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90节

  “怎么会差距如此之大?”

  高拱皱眉说道。

  几百万两和几十万两,悬殊如此惊人,容不得他不惊奇。

  “这谁知道。”

  陈以勤当然不知道内情,所以摇头答道。

  虽然不知道答案,可高拱还是把此事记在心上。

  不经意间,一月就过去了。

  二月初一,魏广德出门上值,到了校录馆后就投入到校书工作中,丝毫不知道此时通政使司已经乱了。

  通政司参议从面前这个瘦削老头手里接过奏疏,只是快速翻看一遍,差点失手把奏疏掉到地上。

  “我说这位大人。”

  “区区户部云南司主事海瑞。”

  那瘦削老头向上官拱拱手道。

  “你这个,我就当今日没看到,你快点拿回去。”

  说话间,那参议就把手里海瑞的奏疏递还回去。

  太多禁忌之词了。

  如果说之前为正君道,明臣职,求天下万世治安,还说得过去,后面提到“二王不相见”是什么鬼。

  这东西虽然大家私底下有说,可谁敢把他付诸纸上。

  指责皇帝修醮以求长生,一心求神仙,竭民膏脂,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

  任用严嵩奸党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通政司参议也是好心,今天一早遇到第一个来交奏疏的人,周围又无旁人,所以才要退回他的奏疏,只是没想到自己递过去,地方却没有什么接。

  “我说海大人,你这奏疏要是真送上去,你知道后果吗?”

  他本也是好心,对方是户部主事,算是一个肥缺,有心结交一二,所以才会如此反复提醒。

  “瑞上疏时已备好棺材,诀别妻子,遣散僮仆,且已托人料理后事。”

  没想到,面前那老头却是如此回答道。

  “你确定?”

  通政司参议还想再挣扎下,于是又一次提醒道,“你这奏疏,通篇指斥陛下,可知道后果。

  天子真要发怒,怕是会祸及家人呐。”

  “已经想好了,今日奏疏递上去,我就回家待死。”

  “你这又何必呢?”

  那参议看到海瑞似乎真的已经存了死志,只是轻蔑的摇摇头,他是不理解这个六品主事抽什么疯,非要上奏骂皇帝,关键骂就骂,其实指责皇帝的奏疏他们以往也收到到,可就没见到一封奏疏里用这么多违禁词的。

  必须封禁,404。

  “来人,过来抄录。”看到海瑞不打算收回,那参议自然也不会继续提醒,而是用一副看死人的眼神盯着海瑞。

  两名经历过来后,参议把海瑞奏疏交给他们,“尽快抄录留档。”

  “是,大人。”

  两人接过奏疏就走到一旁开始抄录,转身时耳边还听到那参议的提醒,“笔拿稳了。”

  奏疏已经交出去了,那参议签好收件条,直接扔给了海瑞。

  海瑞捡起掉落在地的字条收入怀中,转身离开时,那参议还在一旁讥讽道:“海大人,你这一纸奏疏上去,怕是真没活命的机会了,想吃点什么,今日就去吃吧。”

  海瑞只是随意拱拱手,就大步离开了通政司衙门。

  没有去户部而是直接回家,他自知此奏疏上去后,自己怕是很快就要下狱。

  明知必死,可他心中读书人那点志气还是在鼓励着他,坚持完成了上书,把他这两年在京城看到的,听到的,一股脑全部都写进了奏疏里。

  说他骂皇帝,确实,他觉得当今这些年皇帝做的真不怎么样,根本就没有刚登基那些年励精图治的气象。

  “大人,这奏疏.”

  “抄,照抄不误,又不是你写的,只是让你依葫芦画瓢,怕什么。”

  “这是掉脑袋的啊。”

  在海瑞离开后,通政司大堂里,几乎所有人都被吸引过来。

  对于海瑞的上奏,虽然大家都觉得说的言之有物,可奏疏不是这么写的。

  你要指出皇帝有不对的地方,可以,委婉点,被那么激烈啊。

  该避讳的,你也得知道避讳。

  “这人莫不是个疯子吧。”

  “疯子能中进士?”

