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2节
他大哥叹口气悠悠说道:“这北边的鞑子听说可厉害了,人人都有高头大马,来去如风,而且还说都是神箭手,怕是咱堡里段大也不是对手,所以这次出征,爹也不让我跟着去。
对了,娘还在后院哭呢,你回去劝劝,撒撒娇哄哄。”
三言两语中,鱼头被他大哥推出屋子,只好往后院走,边走还在边想着这事儿,印象里不记得蒙古人打到北京啊,记忆中好像就土木堡的时候打到过,剩下就是建州的红歹,不过那都是明末的事儿了,现在才嘉靖朝啊,好像隔得老远了。
对于一般的现代人来说,明朝,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儿啊。
对于不小心穿越到这个时代来的鱼头来说,在他的印象里,知道嘉靖皇帝,那是因为这位皇帝有点不靠谱,喜欢修仙。
至于对这个时代的了解,那就是严嵩严世番,是当朝宰相。
一开始他都以为这两名是指一个人,世番是人家的字。
毕竟这是在古代,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除了大名小名外,一般还有个字,甚至还有号,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父子关系。
还有,戚继光吧,抗倭名将了,好像也是这个时代的。
不过说来也怪,到是有听人说隔壁福建那边闹倭寇,可就没听说戚继光这人。
不过,这些问题,作为今世的鱼头魏广德来说,也就只能悄悄的纳闷一场,也没法问出口。
魏广德,生于公元?年。
这个怎么说呢?
鱼头魏广德是真的不知道现在到底是后世公元记年的哪一年,不过年号还是知道的,自己出生于嘉靖十八年,现在的年号是嘉靖二十九年,今年是十一岁。
而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又是为什么呢?
别以为真那么好穿越,至少作为成功穿越的人士,魏广德自我感觉还是有足够的发言权的,虽然也不是很靠谱,但是天时地利人和,感觉是缺一不可的。
第3章前世今生
为什么说穿越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
魏广德,四川成都人,就因为天府新区大开发,好吧,家里就是拆二代。
有了国家给的补偿款和安置房,小日子那也是美滋滋,二十多岁了,这不没事儿就和爸妈说了声,带着教师工作的女朋友趁着暑假出门旅游,从重庆坐上豪华邮轮沿江一路游玩打算从上海返回。
游船顺流而下,这日就过了九江市,路过叫马当的地方,站在船上看风景的魏广德就看见江边有小孩游泳,然后就是看见有个距离邮船不远的小孩似乎出了问题,在那里一浮一沉的,一只手还不断的晃啊晃。
溺水了,估计游太远,要么是没力气了,或者是累抽筋了。
这是魏广德看到这个情形的第一反应。
夏天也没穿几件衣服,魏广德果断脱掉短袖和短裤和女朋友说了声叫人,紧接着自己就跳了下去。
虽然没救过人,可也听人说过,这救人还是有技巧的,不能面对面过去救,那是会被人直接抱住,然后大家一起完蛋。
魏广德果断游到小孩身后,一只手勾住他的下巴,自己也只能后仰着用仰泳带着孩子往船那边去。
这会儿女朋友那边已经叫来不少人,大家七手八脚一通搭救,小孩很快就被拉上船去,而就在魏广德要上船的当口,他就感觉脚下一股吸力,只把他往水下拖。
一开始他都吓死了,还以为遇到水鬼,可是经过十六年正统教育的三流大学生,他还是知道的,这个世界可没有妖魔鬼怪什么的,建国后不许成精,这可不是泛泛之谈。
但是这股吸力是怎么会事儿?
无产阶级铁拳下,难道就有这么一只漏网的,还被自己遇到了?
