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31节
这道题,魏广德自然也做过去。
其实这个时代因为心学和理学的争斗,类似带有明显分歧的题目时不时都有出现,而一旦出现一篇不错的文章,往往就能够流传很广。
魏广德相信,院子里坐的这么多考生里面,和自己差不多的也大有人在,都是看到优秀答卷的,自然知道怎么答这道题。
不过没关系,魏广德记忆好,他当初做的文章可是一个字儿都不会忘记。
怎么说都是秀才修改润笔过的,自然就要比那些临时回忆,凑合的答卷完美很多。
这是魏广德这会儿心里的想法,不慌,只要不出大问题,这次考试算过了。
至于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和其他考生的答案撞车,特别是破题那个环节,其实大可不必。
四书题,顾名思义,都是摘自四书里面的句子。
就那么多,近千年的科举制度下,几乎所有的句子都已经被人用过了,就算没有被用在考场上,也会被用在先生的课堂上。
而符合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的答案就那么一些,不管你脑洞多大,也只能这么回答,否则就是离经叛道,落榜是一定的了。
大家意思差不多,所以破题就是大同小异,也就是文字上可能会有些微差别,这就是所谓的文风了,毕竟写作习惯很重要。
就算破题文字一致,其实到了承题,以及起讲,还有后面的那些步骤差别就会显现出来,完全一模一样的文字,那只能说两个人怕都是背的范文卷子,肯定就完蛋了。
魏广德当然不会抄别人的,要把自己何必还要写出来,交给孙夫子指点。
所以,撞车,不存在的。
天近中午的时候,魏广德就完成了今天的考题,也就是试帖诗是靠他自己编出来的,反复修改了几次,最后才定稿。
这速度快吗?
当然快了,草稿上写满今天的答案后,魏广德吃午饭时也左顾右盼一阵,发觉大多数人还在那里奋笔疾书,搞的和殿试差不多的氛围。
还有和他一样在吃东西的,不过似乎身前也没什么东西,估计题都没做完,也许注定这次考试没戏的那批人里就有他们。
不是魏广德自负,题都做过,都是孙夫子修饰过了,就算是府试,魏广德感觉过关的概率也很大。
这里是彭泽县县衙,还是县试考场,魏广德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没事儿到处闲逛,虽然看不到知县老爷,但是周围的书隶和衙役还是不少的,都是监考。
也就只有上厕所才能在考场内走动,身后还跟着人,监视你的一举一动,搞的魏广德很不习惯。
吃完饭就在那里简单活动下手脚,就开始誊抄卷子了。
字儿,始终还是魏广德的心病,没办法,练了一年也只是得了个“过得去”的评语,所以在誊抄的时候,魏广德也是非常小心的。
县试,可没有太多的讲究,县尊是直接看考生的卷子,没有誊抄卷子这个环节,只是糊名。
所以,所谓的正场考试,县官的第一感觉就很重要了。
为什么说县试很简单?
那是因为考官的关注点压根不在你答题上,而是在看你的字儿,和语句之间的通顺。
参加县试的,不可能不会写字儿,差别就是字儿的好坏。
至于八股功底,好吧,那是府试和院试时候考官的任务了。
小心翼翼抄好答卷,说实话,时间还早,申时,应该还不到下午三点,魏广德完成今天的考试,自然就考试考虑要不要交卷了。
第55章交卷
小心翼翼抄好答卷,说实话,时间还早,申时,应该还不到下午三点,魏广德完成今天的考试,自然就考虑要不要交卷了。
反复检查,不存在的,抄上去了,就不存在改动,除非把整张卷子重抄一遍,和后世和不同,卷子或者答题卡可以划了或者擦掉。
瞟了眼其他人,这会儿其实已经有几位交卷的了,不过看着他们出来后的样子,似乎都是垂头丧气的,魏广德估计都是想要争头彩,结果在唐县尊那里没落到好。
重新看了遍自己写的东西,字都没写错,看上去也保持了自己较好的水平。
说到现在使用的繁体字,有时候魏广德不小心就会写成后世的简体,没办法,十多年形成的习惯,所以魏广德检查卷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字儿有没有写错。
至于今天做的卷子,就这笔字儿交到孙夫子那里,应该也会满意的捋着胡子点点头。
魏广德不想继续等下去了。
他想交卷。
继续枯坐在考场上,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再三确定自己没有写出简体字来,魏广德咬咬牙起身,双手捧着一叠考卷,向着进出盯着他的一个衙役点点头,随后就往大堂走去。
魏广德不知道唐县尊是否一直端坐在这里,不过这个时候他是在的,毕竟下午了,有些考生要交卷。
不过魏广德走进去的时候,看到的是唐县尊左手撑在案上似乎是打瞌睡,身前一份卷子也没有,旁边老远到是垒着一叠卷子。
听到脚步声,唐县尊立马有坐正身体,待魏广德把卷子放到他面前后,唐县尊也只是点点头。
“你可以离开了。”
非常敷衍的一句话,显然他也没有对魏广德这么一个早交卷子的考生有什么好感。
魏广德本来还想是不是待在下面,看看这位唐县尊看到自己的卷子会有什么表现。
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的小说,主角穿越过来后,完成了答卷,考官一看不是马上就纳头就拜,嘴里高呼“状元卷子”。
好吧,就算没这么夸张,你也在我的卷子上画个圆圈好不好,直接就点了我,我可是穿越来的,主角啊。
魏广德在心里呐喊。
不过到这个时候,他自然是没法继续待在堂上的,县尊已经让他可以走了。
有点小失望。
魏广德转身,一步一步慢慢走出大堂,不过支着耳朵偷听后面的声响,只要唐县尊稍微发出一句什么声响,魏广德就会立马转头回来。
可惜,直到他从考场外走到县衙门前也没有听到县尊那里有什么响动,更别说留他下来说上几句话了。
走出县衙大门,魏广德很想学着看过的小说里的那些情节,是不是在县衙大门口大喝一声“此科必中”或者其他什么豪言壮语,不过看看衙门外的情景,魏广德自觉的没有多说一句话,做出一个无意义的动作来。
妮玛的,县衙门外此时人都没一个,做给谁看,说给谁听?
