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85节
也有亲戚去过东昌三府的,明显执拗,相信红袍军。
张行只默默看着,摇头叹息。
这世道就是这样,不管谁坐了天下,受苦的还不都是他们这些底层的百姓。
彼时一道声音响的突兀。
“红袍军还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十几天前才刚刚从东昌府出来。”
“那边的红袍军,不光不欺负百姓,甚至还帮着百姓种地,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为百姓而战。”
“你们是没去过山东,不然你们都能亲眼看到那些百姓,连小娃子和老翁都喜欢和那些糙汉子聊天。”
说话的人穿着一身商人衣服,张行认得。
这不是前几天才进了巨鹿的商队粮商吗?
好像是叫,陈恺?
有这样的商人亲自现身说法,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百姓怔住,复杂看着城外。
“难道,那些红袍军说的都是真的?”
陈恺默默笑着,转身离开,开始前往新的告示所在。
这边红袍军夜不收百人卫陈恺正忙着继续在巨鹿城中策反军民,另一边,史可法和应时盛已是忙的焦头烂额。
“边军那边有消息了吗?”
史可法如今数日不曾休息,眼底满是血丝。
应时盛苦笑着。
“大人未免太心急了,从巨鹿至九边,就算把马跑死,最少也要大半个月才能来回。”
只是还有一句话他没说。
吴三桂之流,如今正在边关大肆瓜分辽东和蒙古利益,哪有时间来支援?
都是一群利欲熏心的家伙。
史可法沉重点头,只觉脖子僵硬。
“各地已经送来了一批新火药,这次提前试过,每一桶都能点燃。”
“有了这批火药,总算能安稳些许。”
“对了,为何不见其他将军?”
寒风从营帐外吹来的时候,应时盛的话让史可法心凉半截。
“其他......其他将军如今都在想办法写奏折,弹劾监军太监魏中中饱私囊,四处索贿。”
砰!
桌案被史可法暴怒掀翻,他眼眸几乎充血,猩红的吓人。
“这群太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想到前几日魏中还强行从军中调走了二十多只鸡,声称不喝鸡汤身体抱恙,史可法愈发面色阴沉。
他的将士们,还吃着野菜汤呢!
第363章 绝不妥协!
陈铁唳忙着调查大明援军,同时在城外使用攻心策,城内陈恺也没闲着,接到陈铁唳的密令后,迅速开始动作。
如今他正正蹲在城南老槐树下。
寒风刺骨,小冰河时期的天气,眼见着到了五月,仍是冷的百姓们手脚都是冻疮。
现在树根下蜷缩的妇人手上便都是龟裂,绝望的把最后半块榆树皮塞进孩子嘴里。
那孩子只四五岁,饿的直哭,有了榆树皮,终于没了声音,只是嚼不动,泪眼汪汪的盯着母亲。
妇人没哭,她已是流不出眼泪,只是将孩子搂在怀里,咬着牙抬头。
她恨老天,也恨死了这个世道。
妇人手指突然僵在半空,别过头。
陈恺磨牙的声音很大,烦躁的起身。
他今年也才十九,见不得这场面。
山东红袍军治下的百姓,从不像这样。
粮仓的米呢?
陈恺咬着草茎,脚尖在泥土上拉开深深沟壑。
昨日他带着被策反的明军,让巨鹿的粮仓爬满蛆虫,可百姓碗里依旧漂着野菜。
按说那些已经生蛆的粮食,一边至少有贪腐官吏带着出来售卖。
虽然价格算的是上好大米的价格,但至少这些百姓还不至于饿死。
怎么就成这样了。
那妇人只是回头看了陈恺一眼,低着头,又麻木的咒骂着什么。
陈恺裹着羊皮袄子,袖中藏着半块青砖走了。
巨鹿原本没有宵禁,但如今红袍军眼见着便要和明军厮杀一场,如今过了时辰,自然不让其他人随意到街上走动。
陈恺一路躲开巡夜的明军,到了一处小巷。
巷子里汇聚的百姓很多,都是之前陈恺策反的那些明军的家眷,见到陈恺到来,纷纷汇聚到马家书生的小院。
“军爷,怎么了?”
