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403节

  张居正继续说道。

  魏广德微微点头,知道武将的官途其实和文官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升迁极为困难。

  以前还是百户的时候就如此,更何况现在老爹已经是千户。

  好容易新增一个武职看,看起来确实是个机会,不过想到上任就要面对的战事,魏广德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心意,让老爹就在九江卫呆着好了,那里才是家族的根本。

  武将,还是轻易不要挪窝的好。

  又和张居正泡茶闲聊间,隔壁殷士谵还在和裕王讲课。

  “对了,听说陛下有意再增王府讲官,善贷听说此事了吗?”

  正说话间,张居正忽然又说出一事来。

  “新增讲官?”

  魏广德有些惊讶,其实随着裕王年长,他的基础课业早就完成,现在殷士谵、张居正等人的授课大多都是温故而知新,谁会想到这会儿嘉靖皇帝还要安排人充王府讲官。

  心下好奇,魏广德就笑问道:“谁?”

  “翰林院修撰唐汝楫。”

  张居正答道。

  “他啊。”

  张居正说出人名,魏广德当然知道是谁。

  说起来,唐汝揖算是张居正的后辈,却是他的前辈。

  唐汝楫字思济,自号小渔,兰溪人,原吏部尚书唐龙之子,更是嘉靖二十九年状元及第。

  不过这人,在翰林院里地位有点尴尬,至于原因嘛,还是因为他老爹的关系。

  翰林院中传,唐汝楫之父唐龙和当今首辅严嵩关系莫逆,当初唐父被罢黜也是夏言的主意。

  好吧,那意思就是说唐龙应该和严嵩走的很近,所以在严嵩和夏言的争斗中被波及,好似这也成为唐龙和严嵩关系好的一个铁证。

  知道是谁,魏广德不免更加好奇,问道:“是首辅大人的建议?”

  “这个就不知道了。”

  张居正摇摇头,“陛下问起唐汝楫在翰林中的情形,又笑说陈以勤丁忧,总要安排人接替。”

  “哦,这样啊。”

  虽然不能就此确定是皇帝的意思,还是其他人进言,魏广德觉得唐汝楫入裕王府似乎已成定局。

  毕竟,嘉靖皇帝有此心。

  正这时,门外脚步声响起,有內侍匆匆而来。

  到了门外,就听到外面人说道:“张先生,魏先生,刚从宫里传来的消息,御田那边发现祥瑞,御田官严首辅已经亲自去看过了,说是要去西苑献瑞。”

  “御田那边有什么祥瑞?”

  魏广德和张居正对视一眼,好奇开口问道。

  “嘉禾,一茎双穗八十一株、一茎三穗六株、一茎四穗一株。”

  门外內侍答道。

  “呵呵.早年又是白鹿,又是白龟,还有天降甘露什么的,终于又轮到嘉禾了。”

  张居正在这边小声笑道。

  魏广德也反应过来,小声附和道:“这次出了嘉禾,下次就该是瑞麦,还有看那条河河清、再出只凤凰和麒麟.”

第442章拦路

  在天人感应思想被普遍认同的古代社会,多种象征美好寓意的事物,如嘉禾、瑞麦、河清、凤凰、麒麟等出现都被认为是预示着德政,圣世的征兆。

  因此祥瑞被赋予了强大的政治功能,无论是在新帝继立、王朝更迭,还是应对统治危机中,祥瑞都可能作为一种神秘力量发挥其作用。

  祥瑞亦称嘉瑞、符瑞、瑞应,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特有产物。

  注意,祥瑞其实是政治产物。

  魏广德小声说那些话,其实不过就是随便说说,毕竟他心里这时候是有点不舒服的。

  前几天才看穿袁炜和钦天监联手搞出的“当食不食”,没想到转天严嵩也玩起这个把戏来。

  不过回忆之前看过一些古书的记载,貌似嘉(禾)瑞(麦)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出现一茎双穗、三穗、四穗什么的,魏广德猜测应该就是后世说的基因突变,如果有农业方面的专家,研究下,互相是农业增产的一个方向。

  不过对于御田里出现这么多的基因突变植物,魏广德估摸着是派人不知道跑了多少田间地头找到凑起来的数字,九九八十一,还有六和一,估计也是太罕见了,不好凑。

  这么看来,这古代其实出现双穗概率还是蛮高的,居然能找到八十一株。

  “善贷,慎言。”

  张居正只是看了魏广德一眼,就对外面大声说道:“知道了。”

  说完话,随即就小声对他叮嘱道:“万寿圣节快到了,前些年胡宗宪送白鹿,还有那什么白龟的,那时候一年多少祥瑞。

  也就前两年少了些,不过年初日食过后,我估摸着那些人又打算祭出此招讨陛下欢心。

  看着吧,万寿圣节前这一段时间,祥瑞是不会少了。”

  魏广德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当初胡宗宪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一只白鹿,大张旗鼓送入京城,他那个总督之位能够坐稳,这白鹿也是功不可没。

  至于后来嘉靖皇帝要灵芝入药那会儿也一样,各种各样的灵芝就冒出来了,有些看上去还颇为稀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要不,安排人也找点祥瑞送上去?”

