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305节

  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

  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二十世纪的民法虽然规定各子女可平均继承父母遗产,但在东亚地区,特别是大的宗族门阀家族依旧延续这样的制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子女平均分配财产虽然说是西方传入,但实际上可能还是美国的制度,因为他们有其他办法绕过这个限制,让家族可以长期、稳定的把家族财产集中在一起。

  而在欧洲,比如英国等国,也有类似汉文化的长子继承制度。

  英国的财产继承制,强调的长子的绝对继承权,这和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有一些区别。

  英国的长子继承制亦即长子享有绝对的继承权,幼子以及女儿没有财产的继承权,他们只能选择去参军或者去修道院。

  李如柏或许也是看透了这点,知道家族以后的东西,他和他那些兄弟们只能获得一点点,所以选择“躺平”。

  当然,如果原本历史发展,李如柏也就是在萨尔浒一战中唯一一支全身而退的明军部队,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顶着父亲和大哥的光环,他还可以把李家的荣耀继续传承下去。

  只是可惜,女真在辽东的崛起,断掉了李家最后的活路。

  阿瓦城曾经的守备府,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李成梁的都督行辕。

  “父亲,你叫我?”

  李如松从外面快步走进屋子,这是一栋完全用木头建造的悬空屋子,地面有多根木桩撑起,类似云南吊脚楼。

  外观虽然很朴素,但是内部却被装饰的金碧辉煌。

  当初李如松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时候,就为一个阿瓦城守将都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感到惊叹。

  而李成梁来到这里以后,也是如此,实在难以相信这样一个国度,居然如此奢华。

  在缅甸,黄金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被视为神圣的物品。

  缅甸人认为黄金代表着太阳,与知识和启蒙等品质相关,因此在许多场合都会使用黄金进行装饰。

  不过,在李成梁仔细研究那些黄金装饰品以后,兴趣才逐渐淡了下来。

  缅甸的黄金确实很多,但是质量不高,或者说提纯不行。

  大明户部现在制定的金币规则,缅甸的这些黄金都达不到要求,含金量普遍都很低。

  当然,若不是因此,他们也不会有这么多黄金用来装饰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是东吁城俞大猷送来的书信,你看看吧。”

  李如松进屋,李成梁就把俞大猷的信递了过去。

  “他不会是催我们尽快出兵南下吧。”

  李如松接过书信翻开一看,果然和他的猜测一样,俞大猷要求北部明军尽快南下东吁城。

  他带来的部队大多是水师,陆师仅有万人,要统治数百万的缅甸人,实在有些勉强。

  “父亲,你的意思是什么?”

  李如松折好信纸装入信封里,这才问道。

  “虽说朝廷下旨缅甸以我为主,但是他的要求我们必须满足。”

  李成梁看看李如松,开口说道:“派人给老二老三传话,尽快带人回来。

  你先带两万大军南下.”

第1171章礼物

  “虽说朝廷下旨缅甸以我为主,但是他的要求我们必须满足。”

  李成梁看看李如松,开口说道:“派人给老二老三传话,尽快带人回来。

  你先带两万大军南下,之后我会派他们带上明军一万,缅军三万做后队,追上你的部队。”

  听到老爹的安排,李如松急忙问道:“爹,那蒲甘城那边怎么办?派谁去?”

  “让戚继美带兵一万,另外让他这段时间抓紧再编练两万缅军,到时候跟随他行动就是了。”

  李成梁已经想过,他把沐昌祚打发去收拾缅甸北方那些土司的地盘,同样是让他们带一部分明军,再编练一些缅军。

  只不过,现在他已经把最早降服的那些缅军收编,沐昌祚那边也应该让他们开始行动。

  既然已经打算让戚继美去编练缅军,没道理还压着沐昌祚。

  “剩下的缅军就先留在阿瓦城。

  这里的地理位置还是很重要,是进入缅北的重要通道,也能限制缅军东西联系。”

  李成梁开口说道。

  “是,父亲,我这就派人给二弟、三弟传话,让他们尽快赶回来。”

  李如松抱拳应道。

  两天后,李如松率领两万明军踏上了南下的征途,目标正是东吁城。

  李成梁站在城楼上,目送大儿子出征。

  为了保证李如松的安全,李成梁把身边的亲兵营分出大半派到他身边。

  “老爷,这是礼部送来的条子,请你过目。”

