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32节
而魏广德此时眉头又是一皱,快速接过打开看了眼,随即交给谭纶说道:“兵部马上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过去,进军计划也要修改。”
“嗯,来人。”
谭纶急忙对着堂外喊道。
不多时,曾省吾进来,从谭纶手里看到草原情报,说道:“之前的文书我马上安排修改重发,最快速度送到锦州去。”
“快去。”
谭纶只吩咐一句,曾省吾就快步走出大堂。
谭纶把字条还给刘守有,这才对魏广德说道:“战场改在锦西也好,蓟镇大军可以少走百十里路。”
“沙河口、长岭山,他们应该是想从这两地之间钻进来,利用小河挡住北上大军,全力抵抗南下的辽东官军。
看样子,他们还想常期驻守此地,呵呵,想的可真好。”
魏广德看了眼地图,嗤笑道。
第1268章完善北进之策
曾省吾已经离开了,魏广德说笑了一句,忽然好想又想到什么,这才又继续说道:“消息是从草原上锦衣卫密探传回来的,按说可信度很高,可未必就不会有差池。”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刘守有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魏广德看在眼里,马上就冲他摆摆手,示意不是说他。
“三省那里最后定下来的文书,子理兄还是要好好斟酌。
前线的事儿,不能由兵部遥控,只要让戚元敬知道,黄台吉可能想的是锦西就行了。
具体是锦州还是锦西,得他这个前线总兵官根据掌握的情报分析得出。
倒是蓟镇兵马无所谓反正都是要等到辽西开战以后才出关。”
正这时,曾省吾忽然又快步跑了回来,进屋就对魏广德、谭纶说道:“不好了,宣府总兵官马芳带着兵马出城巡边去了。”
“嗯?”
魏广德一愣,“他身体不好,怎么还带兵出巡?”
说话间,魏广德一把从曾省吾手里拿过一份军情快速看起来。
很快,魏广德就确定前因后果。
看来,这次出巡是马芳老早就开始准备的,目的应该是考核麻贵带兵的能力。
“把宣府外地图翻出来我看看。”
魏广德忽然说道。
何况,一张宣大草原地图出现在魏广德眼前。
按照军报上所述,魏广德手指从长城边关柴沟堡向北到达大青山,然后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几乎就是在宣府北面几十里的地方这样转了一圈,最后从永宁入关。
“善贷,你可被打算让马芳再去板升城了,这样整个草原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在魏广德手指在地图上滑动时,一边的谭纶就感觉眼角直跳。
他就怕魏广德的手指忽然转向西北,把目标又盯上板升城。
那里现在就是空城,不管是黄台吉还是俺答汗可都不在那里。
官军打到那里去,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还会彻底坏掉和俺答汗之间残存的关系。
虽然俺答汗想和大明保持和平关系,可谁知道这么干了,俺答汗能不能咽下这口气。
“我不是考虑偷袭板升城。”
魏广德有些哭笑不得,只好把手指继续向东移动到锦西的西面一个叫龙山的地方说道:“如果马芳部移到到此会怎么样?”
“善贷,你真打算活捉黄台吉?”
