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442节

  “明军可是有四五万人。”

  不过,想到戚继光手下那些战车,速把亥依旧很担忧。

  若是一战不能击溃明军,那就要面对那犹如刺猬般的车阵。

  “六万对明军四五万,优势在我,速把亥首领难道还担心什么?”

  说到这里,使者故意装出一副轻蔑的表情,想要刺激一下他。

  “长岭山堡前,若不是明军固守长城,台吉早就命令攻城了。

  如今想要吸引他们的办法,我军已经退到红土堡,此地距离明境不过百余里。

  我军再次驻扎,必然让明人寝食难安。”

  使者又说道:“至于是否真和明军交战,若是明军势大,我们撤退避其锋芒就是。

  可若是敌军兵力不足,则我们可以骑兵突袭,就算明国派来援兵,我们也可以立马撤退。

  我们蒙古人本就是马背上勇士,只要跨上战马,还怕区区明国军队。”

  “不要说了。”

  速把亥大手一挥,打断了使者的劝说。

  “台吉驻军红土堡?”

  速把亥追问道。

  “是。”

  使者急忙答道。

  “进可攻退可守,位置倒是不错。”

  速把亥评价一句,那里他知道,是个废弃土堡,原是明军建造,弃守大宁时完全放弃,就在泰宁部势力范围的边缘。

  “我派人联系札萨克图汗,看他是个什么意思。

  他有兵马三万余人,若是愿意率军助战,这样就有十万大军,十万打五万,把握最大。”

  速把亥开口说道。

  使者没想到速把亥打算再拉盟友进来,实际上土默特对札萨克图汗并不喜欢,因为早年札萨克图汗就曾多次违抗大汗阿勒坦的命令。

  只不过札萨克图汗一直龟缩在辽东,阿勒坦不愿兴师远征才没理会他们。

  札萨克图汗,其实就是蒙古察哈尔部族,明国称其为“土蛮”,其部族也被称为“土蛮部”。

  虽然对札萨克图汗不满,但使者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他还记得黄台吉吩咐他来到泰宁部时说的多,那就是尽可能多的从泰宁部要到人马,扩充兵马。

  黄台吉信誓旦旦,要用优势兵力秋风扫落叶般击溃明军,然后杀进辽西走廊,彻底封闭辽东和关内的联系。

  那以后,辽东明人和关内的交通,就被握在他们手里,所有的物资经过辽西走廊,他们蒙古人就可以尽收一份孝敬。

  时间久了,辽东明人和关内联系减少以后,他们就可以图谋整个辽东。

  那可是拥有几十万人口,已经被明人开发出来的土地。

  只要能得到辽东出产的粮食,土默特人就不会再为粮食烦恼,自然也不需要继续臣服明人。

  是的,所有蒙古人都清楚,大汗选择做顺义王,就是为了和明人做生意,获得草原上需要的物资。

  没有这些物资,每到冬天,他们的日子会很难过。

  而黄台吉的眼光无疑更加长远,大明国内很难打进去,就算打进去,明国也会从各地调集大军围攻,这样的态势下他们想要长久立足很难。

  但是把目光锁定在辽西走廊就不同了,这里地势狭小,但却是辽东和关内联系的重要通道。

  切断这里的联系,就能让明国逐渐失去对辽东的掌控。

  过去,大汗只是围在长城边上打主意,抢也抢不到多少财物。

  可现在黄台吉显然更胜一筹,他把视线落在辽东这片土地上,打算以此为根基发展蒙古部族。

  “好,还请速把亥首领给札萨克图去信,让他带兵来助战,到时候突入明境所得财货按出兵分派。”

  使者说分赃按照出动兵马数量,也是想刺激泰宁部。

  速把亥只说泰宁有两万兵马,但实际上挤一挤,三万人还能凑出来的。

  若是泰宁部和察哈尔都调集全部兵马和明军交战,不仅可以消耗他们的实力,还可以让明国人记住他们。

  这对土默特人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儿。

  至于分配的那点收获,在整个辽东面前,真算不得什么。

  黄台吉要的,可不是那点可怜的抢掠财物,而是整个辽东和那片土地上源源不断的出产。

  而速把亥见到黄台吉使者不反对,当即就给札萨克图汗去信,请他尽调精兵前来助战。

  明蒙两边再次开始悄然备战,董一元在三屯营收到兵部军令后,立即率领蓟镇大军出了三屯营向西行进,出冷口向都山进军。

  而一路信使飞马向着永宁而去,这是给马芳部传达军令的。

  前两日已经和宣府军取得联系,马芳部在草原上行踪隐秘,长城沿线派出的斥候居然都未发觉马芳部踪迹,直到马芳率部出现在永宁长城外二十里地才被明军发现。

  而此时,马芳正率军进了长城,在永宁获取补给物资准备再出长城。

  永宁的物资,也是前些日子从京师送出,就是为了让其部可以快速完成补充,再次出关准备参战。

  “确定了?黄台吉就在红土堡里?”