也就这么会儿的功夫,他开始拼命挣扎,感觉天地在旋转似的,然后耳边就听到船上有人喊旋涡。
魏广德再次醒来后,就已经到了这里,嘉靖二十九年,依旧是在九江,这里叫马当。
听大哥说,自己跟着人坐着巡江哨船出去打渔,然后落水了,也怪自己一通乱蹬,估摸着踢到船了,反而让自己离船更远了。
估计也是碰到了水下的旋涡,人没几下就见不到了,直接就沉下去了。
也许是命大,几个军户下水,总算把被淹的奄奄一息的自己给捞上来,还以为都没救了,没想到命大,居然活过来了。
不过这个时候,清醒过来的已经不是原来的魏广德了,而是来自后世几百年后的魏广德了。
天时,好吧,都是遇到了水下的旋涡,那是凑巧吧。
地利,貌似地方也变,就是这里。
人和,那就是两个都叫魏广德,估摸着黑白无常一时也分不清楚,或者说什么地方搞错了,反正就是他没事儿,又活过来了,还到了几百年前。
开始那两天,魏广德是真的不习惯,二十多岁的壮小伙,一下子变成了十来岁的小孩,细胳膊细腿,真的难受。
最最最关键的还是,要面对两个不熟悉的人叫爸妈,那股腻歪劲就别提了。
不过休息两天后,也许是因为睡觉的关系,在睡梦中魏广德不断的梦到小魏广德的一切,也许,这就是身体记忆的融合吧。
这么休息了几天,魏广德也慢慢适应下来,逐渐接受了这一切。
幸好,为了自己身份,家里可是掏了几万块超生罚款。
自己没了,父母还有上面的哥哥照应,想来晚年的生活也不会有大问题,家庭条件也在那里摆着。
自己这也算见义勇为吧,魏广德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也就那么巧,这一世的魏广德上面也有个哥哥,只是两个哥哥的名字不一样,这一世的哥哥叫魏文才,名字听上去很是书生气,不过不说了,就不是个书生的命,将来也许接替父亲世袭百户缺。
这里是大明朝九江卫右军千户所下辖崩山百户所,现任百户魏勐就是他爹。
九江卫那可是大明帝国的中央军,归前军都督府直隶,虽然比军营那样的中央军差了点,但也算一只中央直属部队不是,加之有驻扎在长江边上,京城有事,第一时间就被征召过去了。
这也是前几天知道的,以前的魏广德,除了读书那就是个吃货,特别喜欢吃鱼那种,也不知道长住长江边的人,还能缺了鱼吃,也许,这也就是他那天跟着出去的原因吧。
穿过前院,没几步就到了后院大宅,这里就能看到人了,毕竟家里怎么也算是百户官邸,也是有几个下人的,平时也都在后院,前院那可是办公的地方。
“我娘呢?”
魏广德看见老妈身边的婆子就直接开口问道。
“里屋,小少爷,你去劝劝夫人吧,她把我们都赶出来了。”
那仆人婆子立马开口说道,那婆子都四五十了,平时就是跟着魏广德他娘,也帮着后院洒扫。
明朝百户,虽然也是正六品武官,可是从经济上来说,和文官正六品可没法比,实在是浮财太少,魏广德家里也就雇了几个仆人,还都是年岁稍大的,包吃包住外只需要给一点钱就可以了。
至于说买几个小妞子做丫鬟,魏广德也想啊,可是家里也不宽裕,虽然也是这堡里最富裕的。
进屋,魏广德就看见老娘魏吴氏正坐在床边抹着眼泪,倒是没有抽泣,但是貌似就是止不住的掉泪。
“娘,你这是怎么滴了?谁惹你了。”
魏广德这会儿先是装傻,开口就问道。
“没什么,放学了吗?饿不饿,外屋有糕点,你自己先去吃点。”
魏广德在门口说话的时候,他老娘其实就知道儿子回来了,所以才止住哭泣,这会儿已经收拾好,正襟危坐对他说道,只是烟圈依旧红红的。
而魏广德这会儿也有点装不下去了,毕竟这么大的事儿,要真毫不在意,那心也太大了。
“先前我进堡看见爹了,他说他们只是奉命集结一下,做做样子,估摸着他们船还没到应天那边,鞑子就被边军给打回去了,叫咱们宽心。”
经过后世的信息轰炸,魏广德虽然知道明朝军队战力真不怎么样,但是边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至少比他们这九江卫强上不少。
到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扯北军强大战力来说事儿了,至少听上去还比较让人信服。
第4章送行
“先前我进堡看见爹了,他说他们只是奉命集结一下,做做样子,估摸着他们船还没到应天那边,鞑子就被边军给打回去了,叫咱们宽心。”
