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49节

  确实,现在晋商的经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事实。

  大明建国之初实施“纳粮开中法”,通过向边镇运送粮食获得盐引,并以此销售食盐获利,这对于晋商来说自然可以说非常赚钱。

  他们招募大量人手在边境种地,收购粮食用于换取盐引。

  虽然在弘治五年时任户部尚书叶琪上奏了“纳银开中法”,并被朝堂通过,这让山西商人的利益严重受损。

  内地商人不用在千里迢迢运送粮食去边关就能弄到盐引,这让以前垄断大部分盐引的晋商非常不满,他们以前控制边地的大量土地此时失去了价值,因为不能为他们提供盐引了。

  新的盐法实行之后不久,商屯就不复存在,而此时的明廷早已不是明初时候的朝廷,上下开始腐败起来,有不少重臣豪门也开始染指原本应为边军购买物资的银两了。

  即便是这些银两换成的粮食,但是真正能进晋商口袋的银子还是变少了。

  其实魏广德在翰林院的藏书楼也看到最近几十年,山西地方官员也有人上奏有不法商人开始向关外倒腾物资的奏报,但是数量并不多,当时魏广德自然没有重视。

  走私,那是杜绝不了的。

  只是,这次俺答部的诡异动作,让他不觉有点心生警惕。

  记得后世介绍晋商发家史的时候就有提到,晋商一次因为筹集的物资过多,不好直接送出关和建州女真进行交易,建州直接发兵扫荡草原,顺道骚扰了大明的边墙,接走那批物资。

  晋商直接就在战场和女真人进行了交易,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魏广德有了这个猜测,自然眼睛就盯向了地图左下角,怀来卫,旁边还有个镇边城,然后就是一条官道直通山西,到达蔚州。

  在山西和直隶交界的地方,有个涿鹿山,山下还有个美峪守御千户所。

  但是旋即,魏广德就想到,鞑子侦骑出没的区域南边只到达怀来,或许是在防备来自大同的援军。

  如果自己之前的猜测正确的话,那么走私商人应该也把财货送到怀来以北的区域。

  到现在,魏广德依旧不认为俺答汗还会选择攻打延庆,威胁北京城。

  翁溥似乎也有所动摇了,不再那么坚持认为俺答汗选择的目标是京城。

  “大人,你说,会不会之前有人把一些俺答汗感兴趣的东西送到延庆州附近?”

  魏广德只是试探着说了一句,后话他都想好了,反正自己在翰林院的时候确实查过以前江西地方官的奏报,其中有关于上疏报告山西有不法商人贿赂边镇卫所,私自出关和蒙古人交易茶、铁等限制物资。

  只是翁溥的反应很是平淡,只是抬头看了魏广德一眼,旋即又低头继续看起地图,只是也不知道这会儿他是真的看地图还是在思考什么。

  不一会儿,又有人送来新的文书,这是宣府那边送来的。

  不过,翁溥在看完文书后勃然大怒,只是文人的修养还是让他压制住自己快要爆发的脾气,只是把手中的文书重重的摔在书案上。

  魏广德好奇,走过去小心翼翼拿起那份文书看了眼,也是微微皱眉。

  宣府的军队已经陆续开拔,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保安州附近,和俺答部草原骑兵开始对峙。

  按照文书中所言,俺答部主力尽在保安州,让宣府大军无法前进半步,这是向提督军务的翁溥请示下一步动向的。

  轻轻摇头,魏广德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敌人就在眼前,打不打得赢你倒是准备打啊,说是两军对峙却没有发动攻击,还跑来问翁溥下一步我该做什么。

  “咳咳。”

  好容易压抑自己的愤怒,翁溥不禁有咳嗽几声,打开门迈步走出城楼,站在城墙上向外望去。

  魏广德把文书放在书案一侧,那里整齐的码放着这些天来收到的各种战报,只是很快就有一股大风从屋外刮进屋子,让桌上书案被吹动的哗哗直响。

  “用镇纸把文书都压好。”

