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寒霜千年

寒霜千年 第110节

  “嗯。”

  赵毅指着地图上,一些做了小标记的乌垒,道:“宋时安将除了朔风以外的乌垒,全部的拔掉了,然后用一把把火,都烧成了废墟。”

  听到这个,吴王没太理解,遂说道:“我不太懂军略,这些不是他所辖范围内的城池吗?自己烧了?”

  “是这样的,殿下。”赵毅解释道,“这些乌垒,乃宗贼修建。平时,那可以说算是我们大虞的。哪怕先前赵湘出征时,都还帮忙出力,运送粮草辎重,供大军短暂歇兵停留。但赵湘大败后,只剩下了不到万余的残兵,这些乌垒城主便将城门紧闭,甚至还毁坏道路,不让我军接近。”

  “这是在审时度势。”吴王逐渐理解,“那宋时安的兵,也调不动他们啊。”

  “这是肯定的,我估摸着这些人,肯定想投姬渊。我先前觉得实在是没办法打,也是觉得宋时安能够支配的力量太少。还有这些隐藏的卖国贼援齐,胜算着实可怜。”

  赵毅忍不住的露出了笑容,道:“现在还不确定,宋时安是怎么把这些人全部都骗出来的,但军情确凿,所有的城,全部烧了。所有的良田,全都付之于炬。在朔风外,方圆几百里,没有给姬渊留一亩田,一间房。”

  “整个赤水河以南的北凉谷地,正烧着熊熊业火!”叶长清也感到了振奋。

  焦土抗齐。

  “还有,那乌垒里的几万民夫,全都被拉到了朔风城里。”赵毅补充道。

  吴王感到惊讶:“自愿离开城,把城烧了,把粮食拿了,还让那些人一起守城,这人心,就这般好糊弄?那宋时安,难道是妖人不成?”

  “确实是有点像邪性了,但这都是真的。”赵毅没办法去追溯源头了,他只知道一点,“这就意味着,姬渊过河后,后勤补充的难度又变大了。而且,宋时安现在朔风城里有五万人,哪怕能战的只有一万多,城池无险可守,姬渊也需要集中全部兵力才能打。”

  “而这样,他就必须从后方,再调至少几万大军。”叶长清分析道,“可这样,北燕国给他无形中的压力就更大了。”

  北燕国不同于南越和齐,因为向大虞称臣了,所以不用‘伪’。

  “那胜算有几成?”

  吴王需要一个具体的概念。

  “原本是零成,琅琊兵变后,应该有一成。”赵毅认真道,“现在,至少两成了。”

  “这也只有两成?”

  吴王皱起了眉头。

  而这时,叶长清双手做出廓着的动作,像是握着一个西瓜一样,对整个北凉缓缓压去:“这样,就不止了。”

  “对!”赵毅真正兴奋之处在这里,“我们先前只是猜测,陛下会无奈增兵。但现在,宋时安让陛下看到了胜算。西边的琅琊,正中间的嘉门关,还有东边的奇牙谷,陛下一定会全力增兵,哪怕不主动出击,屯集于此,姬渊就不敢让自己身陷囹圄!”

  “原来如此!”吴王恍然大悟,“宋时安一开始想的,就是让陛下看到这一仗能打的可能性。”

  “五成,退兵胜率在五成!”赵毅比了一个五,并补充道,“按理来说,到了这一步,把武威拿了,北半郡安抚好,差不多就要休战了。但那个人可是姬渊,这个人的野心大得恐怖,绝对不可能试都不试一下就放弃的。”

  “五成就够了,五成就一定要拼搏了。”叶长清目光如炬的盯着吴王道。

  “我们,应当如何拼搏?”吴王反问。

  “战事我们左右不了,城中的其余人也左右不了。所以,就一定会在宋氏身上做文章。而那孙司徒的儿子孙恒,还是在大理寺任职。”叶长清提醒道。

  吴王知晓意思了,点头道:“得保住宋靖。”

  “那大理寺少卿汪辰本就是代理,生怕做错事,现在百官都倾倒一边,他或许会被孙恒裹挟。”

  “去敲打他,让他不许动宋靖。”吴王看向了二人,“你们,谁能去?”

  两个人都摇了摇头。

  也对,他们没有能量。

  “殿下,要搏了!”

  叶长清抓着吴王的手,用力的握住。

  “好。”吴王点首,神情肃穆,“本王,亲自下场。”

  ………

  “这宋时安,真的要搅乱北凉风云了。”在晋王府邸,得知道皇帝即将有动作的中平王,彻底的慌乱了,“这让他活着回来还得了?二哥,得把宋靖一家弄死。”

  “不可!”晋王抬起手指,对着他,愤怒道,“这一仗要打了,现在把宋靖一家弄死,消息传不传到朔风不知道,但姬渊肯定知道。倘若用这个诱导宋时安造反投齐,北凉乃至整个凉州都完了。”

  “那总比他成为吴王党好啊……”

  “坐天下,也得有天下可坐!”晋王当即骂道,“不要再让我从你嘴里听到,损我大虞国势的阴谋损计!”