经过后世的信息轰炸,魏广德虽然知道明朝军队战力真不怎么样,但是边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至少比他们这九江卫强上不少。
到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扯北军强大战力来说事儿了,至少听上去还比较让人信服。
这九江卫虽然在南军之中也算少有的还保持一定战斗力的部队,毕竟驻扎在江西,和湖广那边差距也不大,加之魏广德他老爹魏勐对手下也算比较留情,所以他们崩山百户所还算比较稳定,出门还能拉出百多人的队伍,算是足额。
不管是后世的知识,还是听他哥说的,眼下这南兵,十个卫所九个空,没几个不吃空饷的。
而且下面的军官,也大量侵占军田,直接把卫所军卒变成自家长工,已经有不少军户选择逃亡做流民了,也就是湖广江西这些地方,仗着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还能勉强维持,至少还能吃到饭。
魏广德家里也和下面的总旗瓜分了百户所仅有的那点屯田,其实大头是被上面拿走了,他们也就瓜分剩下的汤汤水水。
另外就是让手下的兵卒都成为自家的佃户,帮忙打理田地。
不过魏百户也算心善,至少手下人出了力,还能多少拿到一些粮食和饷银,饱不了也饿不死。
这样的待遇,可比周边卫所好上不少,所以百户所现在也算安稳,还没有出现逃户。
“但愿吧,哎这堡里哪里还有什么兵啊,小的时候,这里就闹过兵灾,南昌的叛军就打下过九江,那会儿死的人多了,你爷爷就是那会儿就是战场上没的,外公也是受了伤,好歹还留下条命”
这会儿,魏广德老娘开始絮絮叨叨说着话,也让魏广德对自家有了更深的了解,毕竟以前小魏广德是真的小,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所以在新魏广德这里就没有留下一点点印象。
魏广德祖籍,按他老娘说的,应该是在凤阳府那边,后来打完仗得了个世袭百户的官,被调到这九江卫。
魏广德的爷爷就是这个百户所的百户,听老娘说起南昌叛军,魏广德就想起了宁王叛乱的事儿,前世看起来那次造反就是个笑话。
同时也想起前世听过的,大明出的这么个牛人,王阳明,还有牛逼皇帝正德。
不过这都是前朝的事儿了,正德也是因为南下平叛,回家路上落水,结果没一年就死了。
这不,他也从他娘口里知道了,那个笑话貌似不好笑,宁王造反后直接就攻占九江,九江卫自然首当其冲遭到了叛军的攻击。
至于结果,魏广德也知道了,爷爷战殁了,外公活着,虽然战败但到底抵抗到底,还受了不轻的伤,所以之后也没事儿,还帮着自己父亲袭了百户的差事。
正说着话的时候,就隐约听到外面变得嘈杂起来,似乎很多人哭哭闹闹的。
“怎么会事儿?”
魏广德他娘停下了述说,对着外屋开口问道。
屋外的婆子只说出去看看,随后就是一阵脚步声远去,没多久又脚步匆匆的赶回来禀报道:“夫人,官兵都在城门那边集结,要出发了,现在堡里的家眷都在那边,哭哭啼啼的送行。”
婆子说到这里,语气中不觉带上一点哽咽。
她也是百户所里的,自然有家人也在这次出征队伍中,也是难免心有惴惴。
听到这话,魏夫人也立马站了起来,看了眼身前的小儿子,叹口气说道:“过去给你爹送行。”
说完话,就当头走了出去,魏广德也跟着老娘身后往外走。
出大门的时候,往右边文书房看了眼,门打开着,可是里面椅子上却没人了。
等他们一行走到军堡大门小广场的时候,就看见排成几列懒散的队伍,这会儿都已经穿戴好军服,各自手里拿着武器,不过并没有什么纪律。
这会儿的士兵们左右四顾寻找着人群中的家人,找到家人的这会儿都是恋恋不舍的样子,看他们举手投足之间,似乎想要表达什么,但是外围的几名军官来回走动整理队伍,长期的积威之下,士卒们倒是都不敢脱离队伍。
虽然到这个时候,魏广德已经大致想到一些信息,心中猜测这次父亲的出征大概率不会有什么事儿,可是也只能把这些想法藏在心里。
远远的就看见父亲站在队伍前面,大哥也在那里,应该又在交待他们走后的一些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