  魏广德吩咐一旁的书吏道,这些人都是昌平州知州找来的,毕竟他们这次外出可没带书吏出来。

  这里是山口,两侧有高山阻拦,西北面吹来的风受群山所阻自然汇聚到山口,所以在居庸关上显得风特别大。

  魏广德这会儿也迈步走到门口准备把门关上,耳边就听到翁溥的话。

  “广德,你去写份文书,措辞严厉些,让大同军尽快赶到怀来,向我这边靠拢。”

  魏广德闻言,说了声“是”,转身就回到屋里开始书写公文。

  大同军最新的一份急报是前两天来的,言道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开拔,三日后会抵达蔚州,七、八日就能进入北直隶,过美峪所。

  结合之前宣府的急报,魏广德明白,翁溥也是自知不能强令宣府军主动出战攻击俺答部,只能等待大同军到来后,以优势兵力压迫俺答部后退,退出长城关隘。

  如果俺答部不后退,那么在大同军进驻怀来后,在永宁、延庆和怀来都有大军集结,首先保证内长城两个重要关口居庸关和镇边城的安全。

  鞑子如果真要进犯居庸关,会受到来自三地大军的合计,形成四面合围的态势。

  如果是选择南下攻击镇边城,则会受到延庆、怀来大同军的夹击。

  不过如果俺答部真的呆在原地不动的话,战场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就在保安州、延庆州和怀来所三地构成的这个相对狭小的三角地带。

第208章受教

  三日后,魏广德在居庸关城楼上看到了大同军最新发来的急报,大同军两万余人已经过了蔚州,正在赶往怀来。

  城关上风大,翁溥在前两天又病倒了,这两日他都是靠在城楼上临时搬来的床榻上,主要的工作都落在魏广德身上,分配各地运来的粮草,除了向永宁、延庆调拨一批外,怀来也需要准备一些,供即将抵达的大同军使用。

  同时,本来应该运往宣府的粮草,也分批从怀来方向转运到保安州,毕竟延庆到保安的通路已经被鞑子切断。

  怀来卫的战略价值在这个时候也就凸显出来。

  “广德。”

  这个时候,床榻上的翁溥已经放下手里的文书,之前他昏睡了一会儿,清醒后就看了大同送来的急报,这就喊魏广德过去。

  “发往怀来、保安的粮草什么时候到?”

  因为送来的粮草都是从通州走顺义、昌平这条路运来的,所以不是同时到达,翁溥这个时候问起来,魏广德以为他把前两天已经发过去一批的事儿忘记了,急忙解释了下。

  “我问的是储存在怀来的粮草,之前那批大部分是运往保安州供给宣府军的,怀来留下的不多,大同军的进军速度,按这份军报看,前锋大概八、九日就能抵达怀来,如果那里没有充足的粮草,我怕又要生乱。”

  翁溥这会儿还有些虚弱,前两天突然发起高烧,到现在虽然已经退热,可是身体并没有好。

  “这两天你在这里统筹做的不错,倒是有点样子了。”

  翁溥笑笑继续说道。

  之前翁溥在这里的主要工作就是调运分配粮草,魏广德也不是笨蛋,自然有样学样,即便翁溥病倒,他也能按照翁溥制定的分配原则继续运作下去,而不会出现什么闪失。

  “大人过誉了。”

  魏广德很是低调的谢过翁溥的表扬,但是心里却在猜测翁溥说这话的意思。

  “我筹划的这次作战,大致想法我已经和你探讨过,很好,话里行间我也听出来了,你想的和我也差不多。

  以后在这里的主要做的就是后勤辎重的分配,你可以做好,我等两天就去怀来,再去保安州那边。”

  翁溥忽然又冒出的话让魏广德有些诧异,这都还没好,翁大人这是要闹哪样?

  宣府军确实有点畏敌怯战,最近又发来的军报还是被俺答部所阻,无力继续前进。

  宣府这次调来的援军万人,已经有近五千人抵达保安州,但是据说面对近万鞑子骑兵所以不敢有丝毫动作。

  翁溥翁大人是有些怀疑宣府那边的奏报了?

  毕竟连续两份军报,都没有提到他们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就是前面出现鞑子骑兵,他们就按兵不动。

  “大人,你这时候去保安,怕是不安全,更何况你现在身体也未痊愈。”

  魏广德还是说道。

  “呵呵,广德,你以为如果我不去保安州督战,宣州卫敢出兵和鞑子交战吗?”

