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9节
魏昶君眼眸一瞬锋锐,骁勇兵卒,自此刻起!
——
第35章 佐贰官
崇祯二年三月末,沂城县坐落青州山区内围,层山叠嶂,多凶虎,山民蛮横,自万历年间初便是群聚为匪,县城紧挨蒙阴县陈良镇。
县衙内,二十名皂吏,三十名役卒,沂地墩七名军户,共计五十七人松松垮垮列着队,县衙门内,一个素白棉袄,内着九品天蓝官服,佐贰官为正九品官员,官服上图案只有黄鹂。
佐贰官,职责辅佐知县,虞守正赫然是便是沂城现主簿佐贰官,同时还掌管典史宅和吏舍,他还负责管粮和巡捕,职责颇大。
虞守正此刻眼神冰冷,他盯着蒙阴县落石村处,数月年有忠心仆役报,说虞家遭魏家灭,借口为匪患,当地知县昏聩未究,村中愚民参与,杀害虞家家主虞惟渭,虞家长子,二三子,财产掠夺一空。
主凶叫魏昶君,此人心黑,狠厉,愚弄乡野村夫,众患为贼!
可恨!
虞守正得知消息时正在青州贡院考场,他恨不得暴怒归家,然路途艰险,凶贼悍勇,于是他忍住愤恨,主动结识沂城知县,并在赋税催收,抓贼威民表现出色,同时他将钱财多赏赐皂吏,各官,于是自上而下,整个沂城都唯他令从。
如今大势已成,虞守正唆使知县说剿匪平患,所得财帛尽归知县,之后他又对皂吏说,落石村一村皆匪患,进入村中可随意掠夺女子,粮食,布匹,这让皂吏和役卒跃跃欲试,至于军户每个人能分到三两银子也愿去剿匪。
“灭村匪患,就在近日。”虞守正拔出短剑,狠厉掷于青石。
“大人,落石村尚属蒙阴县,是否告知其地县丞?”有军户担忧,生怕被牵连。
“一个匪患之村,有什么可告知担忧,况且蒙阴知县同我等为故交,自然支持我等剿匪。”虞守正笑吟吟,眼中狠厉更甚,他已经想好了,先灭了落石全村,之后拿些银两打点蒙阴县衙,反正一些愚民罢了,无人挂记。
这一刻五十多人再无担忧,一个个杀气腾腾,奔赴落石村。全程一半官道,可策马,一半山路,需艰行,两日可抵达。
——现代的沂城县改名叫——沂水。
此地依山,风景秀丽,抗战年间依靠地形和入侵者展开游击作战,多获胜。
沂水县志分清县志明残志,但当地有老人家中保存一些古书,多潮湿斑驳,西安历史研究所县志调研部联合考古部抵达,全力收集整理该地县志,得到穿越者等一切讯息。
在残志中,大明崇祯2年有一皂吏记录一谈:“吾于四月,随佐贰官长,赴蒙阴落石村,吾辈不愿,疑佐贰官杀良冒功,屠村泄愤,无奈自卑,特记于此,后世若知,可知其罪,汝方释怀”
“四月初,沂城县虞守正率人前去了,但至于成没成功没有记载。”考古教授皱眉。
明史研究小组组长顾成第一时间联系历史研究所,将敌袭消息迅速告知穿越者,即可备战!
站在近四百年后的沂水城,顾成教授仰头看着现代化建筑,他难以想象四百年前此地贫瘠困苦,到处是稻草石屋,山匪困患,民风彪悍。
不过四百年,便沧海桑田,穿越者你要承担的责任太重了,改变一整个时代的希望都在你身上。
......魏家。
门前有水库,矗碑,上写:饮水思源,里长督修,诠君莫忘。
这是洛水老道所刻录的石碑,为记录水库感恩里长,如今水库蓄水极多,时不时有鱼群游荡,水面薄冰缓裂。
五十民卫身着棉袄,手持梭镖枪站在水库前,民卫长莫柱竣眼神冷冷盯着各处,似乎有隐贼来犯。
南洛济世义骑长青石子在等待指令,一旦获得指令,他将立刻返贼寇大山,率贼寇杀敌。
魏家——如今被团团护卫,各小巷村民并不慌张,他们已经习惯了胜利,习惯只要跟随里长,必然胜利,所以还有人家不急不缓的喂猪喂鸡。
《大明事感录》前半生字体浮现。
「预此二三日内,虞第四子率军来,有皂吏告,备战!解决此次必死危机」
魏昶君回信——「已阅,备战!」
合上书,魏昶君眼瞳逐渐布上寒意,时日已到,伺机待杀,和虞家做个彻底决断。
在之前现代告知中,自己是遭遇兵马袭村,周遭百姓慌乱,畏惧官兵,自己率人厮杀,最终惨死,而落石村村民皆死。
但现在周边村,乡,镇,民心已聚。
这一刻魏昶君大步流星,风飒之姿,持长剑,握梭镖走出,院落内,南洛镇守田隶长柳小二,左营乡守田隶长岳豹,还有洛水等人都在等待,看到里长走出,莫柱竣第一个半跪在地:“愿誓死跟随里长!”
