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685节

  由此,其实也可以看出,张居正在辽王府陪读的时候,或许就已经和辽王朱宪生隙。

  不管最初是谁引发的矛盾,但张居正借机报复辽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辽王若不是在江陵作恶多端,张居正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要知道,那可是他的老家。

  人言可畏,虽然没人敢在张家人面前说什么,可背后指指点点,就足够坏他张家的名声了。

  陈以勤和李春芳都不知道张居正的爷爷居然有传言是死在辽王府,在这么处理后就没再当一回事,而是静静的等待着洪朝选的回奏。

  派钦差大臣调查亲王,这么大的事儿魏广德自然也有听说,但是也不知道所谓张居正大罪中有辽王府这一桩,当然是什么也不会做。

  实际上,就算魏广德知道辽王府这一节,他也不会做什么。

  这或许,终归是张家的劫,只能自己去解。

  其实,所谓张居正构陷辽王案,仔细想也能明白,不过是当时的万历皇帝报复老师,泡制出来的一个所谓罪行。

  辽王案是隆庆皇帝批示的处理方式,削藩加高墙,其中也因为当代辽王无无子嗣,隆庆皇帝不允许旁支承袭。

  其中缘由也非常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朝廷继续运转,一晃就是数月,期间也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儿。

  其中最大的事儿,莫过于隆庆皇帝不顾户部尚书马森和内阁反对,坚决下旨命户部采买各色珠宝,同时还没忘记年初的旨意,命在天下选秀女若干入宫。

  年初江南选秀女一事,始作俑者南京织染局内使张进朝已在南京伏诛,其党羽皆判处充军。

  现在半年时间过去,隆庆皇帝又记起这茬儿,自然下旨催办。

  而小事,自然就是被申敕的宣府总兵官马芳决心痛改前非,再次通过魏广德密奏,打算择机出塞,偷袭草原俺答部。

  这半年,马芳也是时刻关注草原上鞑虏的动向。

  之前知道马芳因为失职吃了挂落,所以都小心防备宣府军进行报复。

  半年时间过去了,防备也逐渐松懈下来,马芳也已经心痒难耐。

  加之俩月前,云南叛酋凤继祖伏诛,又有宣大山西总督陈其学等奏请优录降人白春、魏良相、田汝光、田淮、王现等并议招降赏格。

  这些人都是当初随着白莲教徒丘富叛逃到蒙古去的,而其中白春、魏良相、田汝光、田淮、王现五人更是在草原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部族,产畜饶富。

  可依然选择回到大明朝,让隆庆皇帝很是高兴,下旨嘉奖,“归正人果有智勇谙虏情者,令督抚官一体任用,宣布朝廷恩信以广招徕。”

  兵部因此部议后启奏赏格,白春等授百户职,赏银五十两,其他走回人亦各有赏赐。

  同时朝廷下旨对虏酋定下赏格,“凡被虏人,能斩献大酋首如俺达,能率男妇五百名、三百名来归者,悉如会题例升赏,其五百名者仍赏银一百两,三百名者仍赏银七十两;若有率二百名以上者授以千户,仍赏银五十两;一百五十名以上者授以副千户,仍赏银四十两;一百名以上者授以实授百户,仍赏银三十两;五六十名以上者授以所镇抚,仍赏银二十两;三二十名以上者授以冠带摠旗,仍赏银一十两;俱世袭十名以上者,分别赏赉俱以过边实数为则,若能斩获叛逆如赵全、周元首级来献者,即授以都指挥佥事,赏银一千两,或能杀害不及斩首自身投降来报者.”

  此外,归降之人若是能说动边外汉人回归,除上述奖励走回人外,还会给劝降人每人五钱银子的奖励等等。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塞外叛贼实力,特别是板升城周围大量汉人为俺答汗耕种土地,这些产出无疑丰富了蒙古人的食物来源,不利于维持对蒙古的战事。

  想方设法召回流失人口,可以有效打击蒙古人的后勤补给。

  现今草原上,蒙古人和汉人互不信任,马芳因此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

  不过这天,魏广德和陈以勤到殷士谵府上赴宴,陈以勤也正在向他们述说今日看到一篇奏疏上记载的趣事。

  “今日山西巡按御史宋纁奏上,说太原府静乐县有男子名为李良雨,不知何故竟化为妇人.”

第670章流言

  “今日山西巡按御史宋纁奏上,说太原府静乐县有男子名为李良雨,不知何故竟化为妇人。”

  陈以勤乐和和说道,显然他在看到这篇奏疏的时候是有多惊讶,也十分好奇。

  魏广德这会儿惊讶的张大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是江西巡按御史报上来的,想来不会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可发生这样的事儿,也实在稀奇的很。

  “以前看书倒是听说有‘男化女’‘女化男’,但是那都是在书上说的,内阁是否让山西那边尽快把相关认证带到京城来严加审问,辨明虚实?”

  殷士谵也是大大的惊讶,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事儿貌似不能当做一个民间故事看待。

  以往出现“男化女”、“女化男”的传说故事,向来被认为是灾变妖异,于国于家都是不祥之兆。

  “辨明虚实?”