  翁溥却是冷笑着说道:“你是九江卫出身,就现下看来,江南唯一一支还算能打敢打的卫所,也就是九江卫了。

  边军,虽然号称天下强军,我看未必就比九江卫强多少。”

  魏广德明白,翁溥是怕自己还是个愣头青,所以出言提醒自己,别因为接触到的都是九江卫,所以就以为天下卫所和九江卫一样,还是保留一战之力。

  “还有这个,你拿回去烧掉吧。”

  说话的时候,翁溥从床榻内侧取出一份文书递给魏广德。

  魏广德好奇之下接过来一看,瞬间毛骨悚然。

  这是他昨天看着翁溥吃药后昏睡的时候所写的一份公文,要传给昌平和裕美所清查近期商队的记录。

  前几天和翁溥的谈话,虽然没有涉及到晋商,但是魏广德还是有这个怀疑,这次俺答部入寇可能只是为了抢掠和其他事儿,并非是要入侵大明,攻打京城。

  既然怀疑到晋商身上,魏广德自然要先找人调查一下,清查近期的商队国境的情况就是第一要做的事务。

  只是没想到,自己昨天就签发出去的公文,居然原封不动出现在这里,又交回到自己手中。

  “你的心思我明白,只是现在就是要打退俺答部,把他们撵出去,不好节外生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要他们做了,等这边的事儿了结,私下里再调查就是了,咳咳.”

  翁溥淡淡的说道,随即又剧烈咳嗽起来。

  “可是,我担心时间拖久了”

  魏广德在翁溥咳嗽停下后还是说道,显然翁溥猜到他的想法,或许他也有这想法,只是隐而不发。

  “如果真有人涉及到这件事儿里,现在他们才是惊弓之鸟,至少在俺答部退出长城前他们都不会掉以轻心,你派人去查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打草惊蛇。”

  翁溥看了眼魏广德,继续说道:“你既然能想到这上面去,我想你也应该知道,山西那边有商人暗地里走私的事儿吧。”

  翁溥说道这里看了看魏广德,见他点头这才继续说道:“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很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楚的,但是你要明白,只要闹将起来,必然涉及到朝堂中两股势力的对撞,你做好准备了吗?”

  “什么两股势力?”

  魏广德很是纳闷,就算是查到山西商人走私,甚至因此引来鞑子入寇,那影响的也只有山西一地,还是以商人为主,就算这些人家里有点有功名的人,又能影响到什么朝堂。

  “呵呵,你呀,应该是在翰林院看到一些东西,所以有了这个猜测,可是你想过背后的原因没有啊?”

  翁溥看看魏广德,忽然笑起来。

  “当官做事,你得往深了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人推动,他们为的是什么,不然你永远都不知道事件背后的利益瓜葛。

  你光想到可能有人走私财货,可你想过没有,多少年前就有人官员上奏这事儿了,可是朝廷有过大动干戈吗?”

  魏广德低头回忆下,确实没有在那些奏折里看到后续处理,大多都写的是“严查”,就好像是一个既定程序一样。

  “看来你是完全不知道背景咯。”

  翁溥看着魏广德,随即摇摇头说道:“那我告诉你吧,山西商人发家就是因为盐政,因为纳粮开中法获得大量盐引,进而成为大盐商,你可能没去过浙江,我是浙江人,我知道那边不少大盐商其实都和山西关系密切,有的是家族分支有在山西,有的则就是山西那边来的。”

  “大人的意思是,现在的盐政是有人对原来的盐商动手,抢夺利益造成的?”

  魏广德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推测道。

  “弘治朝开始把纳粮开中法变成纳银开中法,虽然解决了朝廷银钱不足的弊端,却是让边镇局势急剧恶化,主要就是边镇的粮草需要朝廷运输,而朝廷又哪能全部满足他们的需求。

  同时因为盐政变化,山西商人之前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那些商屯失去了价值,他们选择放弃商屯而是直接纳银抢盐引,盐价也起来了,这还只是那些大商人才能做到。

首节 上一节 14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