  晋王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

  魏翊渊只能低下头:“二哥,我错了。”

  “既然陛下有增兵的想法,我们就不能在后方破坏安定。弹劾宋靖的事情,不能亲自上场。所有我们的人,都待着别动。”晋王令道。

  “是。”魏翊渊点头,但又提醒道,“可四哥肯定要动,等到宋时安真的守住了,回朝了,他必然就是吴王党。那二哥你的优势,要没了啊。”

  不说优势,甚至连均势都没了。

  晋王很清楚。

  “我当然是希望守住,但守不住,也没有办法。”晋王道。

  现在他很纠结。

  守住了,北凉安全了,自己危险了。

  守不住,自己几乎能锁定太子之位,因为吴王犯大错了,可社稷,又危险了。

  “二哥。”突然的,魏翊渊有了想法,“现在害怕宋时安从反贼变成忠臣的人不止我们,几乎大半个朝堂都是这样的。”

  “你有什么想法?”晋王问道。

  “不知道可行与否。”魏翊渊郑重其事道,“但如若能行,两难自解。”

  ………

  在军机室和几位武将商议好事,回到寝殿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没有任何人侍寝,皇帝一个人的坐在龙榻上,由宫女服侍着,正泡着脚。

  一上年纪之后,晚上他便喜欢一个人待着。

  安静能让他的思考也变得平缓。

  这时,陈宝过来了。

  皇帝随意的问道:“这些天,都有些什么动静?”

  “动静很多。”陈宝回答道,“其中一件,与吴王殿下有关。”

  听到这个,他双目一凝。缓缓抬起头,问道:“吴王做什么了?”

  “吴王殿下他亲自去见了大理寺少卿汪辰汪大人。”陈宝说。

  “为何事?”皇帝问。

  “奴婢不知。”陈宝如实的回答道,“这些天,汪辰大人都没有落家一次,一直在大理寺里接待来访的任何人,所有的人都有记录,包括晋王殿下。”

  “光明正大的见啊。”皇帝点了点头,喃喃道,“汪辰倒也是聪明,把一切都敞开了,怕在家里,某些‘大人’到访,他没办法应付,还要落下一个暗中串谋。”

  而吴王殿下都亲自去了。

  那宋靖,算是保住了。

  除非更大的权势过去给汪辰指示。

  比如晋王,比如自己。

  “还有呢?”皇帝问。

  “这是一些官员送上的奏折。”陈宝差太监将一些奏章呈了过来。

  “太多了,不想看。”皇帝随意摆手。

  倒不是他懒惰,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奏章,全都是一个目的:请严惩宋时安。

  所以,但凡此类,他都是让陈宝批红一个已阅。

  除了这些,也就没了。

  那有什么好看的呢?

  “陛下,其中武将陈可夫,有个关于军机的奏折,有些内容。”陈宝说。

  “他倒是活跃,一直跟那帮文官混在一起。”皇帝吐槽后,说道,“那他说什么?”

  “他说,此战已经由小战演变为大战,朔风也变成了重中之重。倘若真的守不住,则北凉危矣。应当让萧群将军率军亲至,以他的威望,再加上是援军,定能接管朔风,然后选定一位经验丰富的守城大将坐镇。”陈宝转述道。

  听到这个,皇帝笑了:“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倘若援军到了,忤生都坚持不开门,那底下的人,可就不愿意了。”

  他们当时的大义是,为帝国守住朔风,而非是真的要割据当叛军。

  现在援军来帮我们守城,殿下你为什么不开门?

  而一开门,就能够奉行那个原则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陈宝。”皇帝问道,“你觉得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陈宝低下头,认真的开口道:“陛下,他们这是害怕宋时安真守下了城。”

  “这天下,哪有逢赌必赢之人?看着有输的可能,就想把对赌的人踹下桌去,众爱卿怎么要行这泼皮无赖之事?”

  皇帝亲自的拿着麻布,擦起了抬起的一只脚,道:“全给朕按在赌桌上,不赌完不准跑。”

第100章 武威破,朔风危

  “陛下,河南岸的乌垒被伪虞全都给烧了,所有人的民兵民夫也带到了朔风里。”

  走到军帐里,陈行向姬渊禀报道,表情有些不安。

  “果然。”姬渊并不意外,走到了沙盘前,一边观察一边说道,“对岸的宗贼几乎同一时间全部断掉书信联络,就猜到了会是这样。”

  “好像是那个叫宋时安的解元干的,把王深杀了,城占了,其余的人也不敢反抗。后来,还搞出什么指赤水为誓,将所有人都诱骗到了朔风里。”说到这里,陈行合理推断道,“夺权,焚城,这一切的一切,应当都是那个宋时安的手笔。”

  “难不成这科举,还真能选出人才?”姬渊看向他,打趣的问道。

  “陛下,我觉得不是人才的问题。是这个人,简直就无法无天。”

  “但基本上都做对了。”

  姬渊将一座座乌垒,清了出去。

  而陈行则是连忙帮忙,在沙盘上,摘掉这些堡垒。

  “还有这个县也全烧了,人都撤完了。”陈行说。

  河对岸有四个县,一个烧了,两个太南,距离朔风很远,没办法绕路过去打,战略意义也不大。

首节 上一节 110/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红鸾归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