陈恺能看出来这些百姓都格外紧张,于是只平静开口。
“没事,只是来通知乡亲们,红袍军用不了多久,必破开巨鹿城。”
“到时候乡亲们只需要将家门外摆放一块青砖,红袍军必定不会侵扰百姓,反而还会保护你们。”
“咱总长已经说了,最多半个月,一定会破城,到时候咱红袍军总长亲自主持给大家分发粮食,可记住了。”
陈恺走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四十多个百姓汇聚在此地,愣是没发出半点声音。
直到许久之后,马书生才难以置信的开口。
“这位红袍军的军爷说什么?”
他们的确早就知道陈恺是红袍军,甚至巨鹿的明军为了提防红袍军入城夺门,还刻意张贴了悬赏公告,说只要有人能举报红袍军,一个人能换十两银子。
但这些百姓没一个说的。
之前那些被策反的明军很相信他们,甚至还从这批红袍军手中带回家过粮食。
他们那时候就知道,这些红袍军不坏。
尤其是之前红袍军在城外背诵安民十诫,那声音,半个巨鹿城都能听到。
所以按照他们的设想,红袍军一旦入城,最好的结果,就是对百姓秋毫无犯,不劫掠他们,也不欺压,不屠戮。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今日那位红袍军的军爷会说这样的话。
不仅不欺负他们,还要保护他们,还给他们粮食。
“这个......能信吗?”
一名老屠户有些手足无措,盯着身边的马书生。
开口之后,身后跟着一群底层百姓,都盯着见多识广的读书人。
“要知道就算是朝廷的兵马,没入城还一路劫掠来呢,甚至我听说城外不少村镇的乡亲们都被杀良冒功了。”
“按说他们不劫掠咱老百姓都是好的,天底下哪有给百姓分发粮食的军队?”
马书生愣了半天,苦笑着摇头。
他哪里知道能不能信。
“可再坏的结果又能如何?”
“如今吾等都被关在巨鹿城不允许离开,明军若是守住,咱们得继续被明军劫掠,前两日我家中的瓦罐都被翻过好几遍了。”
“明军若是守不住,咱们又跑不出去,红袍军要做什么,难道咱们还能拦得住?”
这一刻,马书生低头,看着地上残留的两大袋糙米。
“再坏的结果,总好过朝廷的兵马继续掌管巨鹿,不是吗?”
“若是......若是真的呢?红袍军当真不欺压百姓,还发粮食呢?像今日这般。”
老屠户也咬着牙,心脏砰砰直跳。
他不敢想那样的好日子,可脑海中竟是止不住,似乎真的看到了那样的画面。
“那红袍军叫老子干啥,老子就干啥!”
一夜的光景,数百名红袍军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告知百姓,同时每个巷子都发了一部份粮食。
越来越多的百姓乌泱泱汇聚,眼眸逐渐亮起来。
被大明兵马围住,让他们大多数只能坐吃山空,甚至还要提防朝廷的兵马抢粮。
日子本就捉襟见肘,这才有了许多人开始吃树皮的一幕。
但如今,他们开始有希望。
红袍军留下的粮食足够他们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熬到城破!
这是大明下方首个城池百姓希望外敌迅速击溃朝廷之地。
第三日晨雾未散,城东寡妇张王氏的门轴发出刺耳声音。
她盯着门槛下的青砖看了许久,砖缝里卡着的糙米正被蚂蚁搬运。
昨夜那没入城多久的粮行哑巴货郎在她窗前扔了块米包,于是瓦罐才有了半升糙米。
她突然咬牙,看着远处,声音喃喃。
“红袍军......”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