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47节

  也不是一个没有,有一个人帮他在皇帝面前说了话,然后就开始遭到其他太监的排挤,到最后终于被撵走。

  这个人,自然就是李芳。

  实际上,最初内廷的人,还是不太敢招惹李芳的,毕竟跟着隆庆皇帝在王府十多年,情分大的去了。

  可李芳在那个时候就帮高拱说话了,所以内廷的人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联手排挤他,在隆庆皇帝面前不断说他的坏话。

  花了半年多时间,才终于磨掉了隆庆皇帝对他的那点情分。

  而现在,内廷出现吃里扒外的人,他们会怎么对付他,自然可想而知。

  “我说了,不是我在皇爷面前说他的好话,我为什么要帮他说话,是有人陷害我。”

  陈洪到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老实承认什么,依旧坚持最开始的话。

  虽然他知道,一旦被这些大太监认定的事儿,不管有没有证据,他们只会按照自己查的东西来判断。

  自己是根本没办法洗去这个污点,但表面上,他依旧不能承认出卖了宦官的利益。

  实际上,他也确实没有出卖他们的利益,只不过是损害极个别人罢了。

  陈洪因为掌管御用监,又挂着东厂厂公,所以和外面接触很多,能搞到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讨隆庆皇帝开心。

  最近一段时间,他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已经隐隐有超过孟冲的苗头。

  他只能说自己是被腾祥、孟冲嫉妒,编造出来的谎言。

  不过这些话,也只能骗骗下面的人,对屋里的几个大太监,他知道说的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他和卲方前后见过两次面,在隆庆皇帝面前说了三次高拱的好话。

  或许前面一两次不会被人注意到,可是宫里什么地方,人多眼杂,哪里有什么秘密可言,何况还是在乾清宫那个地方,无数双眼睛注视之地。

  “得了吧,三天前泰和楼,也不知道谁和谁喝酒到半夜。”

  腾祥这时候目露凶光说道,“虽说我不知道丹阳那个小子怎么和新郑联系上的,可他所作所为,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在座诸位,怕是也知道吧。”

  腾祥说道这里,环视屋里众人后,又阴测测说道:“几天前听说这事儿,我还以为你陈公公能守住规矩,谁能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人。

  我这个位置就在这里,在皇爷面前大家各凭本事争,我无话可说,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和大家共同的敌人合伙来争。

  孟冲派人知会我消息,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说了不是我就不是我,信不信由你,我还有事儿,就不逗留了。”

  陈洪知道继续留下来也无济于事,自己要回去做一些准备,防备遭到腾祥孟冲等人的报复,还得派人通知卲方,让他尽快离开京城。

  若是卲方被人拿住,他即便取代腾祥,在内廷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别认为被皇帝封为掌印太监,提督内廷就成为内廷第一人,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下面人不听招号,他这个提督就成了吉祥物,被下面人架空权利,那才是最大的笑话。

  即便他出手换人,可偌大的内廷,要想换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换的。

  很多关键位置,没有皇帝、皇后首肯,他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打死不承认,他们认定也就是指使人背后对自己放阴招,小心应付就是了,只要不被人抓住证据就行。

  内廷中,总有掌印、提督会怀疑此事,只要不是一股脑全部联合起来对付他就行。

  在所有人狠厉的目光中,陈洪头也不回,快步出了司礼监大门,门外太监看到陈洪的脸色就知道不好,都是低垂着头不敢让他看到自己。

  先前屋里的对话他们也听到了,都是大佬之间的争斗,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自然没资格参与。

  即便陈洪现在有可能成为内廷众矢之的,也不是他们可以招惹的。

  特别是这时候,或许就因为看不顺眼,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低头的人群里,陈矩就在其中。

  直到陈洪走到门口,他才抬头看了眼陈洪的背影。

  今日没有轮到他随侍乾清宫,作为随堂自然就来到司礼监,没想到居然看到这一幕。

  不多时,张宏、冯保等人也先后出门离开了这里,不过陈矩也注意到他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

  陈矩虽然地位不高,可毕竟是高忠的干儿子,又被黄锦点拨过,所以对政治也是非常敏感。

  先前司礼监里的对话,他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

  太监最怕的就是有人比他们还要更加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他们要想法设法把这个人撵出朝堂。

  可偏偏,内部就出现了一个叛徒,他把这个人又弄回来了。

  司礼监掀起惊涛骇浪,内阁也是乌云密布。

  李春芳值房里,所有内阁阁臣都已经来到这里。

  魏广德是最后一个被隆庆皇帝召见的阁臣,此时也已经从乾清宫回来了。

  “我离开时,陛下很高兴。”

  魏广德苦笑着对李春芳等人说道。

  “呵呵.”

  魏广德话音落下后,所有人都是一阵苦笑,没人注意到张居正眼中那一抹精光。

  “对了,今日我去了军器局,看了看他们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式火炮.”

