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13节
让他忽然间出现了一种被皇帝看透的感觉。
这种感觉,只有和刘伯温在一起的时候,才出现过。
朱元璋说给道衍个官做做,并非是信口雌黄诓骗道衍。
而是真想将这么个人才,给吸收入到体制之内。
这样的人才不为国家作用,只让其如同闲云野鹤一般的混日子,着实是一大亏损。
至于说怕不怕道衍趁机搞事情……
上辈子自己没有认识到道衍的才能,没过多注意他,这辈子要是将其放入官僚体系当中,还能让他搞出大事情来,自己跟他的姓!
“陛下,小僧才能有限,难以担当大任,更不适合为官,陛下您着实错爱了。”
道衍推辞的很是恳切。
“你有没有才能,咱还不清楚?连写小说的咱都能用来做官,你就更加不用提了。”
道衍依旧出言推辞,他是真不想当官,他心中自有远大志向。
“道衍大师不愿意当官,不是才能不足,而是准备等待时机,辅佐人造反吧?”
朱元璋面上忽地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望着道衍摊牌了……
朱元璋说这话时,声音一点都不大。
但这轻声说出来的话,此时落入到道衍耳中,却宛若九天惊雷一样,直接就将道衍给炸懵了!
以至于脑子都出现了片刻的空白!
心中翻起了无数的惊涛骇浪!
一向淡然的他,这时候也淡然不下去了,再强的定力,也没有了用。
这句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是一个普通人突然指着你的鼻子,说你要造反,都足够唬人一跳了。
更不要说,现在乃是在皇宫之中,杀性很重的开国皇帝,亲口当面说出这等话了!
若自己心里没有这个想法又比较好说,可关键是自己心里,是真这般想的,真的准备伺机辅佐人造反……
本以为皇帝突兀派人前来召见自己,就已经是最让人为之震惊的了,哪能想到,见到皇帝之后,事情更加刺激!
和这些相比,皇帝派人前来召见自己,都只是毛毛雨罢了!
一瞬间,道衍只觉得穿在自己身上的僧袍不见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这般明晃晃的暴露在了皇帝眼前。
一切都被皇帝看了个清楚明白,就连被厚厚的肥肉包裹着的心肝肺这些,也都无所遁形!
这是一种,他哪怕是和刘伯温相处,也从未出现过的感受。
他自负聪明,觉得如今大明之天下,最聪明的是刘伯温,其次便是他自己。
除了面对刘伯温,别管面对谁,都是他将别人给看透。
可哪成想,今日遇到了皇帝,所有的一切竟都反过来了!
竟然被这个之前虽未正式见面,却早就见识了他诸多手段,自觉还是有许多了解的皇帝,给看了个通透……
这种感觉,简直别提了!
对于他这种聪明人而言,是真不好受。
心中翻涌起惊涛骇浪,汗毛倒竖的同时,也下意识的身体紧绷。
猛然抬头,望向了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一双三角眼,满是凶狠凌厉之色。
却像是瞬间,就尽数扯碎了体外披着的僧衣,再无半分僧人模样,一头一直被僧衣禁锢的病虎,就此涌出。
声势骇人!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道衍,半分多余动作也无。
道衍此时前后反差虽大,一瞬间露出的气势固然惊人,但对于他而言,却并不足以达到令他惊讶的地步。
或者说,道衍的这反应,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朱元璋平静之中,甚至于带着一些赞赏的目光注视下,道衍倒是稍微恢复了一些冷静。
他干脆放下了那竖立在胸前,保持佛家行礼姿势的手掌,也没有移开目光,就这般直视着朱元璋道:
“陛下说的不错,小僧就是准备辅佐人造反。”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自己隐藏在心中最大的秘密,都被皇帝这般毫不留情的说了出来。
道衍倒也坦荡,直接认下了此事。
反正认与不认,已经没有了任何区别。
是生是死,也完全不是自己所能掌控。
既然如此,何妨直抒胸意?
