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霜千年 第108节
这种话,哪怕是无党无群的人说,都会被排挤。
更何况,他代表吴王立场。
看着二人,叶长清小声道:“宋时安把琅琊兵调了,牵动了整个凉州,陛下哪怕被迫,也会增援,只要能守到冬季,六殿下还有赢的可能……”
“赢了又能如何呢?现在除了你,所有人都恨宋时安啊!”赵毅咬牙切齿道,“要不是你爹去宜州抚农了,他见你这样,能抽死你。都考上了榜眼,竟然看不出大势所趋。”
“不,不对。”
终于的,叶长清不忍了,推开了赵毅的手,然后看向吴王,也有些激动的说道:“金牌召不回殿下,也杀不掉宋时安。没有什么别的大势,全看宋时安赢不赢得了。”
“说什么呢?如果真的如此,陛下何以现在就把宋时安打上反贼,还把宋靖给踢出?”赵毅质问。
吴王看着叶长清,看他如何回答。
“那是百官踢的,不是陛下!”叶长清激动道。
赵毅大声道:“你小点声!”
“你的意思是,如果宋时安守住城回来了,陛下还是会重用他?”吴王问。
“刚开始我不确定,只是在揣测陛下的想法,但看到后面,我完全懂了。”
抓着吴王的手臂,注视着他,叶长清压低声音,但十分有力的说道:“不说百官,刚才七成的人,都在欺凌陛下啊。”
这一句话,把两个人说蒙住。
吴王,似乎也察觉到皇帝一丝的不悦。
“你在胡说什么?”赵毅则是反驳道,“怎么欺凌了?何人,又敢欺凌陛下?”
“陛下说六殿下有错,要如何处置的时候,你看百官是如何反应?”叶长清道,“没有一个人,愿替六殿下开脱。”
“这不是陛下自己说的言者无罪……”
赵毅没说完,吴王压了下手,打断道:“确实,没有人开脱。”
“陛下说言者无罪,就真的能够随便说了?陛下说六殿下有错,他可以说。其余人。怎么能够承认?甚至,还真的提出如何处置呢?”叶长清反问。
职场第一课,当领导说自由言论,可以尽情的提意见时,你最好不要真的提意见。
“陛下想磨砺赵湘,但没想到赵湘打了这么大一场败仗。陛下是派六殿下去守城,又没想到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叶长清说到这里,后面的就没有补充了。
但后面的话,心知肚明。
皇帝也会犯错,虽然没有任何人能够惩罚他,但朝野总就会有些情绪。
“那你的想法是什么?”吴王问叶长清。
“无论怎么说,陛下都会全力的投入这一场仗,宋时安只要守住城就够了。”叶长清说。
“守住城,真的就能抵消一切罪孽?”赵毅不太确定。
“傻啊!哪还有什么罪孽?没守住,他就是尸体一具!”
抬起手指,对着地上用力一坠:“守住了,他必然走到人前!”
第98章 宋靖硬刚皇帝
宋靖回到府邸后,门口便被锦衣卫给守住了。
虽然御林军团团围住更加保险,宋府不会有任何暴动的可能性,但毕竟是槐郡宋氏,而非什么小族,这样也是一种体面。
有这两名锦衣卫在门口,虽是炎炎夏日,但宋府的门口,却像是秋风扫落叶一般,冷清寂寥。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敢跟他们扯上关系。
在宋府的大堂内,宋靖,崔夫人,刚走流程被拔擢、当上九品官的宋策,唯一没嫁出去的女儿宋沁,甚至连作为婢女的妾江氏,全都跪坐在铮亮的木地板上,仿若等待下狱一样,皆作戴罪之态。
想到如此富贵的日子,被那个畜生给糟蹋,崔夫人终于是无法忍受,对江氏骂道:“都是你这贱人的儿子害的!把好端端……”
“住口!忘了我说的吗?”
话没说完,便被宋靖给严厉的喝止。
她也只能紧咬着嘴唇,愤愤不平。
江氏则是战战兢兢的看向宋靖,没想到这一次,他竟然对自己一点儿责怪都没有……
只是时安,你到底在做什么?
