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644节

  说道这里,陈以勤似乎有点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你想用处罚齐康的方式让李春芳消气?”

  魏广德点点头,“这么处置虽然可能给外界不好的印象,可如果能让李公出府,回内阁办差,总归对陛下是一个交待。

  虽然我也知道,徐阁老应该不会轻易罢手,”

  徐阶现在有恃无恐,为何?

  还不就是齐康那奏疏,一下子把首辅和次辅送回家去了。

  内阁能挑担子的高拱也是墙倒众人推,不能出来理事。

  内阁剩下阁臣资历、威望都不够,总归不能得到朝堂支持,做事也就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如果按照魏广德的意思,处罚齐康能让李春芳回内阁,确实可以减轻高拱那边的压力,至少朝堂有望恢复运转。

  有事做,自然也就没心思成天琢磨怎么弹劾高拱了。

  “有点险。”

  陈以勤分析道。

  “可行,大小不过就是让高肃卿致仕,这次就算能挺过去,明年还会再来一次这样的风波。”

  殷士谵却直言道。

  “早点让内阁运转起来,尽快完成开海才是当务之急,高肃卿还有时间等,徐阁老毕竟六十好几的人,还能在朝堂上呆多久?”

  殷士谵都表露心迹,魏广德觉得也不用顾虑太多,反正大家都不喜欢高拱,在这里说出来也没什么,甚至他已经考虑好应付隆庆皇帝时候的说辞。

  陈以勤看看殷士谵,又看看魏广德,这才似乎下定决心,“明日我进宫向陛下说说,先外放齐康,看能不能让李公回阁办差。”

  “李贞元的奏疏,陛下不能留中,要狠狠驳斥。”

  魏广德提醒道。

  “我知道了。”

  陈以勤点点头,答道。

  “明后两日,科道言官应该还有大量奏疏被送上来,都是弹劾高拱的,李贞元.”

  魏广德又把欧阳一敬传递给他的消息给两人说了下,“司直那里也有点顶不住了,他也写了一道弹劾奏疏,倒不是真和高拱过不去,大势所趋。”

  “善贷,明日你可在吏部给齐康安排合适的去处,等觐见陛下后我给你消息。”

  陈以勤低声对魏广德说道。

  通过今晚的商议,裕袛派系算是彻底抛弃高拱,不再考虑保他的问题。

  徐阶和朝堂压力太大,出手会成为众矢之的,实在不划算,对隆庆皇帝也没有好处。

  “今日涂巡抚又有奏疏抵京,善贷怕还不知道。”

  最后,陈以勤忽然又说道。

  “哦?说的何事?”

  魏广德装作惊讶道。

  “这次的奏疏更加详细些,不似之前只是讲开海的好处,多了许多细节处,和你,还有徐阁老想的有些类似。”

  魏广德闻言,微微点头。

  被徐阶高拱争斗一事耽误,魏广德倒是真忘记之前给涂泽民去信的事儿。

  陈以勤只是盯着陈建国看了片刻,见他脸上看不出其他,这才继续说道:“南京工部侍郎马森也上了奏疏,支持开海。”

  “马森?”

  魏广德低声念叨这个名字,感觉似乎在哪儿听过,有些熟悉的样子。

  “南京工部侍郎?马森?”

  殷士谵也是诧异,这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不是应该都在斗高拱上,怎么还有人为开海上疏。

  “善贷忘了这人?”

  陈以勤笑道。

  “有些熟,但想不起在哪儿见过还是听过。”

  魏广德直言道。

  “你嘉靖三十四年举人,马侍郎那会儿应该是在江西担任左布政使。”

  陈以勤提醒道。

  “哦,我想起来了,当初鹿鸣宴上是见过。”

  魏广德想起来,那年乡试后的鹿鸣宴,江西官场高官都到了,马森也在其中。

  不过那时候他名次靠后,自然就是上去拜见后就退下来,之后因为倭寇的事儿,江西的几位高官都提前离场。

  不过魏广德有些惊讶,陈以勤怎么忽然说起他,难道就因为他上奏支持开海?

  看到魏广德眼中的诧异,陈以勤看了眼还不明所以的殷士谵,这才开口道:“户部今日递上来的奏疏,想必都知道了吧。

  葛尚书没有署名,说实话,他在户部日子很难长久。”

  殷士谵张张嘴,但终究没有说话。

  他想说“不至于”,可再想想礼部,若是下面的官员全部署名的奏疏,就差一个人,那这个人在衙门里的日子,怕是就是孤立。

  别看尚书是衙门里最大的官,可要发挥实权终归还是要靠下面人去做,阳奉阴违,你又能如何?