自己要真喊出来了,估摸着会被门里的衙役当考疯了考生。
不过也真是奇怪,魏广德心里琢磨着。
舅舅可是说了要来接自己的,怎么这外面一个人都没有?
后世都还有送考接考,怎么到了明朝就不准了吗?
就连先前出来的几个人,这会儿也是一个没见到。
以前考试完了,不都要在考场外对对答案什么的。
凄凄冷冷凄凄。
双手左右一伸,做了个扩胸运动,就准备背着手走人,收回手的魏广德就愣住了。
我擦,考篮忘到考场上了。
等魏广德提着考篮没几步就走到家门前的时候,就看见门前的马夫正在那里整理着车架。
马车还在这里,那舅舅应该就还在家里才对,怎么他不去接自己?
虽然考场离家很近,可是咱也是有车一族,为什么要靠双腿?
车夫也看到魏广德,等他走近后连忙鞠躬行礼,嘴里喊着“表少爷吉祥,表少爷一定中案首”
其实就是打了个招呼而已,其他都是魏广德自己臆想出来的。
不过在从车夫身旁走过的时候,魏广德还是从他眼里看到了一点点那个意思。
魏广德知道,一路上他已经看到了不少人都这么看他了。
虽然县衙门口没什么人,但是毕竟是在县城中心,没几步就是闹市区,人来人往的。
也许如果不是因为今天县试,衙门外还会有人走动,游街商贩也会在那附近叫卖,县衙里的宫人收入和消费可不低,至少在彭泽县是这样。
“舅舅好,我回来了。”
走近家门就看见舅舅正站在正屋门外,门里还站着自己母亲和舅母,看样子是正打算出门的架势。
“娘,舅母,我考完回来了。”
魏广德立马笑嘻嘻的提着考篮往里走。
“这就考完了?也不多检查检查。”
魏吴氏看到儿子进门就是一愣,嘴里絮絮叨叨说道。
“考完了就好,今天考题应该很简单吧,广德这么早就回来了。”
舅舅吴占魁只是微微一愣,随后脸上就浮现出笑容,嘴里说道。
“是挺简单的,以前在私塾里也做过。”
魏广德走到他们身前说道。
“走走,进去说,广德考了一天也累了,这两天好好休息,等到县试放榜.”
舅舅伸手就从魏广德手里抢过考篮,拉着他往里走。
魏广德自然是不愿意让舅舅拿考篮的,不过舅舅动作太凌厉了,“唰”就从他手里抢走了考篮。
这让魏广德心里不由得感叹,官场之人的伸手是真的快。
高高兴兴的氛围直到晚上休息的时候才被打破。
这个时候舅舅和舅母已经回房睡觉了,到是魏母跟着魏广德来到了他的卧房门前,在魏广德进屋的时候才突然问道:“广德,这次考试是不是考的不好?”
好吧,之前魏广德就已经感觉到了,母亲和舅舅他们似乎都有点强颜欢笑的意思。
毕竟这么小一个人儿,参加县试,没看到每年都有皓首白发的考生提着考篮在儿子或者孙子的搀扶下进考场。
先前魏广德也是捡好的说,也是实事求是,这次的考题真不难。
可惜没人信。
而在这个时候,魏母终于还是问出了口。
第56章要放榜了
“广德,这次考试是不是考的不好?”
母亲的声音从魏广德身后传来,让正欲推门的手略微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