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39节
第68章形势
伴着夕阳的余晖,大船靠上了九江府码头。
吴栋带着魏广德等一行人下船和张宏福、曾元述见礼,寒暄后众人就在一起上路进了九江府。
因为天色已晚,自是要先各自找地方歇脚。
魏广德和曾元睿是有地方去的,剩下的三个同窗其实也早就找好了落脚地,自是那位在九江府有生意的人家,两位同窗也都暂住在那里。
约好一起报名的时间,大家也就在路上分开,前往自己的去处。
魏广德再次来到张家,拜见了家里的长辈后,魏广德和吴栋才又住进了那个小院里。
吴栋可不是把人送来就完事儿,他还要在这里呆到魏广德完成府试,也就是陪考。
晚上,张家大爷张世贵摆下一桌酒席给魏广德接风,说的是要预祝小辈府试高中。
“大舅,怎么没看见二舅。”
魏广德上次来张府,对张世贵张富贵两兄弟都是跟着表哥吴栋喊的,所以这次他也是这么称呼。
“富贵去武昌那边做生意去了,他可不会跟着老爷子去镇江,呵呵.”
张世贵以为魏广德没看到张富贵,以为他是跟着老爷子去了镇江。
“二舅那里生意可是真好啊。”
吴栋在一边也笑道,“上次我过来也就在码头上遇到二舅,说是要出去做生意,这次来也是。”
“好什么啊,都是赚点辛苦钱。”
张世贵看着三个小的,自己儿子和吴栋肯定是要当兵的,没说的,就那命,也就魏家好点,多生了个儿子,还有一会冲一冲。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说的,这九江卫,各家也都做这门生意,要不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光靠那点饷银那里够用。”
张世贵依旧笑眯眯的,一副老好人模样。
“二舅这次送的什么货物?”
吴栋好奇道,上次说是运苏州丝绸,这次也不知道运什么。
“隔壁景德镇瓷器,陕西商人要的货,在武昌那边交接,其实赚的也就是运费和钞关的钱。”
这时候,张宏福答话道,显然无所事事的他对二叔那点生意还是很了解的。
也是,二叔可没有儿子,他的家当除了将来一部分作为嫁妆外,剩下的也会进入公中,最后还不就是他张宏福的吗?
至少在二叔没儿子以前,貌似就是这样。
听到后面那段话,魏广德大概猜出来了,肯定就是利用他们的身份,商船直接过了九江钞关,那笔缴税的银子就揣兜里了。
外地的卫所军官,肯定没这样的条件,可是作为九江卫的官,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一下又想到了南京的魏国公府,那边一直维持着和九江卫的联系,怕也有这个因素在其中。
魏广德可从老爹那里听到过,卫里一系人马的官职,都是南京魏国公府在打点,实职,可不是挂个虚职领俸禄的。
人家图啥?
这年头,又没有领兵造反的可能,现在那些勋贵早就没有老辈儿疆场建功立业的想法,都是一门心思的搂钱玩女人,都已经和大明朝与国同休了,还争什么争。
“怪不得,我看那边码头上卫所的船也少了些。”
吴栋这会儿笑着插话进来。
“那些船闲着也是闲着,开出去拉点货,也让那些水手赚点银子花花。”
张宏福无所谓的说道。
魏广德这才完全明白那个赚运费和钞关原话的真实意思,运输的船都是卫里的,不需要花钱,就是给水手点辛苦钱就完了。
这生意就是无本买卖啊。
说是无商不奸,这陕西商人也是厉害,订好货物请张富贵去帮着运到武昌,一路上安全有保证,还省钱,虽然说省的钱一部分可能都要给张家赚走,可是也没了不少麻烦。
还真是辛苦钱,跑一趟,几百两银子就到手。
“唉,也是你二舅没本事,当初要是读书考到功名,运作他进盐政,那赚的钱才是海了去了。”
说到这里,张世贵不免叹气,“广德,我和你说啊,你们读书考科举,其实无非就是求权和求财两条道,求权咱就不说了,那需要你有本事,还要有运气,能得到贵人赏识。
可要说到求财,地方官算个屁。
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还不如进盐政赚的多,还都是常例,别人都不好说什么。”
魏广德不住的点头,这个时候可不好说什么,听着点头就好。
“好了,喝酒,今天接着这杯酒先预祝广德府试院试一路通关,考举人拿进士,哈哈.”
说着,张世贵就端起酒杯,张宏福和吴栋也都端起酒杯和魏广德手里的酒杯轻碰一下.
