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364节

  旁边的张居正自始至终都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在裕王没有问他的时候都会选择安静的站在那里,不多说一个字。

  败了?中伏?

  魏广德自然猜到是发生什么事儿了,难怪殷士谵和张居正都那副面孔出现,果然是坏消息。

  不出意外,裕王就是未来的皇帝,现在只要是发生任何对朝廷不利的事儿,其实就是对裕王的不利。

  这点,在裕王党里面早已形成共识,他们已经有要整肃朝纲,为裕王登基打好基础的意识,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只是为了各自的升官和利益。

  江山到最后都是裕王的,要是真被那伙反贼给打的稀烂,最后吃亏的还是裕王,还不是要他们出面收拾。

  只是,对于殷士谵的话,魏广德倒也不敢苟同。

  谁说中了埋伏就一定失败的?

  那不过是文人潜意识里以为的,好像书上也都这么说,好像中埋伏就一定要吃败仗似的,谁规定了?

  如果官军战力强大,就算被乌合之众设下埋伏,输赢也未可知,只能说明军要么太自大,要么就是指挥失误才会如此。

  魏广德可是仔细关注过福建那边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反贼就是乌合之众,由福建的窖民、船民和矿工,以及流民组成的一支军队,能有多强的战力?

  “屋里说吧。”

  裕王听了殷士谵的话,也是微微点头,随即就带着众人又回到书房,只是这时候的书房已经不是他的课堂,而是他们议事的地方。

  裕王把纸条递给魏广德,让他也看看。

  虽然之前两人交谈,魏广德在一边也大致猜到一些,可还是低头看了起来。

  果然,几万明军集结在漳州府,出发入山剿贼,第三日中伏,大部溃退而回。

  魏广德明了,死伤不算惨重,估计明军刚刚获得击退倭寇的胜利,那会儿自信心有点爆棚,说不定还指望着年前结束战斗,所以才会轻敌冒进,最后被人打了埋伏,瞬间就崩溃了。

  进屋众人坐下后,裕王才问殷士谵,“你们商议后觉得该如何做?”

  他问的自然是殷士谵和张居正,他们两人先知道消息,自然会提前讨论,现在裕王想知道他们讨论的结果。

  这其实也是裕王对这些官员的考验,有能力的以后自然大用,没能力的自然就要看情况而定。

  殷士谵和张居正对视一眼后才开口说道:“我们觉得,最好还是当初善贷所说之法,先在反贼周边府县布下官军严防,待来年六月再调集大军围剿。”

  当初魏广德认为围剿张琏等人不必那么急切,才操切怕适得其反,不如多做准备,先包围打探敌情,待来年先打退倭寇再行进剿。

  不过,魏广德也说了,这么做,朝里怕有人会进行弹劾,地方上压力会很大。

  “善贷,你觉得现在怎么办?”

  裕王点点头,不过对于他们的回答显得并不满意,因为没有新意。

  “官军最多有三个月的时间进剿,之后就必须回到各自防区防备倭寇侵袭,福建那边怕是有点麻烦了。”

  魏广德摇着头,开口就给众人泼下一盆冷水。

第406章倭祸

  “官军最多有三个月的时间进剿,之后就必须回到各自防区防备倭寇侵袭,福建那边怕是有点麻烦了。”

  魏广德摇着头,开口就给众人泼下一盆冷水。

  对于裕王的询问,魏广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魏广德说的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自然是指现在到来年三月前这段时间。

  官军新败,短期内肯定是组织不起新的攻势,基本上这三个月是不可能再次进剿的,之后则涉及到倭寇。

  福建也是大明朝防备倭寇的重点区域,每年大股倭寇入侵都有数次,其间那些小股倭寇袭扰就更多且频繁。

  今年即将过去,明年福建的军事压力会有些大,可是在裕王、殷士谵等人看来,无非就是需要抽调一部分防倭兵力去监视张琏反贼,怎么魏广德却说有点麻烦了?

