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84节
巨鹿。
城墙上,马铁牛疲惫又惶恐的靠在城墙墙角歇息,如今刚刚换值,他却多少力气下去。
昔日只在传闻中听过的红袍军,如今就活生生驻扎在巨鹿城外不远处。
近到或许炮弹能再远一里,便能打到他们的军营中。
那是能够轻松覆灭大清的真正精锐,他怎能不怕。
只是没来及休息,四十七岁的老兵突然停住动作,枯瘦的手指悬在半空。
巨鹿城西北角腾起炊烟,混着腊肉和面片汤的浓烈香味,像条蟒蛇,顺着风势缠上城墙。
“咕。”
马铁牛身边是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同乡少年军户,叫周大,如今肚子正在城垛后发出悠长的哀鸣。
马铁牛看见这孩子喉结滚动,实在难受,终于弯下腰,不敢站直,索性狠狠咬住开裂的嘴唇。
这孩子,饿的受不了了。
铁勺刮过锅底的脆响,让马铁牛总下意识在脑海中想着,今日那些红袍军是如何一口一口喝着带腊肉的面片汤的。
都是大头兵,他们吃的可真好啊。
于是马铁牛也吞咽着口水,额头冒出虚汗,半瘫在城墙上,只能拼命想着自家的饭食。
野菜团子的馊味重上脑袋,勉强才能抵住那些香气。
城楼下,陈铁唳如今行为极为大胆,这位红袍军总长,如今就在阵前,在大锅旁边,正用两根树枝夹起一片腊肉,油脂滴落在沙地上,连那些泥巴都让仍在值守的周大狠狠吞咽着口水。
香味持续了多久,大明城墙上的守军就煎熬了多久。
足足两个时辰,空气中依稀还残留着一点油烟气。
不知道为什么,红袍军简单吃过饭,倒让一群大明将士松了口气。
三万多红袍军中,陈铁唳特意叫启蒙师过来,挑选出了嗓门最大的三千人。
“总长,这是要做什么?”
随军的启蒙师好奇的看着陈铁唳。
如今距离红袍军驻扎在巨鹿城下已经过去三天了,没想到这位总长还没开始派兵厮杀。
要知道现在大明虽是强弩之末,但边军和周边援军驰援过来,巨鹿可未必能拿下来,说不定到时候还会被大明包围,吃个大亏。
陈铁唳目光肃然,看向各启蒙师。
“去叫三千将士列阵,就在巨鹿城墙外,给老子大声背诵红袍军安民十诫!”
“我要让半个巨鹿城的明军和百姓,都听到红袍军的规矩!”
启蒙师不傻,几乎下一刻就明白这位总长的算计,心底愈发钦佩激动。
总长这是要用红袍军的军规,击溃大明军中和巨鹿百姓的心理防线。
毕竟相比明军勤王兵马的劫掠和杀良冒功,红袍军的安民十诫,无疑是一记杀招!
很快,站在城头值守的少年名军周大神情紧张起来,连带着声音都磕巴了。
“红袍军红袍......正在列阵!”
周大手忙脚乱的挥手,大声朝着身边的将士们汇报,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官兵低头看着。
从数十丈高的城墙看下去,三千人也已算不少。
于是城墙上大明守军紧张起来,一个个攥着兵刃器械的手心都在出汗。
“红袍军要发起总攻了?”
数十个启蒙师各自就位,随着一声锣鼓响彻,昂扬声音随风悍然撞入城墙!
当红袍军开始齐诵《安民十诫》时,应时盛正在城楼里盯着自己的佩剑发呆。
起初他以为是炮火震动,直到听见那海浪般的声浪穿透砖石。
“凡取百姓一针一线者,杖二十!”
“践踏青苗者......”
“杖二十!”
三个字被三千人齐声吼出时,应时盛的衣袍无风自动。
他抓起佩剑冲上城头,面色巨变,正撞见监军太监魏中端着翡翠碗喝鸡汤,碗沿还粘着片完整的山珍菌菇。
“将军!”
亲兵王铁头捧着个粗陶碗跑来,黢黑的手已满是龟裂痕迹。
“弟兄们给您留的......”
应时盛低头看见碗里漂浮的野菜根,浑浊汤水中沉着一点零星的糠米。
王铁头缺了无名指的左手发颤,一个没拿稳,指甲盖大小的糠团滚落脚边,被路过的校尉踩成扁平的泥饼。
“我的粮食......”
