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73节

  太子殿下仁善,听的下道理,与你也能称的上一声同门师兄弟。

  为师亲自求见殿下,这份薄面,应该还是有的。”

  方孝孺闻言,泪如泉涌。

  俯身行礼,想要说话,却哽咽不能言。

  宋濂见到此景,亦是动容,伸手在他肩上拍拍,以示安慰。

  而后片刻都不停留,出门前往皇宫求见太子了。

  方孝孺跪地行大礼,恭送自己老师。

  心情又是激动,又是感动,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自己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提起的心,在此时也随之放下不少。

  自己父亲必然能得救了!

  老师身份尊崇,资格又老,更兼是太子殿下,最为尊敬的老师。

  又有日蚀这件事在,乃是有着正当的理由。

  太子殿下肯定会同意的。

  只要太子殿下同意,也就代表着皇帝同意了!

  ……

  “……殿下,上天有好生之德,此番空印案,虽说众多人都是咎由自取,死不足惜。

  但如此处置,终究是杀伐过重,有伤天和。

  且众多涉案人员,都已被处置。

  剩下的人里,有些也着实罪过不大,多为人所蒙蔽。

  不若稍稍惩戒,以示有悔过之意,请上天熄雷霆之怒。”

  文华殿内,宋濂一脸诚恳的说出了,心中早就打好的腹稿。

  “老师,学生已知老师之意,确是为我大明着想。

  只是……日蚀发生之后,父皇便有言与我,说天命不足畏。

  凡空印案所涉及官员,罪在不赦。

  父皇说,这些地方主印官,有些在别的方面做的或许还行,但却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能不顾自己的职责,在空白账册上盖上印,任由别人拿着那些账册去随便填写,侵吞大批民脂民膏的,能是什么好官?

  都该杀,绝不赦免。”

  朱标说着这些话,禁不住暗自叹息一声。

  不是为这些官员们而叹,而是为父皇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而叹。

  昨日日蚀发生之后,父皇就对自己说,发生了这等事情,自己这个当朝太子这里,肯定少不了人前说事。

  并明确告诉自己,遇到诸如自己老师这等人来说事了,就用这套言辞来应付。

  朱标岂能不知道,这是父皇怕自己夹在中间为难,提前把顾虑都给自己打消了。

  还真让父皇给料到了,自己老师果然来了。

  面对别人,自己倒是可以用自己办法来应付,可对于自己老师,还真不好办。

  要不是有父皇提前与自己说的话在,自己还真的不好应对。

  宋濂闻言为之一怔,愣在当场。

  这事情……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自己还没有说为谁求情呢,自己这学生就直接拒绝了,并把皇帝的话搬出来,把所有的路都给堵死了……

  而且,这话是从太子殿下口中说出来的,他信,这肯定就是皇帝的原话。

  对于自己这个学生的品格,他还是非常相信的。

  且这话,还真的非常符合皇帝的性格。

  若是寻常事情,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宋濂肯定不会再继续开口。

  但想想自己的另外一个得意门生,以及自己把事情揽下来时,对其说的话,就这般回去,觉得面皮有些挂不住。

  所以衡量一下后,只得舍下面皮继续开口,尝试着求情。

  依照自己的身份,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太子殿下未必不能网开一面。

  自己这个弟子,还是很尊师重道,有人情味的。

  也不用担心经此一事后,太子殿下就与自己生分了。

  太子殿下不是那样的人。

  但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再一次出乎了宋濂的预料。

  太子朱标又一次拒绝了他。

  哪怕把话说的非常委婉,也掩饰不住拒绝自己的事实。

  如此以来,宋濂也没办法再次纠缠了。

  只能带着满心的失落,在太子朱标的相送下出了宫……

  宋濂总觉得,自己这个弟子似乎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

  “什么?”

  一直着急等待着消息的方孝孺,在听到自己老师的话后,瞬间呆滞,双目充斥着强烈的失望。

  如遭雷击。

  依照自己老师的身份地位,又是在日蚀发生后,亲自找太子殿下说情,尚且不行。

  那自己父亲,岂不是注定没有了任何活路?

  “唉,节哀顺变吧,我……”

  宋濂勉强安慰了一句,便掩面而走。

  方孝孺浑浑噩噩的在原地呆了半晌,来到宋濂书房外,整理衣冠,对宋濂行了大礼后,离开了宋濂家。

  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了一阵儿后,方孝孺心中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的出现,让他的神魂都禁不住的为之颤栗。

  他想要将之抛出脑海。

  可怎么都挥之不去。

  反而还变得越来越清晰。

  一番迟疑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彻底下定了决心。

  为了救自己父亲,只能是拼死一搏了!

  他寻了一家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走了进去。

  购买了笔墨纸砚。

  随后租了一间客栈。

  弄了一点茶水,开始研墨,他动作很慢,好一阵儿才磨好。

  放下墨锭,提笔在手,这次倒是没有再犹豫,一个个工整的字流淌而出……

  ……

  夜已经很深了,白日的喧嚣被沉寂所取代。

  很少再有人迹的城内,有一道身影出现。

  在白日里人员来往不断的热闹场所,贴上一张张的揭帖……

第98章 来自朱元璋的强势反杀

  公鸡的鸣叫声中,天色转亮,淡淡薄雾笼罩江面,也笼罩着应天城。

  沉睡中的应天城,大明这个新生王朝的都城,也随之苏醒。

  上朝的官员,市井商贩,三教九流,也走出屋子,走上街头,开始一日繁忙。

  和往日不同,今日的应天城出现了些微的骚乱。

  不少热闹的去处,都汇集着不少人,在这里指指点点。

  原因无他,这些地方一夜之间,竟然张贴了新的布告。

  很多市井之人,都在这里议论纷纷,带着新奇与振奋,觉得是不是当今皇帝又要杀贪官污吏了。

  只可惜,围拢在这里的人,大多不识字,不认得上面具体写的是什么。

  只能是在这里不断猜测,干着急而已。

  “秀才公,您来的正好,您给大家伙念念,这上面写的是啥。”

  就在此时,一个身穿文士长袍的人走了过来。

  有人眼尖,看到之后,忙笑着出声招呼,请求帮个忙。

  其余人听到,纷纷往两侧退去,让出一条通道来。

  这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见此,便施施然走向前去,分外受用。

  来到人群前面站定,抬眼朝着那布告看去。

  只一眼,就不由的愣了愣。

  这上面怎么没有官府大印?

  这东西居然不是官府布告,是揭帖?

  这可有意思了,好久不曾听说有人在京师贴揭帖的事情了。

首节 上一节 173/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