锦西一战结束,黄台吉肯定是会往回跑的。
魏广德把马芳派到龙山,可就等于掐住黄台吉西归道路。
“就算不打,也得把他吓死。”
魏广德笑道,“以戚继光、董一元部形成第一道包围圈,然后马芳在外围策应,我估摸着以后黄台吉看见官军就该考虑绕着走了。”
“马芳部孤悬在外,可也不安全啊。”
曾省吾一直站在地图前,思索着说道。
“现在草原上黄台吉跑辽西来了,可谓群龙无首,就算他们发现马芳部踪迹,也不敢生起别的心思。
我就吃定了草原上没人能指挥得动那些部族,否则我还真不敢放他们这样跑一趟。”
魏广德答道。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谭纶倒是微微点头。
别觉得草原上的人都冲动,实际上他们那边也是令行禁止的,没有王命部族还真不敢随便调动兵马。
“把军令发出去吧,马芳可以应付那些草原人。”
魏广德继续说道。
说完话,他又看向刘守有说道:“思云,你还是尽快回北镇抚司,把命令传进草原去。
这个时候,怕是消息也不容易传递过去。
早些发出去,让人小心些,别暴露了好容易混进去的密探。”
“是,魏阁老,我这就回去发密令。”
刘守有也只能在情报上帮点忙,其他的还真做不了主。
虽然,锦衣卫指挥使也是朝廷三品武将。
因为嫌麻烦,谭纶很快就把人又召回来,就在大堂书写军报,他们看过后就直接发出去。
“如果一切正常,四、五天后戚元敬就能接到消息,应该不会耽误大事。
倒是马芳那里,茫茫草原,怕是不容易接到军令。”
谭纶还在盘算着作战计划,辽东和蓟镇都能及时接到消息,可惟有宣府军可能会延误。
“给沿线军堡发出消息,命他们派出哨探外出寻找,一旦发现及时回报。
军令直接送到永宁去,就算半途不能找到他们,他们终归还是要从那里入关的。”
魏广德说道。
兵部给各地的命令都已经发出,魏广德就打算起身回去了。
他已经把辽东和奴儿干都司的地图都看过了,确实和他以为的情况不同。
当初永乐时可以在黑龙江坐船直接到达奴儿干城,而现在大明收缩的太厉害,已经退出了松花江流域,确实很有些难度。
“奴儿干之事,你该早些和我说的。”
魏广德不免埋怨谭纶一句。
“辽东兵马不足,就增调人马过去,花上两年时间,逐渐把军堡恢复到永乐时期也不是不可以。”
魏广德继续说道。
“其实是戚元敬给我写了信,说能想办法先把人先送过去。
实际上他已经在着手调查怀德附近原来的军堡,打算修缮一下重新驻军。
特别是安东,原本就是辽东到奴儿干的重要枢纽,那里不仅造船,还囤积奴儿干都司大部分辎重补给,都是辽东都司走陆路直接运过去的。”
谭纶低声答道。
“是否可以挖河道直接沟通辽河和松花江,这样水运可以直接送过去?
我看地图,似乎两地河道最近处也不过数十里,要不要让工部过去看看,开挖松辽运河?”
魏广德这会儿提议道。
现在魏广德已经深深体会到,大明要走出去,没有工部真不行。
从陆地向外扩张,单靠人扛马拉运力终究有限,毕竟充分利用水运。
就算是通过海洋向外扩张,也需要工部能督造出更大的战船。
好吧,似乎现在应该叫战舰了。
随着炮船的出现,大明已经开始有了专门的作战舰船,这类战船其实已经可以叫做战舰了。
“辽东人口本就不多,一年能够开挖河道的时间也短,开凿运河难度很大。”
谭纶挑眉说道,“何况,虽然那里于松花江和辽河,但到底能不能开挖,开通后能否通船也是未定,还真得叫工部的人过去看过以后才能定下来。
只不过朝廷现在已经在开砸迦运河,还有能力在辽东开挖新的运河吗?
那里挖新河的话,怕是要从关中运送役夫过去,代价实在太大了。”
“我现在有些理解宣德时期朝廷放弃奴儿干了。”
魏广德看着地图上沿松花江和黑龙江密密麻麻布置的卫所和军堡,单靠安东陆运,补充这么多物资到奴儿干,真的代价有些大。
不过那时候正是明初,正是国力强盛之时,确实能勉强维持,但终究难以持久。
“向北扩张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奔着长治去的。”
魏广德忽然严肃对谭纶说道,“此地今若不被我占,来日势必吸引别的势力霸占此地。
都说那地方苦寒,可听说漠北向西千里,依旧存在诸多汗国。
来日若他们东进,抵达那里,我大明该如何做?”
魏广德的问话让谭纶感觉很是莫名其妙,就奴儿干那鸟不拉屎的的地方,谭纶是真不觉得有什么好争的。
朝廷本就已经放弃了那里,何况又不是本朝做出的决定,只要佯装不知就行了。
别人要那就要去就是了,又不是从朝廷手里抢夺土地。
大明不会放弃一块土地,那是自己要坚守的地方。
朝廷弃之不用之地,争回来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谭纶当然不会这么说,他算是看出来了,别看魏广德平时似乎有些无欲无求的样子,特别是在朝堂争斗上,他就极不喜欢与高拱、张居正斗来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