  “福建压力会有些大,但还不至于有大麻烦吧。”

  殷士谵性格比较值,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这个时候就直接开口说道。

  裕王、张居正还有一边侍立的李芳闻言都是微微点头,很认同殷士谵的说法。

  这年头,大家其实还没有人会想到,不用百年的时间,大明王朝就要崩溃了,如果魏广德不是知道没有永恒的王朝,也会这么想。

  不过就是区区反贼,难道还能最终成器?

  在这个时代,即便朝廷有这样那样的不是,可是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朝廷始终是朝廷,它就代表着正统。

  在中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中,就没有出现过存在能够超过三百年的王朝。

  “官军新败,军心不稳,福建官府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次组织大军进剿,而反贼那边却恰恰相反,此时士气正是高涨之时,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向四周扩散,攻城略地。”

  魏广德开口回应了殷士谵的问题,只不过他说出了自己最担忧的难题。

  他去过浙江,那里可是富庶之地,都因为剿倭加派搞得民怨沸腾,其他地方他也打听过,情况就更加糟糕,所以年初他就给京城的嘉靖皇帝汇报过,最多一年,否则江南必生乱象。

  张琏一伙人的举事,仿佛正是在印证他的想法一样,还真有不怕杀头的跳出来搞事儿了。

  虽然参与的人,绝对部分都是被生活所迫,但是领导者肯定不是,他们往往都是充满野心的,即便起事之时还没有想那么多,可在成事以后,野心就会不断生长。

  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初只是为了吃饭选择造反,可是在有了实力以后还不是选择了冲击皇帝宝座,在他身后的只有无数白骨。

  张琏这伙人肯定是要失败的,就是不知道明军是怎么围剿的。

  魏广德这会儿都来不及考虑这个事儿,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次福建的起义怕是会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一开始,魏广德就觉得应该把人先围起来,搞清楚情报以后调集大军一举铲平才是上策,官军经不起一次失败。

  因为失败,反贼比如趁势向四周扩散,而周围之地是什么情况?

  早就被加派搞得民不聊生的百姓,会不会大量从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股风潮一旦从福建蔓延到周边的广东、江西,那说江南半壁也毫不为过。

  “朝廷只能向福建增兵,而且必须是在元月大军就要进驻福建,让他们有充足的兵力围堵反贼和防御倭寇才行。”

  魏广德没有给殷士谵等人说话的功夫,自己就自顾自的说道。

  “没那么严重吧?他们难道还真敢.”

  听到魏广德说的严重,裕王身边的太监李芳没忍住开口说道,但是话到一半就发觉自己失言,赶紧用手捂住嘴巴,低下头。

  作为奴婢,在主子没有让他说话前,他是不能说话的,即便私下里他可以和殷士谵等人随意闲聊,可是在议论正事的时候,他是没有资格说话的,除非裕王允许他说。

  而殷士谵、魏广德等人则是和他不同的,他们是裕王的老师,是朝廷的官员,裕王殿下未来的臣子,肱骨。

  李芳退下后,魏广德想想又开口把年初下江南的事儿说了下,名义上是朝廷派他监督审理苏州恶少事件和监斩倭首王直,但嘉靖皇帝还私下里让他查看江南民情的事儿。

  “我回奏就是这样,只是没想到居然变成现实,江南真有人反了,还一下子拉起近十万人的造反大军,实在是让我有些出乎意料。”

  魏广德说道这里看看还在沉默思考的众人,又继续说道:“江南的情况如此,诸位可以想到,如果真让反贼向四处扩散会有什么影响,十万大军,打下几个府县,那些吃不起饭的百姓怕就会选择从贼,到那个时候,反贼的军力就会翻倍暴增也未可知。”

  魏广德也清楚,自己说的有点夸张,后世明朝灭亡前,流贼确实这么干过。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兵马为什么越剿越多,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没有活路。

  而绝大多数还想安稳苟且的百姓在流贼过境肆意抢掠后,最后一丝活下来的希望也被流贼扑灭了,就只能跟着流贼混饭吃。

  “江南都这样了吗?”

