀报大帅,戚总兵说,缅军好似已经在溃败,应该是在阿瓦城吃了败仗,所以在往回逃。

  现在的局势,南北两军压制着缅军,想来距离他们投降已经不远了。”

  那传令兵马上就说道。

  这些话,他一个小兵当然看不明白,不过他还是能觉察到对面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直到戚继美说出缅军应该是在阿瓦城战败溃逃到这里,那小兵也才豁然开朗,明白是怎么回事。

  “缅军溃败?”

  李成梁心里先是惊喜,随即双眼就是一眯。

  自己的好大儿到底带了多少兵马过来,能够在阿瓦城击败缅军几万人?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意味着

  瞬间,李成梁觉得汗毛倒竖。

  现在明缅边境,缅军只有已经被分割成两股,一个是前方由莽应龙带领的缅军主力,经过几次交战,现在这股敌军已经只剩下几万人。

  还有一股,就是固守汉龙关的缅军,应该也有几万人。

  但是在汉龙关,貌似明军也只有施甸出动两三万人,还有就是李如松留在那里的军队。

  要是李如松带领大军偷摸着离开了汉龙关,说不得现在汉龙关城下明军怕还没有城里缅军多。

  想到这里,李成梁心里就有点慌。

  要是缅军识破明军虚实,不能继续往下想了。

  李成梁当即没有骑马带着手下往前跑,去和戚继美会和,而是直接下令,让后面几路明军开始向汉龙关集结。

  打到这个份上,缅王莽应龙这路应该是废了,不必太过理会。

首节 上一节 127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