“也不知道镇江那边什么情况。”
众人又喝了几杯酒下肚,魏广德又想起魏老爹来了。
他们那边得到的消息,其实就是从表哥吴栋那里听到的,而表哥的消息来源肯定是卫所那边,也就是这里了。
“应该没事儿,昨天传回来的消息,好像也说倭寇那边还没有动静。”
这个也就张世贵最清楚,卫里面他最熟悉,这段时间也在那边办事儿。
不过说到这里,张世贵好像忽然想到什么,叫来下人从书房里拿来一卷轴,待展开来后魏广德看看到原来是一副江南地图。
怎么说,魏广德看在眼里,很有点后世地形图的味道。
山河湖泊直接画在图上,到是很形象,至于准不准确,肯定是不能保证的,只能说可能大致方位不差。
这份地图只涉及浙江和江西、南直隶部分地区,好似是专门为这次战争准备的一样。
“宏福、吴栋,你们来看看,猜猜南京那边是怎么想的。”
这个时候,张世贵忽然想起锻炼一下两个小辈了,都是要袭职的,早点接触一些这类事儿,谁知道将来会不会遇到。
随即,在魏广德的注视下,张世贵又把现在明军的部署情况和他们又说了下。
没什么变化,依旧是当初表哥那里听来的,只不过这次有了地图,不管是吴栋还是魏广德,亦或者张宏福来说,都直观了不少。
大军驻扎在镇江和太仓,临海的却是松江府。
松江府和浙江连接处是金山卫的守御之地,然后浙江沿海从嘉兴起,依次是杭州、绍兴、宁波直到温州,州府都已进驻卫所军加强防守。
吴栋不是笨人,很快就注意到了松江府。
松江府南边有金山卫,可是松江府大部分区域却是直接应对大海,显然就这么点人马防御上是有漏洞的。
“松江这里,为什么是集兵在太仓?而不是进驻上海县?”
第69章府试
大军驻扎在镇江和太仓,临海的却是松江府。
松江府和浙江连接处是金山卫的守御之地,然后浙江沿海从嘉兴起,依次是杭州、绍兴、宁波直到温州,州府都已进驻卫所军加强防守。
吴栋不是笨人,很快就注意到了松江府。
松江府南边有金山卫,可是松江府大部分区域却是直接应对大海,显然就这么点人马防御上是有漏洞的。
“松江这里,为什么是集兵在太仓?而不是进驻上海县?”
吴栋马上就注意到了南京兵部的布置是有问题的,之前只是听到地名,但是千户所可没有地图,能够让他看到东南沿海各地的位置,所以当初听到这些布防他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但是现在不同了,根据地图,很容易就会发现在松江府附近有一个军事空白区。
为什么会这样?
张宏福也注意到了,只是有点不以为然。
在他的眼里,沿海已经被卫所保护得密不透风,倭寇怎么敢来?
就算是吴栋点出的松江府,其实在他看来也是有军队的,没看到金山卫就在松江府的南边吗?
“南京那边,不会是想”
魏广德心里有点猜测,禁不住说了半句话就停下来。
这是张世贵在考校吴栋和张宏福,他多什么嘴?
不过还是晚了,魏广德的半句话却是提醒了吴栋,他不假思索的说道:“引蛇出洞?”
张世贵看了眼自己儿子,还真是不争气,一天到晚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自己和二弟的精明劲半点没学到。
“那边讨论的结果也是这个,也得到了徐公爷的默认。”
张世贵看了眼魏广德和吴栋,点头笑道,“张大人觉得倭寇在海上不好围剿,只能想办法勾引他们上岸。
松江府啊,那地方富裕,正是倭寇劫掠的好目标,只要倭寇登岸,金山卫和太仓卫兵马马上出动拖出他们,镇江大军沿江而下两日即可抵达战场,到时候倭寇插翅难逃。”
魏广德听到这话,用手指轻轻点在镇江位置,随后手指沿着长江蜿蜒水道一直比划到出海口,这里有个小点,标记为上海县。
“这一路有多远?”
虽然比划了下,但是魏广德也搞不清楚这水路到底有多远的距离。
“五百里左右吧。”
张世贵随口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估算下就算两天不能到三天也应该差不多了,战略意图很清晰,就看人家上不上钩,还有就是金山卫和太仓那边的人马能不能把倭寇拖延住。
“这个张大人是谁啊,好样子知兵。”
吴栋好奇道。
他还没进官场,现在熟悉的也就九江卫这边的人,对于南京就不熟悉了。
“张经,右都御史,原来是兵部左侍郎,最近到了南京,有消息说可能出任兵部尚书,不过从徐公爷口里传出来的消息,大概会是户部尚书,兵部那位还想再贪几年。
不过也说不好,毕竟这次倭寇来势汹汹,要是这次不能把倭寇打掉,估计兵部尚书也干不下去了,北京那位可不会让江南被倭寇给搅乱。”
张世贵介绍道。
“上面调来剿灭倭寇的?”
吴栋诧异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