如此,纵然是死,那也能让自己稍微不那么窝囊点。
当然,道理谁都懂,可是此情此景之下,面对着朱元璋这等皇帝,又有几个人能做出这等举止来呢?
“是条汉子,够坦诚。”
朱元璋面上的欣赏之色变得更浓,基本上已经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若是在以往,哪怕对方是皇帝,用这样的语气与自己说话,并用这等目光来打量自己,道衍心中都会不快。
但自从经历了中都城的事情后,道衍此时倒是生不起这样的心思了。
对方这般打量自己,是理所应当。
“可你不会真觉得,咱会给你这个机会吧?”
道衍摇了摇头:“以往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觉得未必就没有机会。
但中都城时,陛下喊出百姓万岁,又以跪拜之礼,祭祀无辜惨死百姓之后,小僧就已经断绝了这等不切实际的念头。
只要陛下在一日,这天下就一日乱不了。
不论是是谁,都没有办法让其再度陷入混乱之中。
小僧纵然自负才智,却也不能,也不愿自己动手,让这天下陷入混乱。
导致再度民不聊生,尸横遍野。”
朱元璋暗自点了点头,对于道衍的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道衍若真的是那种完全泯灭了良知,只想着一味造反,不顾一切,草芥人命的人。
那就算是此人有着再大的才能,自己也断然不会留他!
“既如此,为何还不愿为官,为这天下出一份力气?
还想着看时机寻求造反?”
原因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但并不妨碍他此时当面询问道衍。
“陛下,您在的时候,这天下固然固若金汤,没有丝毫可以动摇的地方。
可陛下您终究有离开的那一天。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长生不死,陛下您也一样不能例外。
到了那时,这天下或许就会乱起来,小僧也能等到小僧想要等的机会。”
“咱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的很认真。
上辈子的时候,因为标儿的早早去世,导致自己很多围绕着标儿做出来的部署,都落了空。
只能忍住悲痛,拼了命的去做调整,去补救。
却终究为时已晚,以至于留下那般大的漏洞,在自己去世不久,大明就发生了巨大的动荡。
这辈子,这等事情,再不会发生!
“陛下,容小僧说句不好听的实话,人死管不住后事。
始皇帝能想到他去世后,胡亥等人会做出那等事情,大秦会二世而亡?
隋文帝也同样想不到,杨广会把他留下的大隋,折腾的走上秦朝老路。
陛下您虽英明神武,天日之表,但也只能管住您自己这一代而已。
一旦今后龙驭宾天,后面的事情会如何发展,会不会也如同秦朝,隋朝那般闹出大乱子来,陛下您真不好管。”
道衍说出这话后,便已经等着朱元璋暴怒,从而把自己给杀了。
这位皇帝不是一个好脾气,而自己说出来的话,又是这般直言不讳,皇帝把自己杀了才是正常。
然而接下来,朱元璋的反应却让道衍又一次为之愣了愣。
因为预料之中的皇帝暴怒并没有发生,甚至于皇帝连一点发怒的征兆都没有。
这让道衍为之愕然的同时,也越发觉得当今皇帝深不可测起来。
然而,道衍所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反应,是因为他知道道衍说的非常对。
若不是因为起兵靖难的是老四这个自己的亲儿子,按照朱允炆那蠢货的一系列作为,说不定自己大明还真就走了秦朝和隋朝的老路,二世而亡了。
而自己制定下的皇明祖训这些,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直接就被玩坏了。
更让人火大和讽刺的是,后宫不得干政的铁碑,居然被王振这个太监给砸了!
若非有着特殊经历,知道了这所有一切,就朱元璋的脾气,不等道衍把话说完,朱元璋就已经着手将其给砍了。
“你说了这么多,真正让你有信心的,是咱定下的藩王分封制度吧?”
朱元璋收拾心绪,望着道衍开了口。
道衍微微一滞,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分封诸王的危害,汉的七国之乱,晋的八王之乱都已经给出了充分的证明。
当初朱皇帝决定分封他儿子为王,今后还要就藩镇守各地时,朝野之中一时间议论纷纷,持反对意见的非常多。
必然会有的人给皇帝分说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