第362章 野菜汤和猪肉白菜炖粉条
魏中尖细的嗓音像是剑刃,划开城头守军的耳朵。
他一脚踹开试图将糠团捡起来的王铁头,一边暴怒呵斥。
“都给咱家听好了!”
“那些红袍贼眼下说的都只是装模作样的小恩小惠,破城后可是要屠尽满城的!”
他绣着金线的太监袍服扫过垛口,鸡汤溅在马铁牛手背上。
老卒喉结发抖,舌尖飞快舔过溅到唇边的油星。
应时盛只沉默看着监军太监魏中,一张脸绷的铁青。
他的将士们都在吃糠团,喝野菜水,这太监不仅在军中喝鸡汤,甚至还要端到将士们面前。
应时盛转头扫过面前这帮底层的将士,一颗心渐渐沉下去。
果然,将士们都低着头,盯着自己碗里漂浮零星野菜叶的汤水。
又看了一眼魏中碗里鸡汤的油花,只咬着牙,一言不发。
军心,要乱了啊。
夜风转凉时,红袍军阵中飘腾腾热气。
马铁牛看见那个被红袍军中和他们一样的大头兵,披风裹着,捧着陶碗暖手,突然想起家中老妻酿的醪糟。
马铁牛心底难受,别过头去,正瞧见少年周大在啃城墙缝里的白蚁,嘴角沾着泥灰。
巨鹿布置了许多十日,眼看着要打仗了,城中百姓说不慌是假的。
这些百姓与其他城的寻常百姓也没什么分别。
最靠近城墙的破院子里,住着城中的百姓,张狗子一家。
“爹,我睡不着。”
少年张狗子从床上一个咕噜爬起来,走到父亲床边,声音明亮。
“爹,你听到了吗?”
“红袍军在城外背诵的那些东西,你说那些能是真的吗?”
看着眼睛亮晶晶的儿子,张狗子翻身爬起来,伸手拍着他的肩膀,打开了窗户,倒是没舍得点油灯,毕竟灯油费钱。
好在傍晚的一阵大风刮起来,让月光稍微照出来云彩。
“爹也不知道。”
“天底下多的是义军,昔日张献忠,李自成不也在攻城略地之前,招呼着说大军到了不必纳粮吗。”
“爹没去过山东,也没亲眼看到过红袍军。”
话音到这里忽然顿住,张行叹息的看着儿子,又转头看着房间里新做的灵位。
“不过再凶狠,也不过就是明军这样的了。”
灵位是妻子娘家人的。
昔日妻子娘家的妹妹和爹娘都住在巨鹿城外,老实本分的做了农户。
前几日巨鹿来了许多勤王的兵马,之后,他在城里听到有人说,那些明军在外面烧杀抢掠,甚至还杀良冒功,于是他也凑过去看。
只是看到的结果,让他手脚都软了,踉跄着回了家。
他分明看到岳丈一家人的脑袋,被那群明军做为流贼的首级,悬挂在城北。
妻子惊闻噩耗,一病不起。
那时候,张行就在想,天底下再差的军队,也不会比明军更差了。
次日清晨,张行一夜没睡,推开门的时候,刚好听到门外的街坊们汇聚在一处,盯着墙面张贴的告示。
是明军昨夜深夜张贴的。
“秀才公,这告示说的什么?”
人群中大部分百姓都是目不识丁,好在有个穿着穷酸的秀才,正盯着告示,面色难看。
“说的是昨天红袍军在城外宣扬的所谓安民十诫。”
“红袍军昨日的声音大家都听见了吧?朝廷说这些是红袍军的诡计,让咱不要相信。”
“还说红袍军进了城,可是要屠城的。”
百姓一片哗然,其中也有不少百姓梗着脖子提出质疑。
“当真如此?”
“可我有个行商的亲戚如今就在青州府,他们可是说了,红袍军从来就不伤害百姓。”
“他还写信了,说红袍军对付的都是缙绅地主,还有那些贪墨官吏。”
人群中声音逐渐分成两派,胆小的百姓只期盼着红袍军不要打进来,这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虽然清贫了些,总算还能活下去,若是红袍军当真屠城,谁敢赌?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