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9节

  天眷。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免生起了一点洋洋得意之意。

  “好了好了,天色渐晚,肚子饿了,都去吃喝,也是累了一天了。”

  这个时候,劳堪从之前的若有所思中回过神来,笑着对众人说道。

  “是极是极。”

  大家在这里站了半天,这会儿被劳堪这么一说,都觉得有点饿了。

  等回到客栈,魏广德还是让店家准备了热水,痛痛快快的冲洗了一下才去,现在才是真正的身心完全放松下来。

  院试的结果还有几天才会出来,这段时间里大家的心情和之前第一场考过以后差不多,短暂的放松下来,酒席上就相约明日一起出门游玩。

  其实这天气还比较热,所以能去的地方肯定都是水边,而南昌府城周围自然就是赣江了。

  是的,大家伙相约同去滕王阁,虽然之前魏广德已经去过了,但是其实这伙人中几乎全部都去过,不过六月的天,去江边吹吹江风消消暑,还是蛮惬意的,所以也没人反对。

  这次来到滕王阁,魏广德也算是长见识了。

  本来他们相约一起来的也就九江府相熟的二十多人,但是没想到的是其他府县也有不少学子相约来次游玩,很快滕王阁里的学子人数就上百了。

  江西下面十三个府,几乎都有人来此游玩消暑。

  然后,自然就是以府县形成一个小圈子,从开始的讨论学问,再到之后就是比诗词,一切都显得那么寻常。

  一开始讨论学问,魏广德自然不会张口,当然也不会有人关注他这么一个小孩,即便是知道他也是参加今科院试的考生,还参加了复试,也没多少人关注。

  在大部分人眼中,魏广德不过就是运气好到爆的小孩子。

  虽然,这就是事实。

  只是,魏广德并不以为意,他本来也不想参与进去。

  学问,有什么好问的。

  这古代科举考的是八股,可不会考函数微积分,力学三大定律。

  在魏广德看来就是这样,他们现在充其量学的就是语文,后世的学问可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硬知识。

  不过呢,在进入诗会模式后,还是让魏广德小小的惊喜了一把。

  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参与到“诗会”中来,魏广德心里有点点小激动,不过很快他就不激动了。

  明朝的著名诗词流传的并不多,其实这也反映出这个时代诗词一脉确实发展较为缓慢。

  不过想想到了清朝的时候,其实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文化转向通俗后,或许就是这样。

  魏广德当然有装逼的利器,他记得的还没有出世的诗词不多,但绝对都是惊才绝艳的,只是他还没准备在一群童生中拿出来。

  至少也要乡试或者去京城以后,再把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丢出来。

第104章原来是这样的读书人

  魏广德记得的还没有出世的诗词不多,他之前自己就默算过,除了那首穿越人士必备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好像就只剩下伟人诗词了。

  不过那东西不能用,身处的位置不同,放出来要惹祸的。

  当然还有一些,不过都是一些出名的句子,全诗他可背不全。

  比如他知道有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还有能记住的,就是当年央视《三国演义》的片头歌,本来记不住,但是唱出来他就记住了,不过他现在不能用,因为那首词早已问世并流传开来,明目张胆抄袭肯定是不行,会被打死的。

  还有一首就是《送别》,也是因为有曲子,可以唱,曲调也是宛转悠扬,所以魏广德还能记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还有首“李杜诗篇万口传”倒是能记全,但那话太大气,要是写出来,人家向他再讨教两首诗词,他就有点抓瞎了,所以只能放在一边。

  说实话,魏广德觉得自己蛮苦逼的。

  小说里那些穿越人士,怎么就能记住那么多的诗词?

  一首连着一首随便写,还不重样。

  除了诗词以外,其实魏广德还练了一手绝活,“难得糊涂”这四个大字儿,他是悄悄练习了无数遍,写这字的人他知道,叫郑板桥,估计也是个写诗的高手,可他的诗自己一句没有,就是看电视剧知道这四个字儿,说是很精辟。

  印象里在哪看到过这么个说法,说八股八股,要是你能做好,随你再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

  不过到了魏广德这里,他发现貌似有点不靠谱。

  说这话的人肯定水平不怎么样,或者是太怎么样了,净在那里乱说。

  到了明朝,魏广德私下里一边学习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可是他尝试去作首诗出来,憋半天也没有整出一句话。

  至于学高鹗去补全他记忆中的一两句诗词,魏广德努力过,但是都不知道作者当初的环境,自然是憋不出来的。

  参加了一场不怎么样的“诗会”后,到了晚上,众人都回到南昌城里。

  当晚,吴栋就履行了对魏广德的诺言,还真带着魏广德上了南昌府知名的馨香楼。

  不过让魏广德失望的是,吴栋他们只是带着魏广德上了馨香楼喝花酒,可不是魏广德想象中的留宿。

  在被吴栋提溜下楼的时候,吴栋还在魏广德耳边说道:“来一次就够了,要是让姑母知道,还不知道怎么锤我一顿。

  再说了,你现在还太小,毛都没长齐,再等两年哈,现在不急。”

  一起来的曾元述、劳堪就在一边笑呵呵看着这两位,明显魏广德还有点不情不愿的,但是被吴栋硬拉出来的。

  走出馨香楼,劳堪还不忘调侃两句,“吴栋啊,人家广德风流才子,自有才子的潇洒飘逸,放荡不羁,有句话怎么说的,哦,对了,自古才子多风流。”

  “呵呵.”