  此时,戚继光派出的夜不收已经追踪到黄台吉军动向,确定了红土堡就是蒙古人驻军之地。

  红土堡位于尖山门西边,距离辽长城最近的太平堡不过百余里。

  距离要远不近,打起来倒是不很方便,特别是带着大批步卒出战的话。

  不过此地也是要冲,红土堡西面是土默特人的牧场,而在东边则是泰宁部活动区域。

  由此南下可窥视辽西走廊,向东则进入辽河河套区域,可以向辽东多个方向发动进攻。

  如果真让蒙古大军在此常驻,确实对辽东明军威胁极大。

  要知道,辽东长城为了避开土质松软的辽河河套那些沼泽,在这里是修成“V”字型。蒙古人可以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突袭明境,东可攻击辽阳、沈阳,向南可偷袭海州,而向西则是广宁、锦州。

  不得不说,辽河沼泽区的存在,对于明军的部署真的是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至于如果将防御线外扩,将整个辽河河套包在长城内,那距离也要上千里,且交通极为不便。

  这也是当初放弃辽河河套主要原因,耗费太大。

  最起码,按照现在“v”字型长城,明军还可以依托广宁、辽阳等地驻军布防。

  “下去休息,来人,速把打探到的消息书写军报递送兵部。”

  戚继光此时已经回转锦州城,暂时辽东大军在此休息。

  随后,他派出更多的夜不收出关,以红土堡为中心,周围百里范围进行详细地图绘制,完善进兵路线。

  现在他要等的就是兵部的命令,到底是辽东军出动击败蒙古大军,还是会和蓟镇大军一起出动。

  红土堡,确实正如黄台吉所料,让戚继光寝食难安。

  “辽东防御态势必须改变,现在太被动了。”

  戚继光的眼光已经看向辽河河套北端的彰武,只要明军在此驻军,就可以极大限制蒙古军行动。

  只是彰武已经进入泰宁传统势力范围,贸然行动恐遭遇泰宁部强力反击。

第1276章本草纲目

  “恭迎老爷回府。”

  魏广德从轿子里出来,向迎候的下人点点头,大步迈进府邸。

  “张吉,怎么感觉今天府里不对劲,大家好像都很高兴。”

  魏广德进府没几步忽然放慢脚步,对身边的张吉问道。

  “老爷,江西老家来了信儿,大少爷考过了院试,已经是一名秀才了。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大少爷金榜题名,来日必登金殿,和老爷一起位列朝班。”

  张吉一脸喜色对魏广德说道。

  “哦,这就秀才了吗,好,夫人发了赏赐没有?”

  魏广德随口问道。

  “夫人已经发了两个月的月钱做赏银,大家都拿到手了,都真心恭喜大少爷中秀才,以后喜报连登黄甲,再考个状元回来。”

  张吉是跟着魏广德一路考过来的,自然知道捡什么话说,倒是说的魏广德脸漏喜色。

  院试,属于科举考试的入门级,是不需要报京城的。

  只有乡试金榜,才会报送京城备案,因为举人才算有功名,也是为他们日后来京城礼部报考会试做份基础档案。

  所以之前有空闲的时候,魏广德还算着江西那边该是考完了,可最近忙起来,倒是忘了这茬儿。

  为了儿子这个秀才包过,魏广德安排江以东去了江西做提学副使,也就是提学官、学政,可不就是为了保证儿子过院试。

  所以这会儿,他虽然脸上一片喜色,不过内心却是并没多少波澜。

  倒是张吉等府里下人不一样。

  他们在魏府,自然就和魏府牢牢的捆绑在一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以前魏家缺乏根基,就魏广德一个人出仕的。

  现在好了,魏家大少爷过了院试,下来就是乡试,然后是会试、殿试。

  古代,只要一个家族能持续不断培养出进士,那就会长盛不衰。

  等过上几年,那就是书香门第,士绅家族了。

  而且,就首辅家此次殿试,儿子直接被小皇帝捡拔为状元,那和宫里关系还不错的次辅家还能差了?

  只要魏家老大能考过乡试,院试和殿试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小皇帝一高兴给点个三鼎甲还不是指日可待。

  魏家长盛不衰,他们这些下人也就有了依靠,不会等上多年魏广德致仕,他们还得另寻主家。

  只要跟对了这种家族,等于自己一家子就衣食无忧了,还能惠及子弟的前程。

  要说崩山堡的人,也是在魏家这里得到莫大好处的。

首节 上一节 1442/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