  魏广德沉默一阵后,小声和张居正商量起来。

  “我们关起门来说,当然可行,不过如果殿下询问高侍郎的意见,我估摸着他一定会否掉。”

  张居正小声说道,“不过如果王府里真找到了,怕是他会以此事会影响裕王声望什么的阻止下来,然后自己送上去。”

  魏广德看了张居正一眼,想想也觉得很对。

  对于他们这些王府讲官来说,自然不能教育裕王行这样的荒唐事,不过如果真找到祥瑞,怕是也不会浪费,自然最好是高拱送给嘉靖皇帝博取好感,裕王也会觉得这是高拱对他好,不坏他的名声。

  在裕王看来,裕王府其实和高拱已经高度绑定。

  “算了,看戏吧,对殿下来说,也不缺这个献媚的机会。”

  张居正小声说道。

  不多时,殷士谵那边课业上完,张居正自然向裕王禀报此事,而裕王也只是点点头,并没有什么表态。

  不过在用过午膳后,又有內侍匆匆来报,陛下起驾御田,亲自看了那边的嘉禾,据说非常高兴。

  嘉靖皇帝平时可不常离宫,没想到为了嘉禾居然亲自跑到御田去看,可见陛下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嘉靖皇帝生于八月,算算时间也没几天了,之前又是日食,现在又是嘉禾,想来皇帝会很高兴吧。

  那內侍刚离开没多久,又屁颠屁颠跑回来报信,“陛下让百官贺。”

  嘉靖四十年七月,上谕大学士严嵩等,今日御田官上天降祥禾八十八,本五月恩滋,应祈八月玄育生瑞,当知恩也,汝等一视礼部因请率百官门贺上,令择吉献庙门贺。

  到了晚间散衙前,魏广德在裕王府就听到消息,礼部尚书袁炜上奏钦天监测算的吉日,以及万寿圣节前当行礼等事项。

  “这袁炜办事效率好高啊。”

  魏广德在心里感叹一声,一个时辰不到,就把嘉靖皇帝关心的事儿都办妥了。

  散衙后,魏广德就找到几个在兵部的同年打听万安守备一事。

  张居正告诉自己这个消息,魏广德虽然不愿意让家人过去和张琏反贼打生打死,可不代表不觊觎这个位置。

  他当然不会想要转武职,可俞大猷可以啊。

  前段时间俞大猷来信,贵州西路几个土司已经被他干趴下了,都不敢造次,不过那儿着实没什么好呆的,俞大猷想要换地方了。

  贵州那地界,虽然很早就被纳入大明版图,可云贵一代一直被明人视为蛮荒之地,谁都不愿意去那里做官,俞大猷自然也不愿意,别忘记他还是个秀才,固有观念还是不会变的。

  只是这事儿,其实操作起来也有些麻烦,因为俞大猷现在算是湖广镇筸参将,要调往江西还需要湖贵川总督黄光升点头才可以。

  不过魏广德打定主意,若是兵部真没有定下万安守备一职的人选,不妨找个机会和杨尚书说说此事,以俞大猷的战绩,想来杨博也知道他才是最佳人选。

  嘉靖皇帝显示出自己高效的办公效率,在袁炜上奏的第二天,一连串的旨意从西苑发出。

  己未,以苑田奏献瑞榖,遣成国公朱希忠献于太庙群臣。

  庚申,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遣定国公徐延德行礼。

  乙丑,建万寿大斋于朝天宫三日夜。

  丙寅,以万寿圣节遣成安伯郭应乾、清平伯吴家彦、广宁伯刘允中、彭城伯张熊分祭诸陵,都督佥事王朝用祭恭仁康定景皇帝,指挥佥事文承武祭孝洁皇后中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而在万寿圣节当日的安排,和以往并无区别,嘉靖皇帝不御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祀天于玄极宝殿,文武群臣朝服,诣大朝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各贺;

  罢群臣宴,赐节钱钞,王府进贺人员及四夷朝贡使仍宴于阙左门。

  万寿圣节当日祭先师孔子,命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袁炜行礼。

  此外还命英国公张溶祭太社太稷、成国公朱希忠祭帝社帝稷

  一连串旨意发出,嘉靖皇帝把自己生日前后要做的差事全部都分派下去。

  “这天多热啊,我们还要去左阙门吃御宴。”

  裕王府接到圣旨,魏广德和张居正在一边小声嘀咕。

  “殿下很高兴。”

  张居正只回了魏广德一句。

  现在两个人因为一起充裕王府,又长期相处的缘故,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私下里褒贬时政,牢骚话也不少。

  这次御宴招待各藩王使者及四海贡使,嘉靖皇帝依旧不会出现,只是和以往不同的是,主持宴会的不再是礼部尚书而是裕王,由裕王代表皇帝招待使臣。

  这还是裕王第一次以亲王身份参与到这种政治活动中来,以前只有必须的仪式才会以亲王身份参与,而且还是裕王和景王一起。

  现在不同了,景王离京后半年,裕王就已经代表嘉靖皇帝出席这样的活动,含义不言而喻。

  两人看向远处背影,那是接到旨意后的裕王,这会儿欢天喜地往府内走,身后跟着捧着圣旨的李芳和殷士谵两人。

  “走吧,跟着过去。”

首节 上一节 40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