  闹起来,别人也只会笑你驭下不严,连手下某人都压不住。

  可葛守礼要面对的情况是什么,是全部手下都压不住。

  “逸甫兄是想要让他接替葛守礼?他能执掌户部?”

  魏广德有些诧异问道,之前可没听到陈以勤和马森有什么关系。

  “因为今日奏疏,我查了他一下,之前在江西任上,疏请南粮改道转运,省费用数万金。

  又上疏言私盐之害,请于峡江县建桥设关,尽复淮盐旧额。

  感觉此人于经济一道有独到见解,或可一试。”

  能省钱,又能搞钱,可不就是现在朝廷需要的户部尚书吗?

  “他现在还是南京工部侍郎,背后应该也没什么人。”

  魏广德点头附和道,陈以勤的意思魏广德明白,他应该是想拉拢此人了,今日就给魏广德打个招呼。

  说起来,魏广德和马森认识还更早一点。

  第二日一早,魏广德出府前就把一张条子交给张吉,让他派人给欧阳一敬送过去,内容自然是让他上奏疏弹劾了。

  欧阳一敬的奏疏有点猛,指责高拱屡经论列不思引咎自陈,反指言官为党,欲威制朝绅,专擅国柄。

  后世又说欧阳一敬是大明朝“骂神”,弹劾人手段高超,成功率出奇的高,这次指出高拱的两点错处自然也非常准,一下打在要害上。

  这也是魏广德一开始拖着不让他上奏的原因,还事前给其他人打个招呼,免得陈、殷以为是他在背后支持。

  到了吏部,魏广德就把手下考功司郎中叫来,让他找一个府推官位置。

  明朝的推官是各府的佐贰官,属顺天府、应天府的推官为从六品,其它府的推官为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

  推官衙门称为“理刑馆”,这“理刑”二字,表示推官的职掌。

  这个位置,自然是给齐康准备的,选择一个中下等府就行,平调,可从京官变成地方官,那就是妥妥的降级使用。

  今日的隆庆皇帝在见过陈以勤后,心情就很不好,不管孟冲等人提出什么玩意儿都提不起兴趣。

  把昨日李贞元的奏疏翻出来,狠狠的申敕一番,下午又看到一堆弹劾奏疏,随便翻了几本,又看到欧阳一敬的奏疏,心里更不好受。

  这段时间因为徐阶和高拱,皇帝已经是身心俱疲,不过他依旧不愿意放高拱离开。

  即便之前高拱已经数次上疏请辞,他都没有批准。

  没想到,高拱对自己的弹劾自辩在这些人看来就是狡辩,自己留下他被说成高拱厚着脸皮贪恋权位。

  再想到陈以勤提醒他户部可能生变一事,就更加郁闷。

  就因为尚书葛守礼不愿意在声讨高拱的奏疏上署名,户部上下可能孤立这位新任尚书,他终于是感受到朝臣的巨大压力了。

  皇帝,有时候真不能一言而决,还得看重臣的脸色,难怪父皇当初会任用听话之人担任首辅、尚书。

  最起码,虽然被骂做昏君,却不用面对今日他遇到的麻烦。

  随着陈以勤递过来消息,隆庆皇帝点头,魏广德当即和王廷联系,准备将试御史齐康以渎扰之罪外放地方。

  这边还在准备,魏广德就收到不少过去同僚递过来的条子,其实就是都察院的御史。

  魏广德一开始并没有理会这些条子,可随着递条子的人多起来,魏广德也不得不重视。

  无他,魏广德一开始准备的府推官怕是不成。

  在御史们看来,胡应嘉有何罪被平调地方担任推官,齐康凭什么也外放任推官?

  他们给魏广德递来条子,齐康,建议或降一级,或降两级,甚至降三级

  魏广德卸御史职,可不代表他不重视这群人的力量,他们可是很恐怖的存在。

第637章黯淡下野

  在职场上,老人欺负新人,似乎在大明朝就已经存在。

  王廷值房里流出消息,试御史齐康可能会外放,于是乎都察院里自认为和魏广德还算相熟的御史们就纷纷给魏广德送来条子,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降级。

  从观政到调入都察院,齐康在都察院时间太短,并没有太好的关系可以帮他在这种环境下疏通,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对于只是外放有些不服气,想要调低他的品级。

  好吧,在他们看来,这是科道言官间清理门户的行为。

  魏广德在奉旨升为吏部右侍郎后,都察院终于还是收走了他手里的御史印章,卸了他的差事。

  但魏广德做为曾经的科道,似乎也应该从中出力才对。

  科道是什么?

  疯狗。

  魏广德从心里对这群人有种恐惧,惹不起。

  以前他也是其中一员,自然要虚与委蛇。

首节 上一节 64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