柳小二直接磕头:“吾和流民的命都是里长所救,无论杀谁,里长吩咐便是。”
岳豹握紧梭镖:“唯里长马首。”
洛水,青石子站在魏昶君身边,表达态度。
队伍散发一股凶气,如今两队守田隶百人,五十民卫,贼寇四十六人,浩浩荡荡近两百人。
“有佐贰官欲对落石村周边不测,欲屠村灭民,掠食夺妇。”
“吾辈自当杀之,且回道观,训练突杀之术,等我令。”魏昶君扫视众人。
守田隶长开始带队离开,队伍轰鸣,有铁戈之鸣。
“我骑快马,先禀报知县,让其先阻拦,驱逐虞守正所率之人,之后虞守正所率之队军心大乱,我们趁机袭杀,此乃上上策!”
魏昶君眯着眼瞳,他看着洛水老道。
这次可是必死之局,不可马虎,而且自己手下没有真正的兵卒,这半年来虽日拱一卒,不断苦训,但还算不上真正的精兵。
精兵指的是——至少二年戎马,配皮甲,或铠,有双马,作战章法,武器娴熟,有远程,擅鏖战。
魏昶君的精兵标准对标的鞑子精兵。
所以必须谨慎面对此局。
马蹄疾驰,魏昶君率洛水老道奔赴蒙阴县,第一时间告知知县,说临现有人前来,欲杀良冒功针对南洛镇一代。
知县马爄本就对民风彪悍匪患成群的沂城县衙门不满,得到讯息后更为愤怒。
“邻县佐贰官好生胆大,进我县,夺我民!”马爄下令,让县丞率人于必经之路查看,驱离该伍。
蒙阴县丞率五十皂吏前往山路狭口。
沂城县佐贰官虞守正五十多人披荆斩棘,一脸杀气即将抵达。
魏昶君骑马回村,安排各村村民备战,南洛镇,左营乡,大谭村,汤庄,赵庄等村自发组织民卫,村民发誓谁伤害里长,他们便剁碎了他。
第36章 首次对决大明衙役
如何在古代乡村建立基层政权?
魏昶君看着那些杀气腾腾甘愿为自己赴死的百姓,神情恍惚了一下。
现代给予自己的经验果然有用,这些经验来自各地基础乡镇干部,这些身处边陲,少数族群,风吹日晒,艰难爬山的底层干部,用真正切实能力换来一条条实际农村建立政权之路。
分粮种,水库储备,河渠通用,村路修缮,一切不收资,村民可免费用,同时过年发礼,让这贫瘠乡镇散发希望,村民真正死心塌地的跟随,甚至忘记朝廷最大,只记得里长。
才二个多月时间,自己竟获得了这么多人信任,魏昶君真正知晓了汉朝末年,张角起义为什么那么多村民响应了,还有李自成喊着不纳粮的口号为什么吸引几十万人,在这腐朽比烂的时代,自己不过稍微做了一点事,便宛如一抹火烛,吸引着幽暗生存艰难宛如幽魂的黎黎万民....自己不能辜负信任啊。
之后魏昶君行走南洛镇,他召集乡老:“四月之后,于南洛镇建私塾,稚子可无偿入塾。”
“左营乡也会建立私塾,十几村孩童皆可依近而去。”
有不少乡老直接怔住,甚至彼此对视,难以想象。
“读书”自古以来对底层百姓来说都是万分艰难之事,每一次读书不亚于对家资考验,古代想要培养一个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太过困难,光寻书籍,寻好师便难倒很多人,至于私塾多是一些落榜年龄较大的秀才或举人,还有丁忧或缙绅在家的退休官员。
正常聘请先生俸禄每个月五两银子,还有衣食住行,私塾一个孩子读书学习每个月也要一两银子。
所以很多乡老无法想象,他们这等贫寒之人的孩子能免费进私塾学习。
“里长为何对汝等尽心?”南洛镇有崔姓氏乡老颤颤巍巍,他年迈七旬,耋耄之年,这辈子还没见过这等之事,因为里长修路建水渠,他真正在利百姓。
“吾既为里长,管辖诸村,自当尽责。”魏昶君作揖。
这一刻,崔氏乡老作揖,其他诸老纷纷作揖,更多人摁着自己孩子,让孩子给里长磕头,感谢育人子弟大恩大德。
磕头跪拜着一片...不少佃户眼瞳闪过泪光,自父辈起他们便佃户,和牛马一同种植大地,儿子生下来也是佃户,伺候庄稼,一个月吃一次肉便是幸福光景,到了灾年一年能吃一次都是奢想,但如今他们有地有粮,稚子还能上学。
——月色黯紅。
一支满是戾气,面目可憎的队伍穿过蒙阴县陈良镇。
虞守正皱眉看着该镇,此镇真是荒凉,土地荒废,房屋多被流寇烧毁,幸好沂城县偏,流寇未曾抵。
“诸位打气,还有二十里抵达南洛镇,此镇吾等可休一夜,该镇有我家佃户,自有美酒佳肴美人珠宝等待诸位。”虞守正给众人打气。
皂吏,县衙班底,军户等五十多人这才有了动力,一个个兴奋十足,恨不得抵达该镇肆虐一番,月光愈发黯淡,块抵达南洛镇时虞守正怔住片刻,这里田地均翻过,显然已洒下种子,还引了水源灌溉,各处房屋整洁,尤其是镇子道路整齐宽阔,甚至比官道还要好走,可一年前这里残破不堪,只有破败的佃户,如今他抬眼望去,能看到很多佃户人家冒着炊烟,他们居然有柴做饭?
