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霜千年 第105节
“而如果足够,就将他们全部都拽到城里,陪我们死守。”魏忤生说。
“是。”
“可是啊……”
这想法固然是没问题,但魏忤生相当难受的点,是另一个:“可是,我才刚指着赤水河为誓,说要送他们去安全的地方,现在转头就违背誓言……这哪是你有难言之隐,这是我的难处啊!”
“殿下的难处,就是我的难处。所以,我是这个意思。”宋时安看着他,仿佛也有些‘为难’的说道。
魏忤生:“?”
心月是真的有点绷不住。
你的难处就是我的难处……真好意思说啊。
她强行抿了抿嘴后,才继续保持原来的表情。
而扶着额头,魏忤生露出了有些挣扎的表情,然后自我麻痹道:“我知道的,我没事的,一切都是为了守城。”
话是这么说,但六殿下还真的是很要脸。
见状,宋时安说道:“殿下,不会真违背誓言的,可以由我来说。”
“你……”
魏忤生看着他,有些担忧的提醒道,“还是稍微体面一下,可以吗?”
最理解张公的一集!
“没问题。”
包体面的。
得到了小魏的允可后,宋时安便再也没有顾及。
二人就这样骑着马,去到了这两万人的前头。
见到魏字旗,还有这位神采奕奕的‘将军’,老百姓们也隐约的猜出了,这位就是六殿下。
“六殿下到——”
伴随着通报。
那十一位宗贼的家主便连忙的凑过来,一起的对魏忤生进行着匍匐的跪拜。
“诸位,我先前跟你们承诺过的。”马上的魏忤生说道,“此战若败,我也将以六皇子的名义,允诺你们在南凉的耕地。而此战若胜,你们原本的土地,一寸不少。包括那些乌垒,也会为诸位建楼,让你们住回去。”
“谢殿下!”
众人一齐的谢恩。
“那就出发吧。”
魏忤生用马鞭摔打了一下马屁股,指着北边,准备起行。
众人突然一愣,左顾右盼之后,其中一人连忙的提醒道:“殿下,方向不对吧?”
“哪里不对?”魏忤生问。
“我们应该往南边走啊,而那边,不是朔风的方向吗……”
“就是去朔风啊。”
魏忤生强行镇定的说。
“啊?”
“怎么会是朔风呢?”
“殿下,您不是亲自指赤水为誓……”一人都快急哭了,说道,“要送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吗?”
“城里还不安全?”
就在这时,宋时安突然道。
“……”
所有人,徐徐看向了他。
啊(心中咆哮)!
“大人呀!这朔风怎么会安全呢?姬渊都要打过来了啊!”
“有禁军,有六殿下,还有高耸的城墙,难道还有比朔风更安全的地方吗?”宋时安反问道,“就算把你们送到南边了,你们现在没了乌垒,兵器也被征用了,碰到叛军流民,山贼土匪,那才是危险呢!”
“大人费心了,万分感激。”那人急的要跺脚,“但在下认为,区区山贼流民构不成威胁……”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宋时安郑重其事道:“殿下既然立誓了,就一定要对这朔郡的子民负责。不用多说了,快快入城吧!”
众人彻底的无言。
环看四周,发现军队早就把所有人都守住,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后,也只能绝望的认命。
这时,曲家主有些无力的问道:“此番守住后,宋堂尊还会在朔郡吗?”
“那怎可能?这里都没人相信我了。”宋时安一本正经,“肯定得换个地方。”
曲家主缓缓点头,道:“考虑周到,考虑周到。”
第96章 联名弹劾到盛安
大理寺右监济明正在受理城外上报的状诉。
大理寺乃全国最高法院兼检察院,原大理寺卿陈凌被委任了凉州刺史,去当了封疆大吏,现在由正二品的大理寺少卿汪辰代理。
而在大理寺卿之下的执行官员中,分为左右监,都是从四品。不过左为尊,比右监的晋升更加优先。
左监受理京都内状诉,右监受理京都以外,全天下‘告’到首都的状诉。
就在这时,一位属官进来禀报道:“济大人,有一个来自凉州的弹劾状诉,是北凉世家张温派人送达的。”
听到这个名字,济明感到陌生,问道:“这是何人?”
“他是凉州刺史的亲姑父。”属官答道。
“好像有一点点印象。”济明思索之后,问道,“他是哪人?”
“朔风人。”
济明愣住:“是朔风城外吗?”
“在朔风城内。”
“啊?!”济明傻眼了,“那朔风现在不都已然紧闭城门,进入战备了吗?怎么里面还能有弹劾信送出来?”
八百里加急将琅琊被夺权的消息传回了盛安,最初的确是只有皇帝知道。
但天下哪有密不透风的墙,其余大人也是有一些情报网的。
所以过了几天后,皇帝还将这事与部分官员托出,并进行了商讨。
在盛安高层,基本上都清楚前方什么样的情况了。
这个时候还能有‘弹劾’,不会是弹劾六殿下的吧?
对此,属官说明道:“那人叫三明,是从城中逃出来的,拼了命的到了盛安,说是有弹劾信,但并未说是弹劾谁,一定要当着您的面说。”
“好,让他来。”
济明虽然充满了困惑,但还是干脆的决定。
接着,身上灰扑扑的三明到了堂外。看着首都大理寺铮亮的地板,对一旁的属官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小的要脱鞋吗?”
属官看着这个身上都有酸臭味的男人,用手掩了下鼻子,厌恶的摆了摆手:“不用了,进去吧。”
然后,三明就进到了堂中。
见到这位大人,当即就叩首:“小的三明,参见大人。”
靠在位上,打量着他,济明好奇的问道:“你是如何从那朔风城里出来的?”
听到这个,跪在地上的三明将那张质地为帛,被红绳绑起来的弹劾书,抬起双手上呈。
“回大人,全都在这弹劾信里!”三明语气颤抖道。
这一句话,让济明产生了一丝的不妙。
城被六殿下给控制了,这个人独自从城里跑了出来,然后还带着联名的弹劾,莫非真的是要弹劾皇子?
虽说作为监察和司法的机构,如若遇到难处置的事情,上达给皇帝便可,承担一个转送的功能。
可如果是弹劾皇子,还是捕风捉影,把这种东西交上去,多多少少会有点麻烦……
“问你问题,何以回避?”济明肃然的警告道,“是弹劾何人,现在就说。”
三明不敢造次,之所以一直如此隐蔽,也是担心在状告的途中,遭遇了毒手。
这京城的盛安令,可是宋时安他爹。
见对方这样问,他鼓起勇气后,抬起头道:“回大人,朔风豪族拿指血做印,签字,所弹劾之人为朔风县令,宋时安!”
这三个字一出来,济明大为震惊。
就是那个解元吗?
好厉害,才上任没多久就有联名弹劾了。
不过只要不是皇子,就无所谓了。
“拿过来。”济明说道。
接着,便有吏将他手中的信接过,送呈到了他的手上。
而在看着这弹劾书,他不停的摇头,内心充满了慨叹。
真是了不起,怎么有人能够在二十岁的时候,犯这么多诛灭九族的大罪……
这下子,盛安是真的要乱起来了。
在看完后,他放下了信,看着面前这个紧张到哆嗦的男人,道:“把他安排到大理寺里住着,这些天哪都不要去了。”
“……”三明听到这个,当场就惊慌了,“大人?我在这里安全吗…不会有人要杀我吧?”
“说的什么混账话。”济明骂道,“你能够在大理寺让人给杀了,你把大理寺当成什么,把朝廷当成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