  “这二龙传言,可能直接要他的命呐。”

  “别说了,快点抄好,我直接送到后面去。”

  那收下海瑞奏疏的参议此时站到一边,催促经历动作快点。

  “还是户部的主事,怕是当官当傻了。”

  有人想起先前两人的对话,想到上奏之人的官职。

  其实,在这个衙门的官员来说,谁不羡慕户部主事这个官职,这真是捞银子啊。

  别的地方或许不行,可云南那边的官府到了京城交账,哪次不用心打点,巴结他们这些主事,一撇一捺都是银子。

  “估计已经银子赚的太多了,所以才会自寻死路。”

  很快,户部有个傻子主事,上了一道《治安疏》的消息,就从通政司书吏之口传到别处。

  一开始,大家只是口口相传,但疏中提到的那些词,却都被人记在心里,毕竟很违禁。

  大家都只当时疯子疯话,通政司的人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当消息扩散后,很快就有许多人涌入了这里,抄录奏疏的内容,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后知后觉发现,此事似乎不一般。

  而跑进通政司抄录奏疏的人里面,赫然就有芦布的身影。

  魏广德是在校书之余,听芦布说起今天听到的精彩事,知道户部有个姓海的主事,发疯了般上奏,把嘉靖皇帝几乎所有过失都写出来了,丝毫没有留余地。

  魏广德被芦布这么一提醒也想起,依稀记得好像海瑞就是因为上奏疏骂嘉靖,什么“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话,才骂出了名声。

  之前他让段孟贤找机会帮忙引见,不过之后貌似大家都忘了这回事,而再次听到海瑞之名,这人已经作死的上书了。

  原本的魏广德只听过这个东西,可对其中原文丝毫不知,其实后世见过的真不多。

  不过到了这一世,魏广德好奇心起之下,当即让芦布去通政司抄录一份回来,他想看看这个所谓的“万世治安疏”,或“天下第一疏”到底写了啥。

  芦布战战兢兢把海瑞奏疏抄好,就是战战兢兢,以他的身份,太知道自己抄的这东西到了皇帝手里,肯定马上下诏狱,严刑伺候,追查牵扯之人一并治罪。

  而这个时候,通政司里其他官吏也是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通政使已经把海瑞的奏疏送入内阁,海瑞结局一定,所以他们说话也没了许多顾忌。

  “这个傻子,听说之前你还让他把奏疏拿回去,嘿嘿.”

  “唉,这奏疏,连着把内阁两位都骂了,估计没个好。”

  “其实我也觉得,严嵩罢相,严世蕃被处以极刑后,虽然人人都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以后的政事,不过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见得清明多少。”

  “慎言,慎言。”

  有官员口不择言,旁边马上有人提醒道。

  芦布身份特殊,听到那些官员的议论,也不敢继续在通政司呆太多,快速抄好《治安疏》后就一溜烟跑掉了。

  很快,魏广德就在值房里看到了芦布抄回来的奏疏,至于旁边那几本《永乐大典》,先丢在一边,等一会儿再看。

  很快,魏广德就皱眉,海瑞是真敢说,几乎把整个官场都骂了。

  一意玄修,陛下的心被妄念迷惑,臣子们为了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一味逢迎皇帝的需求,欺诈、贪赃、旷废职务而导致犯罪也就不奇怪。

  海瑞懂皇帝?

  魏广德脑海里忽然有一个声音跳了出来。

  不对,应该是海瑞很会拍马屁才是。

  也难怪,一封《治安疏》骂了那么多人,最后海瑞还能全身而退。

  魏广德知道海瑞并没有因此就死于非命,而是活的好好的,还捞到一个天大的名声。

  通篇虽然都指出嘉靖皇帝的不是,可也不断在给皇帝开脱。

  前世要是自己看过,这《治安疏》怎么也轮不到海瑞来上,自己就干了。

第594章杀心

  说实话,魏广德仔细看过《治安疏》后,彻底推翻了之前自己脑海中的固有印象,这海瑞根本就不是在骂嘉靖皇帝,而是在捧嘉靖皇帝。

  当然,也不是说正篇奏疏都在捧嘉靖皇帝,也有指出他个人的错误吗,而且也比较全面。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世,能够进大众耳中的话,就成了海瑞上《治安疏》大骂嘉靖皇帝昏庸无道。

  魏广德当然相信芦布不会抄错奏疏,手里的东西肯定就是海瑞所上《治安疏》原文。

  开篇大道理就不说了,后面直接说嘉靖皇帝是非常贤明的君主,可以比得上上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且可以和汉宣帝、光武帝、唐太宗、唐宪宗、宋仁宗先提并论。

  到了后面,海瑞还说了,想当年您刚刚继位的时候,就改变明武宗朱厚照以来的乱七八糟的局势,兴利除弊,将宦官的权力限制,天下人都认为您是英明伟大的君王,可以和汉文帝相提并论。

  海瑞其实很会说话的,尤其是先拍嘉靖帝的马屁,定了一个格调那就是皇帝您永远伟大光明正确。

  就算后面说嘉靖皇帝锐意进取之心却未能长久坚持,一些荒诞的想法引导背离了初衷,一心一意去玄修,大兴土木和二十余年不上朝导致纲纪废弛。

  多次实行推广封赐事例,官爵已过多过滥;

  两皇子不能与陛下相见,人们认为您轻视父子之情;

  因猜疑和听信诽谤,杀戮凌辱朝臣,人们认为您轻视君臣关系;

首节 上一节 590/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