虞守正疑惑,该镇也被流寇肆虐了,但怎会如此"生机勃勃"?
有皂吏夸赞:“蒙阴县不愧是下品县之首三,一个小镇也这般辽阔,丰收季节怕是惊艳亮人。”
军户有些不耐烦:“美酒佳宴何处呢,还请大人速安排吾等。”
虞守正还想开口,忽然前方灯火如龙,队伍奇长,五十多蒙阴县衙皂吏手持长枪或短刀走出,为首者是蒙阴县捕贼官和赵蓐县丞。
“可是虞兄?知县有令,大灾之年,民乱未动,为防止民变恶灾,特令吾等镇守该地峡口,不让任何人过。”赵蓐县丞抱着手。
“赵兄,吾家即前,可否行个方便?”虞守正皱眉。
“虞兄,吾是为了保护尔等,再往前匪患极多,不可入。”赵蓐县丞摇着头。
“既如此,告辞。”虞守正转身带人走,队伍一直返回到陈良镇,彼时正是午夜。
队伍当中,有皂吏神情惶恐,不敢再去了,毕竟暗中杀民没事,被此地县丞发现了还去杀民,皂吏惊慌不敢为。
“可还有人愿随我去,吾家财资厚,可分于每人二十两银。”虞守正扫视队伍五十多人。
午夜时分,陈良镇,有皂吏抱拳告退,有军户离开,衙驿有人目光贪婪,未曾挪动身躯,一炷香的功夫走了三十多人,最后还剩下二十人,这二十人都面目可憎,昔日曾为匪,后被招安,一个个都是狠厉之徒,如今本性暴露,有佐贰官保着,更是肆无忌惮。
“走,带君取银。”虞守正眼神闪过狠辣,他决心绕开南洛镇,从左营乡村道,行路时他内心还在疑惑,蒙阴县缘何知晓我入村,不知道现在他一门心思只想报仇屠村,不想去思索这些。
反正只要屠了村子,打点些钱财,报于匪患之说,便无恙了。
夜色漆黑,南洛镇赵蓐县丞带人离去了,反正他任务就是驱逐,夜色静悄悄的,有风声呼起,直到有一个人自黑夜举着火把走来,这个人手持火把,开始点燃每个人火把,于是一把把火把亮起。
南洛镇守田隶长柳小二眼瞳冷冰冰的,他扫视众守田隶:“大家的命都是里长给的,如今恶贼前来,吾当如何?”
守田隶五十人,挥舞火把,神情凶狠:“杀!”
队伍开始朝着左营乡走去,五十守田隶背后还跟着四十多手持农具的村民壮年,一个个自发组成队伍,愿为里长杀贼。
左营乡五十守田隶一个个再次磨着锋锐的梭镖,埋伏村口,隶长岳豹吹了个口哨,其他守田隶纷纷藏好位置,每个人手中拿着火把,旁边放着火折子,彼此还没点燃,漆黑如墨。
另一处村口,魏昶君率三十有战斗力民卫,二十新民卫组成,共五十人,皆目光炯炯,握紧梭镖枪,莫柱竣阴恻恻说着:“里长,南洛济世义骑已下山,负责截断左营村后路。”
......午夜,天寒,近二百多人,首次对决大明衙役,战役一触即发。
第37章 四月危机解除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