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36节
李善长对自己外甥,满是诚恳的说道。
无视了他腰间鞭子上,还有身上所溅上的血。
或者说,对于这些血迹,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都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为了咱们淮西做事,外甥怎么能不用命?
说不上辛苦,只能说是尽一份职责而已。”
丁斌摇头笑着说道。
李善长对于自己外甥的反应,很是满意。
觉得让丁斌带人盯着中都城各处的工程进度,是一个很高明的决定,做到了人尽其才。
“指挥不辞劳苦,一心为了陛下,为了大明,真让人佩服,我敬指挥一杯!”
大腹便便的凤阳知府朱贵,站起身来,对丁斌敬酒。
他是朱元璋出了五服的亲人。
本身多少有点才华,如今成为了凤阳知府……
……
“叔,今天是啥日子?”
劳役之中,一身衣衫肮脏破烂,手上,脸上,因为寒冷干燥,以及接连不断的重活,弄得都是干裂口子人,压低声音询问。
昏黄的灯火下,看起来年纪最起码要三十往上。
一开口却让人觉得,只怕只有十五六岁。
“初四了,马上就初五。”
一个拎着锤子,拿着凿子在这里凿石头的男子回应。
“年就这样过去了?官府连一点表示都没有?
不说吃饺子改善生活了,最起码让休息半天也好啊!”
“二狗你在想屁吃?过年时能不给你加活就不错了,你还想那些有的没的?
来到了中都城,一切节日都和咱们无关了……”
这男人明显来的早,知道的消息也多。
“这……”
李二狗想要说些什么,却一时间说不出来。
沉默了一会儿,带着一些哭腔道:“俺……俺想俺娘了,俺娘过年会给俺包萝卜馅饺子……
叔,恁说咱们还能活着回去不?”
石匠那麻木的表情,生动了不少。
到嘴边的话,对上这双显得不安中带着期盼,泛着泪花的眼睛,又咽了回去。
“能,肯定能!只要好好干,别被监工的人抓到把柄,修完中都城,咱们就都能回去了!”
“真的?”
“真的!”
……
一道墙,将中都城隔成了两个世界。
行工部衙门其乐融融,共同庆祝盛世,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行工部衙门外,十几万衣衫褴褛的民夫在年节时,顶着寒风,夜以继日的劳作。
有人干着活,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边上的人对此却没什么反应,依旧在机械而又麻木的做着自己手头上的活。
苦难,已经将他们折磨的不像人了……
这场宴会,一直进行到镰刀般的一丝月牙升到了半空中,方才结束。
而众多的民夫,还在凶神恶煞的监工监视下,继续做着工,建造雄伟的中都城……
“真好看啊!上位见到了中都城,肯定会挪不开眼!”
裹着狐裘,身上飘散着酒气的李善长,看着那已经大致完工的皇宫,以及高大的城墙,眼中带着一些迷醉。
“上位必然喜欢,中都城能修这么好,这般快,相爷您居功至伟!
上位必然忘不了您的功劳!”
边上的行工部尚书薛祥捧哏。
李善长脸上露出笑容,又缓缓摇了摇头:“功劳不功劳的无所谓,主要就是想要为上位,为咱们淮西出点力气。”
“相爷您高风亮节!”
薛祥称赞之后,望着李善长试探着问道:“今天是个好日子,要不……就让这些民夫们,早一个时辰下工?”
李善长摇头:“中都城还没有完成,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胜利,就沾沾自喜。
如此可不是长久之道。
让他们继续,这些人都是吃惯苦的,不怕累!也累不死。
就算是累死一些也无妨,能为修建中都而死,是他们的荣幸!”
……
中都城外,阴影之中,几双眼睛盯着中都城好一阵儿了。
忽然,其中一人露出了笑容。
清冷的月光映照着白牙,显得邪魅而诡异……
第29章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这李善长真狠啊!完全不把人当人。
就算是牲口,都没这么用的!”
阴影之中,有人开口,带着一些感慨。
“嘻嘻,要的就是他不把人当人,越是这样,咱们生存的土壤就越多。
越能吸引更多的信众,咱们的力量也就更大!”
“中都城内,咱们的信众,现在有多少了?”
一个显得沉稳的声音响起。
“回禀教主,已经有两万人了。”
又一个人回答,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教主,咱们要不……近期就准备起事吧?现在中都城就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两万人用来起事足够了!”
处在最中间的那人,摇了摇头,声音依旧显得沉稳:
“不急,好饭不怕晚,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再等上一个月,咱们中都城的信徒,至少还能再增加一万。
凤阳这里朝廷的兵马多,李善长也不是那般好相与的,只两万人就想要闹出大事端来,不容易。
再等等……”
几个人在这里又看了一阵儿,便悄然离去。
很快就没入到了夜色里,不见了踪影……
……
离天亮还早着,朱元璋便已经醒了。
下意识的伸手,朝着床头柜摸去,想要拿手机看几点了。
结果却摸了一个空。
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返回到了洪武年间,不再是现代了。
哪里还有什么手机?
在现代,手机早就成为了第二生命一般的存在,那是真的离不开。
回到洪武时空已经几天了,他还是不习惯,只觉得哪哪都不方便。
禁不住在想,自己重回洪武八年时,要是能把自己的手机带回来就好了。
哪怕没有网络,但里面存的诸多资料,也对自己大有用处。
不过,却也知道,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还没有通过自己的治理,让自己大明造出手机靠谱。
但再想想自己大明的现状,以及后世的科技发展水平。
朱元璋觉得,手搓手机好像也一样不靠谱。
有生之年,能见到大明进入到蒸汽时代,就已经非常难了……
摇摇头,朱元璋把这些念头甩出脑海,觉得最实际的,还是赶紧着手解决中都城的事。
穿衣起床,洗漱过后,先打了一趟拳,活动筋骨,然后去用早膳。
用饭的同时,还有学士在边上给自己讲古。
这倒不是在现代时养成的听书习惯,而是他原本就坚持做的事。
成为皇帝,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朱元璋本身又非常惜时。
单纯的吃饭,总觉得浪费时间,所以就安排了学士,在他吃饭时给他读史书听。
朱元璋原本对此还是比较享受的,但是现在,习惯了在现代用手机开两倍速听小说等东西。
现在再来听大明真人版,昂扬顿挫的诵读,还真有些别扭。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