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349节

  说到底,他们和张居正混在一起,更多还是相互需要的关系。

  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都不是糊涂蛋。

  虽然,有时候为了自己和家族利益考虑,不是那么支持张居正的决策,但对他决策的公正性还是不质疑的。

  也正因此,他们对张居正只能是更多的钦佩,敢为人先,做人所不能之事。

  因此,看到那几个要挨打的人,他们其实心里是鄙视的。

  追名逐利之辈,不足以谋。

  甚至,他们也更恨他们。

  就是这些人为了私利,反复提及此事,才让“夺情”一事变得复杂起来。

  其实,若没有吴中行、赵用贤等人的上奏,这后面的事儿会不会发生都两说。

  这边的人在好声好气和冯保说话,想着尽量拖延时间,而那边的一大堆官员则是横眉冷对盯着冯保。

  也是,在忠贞之士眼里,太监就没一个好东西。

  他们文官想方设法想把皇帝教导成圣明天子,而这些太监却总是唱反调。

  说到底,就是皇帝更愿意听太监的,而不是他们文官的,所以让他们很不满意。

  而那些基本理念和文官相似的太监,就被他们捧得很高,被认为是被圣贤道理教化过的好太监。

  乾清宫外,魏广德和张四维从里面出来,不由就在宫门处站定。

  “魏次辅,陛下是铁了心要罚他们,这让我们如何交待?”

  张四维率先开口说道。

  “给什么交代?”

  魏广德看着张四维,轻轻摇头苦笑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惹怒陛下就该有承担处罚的勇气。

  我可不信他们上奏的时候没考虑到,或许,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

  魏广德不屑轻笑,他对吴中行等人也是满脸看不起,想学刘台博个清名,哪那么容易。

  还想靠着弹劾老师获得清誉,帮助自己升官发财,早点打醒他们或许更好。

  “那我们现在”

  张四维虽然心有疑惑,但还是小声问道。

  “去午门,旨意总要带过去。”

  魏广德想到临出宫小皇帝交代的话,也是觉得头大。

  要所有在午门外的官员都看着那几个人行刑,让他们知道藐视皇帝的结果。

  魏广德这次过来,本来就是打算走个过场,也没打算苦劝,可就是没想到最后居然接了这么一个活儿。

  “走吧,去午门。”

  魏广德对张四维说道。

  “唉,好吧。”

  张四维答应一声,跟在魏广德半个身位后,一起朝着午门走去。

  “小皇帝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

  边走,魏广德也在思考着。

  怪不得万历皇帝亲政以后,性情变化很大,特别是对张居正的态度,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以后和小皇帝接触,还是得注意点,免得最后因为张居正引火烧身。

  魏广德不确定最后的话,是小皇帝自己想到的还是有人指使,回头还得问问陈矩。

  今天在宫里,陈矩只在殿外,不过周围人太多,魏广德不好上去和他攀谈,了解情况。

  但是今日的小皇帝也给魏广德提了个醒,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

  他,始终是皇帝,有自己的思考。

  张居正教的东西,很多都是让小皇帝自己思考,只不过他没想到,思考过后小皇帝首先就是把他给烧了。

  很快,午门城楼就出现在他们眼前。

  没有转弯回内阁,两个人径直朝城楼走去。

  当魏广德和张四维的身影出现在午门城门里以后,城门外聚集在一起的官员都安静的看向他们,而先前还聚拢在冯保身边的几个人,也快步向他们迎了上去。

  “怎么样善贷,陛下怎么说?”

  马自强大步流星走在前面,距离魏广德几步外就出声问道。

  魏广德上前两步向他们拱拱手,这才叹气道:“陛下是真被激怒了。”

  说到这里,魏广德看从长凳上找了一圈,看到吴中行的身影,这才小声对他们说道:“吴中行奏疏里面的话你们都应该知道,直接指责夺情灭天理,这让陛下认为他们不仅是对他,更是对太祖不敬,质疑祖制。”

  “啊”