  后面站的曾元睿刚开口跟着乐,就被他二哥曾元述一扇子拍脑袋上,随着“哗”一声纸扇打开,颇是潇洒的扇了扇才说道:“你也太性急了点,你哥拉你下来是对的,有个十五六岁的年纪,你再学人家名士风流好吧,这么小狎妓可不成。”

  其实魏广德跟着上这儿,也就是好奇。

  后世可没有青楼妓院,都已经变成娱乐城、夜总会,好像也就倭国还保留了风俗店,古代的青楼,魏广德就是好奇,他其实并没有想要做点什么。

  一行人顺着长街前行,很快就因为住宿客栈的不同分道扬镳。

  时间一晃就过了几日,和之前那次一样,刚考试结束那会儿大家心态都很轻松,随着院试放榜日期的临近,大家的心也重新被悬了起来,紧张的情绪也是一日胜过一日。

  院试放榜可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也就是说固定在院试考试结束后多少天发榜,只有一个大概的时间,一般在五日到十日之间。

  所以在度过了开头几天无忧无虑的日子后,众人自然就没了出门游玩的心情,都留在南昌城里,没事儿就想往贡院那边去。

  虽然也知道去了也看不到个结果,但是人就是想往那边走。

  “闵文卿、李椿、万宏谟、李贵、顔应贤,没想到这五位还成了今科院试案首的热门人选了。”

  曾元述和吴栋这会儿就站在一家赌馆门口,看着外面布幔上贴着的院试案首赔率指指点点。

  魏广德在一边仔细看了南昌城内赌馆对这次院试案首开盘口的情况,虽然名单上有二十多人,但是从赔率也能看的出来。

  虽然各家赌馆开出的盘口各不相同,都是略有差异,但是总的来说,对于这次院试的案首之争,判断都是大同小异,主要就是刚才他们口中的五个人了,赔率最小。

  从上千人中选出上榜的几十个人,可以想象赌场的老板也是神通广大。

  魏广德估计,应该也是从士林中的声望和人气为主要判断,毕竟如果真没什么文才,在士林当中也就不会有什么声望和人气了。

  对于今科院试的案首,吴栋和曾元述都有下注,不过一个下注赌的是李贵,另一个压的是顔应贤,虽然赔率都不高,本身也只是凑个乐子。

  至于其他的考生,似乎都有下注,也就是他自己“洁身自好”,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家里的钱大多交给了吴栋,他手里没多少。

  其实后面几日魏广德又跟着逛了几次青楼,学子考生聚在一起喝酒,然后都会再赌上几把。

  到这会儿魏广德才明白,后世说人品行不好就说人家“吃喝嫖赌”,可是貌似这些在古代,至少在这大明朝,书生才子们却并不排斥,反而乐在其中。

  这段时间在南昌,魏广德算是明白古代书生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了,舞文弄墨、琴棋书画只是他们的一个消遣方式,赌博和青楼画舫貌似也是他们的最爱。

  也就是这个时代,后世的第一大毒瘤毒品还没有发展出来,要是真有人在这个时代搞出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成为这些人的新宠。

  也难怪明朝后面发展成那样,黄赌毒,如果不是因为没人会制造毒品,书生士子怕就要占全了,国家不亡在文官集团手里才有鬼了。

  虽然这么想,不过魏广德可不敢说出来。

  开玩笑,他接下来要走的就是文官路线,可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

第105章永寿宫

  又是一个醉生梦死的夜晚过去后,魏广德从睡梦中醒来。

  之前的考试后,也没见到曾元述他们居然如此好酒好赌。

  也是,现在都紧张了,也只有通过喝酒的方式麻醉自己,免得为院试成绩费神。

  等魏广德起床洗漱后下楼,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叫店家送来早饭,就从外面跑进来个小书童。

  “你这是怎么会事儿,这么冒冒失失的。”

  旁边有认识的学子开口斥道。

  “公子,对不起,我们也是慌了。”

  “什么事儿?你家公子应该还没起来,你这么莽撞冲上楼去,惊吓了你家公子怎么办?”

  “是是是。”

  那小书童一脸委屈,可是兴许是跑的急了,这会儿还满脸通红大汗淋漓的,也顾不分擦一下。

  “说吧,什么事儿这么急。”

  那位公子继续说道。

  “贡院那边要发榜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书童应该是被自己公子打发每天早上出去看贡院那边消息的。

  也是,现在这些读书人还呆在这里,哪个不是为了贡院门口那张榜单。

  “发榜了?”

  那说话的公子猛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把那小书童又吓得够呛。

  “那你还不快快上去通知黄兄”

  魏广德在听到小书童说贡院那边要张榜了,心里也是一惊,旋即也没心思坐下吃饭,而是起身上楼找曾元述去了。

  “铛”

  一声清脆的罄响回荡在宽敞的屋里,屋子周围的窗户都关着,此时大门也紧闭,让整个巨大的屋子显得昏暗,若不是有屋顶琉璃瓦透下来那点点光亮和四周点着的无数蜡烛,还真让人看不清屋里的情形。

  屋子很大,四壁很干净,屋梁和柱子上雕梁画栋,屋里陈设看上去也不多,到是有点简约的味道。

首节 上一节 5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