在等待中,大开的堂门前,突然出现几位锦衣卫,皆快步而来。
为首的那人,便是沈康。
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
但这个三品,连正一品的九卿都不敢得罪。
“宋大人。”
沈康身姿挺拔的对他行了一礼。
“沈爷。”
跪坐在地上的宋靖,微微颔首,予以回应。
无需圣旨,无需口谕,沈康的话,便是天理:“皇帝召盛安令宋靖入宫。”
听到这个,剩下的几人全都有些慌乱。
充满了担忧的神色。
“遵命。”
宋靖缓缓起身,对着沈康行了一礼。而在走之前,转过头看向几人,道:“策儿,照顾好娘亲和妹妹。”
“……”宋策眼眶中含着泪花,哽咽点头,“父亲,我会的。”
而后,宋靖便跟随着沈康等一众锦衣卫,出了府邸,上了马车,通往皇宫。
在宫外下车,在喜公公的带着下,去面见皇帝。
一路上,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全不像是那些被皇帝召去后,吓得腿发抖,恨不得失禁的大人们。
喜公公都不禁在心里感叹,这人的心理素质之强。
最终,在搜身检查后,进入了宣宇殿。
这是皇帝的寝殿。
但内室的屏风外,还有个偌大的堂。龙椅,也就在正上方。
宋靖徐徐的跪下,匍匐着身,对皇帝叩首道:“臣宋靖,参见陛下。”
竟未用罪臣这二字?
一旁值守的喜公公都感到了一丝的强硬。
或者说,这种强硬其实并不存在。
没有人能够在皇帝的面前,展现他的强大。
那应该算,冷静。
“宋靖,起来吧。”皇帝平平道。
宋靖慢慢的站起了身,立于皇帝面前,低首。
“宋时安的事情,你知道多少?”皇帝问道。
“回陛下,宋时安的事情,臣都知道。但宋时安在朔风的事情,臣还未能得知。”宋靖回答道。
皇帝知道什么意思,便随意道:“哦?你的意思是,宋时安要把琅琊的兵调走守城,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倘若宋时安真的做了这种事情,那就跟臣有很大的关系。”宋靖语气认真道,“作为他的父亲,他的一切所作所为,臣都应该承担责任。甚至,比他更重的责任。”
“真的做了?”捕捉到这个关键字,皇帝凝视宋靖,道,“敬如,看着朕。”
宋靖,字敬如。
宋靖抬起头,遵照着他的命令,看向了皇帝。
二人完全对视。
“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是假的?”
皇帝语气里带着审判的问道。
“回陛下,臣不敢擅自妄断。”宋靖道,“但这一封联名弹劾信,并未证实真的为张温等豪族所签,也有可能是伪造。”
“如若能够证实呢?”
“能够证实的话,那的确是张温等豪族所签,联合弹劾也是真的。”
“但是呢?”
“但那些豪族,也有可能因为想要逃避守城,联合起来诋毁。亦或者有通敌的行为,被朔风县令宋时安查出后,想殊死一搏,以求混淆视听。”
宋靖语气毫无任何的波澜,十分沉稳的说道。
“这天下,就独你儿子不会撒谎,独他一个人是忠臣,贤臣?”皇帝反问。
“回陛下,犬子配不上唯独的清流忠臣。但臣认为,既是弹劾,就应当按照大虞律令来,一步步的调查清楚。”
“调查不清楚了,军队已经被调走了。琅琊兵变,就在那里。”
皇帝注视着宋靖不卑不亢的双瞳,双手压在扶手上,徐徐坐正,视线前倾,语若寒霜道:“不是你儿子干的,难道是朕的儿子干的?”
这句诛心的提问,足以让所有的臣子,都惊吓得失措。
这就是皇帝的威严。
没有任何的道理。
这件事情,必须要给一个交代,分出首恶和胁从。
按理来说,作为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魏忤生就一定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负责人。
但皇帝的儿子,只能由皇帝自己来审判。
能够交代的人,就只有你宋靖的儿子。
不然,难道随便找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比如那个禁军校尉朱青来垫背,堵住天下人的嘴吗?
堵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