  马自强一声轻呼,随即马上捂住嘴巴。

  那些话,他也看到了,只不过没往深了想,只是就事论事。

  可没想到小皇帝却从中看到文官言辞中多有对祖制的不敬,这让礼部是最难受的。

  按说出现这样的奏疏,礼部就该上奏弹劾。

  礼部所谓守卫的“礼法”,不止是圣人之道,还有“祖制”。

  “陛下口谕,所有在午门外的官员,都必须等到行刑结束后方可离开。”

  这时候,魏广德又大声对他们说道。

  说完话,魏广德压低声音对马自强说道:“回头,礼部上个请罪的奏疏,我看陛下虽然不高兴,但并没有要怪罪礼部的意思。”

  质疑夺情,其实就是质疑祖制。

  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之后几朝都有使用,岂能是随便怀疑的。

  说起来,吴中行挨打,真不亏。

  这边说完,魏广德又和张四维去了那边官员堆里,把皇帝的决定说了出来。

  “魏阁老.”

  就在有人要开口说话的时候,魏广德抬手止住他们的话头,继续说道:“陛下说了,他们奏疏里满嘴人伦天理,可他们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魏广德话说到这里就住嘴,没继续往下说。

  再说,就是该骂这帮人看不清形势,只知道瞎起哄。

  真以为皇帝年幼就好忽悠,以为人多势众就能把宫里的孤儿寡母吓到。

  实际上,也是在看到这群人的时候,魏广德才后知后觉宫里态度之坚决的原因。

  先不说“夺情”是对是错,若这次宫里真因为这么一帮人的起哄就退让,那以后皇帝还怎么管理这个国家?

  只能说,或许几个官员求情,看到他们态度好,还有可能高举轻落。

  但是现在的局势,宫里是绝对不会放过这几个人的。

  杀鸡儆猴。

  让百官知道,虽然宫里是孤儿寡母,但也不是任人威胁的。

  “好了,都遵旨执行吧。

  怪,也只怪吴中行他们奏疏里多有不敬言辞才触怒陛下。

  那么多反对奏疏,唯独挑出他们几个挨罚。”

  魏广德话是这么说,但是他自己心里都清楚,小皇帝其实是枪打出头鸟,就这几位带头闹事儿,不打他们打谁?

  因为,其他人的奏疏,很多根本就没到小皇帝面前。

  不过这些话,魏广德不会说,这里的人大多数也不会知道。

  安抚好官员,魏广德这才走到冯保身边,把小皇帝的旨意告诉了他。

  “嘿嘿,圣天子在堂,岂会被这些跳梁小丑蛊惑。”

  没想到,这个时候冯保还开口大声说道。

  魏广德心里很不舒服,蛊惑皇帝的可不就你自己,把奏疏压制不给皇帝看。

  不过,就算给看了,这四个人也不会被轻饶。

  还是那话,现在宫里必须表现出对张居正的回护,否则以后更麻烦。

  一个和外朝不和,但能坚定执行政策的首辅,才会让宫里更加放心。

  而一个和外朝关系太过紧密的首辅,可未必就是好首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天了。

  现在张居正面临的局势,是内廷喜闻乐见的,这样张居正才会更加紧密的依附内廷,否则地位不保。

  后世说李太后、冯保和张居正就是执掌大明权利的核心铁三角,其实这却是是对的。

  别觉得权利其实都在冯保和张居正手里,为了让这个铁三角稳固,内廷也是煞费苦心。

  这次“夺情”,看似是她们被冯保诓骗诱导所致,安知不是李太后和陈太后为了皇权稳固故意设下的局。

  通过这次事件,分化朝臣和首辅之间的关系。

  之后的张居正,对待朝臣开始变得严苛起来,而朝臣对于张居正的不满也愈发壮大。

  “啪啪啪”

  此起彼落的板子打在吴中行等人屁股上,这就是大明朝的廷杖。

  前面有人报数,有人盯着他们嘴里衔的木棍,生怕掉落出来,而在他们身后的两个人则挥舞廷杖使劲招呼。

  行刑完成,一部分和他们交好的官员连忙上前,搀护他们离开,而其他官员也没有散去,而是围在魏广德身侧。

  魏广德有些狐疑,不知这些人为什么这样。

  他哪知道,就在刚才,有人也在暗中串联,准备把他也装进去。

  “你们要去内阁?”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回各自衙门,但也没法撵人。

首节 上一节 134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