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霜千年 第109节
那日在孙司徒府邸给皇帝当剑之后,宋时安就必然会被‘千夫所指’。
在这种场合,晋王为什么不缄默,而是非要说点什么呢?
理性来看,大势所趋,宋家肯定会倒。
宋时安,既得罪了世家,又得罪了勋贵,晋王这个时候表态,就只是跟着附和,也能够得到群臣的心。
哪怕会让父皇不舒服。
而吴王党不知道走的什么路,竟然在这种最逆风的时刻,顶着满朝的压力,替宋时安说了一句话。
在皇帝看来,或许是那个司农的儿子擅自所为。
当然,吴王要替他承担后果。
这是一场豪赌,赌父皇的心。
但现在,还不太够。
宋家,也要入局。
面对着这泰山压顶的天威,宋靖眼神一刻也不游离的,顶住了。
一旁的喜公公都被这个人的强硬所惊愕。
他竟然没有反驳‘不是你儿子干的,难道是朕的儿子干的’这句话。
仿佛就在说,他不可能一个人背下所有的锅。
假若臣的儿子有罪,皇帝的儿子也不清白。
“忤生,之所以取名为忤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他出生,就克死了母亲。”
身体缓缓的靠后,倚在龙椅上,争锋相对的状态稍微缓和一些,皇帝忽然道:“每一家,都有不争气的儿子。或者说,让人头疼的儿子。你家的宋时安,应该也是这样吧?”
被问到这样家常的话题,宋靖也松弛下来,有些难为情的笑着说:“犬子以前确实是让人头疼,不愿好好读书,总是跟一些狐朋狗友出入酒肆,有一次还喝得烂醉,掉进了河里,差点就淹死了。”
这趣闻,也把皇帝逗乐了,然后不禁回忆道:“这倒是跟子寰很像,也不正经。不过,人是非常聪明的,诸多皇子之中,朕最喜爱的,就是他了。”
五皇子宁王。
当初在‘太子造反’案中,一起死的那位皇子。
死的时候,他才不到十四岁。
这样的隐痛,没人敢触及,但皇帝自己说出来了。
他与宋靖,交心了。
“朕还听说,在任免前,宋时安一直没有归家。”皇帝提起道。
“去尚书台前,他回来了。”宋靖。
“但无人看见。”皇帝道。
这样堪称鸡毛蒜皮的小事,皇帝根本不会,也没有兴趣知道。
而现在他说出来了。
那意义,就很明显了。
宋靖回答道:“回陛下,臣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见……”
“早在科考前,他就被你逐出家门了。”
皇帝看着他,直白道:“你们早就断绝关系了,而今他的这些忤逆行为,你并不知情。当然,这朝堂上你是待不下去了,宋氏也不会再富贵。”
他给了宋靖一条路,起码能够活着。
那就是断绝父子关系。
根据则是宋时安先前一系列的疯癫表现。
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让百官泄愤,皇子的锅也摘掉,宋靖一家也能作为庶民苟活。
当然,代价有的。
宋时安再无任何的助力,哪怕守住了城,亲爹都不认他了,他又如何能左右朝堂?
“陛下。”
这个条件,对于‘兵变’而言,就是让人感激涕零的天恩。但宋靖却想也没想,笑着道:“父子之间难免有争吵,宋策比宋时安老实,没有给我添任何的麻烦。但他们,都是臣的儿子,没有任何区别。”
“到了大理寺,也这样说?”皇帝肃然的反问。
“是。”宋靖道。
“罪,不认?”皇帝问。
“不认。”
这二字回答,作为臣子,已经大胆离谱。
宋靖坚持的,不用自己的儿子,替皇帝的儿子背锅。
见他如此,皇帝却没有任何的怒色:“宋大人,很好。这一次,你的命就掌握在你儿子的手上了。他如果是叛贼,你与你全家的命,和他一起陪葬。”
宋靖,毫不畏惧。
“如若他是忠臣。”
皇帝神情肃穆,承诺道:“槐郡宋氏,就到人前来。”
第99章 皇帝对宋时安的支持
宋靖,下了大理寺。
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宋时安的谋反行为。
因为没有实质的证据,一个三品的大员,不可能说判就判。
所以,宋府的所有人,都只是被控制住了。
期间大理寺的人几次前去问话,宋靖的所有亲人都坚持说,一切不知,哪怕府中管事。
由于孙恒任职大理寺左监,便多次派人威逼利诱,可始终没能撬开宋家人的嘴一次。
案情的进展,就这般停滞。
并非张温和那些豪族本人,三明的这一封弹劾书,甚至在真实性上都没能被求证。
而在这期间,朔风的一条军情,再一次的传回了盛安……
……
“殿下,好消息!”
进入到吴王府邸中后,赵毅用跑着的方式,冲到了庭院里。
而这时,叶长清和吴王正在以聚酒的方式,讨论政事。
见到他带着狂喜的表情,二人都有些不解,但同时充满了期待。
毕竟宋靖的事情,还在让他们头疼。
“什么好事?”吴王问。
赵毅去到桌前,将地图拿出来,又看到上面摆放着的酒盏和酒钟,以及一旁正咪着小酒的叶长清,有些不耐烦的摆手:“拿走拿走。”
叶长清咂舌后,把酒盏往边上挪。
而吴王,也亲自将盛酒的钟搬开放下。
“殿下不必…”赵毅本想支使叶长清,没想到吴王亲自动手,便有些紧张道。
“无妨。”吴王摆手,并不介意。
赵毅则是将那一张地图铺在了桌上。
这是边境地图,包括北凉,齐国的南部,还有北燕国的边境。
最中心的,就是武威和朔风。
“这是朔风传来的军情,大人物们应该先我们一步知道,此时正在与陛下紧急的商讨中。”赵毅语气严肃道。
这里的大人物,指的是勋贵。
而赵毅的父亲淮侯也位列其中。
“你父亲告诉你的吗?”叶长清问。
“是淮侯所言?”
这点,让吴王相当的在意。
赵毅和赵湘,都是钦州赵氏,但关系并没有荀彧和荀攸那般的亲密,只能说,都是一个姓。
当然,同姓族人这种关系,在古代就已经天然建立起了好感,何况都是从龙勋贵。
他们阵营上,基本上是一起的。
不过选择上,并没有特别强的一致性。
准确来说,大佬们都没有亲自下场站队。
赵毅因为和吴王是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在太子和宁王因为党政而死,吴王突然就有了继承法理后,已然入仕的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吴王党。
就因为这个,他还被他爹警告过很多次——不要露骨的参与拥立储君。
现在怀侯主动透露这个消息,是要站自己的意思吗?
吴王有些激动。
“殿下。”赵毅有些为难道,“我父亲他说……不参与的。”
见他这样,吴王昂起的情绪又下去。然后,也主动致歉道:“时伦,我也只是随口一问,不要太放在心上。”
其实小辈出来跟皇子社交,就已经是很擦边的打法了。
让一个勋贵本人下场给皇子站队,这未免有些过于贪婪了。
魏翊云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或许,是真的急了。
“说好消息吧。”叶长清打破现在的微妙氛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