  今日本来轮到魏广德去文华殿讲经,不过他还是习惯先回自己值房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要紧的奏疏需要提前处理。

  不过当下朝中无大事,何况就算有大事儿,下面暂时也会压下来。

  在万历皇帝即将选后的时候,糟心事一般都不会急吼吼的往上报,而是会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除非是十万火急,片刻耽误不得的军国大事,满朝上下的官员都会默契的先把事情压下来。

  “哦,我看看。”

  魏广德坐下,接过芦布递过来的太子,看了眼。

  “哦,是这个事儿啊。”

  魏广德看完条子上的内容,漫不经心说了句,随即就笑着对芦布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我坐一会儿就该去文华殿上课了,如果有紧要的奏疏送来,你直接单独放在书案上就行了。”

  “是,老爷。”

  对于魏广德处理政务的习惯,芦布早就清楚无比,当即点头就退了出去。

  “送进宫里好啊,事儿就可以丢给冯保了,让他头疼去吧。”

  等人出去后,魏广德嘴里喃喃道。

  和张居正在万历皇帝朱翊钧面前扮演的严师角色不同,魏广德一开始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容对待小皇帝。

  开什么玩笑,他这个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都知道,曾经被万历皇帝视为父亲般人物的张居正最后的下场。

  当然,其实也不应该说是张居正的下场凄惨,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张居正后人的遭遇。

  毕竟,那时候张居正已经死了,结果没想到盖棺还是没有定论,差点被小皇帝扒出来鞭尸。

  张居正不是笨人,难道他就没想过过于严厉,对年幼的皇帝来说或许是个威慑,可一旦小皇帝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后,难道就不会心生不满吗?

  张居正眼瞎,看不清这点?

  魏广德其实有些怀疑。

  这种事儿,他不便参与,因为他怀疑张居正对小皇帝的态度,其实是受到冯保和李太后的影响。

  因为从陈矩口中,魏广德知道李太后在后宫对万历皇帝极为严格,也只有陈太后对小皇帝才是关爱有加。

  或许,李太后也是关心则乱,只知道想方设法教导好皇帝,却不知道少年心性多变,压制太厉害,往往最后反弹就更厉害。

  魏广德对自家孩子,基本上放养状态。

  书,肯定是要读的,半天时间,下午就可以自己安排。

  老大不是读书的料,老二现在还看不出来。

  不过,对于自家老大,魏广德也已经有了打算。

  再等两年让他回江西参加科举,走走关系,拿个举人身份再说。

  至于之后的官身,办法还是很多的。

  会试就让他自己闯,运气好过了自然万事大吉,若是过不了,就求个恩典,给个官身。

  举人为官,资格也是够的。

  家里生意一大堆,没必要死磕功名,有个官符护身就好了。

  其实自家什么情况,魏广德心知肚明。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其实是有道理的。

  军户出身的家族,能出读书人那是凤毛麟角,自家可不就是如此。

  要不是有自己这个异类,怕还是江西的一个百户之家罢了。

  不能读书还硬往朝堂上凑,那是危险,取死之道,只要家里俩孩子不在京城为非作歹就好。

  很快时辰就到了,魏广德起身去了文华殿开始给小皇帝讲课。

  今天随堂的太监是张宏,没看到陈矩,魏广德无所谓。

  一堂课教完,就是检查小皇帝之前的作业。

  看似不经意间,魏广德小声说道:“陛下,上次你说的事儿有眉目了,昨儿候选的秀女已经住进了储秀宫,所以臣这里是帮不了你。”

  “魏师傅,人已经送进宫来了?”

  小皇帝还有些惊讶,感觉怎么这么快。

  “为陛下选后乃是大事,礼部可不敢耽搁。

  下面把名单报上来以后,马上就把人接到京城进行筛选,精挑细选以后,马上就派人四处核查她们的身份。

  前天人都回来了,没有差错,所以昨天就和宫里联系,把人都送进去了。”

  魏广德一笑说道:“倒是提前恭喜陛下,按制,年底前就该为陛下操办大婚了。”

  “在储秀宫吗?”

  小皇帝嘴里喃喃低语。

首节 上一节 130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