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60节
而张仲德也明白了,为什么刘三吾会想都不想,就直接把他的提议否决了。
有着这篇直白,偏偏又煽动人心,又易于传播的文章在,配合着如今大明日报如今每期已经能卖出去三万多份的恐怖销量在。
再配合着这一次皇帝兴大案,所造成的轰动影响。
狗暴君那里,也必然会通过种种手段,推波助澜,让这报纸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人知道。
这篇文章肯定会传的人尽皆知!
刘歆等为国做事的纯良之士,必然会被打成奸佞,无法翻身。
面对着这携带排山倒海的气势,强势碾压的大明日报,他们原本准备偷偷摸摸做的事情,简直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像是个笑话一样。
在这等情况下,他们除了咬牙切齿的痛骂罗贯中,恨不得将罗贯中给生撕了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什么都做不了!
“狗暴君,怪不得突然要弄这什么狗屁大明日报,原来所为的竟是这个!”
骂过罗贯中之后,张仲德忽然间又开口骂起了皇帝。
而且,比骂罗贯中的时候还要更加的愤恨。
原本,包括他和许多的人一样,对于这大明日报的出现,一开始都只是觉得新鲜。
后面很快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好东西。
不仅小说好看,上面的时政等东西也非常的好,能让人及时掌控国家在不少事情上的动向。
但直到现在,他才彻底的意识到,皇帝创办这大明日报的险恶用心!
这个令他们很追捧的东西,竟是奔着争夺他们众多士人的话语权来的!
以往,很多东西是什么样,事情的真相是什么,皇帝说的并不算。
他们这些读书人说的才算。
哪怕狗皇帝去年不讲武德,找借口杀了青丘子(高启的号),但也只是让表面好上一点而已,内里依旧没什么用。
他们也都觉得,话语权天然就该掌握在他们手中。
现在真的遇到了关切自己的事情了,想要故技重施,歪曲实事了,这才猛然惊醒。
大明日报这个以往很受他们欢迎的东西,居然包藏着狗皇帝这么大的祸心!
一个大明日报下来,竟让他们无从下手,无力招架!
就这样在他们不知不觉间,把他们一个用顺手的手段,给硬生生的夺走了!
以往他们掌握话语权,一件事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种掌握话语权的感觉有多好。
可此时真需要用,这种权力又被人给夺走时,才彻底的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多少东西。
这个以往他们理所应当、觉得就应该掌握在他们手中的东西,有多重要!
狗皇帝,当真是居心叵测,处处都是算计!
其余人也都先后反应过来,一时间有人出声骂皇帝阴险,有人沉默无言,有人说,必须想办法让皇帝把大明日报这个祸国殃民的东西给停了!
这样的东西,根本不配存在。
刘三吾在这里等了一会儿,见到众人还在这里说个不停,也没说话,转身就走了。
这一举动,登时让众人安静下来。
张仲德手疾眼快,外加和刘三吾最是熟悉,伸手拉住了刘三吾。
“三吾兄,哪里去?”
刘三吾摇头道:“在这里多待无益,皇帝把大明日报办到这种程度,为的不就是这些?
你们却说要让皇帝把日报废除,这可能吗?
与其在这里听些不着边际的话,还不如回去做点实事。”
刘三吾这话说出,令房中气氛显得更加安静。
有人暗生闷气,有人则为之警醒。
“那……三吾兄觉得,应当如何才好?”
张仲德迟疑一下,诚心询问。
其余人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刘三吾。
“自然是想方设法,让皇帝恢复科举!”
刘三吾的回答,斩钉截铁。
“科举,才是咱们读书人的根本。
如今,我等士人为何在朝堂之上声音不大,为何地位不高?
不仅仅是因为才开国,公侯这些武勋多,皇帝也粗鲁野蛮,不尊重士人。
最重要的,还是皇帝停了科举,导致大量有才华的读书人,无法通过科举,正常进入朝堂。
朝堂之内读书人太少。
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唯有恢复科举。
如此一来,短则十来年,长则二十年,文武之间的悬殊差距,就将被大大的缩小,抹平,乃至于是超越武将!
届时,这大明日报,也不是不能被我等所控制!”
听到刘三吾所言,众人精神纷纷为之一震。
……
“上位,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武英殿内,久不进宫的刘伯温,望着朱元璋满脸凝重的说道。
第94章 朱元璋自曝了
“上位,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刘伯温和朱元璋见礼之后,对朱元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看着一脸严肃认真的刘伯温,哪怕朱元璋从后世留学了一圈归来,面对着刘伯温说出来的这话,也没办法做到心平如水,平静以待。
“祸从何来?”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询问。
刘伯温道:“从空印案而来。”
朱元璋左面眉毛微微一扬:“刘先生觉得,咱不应该如此惩治这些人?
还是说不应该把那些人历年以来,利用空印吃下去的众多钱财给挤出来?”
一边说,一边指指身边不远处的椅子,示意刘伯温坐下说话。
刘伯温见此稍微迟疑了一下,便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话说,这不是他不愿意在皇帝面前保持着恭谨,也不是像一些无耻之人说的那样,他刘伯温的尾巴翘到了天上去。
实在是如今的皇帝,对待他的态度,着实太好了。
也太过于强势,做事情不容人拒绝。
上一次见皇帝,皇帝让他坐,他推辞不坐,结果皇帝竟然亲自给他拉椅子。
面对这等强势、根本不给人任何拒绝机会的皇帝,他还能怎么样?
只能勉为其难,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不然还能怎么样?
要是再不坐,皇帝再亲自拉椅子让自己坐怎么办?
面对这么一个说一不二的强势皇帝,当真是让人无奈。
刘伯温暗自叹口气。
不过还别说,这椅子坐着确实舒服,比自己家的那个摇椅都舒服。
不愧是皇帝这里的椅子,就是不一般。
心中念头飞速飘过,刘伯温压下心中的一些喜悦的心情,认真摇了摇头,严肃道:
“那些人,就该如此惩治。
许许多多都被元朝的那套给惯坏了,烂到了骨子里,三令五申,耳提面命都不能让其悔改,让其收手。
根本没救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同上位这样,找机会狠狠的犁一遍。
如此才能清扫掉诸多的虫豸,才能让很多人真的恐惧,收敛上很多。
那些被这些人通过空印弄走的钱财,都是民脂民膏,自当将之挤出来。”
“那为何刘先生还说,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朱元璋不知道是真没有猜出刘伯温的意思,还是故意给刘伯温递梯子,好让他继续往下说。
“上位的这些做法都是好的,可……有些时候,也得考虑一下现实情况。
此番一次性惩治了将近三千的地方虫豸,确实让人解气。
但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的官,短时间内难以补齐。
那接下来地方上的税收等事情,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于会发生大混乱。
钱袋子太重要了,影响着方方面面。
不仅仅只是税务本身的事,还会影响诸多其余方面的事务。”
刘伯温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明白。
就是以往的时候,地方税务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缝缝补补,勉强还能运行。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