  裕王这时候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再次询问道。

  “很难。”

  魏广德摇着头说道:“胡宗宪一年在江南加派数十万两剿倭军费,实际摊派下去,江南百姓需要承担的却是数倍的税银,即便他奏请朝廷宽限征收江南地区历年所欠加派、逋赋,并蠲免倭患重灾区钱粮,但依旧不够,说民不聊生都是轻的。”

  “他的那些奏请,应该也是意识到江南民心不稳,所以才如此作为。”

  殷士谵皱眉说道。

  “那是自然,地方为官,最怕的就是出现民变,因为这意味着你对治下管理的失败,更何况一边剿倭,一边还要剿贼,到那时候胡宗宪怕是也能猜到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张居正点头说道,他当初回家乡养病期间可是在湖广各地都走了一遍,了解到基层百姓生活的困苦。

  明朝朝廷规定的税赋其实很轻,真的很轻,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低的税赋,只是在执行的时候,地方官府加收的杂税就变得很重。

  这也是张居正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如何解决地方上增加的杂税,让百姓缴纳的赋役更加公开透明。

  听到魏广德说出江南百姓承担着上百万两银子的加派,还有本身就承担的沉重赋役,福建会乱起来也就不意外了。

  就算不是福建闹起来,也会是广东或者其他地方。

  “可有解决办法?”

  这时候裕王开口,直接对着魏广德问道。

  他已经能从他们的对话里知道,江南百姓生活很苦,可是现在坐在这里不是悲天悯人,而是要找到解决办法。

  而且魏广德这一番话说下来,让他也明白了,现在不是光解决张琏反贼一件事儿,还有因为剿倭增加的巨额军费该怎么解决。

  解决倭寇之患,似乎就解决了加派的军费一事,可倭寇是那么好根除的吗?

  既然倭患短期内不能解除,那就只有解决来钱的问题,从根本上减轻百姓负担,才能杜绝造反一事的死灰复燃,否则就算这次扑灭福建反贼,明日说不好就是广东反贼,浙江反贼出现。

  “还是只能从江南各地调兵,先将福建反贼困在才行,其他的等解决三四月份的倭寇之后再图之。”

  魏广德只得答道。

  虽然在这个时候,魏广德有点心动,想要把过去想到的一些东西趁势抛出来,可他不确定现在是否是一个机会。

  “难,从各地抽调人马,又需要耗费大批钱财,朝廷短期内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调动军队的,而且各地军队中,其实可供调遣的已经不多了。”

  张居正这个时候摇着头开口说道,“或许,还是只有由福建和广东,甚至加上江西三地想办法,就近派兵马围堵。”

  张居正说出了一句实话,那就是明朝能调遣的军队其实不多了。

  大明卫所名义上拥兵百万,可实际能打仗的也只有接近半数,这不得不说朱元璋所设立卫所制早已名存实亡。

  而且,早前几年为了剿倭,江南能够抽调的精兵强将大多已经派往前线,哪里还有军队可供调遣。

  不过,就在这时候,裕王开口说道:“孤的意思是,可有办法解决倭寇之患或者解决军费来源。”

  嗯?

  魏广德心里有些惊讶,没想到裕王居然想到这里去了。

  之前裕王的问题,魏广德只以为是解决福建反贼,可没想到裕王是要他们想办法彻底解决麻烦。

  也是,嘉靖皇帝的宝座早晚都要交到他手里,倭患的难题不能解决的话,也会困扰到他。

  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殷士谵和张居正,此时都看向裕王,随即才收回视线,开始思考起来。

  解决倭寇或者解决抗倭经费来源,自然就可以缓解江南民生的困局,让江南局势重归平静,可是该如何解决呢?

首节 上一节 36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