  魏广德低声重复一句,也明白了殷士谵的考虑,随即正色道:“正该如此。”

  先前还存着看稀奇的态度,现在忽然发现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

  看到两人都变了脸色,陈以勤也收起笑容道:“你们说的有道理,那宋纁在奏疏上就写道,此阳衰阴盛之象,宜进君子退小人,以挽气运。”

  殷士谵点头,“果然如此。”

  魏广德想了想才道:“若此中真有阴谋,不妨奏请陛下,秘派锦衣卫赴山西静乐调查真伪。

  以我判断此事若真有蹊跷,人定然活不到京城。”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陈以勤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明日我就奏请陛下派人暗查,不过话说今日内阁中,和两位辅臣大人说起此事,大家也直说稀奇,说民间这样的奇事古已有之,宋纁是小题大做了。”

  “嗯,我记得汉书里有类似记载,一是,汉哀帝建平年间,豫章有个男子,转化成了女人,出嫁后还生了一儿子,长安一个叫陈凤的评论此事,认为阳变阴又生子,这是改姓且自我繁衍的象征,没多久,王莽篡位。

  二是,到了建安七年,越隽又有一名男子化为女人,周群就说了,前朝汉哀帝时就有这怪异之相,看来又要变天了,没想到了建安二十五年,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

  殷士谵回忆道,就在刚才陈以勤说起此事之时,他就记起以前看到过类似记载,貌似都不是好事。

  “是啊,记得宋史里也有记载,‘宣和六年,都城有卖青果男子,孕而生子,蓐母不能收,易七人,始免而逃去。’”

  魏广德也是说道,这是他刚想起来的,“这事居然是发生在山西,呵呵”

  大致的意思就是宋徽宗年间,有一位以卖果子为生的人,这个人本来是个男性,但却怀孕生子,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一共找了七个接生婆来才成功生下孩子。

  奇怪的是,生下孩子之后,这个人就消失不见了。

  魏广德没像殷士谵那样说之后发生的事儿,但是个读书人都知道宋徽宗之后的结局,实在是身为读书人不愿启齿之难。

  陈以勤这时候也是猛然坐直身子,他已经意识到此事若是广为流传,对国朝的影响是极大的,绝不是一些派系官员私下的小动作,对朝廷不满可以解释的了。

  此事说大了,是要直接动摇国本。

  “山西,山西”

  陈以勤喃喃道。

  “善贷的意思是说.”

  殷士谵一开始只想到是有人构陷朝廷大臣,可听魏广德话里的意思,貌似比这个还要大。

  “哼哼,说不好就是白莲教徒搞的鬼,那可是在山西,白莲教徒实力庞大,编造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怕是地方官府也被蒙在鼓里。”

  以往看到这样的记载,他也是读了许多杂书的,但魏广德对这些记载都是一笑而过。

  后世,男变女或者女变男,动手术,再注入一些激素,确实可以做到看起来像,用起来也可以,但是你要让男变女产子,这得多大的心啊。

  此事,不管怎么说都是没道理的,毕竟我们要讲科学,这里不是仙侠世界。

  好吧,貌似仙侠世界里也没听说过男变女和女变男,还能产子的。

  仙家手段也不过就是达到后世那种程度,通过变幻外貌来骗人。

  魏广德不相信地方官府那些人有这么大胆子构陷这么个故事,地方上那么多人,他们能全部摆平?

  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白莲教。

  他们本就在民间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对信徒来说,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对非信徒,只要稍加威胁,身边还有白莲教徒存在,为了自身和家庭的安全,大家也只能附和。

  就算是皇帝派出锦衣卫追查,怕是也难以有结果。

  不过魏广德还是把这种猜测说了出来,最起码锦衣卫追查此事时可以顺带查查当地白莲教徒的情况,若是有机会当然是要发兵围剿的。

  “逸甫兄,善贷说的有道理,我看十有八九就是白莲教徒搞的鬼,目的就是把事儿通过官府文书传开,动摇国之根本。”

  殷士谵对陈以勤说道。

  “我明白了,此事一定请陛下详查。”

  编造山西男变女,如果民间再有人说起宋徽宗事旧事,那不是说大明要亡,做出此事的人已经是造反谋逆的大罪了。

  确实,地方官府怕是被白莲教的人玩弄于鼓掌之间还不自知。

  今晚对他们说起这事儿,陈以勤本意是想让他们知道,当今朝堂并不安稳,还有许多不满官员存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攻击廷臣,为自己争取晋升之计。

  只是想提醒下殷士谵、魏广德,没想到被魏广德一分析,貌似这次事件不是个小事儿。

  白莲教,在大明立国之初就被定义为邪教,是必须铲除的宗教,明廷为此没少施展手段。

  通过前朝的反复梳篦,最后的白莲教徒不得不反出长城,跑到蒙古人地盘上去苟活,只不过在国内势力依旧猖獗。

  “对了,你还没说此事到底是怎么传到宋纁耳中的。”

  来龙去脉要搞清楚,才知道宋纁有没有问题,魏广德开口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据说这李家是两兄弟,家贫如洗,只有大哥李良雨娶妻张氏已四载,后因贫出其妻,自佣于人。

  之后就是其弟找兄长,结果没找到,最后出来个女子说是他哥,其兄弟哪里肯信。

  因疑兄长被人所害,找个面貌有几分相像的女子冒充,所以直接报官,才发现这事儿。”

  陈以勤说道,随奏疏来的还有该案卷宗副本,他自然也是看了,所以魏广德问起,他也能说得上来。

  “静乐县可曾验明正身?”

  殷士谵插话问道。

  “男变女,你让静乐县如何判断该人就是李良雨?只能确认那人确为妇人,其弟不认,找来其前妻也无法辨认。”

  陈以勤答道,“静乐县令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上报州府,这卷宗才到了宋纁手中。”

  魏广德呵呵一笑,道:“若真是白莲教所为,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锦衣卫宜从速追查,还要加派人手保护证人,否则,怕是会被杀人灭口。”

  殷士谵很重视这事儿,于是分析道。

  这事儿关键还在于当事人,若真的死了,这事儿几乎就可以坐定,再想翻案难上加难。

  明朝对于这类有状告的案子,是不能随便销案的,记录还要保存完整,不管结案还是疑案。

  档案被保存,那就意味着这事儿被坐实,说不好就载入史书里。

首节 上一节 68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