  魏广德之前觐见隆庆皇帝的时候,一方面附和了皇帝召高拱回朝的意见,同时也把军器局铸造新式大炮的事儿也说了一下。

  只说是样炮,他看着还不错,所以让他们先批量制造出十门,在大阅的时候交给神机营拉出来走一遍,以壮大明的军威。

  也很清楚的说明,这炮看上去非常威武,只是因为是样炮,工匠还没有解决铸造之法,所以没法使用。

  即便是样炮,也不能使用,只是个样子货。

  隆庆皇帝现在对火器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对魏广德的话也就是随便听听,也没有放在心上。

  这会儿在内阁里再次把事儿说了一遍,李春芳和陈以勤等人也不上心,不过或许因为同出军户的关系,张居正倒是显得认真许多。

  他对魏广德问了出了许多问题,也对这种火炮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善贷,军器局造这么大的火炮,或许射程和威力很大,可发射速度始终还是不如佛郎机。

  军器局为何不考虑按照佛郎机的样式,把后膛挖开,放置子药筒?

  这样发一炮的时间,可就能连发数炮。

  据我所知,边军更喜欢的还是佛郎机而不是将军炮。”

  张居正从魏广德的描述中已经知道这种炮的外形,其实就是加粗加长的将军炮,更大号的将军炮。

  对于魏广德所说射程应该可以超过二里,也是引起张居正的注意。

  不过在他想来,把佛郎机炮做到这种火炮的大小,射程应该也会很远,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炮射速快。

  于是魏广德之好解释了佛朗机炮打不远的真实原因是气密性不高,即便是匠人精心打造出来的子药筒,也没法把缝隙全部封闭。

  为了说明这个理论的真实性,魏广德还说出明军曾经进行过的一些实验,包括把大小相似的火器,一种就是佛郎机样式,而另一种是将军炮样式进行实验。

  在弹药差距微乎其微的情况下,两种火炮的射程也是天差地别。

  明朝工匠在接触佛郎机后,确实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射程不足,想了许多办法来解决,但是最终都失败了。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李春芳等人来说,也是第一次听说,佛朗机炮居然进行了如此复杂的实验。

  “我现在倒是想看看,善贷口中这种威武不凡的大将军炮是个什么样子,数倍于将军炮,呵呵”

  李春芳这时候来了兴趣,开口说道。

  等散衙后,他们从内阁出来,魏广德又被陈以勤和殷士谵叫住。

  “先前你没回来,李子实说起他们被陛下召见的场景,我总感觉有点不对。”

  很快,魏广德就从陈以勤口中知道了他所说的什么地方不对。

  从震惊过后,李春芳就表达支持高拱回朝之意,然后就提出想致仕养老。

  隆庆皇帝当然不会答应,当即就给驳回。

  不过张居正在表达意见时,除了支持高拱回朝外,还认为可升次辅,准备接李春芳的班。

第722章京营大门

  魏广德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着陈以勤的话,张居正在皇帝面前的表态,直接指向了陈以勤和他们这个小圈子,充满了敌意。

  虽然大家在处理政务上确实各有心思,有些利益的分配上,张居正有些吃亏,可也没必要拉高拱出来和他们打擂台吧。

  难道不知道高拱回朝,不管是他们还是张居正,都不会有好处。

  要不要教训他一下?

  这个念头在魏广德脑海里滋生,让他张居正知道和他们为敌的坏处?

  摇晃的轿子里显得很安静,虽然轿子外面大街上人来人往,喧闹不已,可这一块魏广德的心很平静,他在思考张居正的软肋。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须把他打痛,让他知道好歹,还要没话说,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不对。

  忽然,魏广德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今日隆庆皇帝既然已经向他们吹了要召回高拱的风,那么旨意应该很快就会下达。

  自己这边出手整治张居正的话,高拱回来后应该很快就能想明白其中的原因,到时候弄不好会帮着张居正。

  不能让张居正和高拱修好关系,得想办法分裂他们,让他张居正帮别人做嫁衣,还得咽下苦果。

  魏广德感觉有些棘手,怎么操作这个事儿。

  手段用出来,既要让张居正感觉到难受但又无话可说,还要让高拱满意而不会插手,达到分裂这两人的目的。

  微微闭上眼睛,魏广德靠在椅背上思考起来。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政治手腕,但他入主内阁的时间终究太短,还缺乏经验,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到好办法。

  转眼到了第二天,魏广德早上起来后在家吃过早饭,就带着随从出了府门。

  不过今天府门外并没有轿子等候,而是有十余匹战马被人牵着缰绳。

  看到魏广德出来,身边人就立马过去把魏广德马匹牵了过来。

  虽然现在常期坐轿,但魏广德马上功夫也没有丢下,左手勾着缰绳,双手搭在马鞍上,左脚踩入脚蹬,右腿发力的同时双手用力,身体就猛然拔高坐在马鞍上。

  接过随从递来的马鞭,魏广德回头看了眼,等其他人都陆续上马后,他双腿夹紧马腹一挥马鞭。

首节 上一节 74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