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21节

  两天之后,他婆娘的尸身就被从后门扔到了乱葬岗。

  那一日,黄三在乱葬岗刨了好久。

  如今黄三只是捂着孩子的眼睛,两行热泪滚滚落下,冲着红袍军深深鞠了一躬,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是户部主事刘焕,这个平日里在街市上耀武扬威的小官此刻瘫软如泥,裤裆已经湿透。

  “刘焕!借征粮之机盘剥百姓,致南城四十六家绝户!”

  “私设牢狱拷打商贾,勒索钱财,屈打成招,按律当斩!”

  青石子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冷漠的姿态与还在横流的侍郎血,让刘焕使不上力气,连跪地求饶都做不到。

  挣了良久,像是一口气吐出来,这才响彻杀猪似的嚎叫。

  “饶命啊!我知错了!我把钱都交出来!”

  “我......我去补偿他们,欠他们多少,我还双倍!”

  刘焕哭喊着,额头在地上磕得砰砰响。

  “我还有老娘要养啊!”

  青石子面无表情地按下铜印,闻言看着他。

  “你有老娘,旁人便没有?那四十六家绝户如何?那些商贾焉知没有儿女盼着他归去,焉知没有父母高堂想见一见儿子?”

  又一颗人头落地。

  从清晨到正午,菜市口的土地已经被鲜血浸透成暗红色。

  被处决的官员从二品大员到九品小吏,按照青石子手中那份详尽的名单依次被押上来,宣读罪状,盖印,处决。

  有些官员咒骂不休,有些则哀嚎求饶,但红袍军的刀从未迟疑。

  正午时分,行刑暂歇。

  百姓们本以为就此结束,已是看的腿软胆寒。

  一上午的光景,光是他们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大官,已是斩杀了两百余人!

  甚至有百姓发着抖,面色也跟着惨白起来。

  红袍军,好大的杀性!

  他们已经开始为自己担忧。

  但如今远处仍有脚步声整齐响彻,却是又一队人被押了上来,这些人不是官员,有百姓认出来了,都是京城中有名的地痞恶霸。

  “这不是张老三吗?”

  “那是李癞子,想不到他们也要上红袍军的刑场......”

  原本恐惧的百姓们瞪大眼睛,这一刻彻底咬着牙,几乎要疯了。

  若说那些京师官吏重臣被斩,他们还看不懂,但这些地痞混混,那是当真每日都在面对面欺压他们!

  别的不说,光是被张老三占了身子的女子,这二十多年至少有六七十人,但此人极疯,见人便要抽刀,官府衙门还有小吏做为靠山,硬是多年不曾遭到制裁。

  年迈的老翁看到眼泪横流,只哆嗦着。

  “好,好啊!”

  “张老三!趁乱抢劫米铺三家,强民女四人!”

  “李癞子!勒索商户,打死拒交保护费的摊贩七人!”

  这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恶徒此刻面如土色,有几个甚至昏死过去。

  红袍军的处决同样毫不留情,钢刀挥下,又一批人头滚落。

  “杀得好!”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个苍老的声音,赫然是最初发抖的老翁,他女儿,便是被这畜生占了。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到了傍晚,当最后一名贪官的人头落地时,菜市口周围已经聚集了上万百姓,许多人眼中含着泪水,却不再是恐惧的泪水。

  他们知道,红袍军斩的每一个人,都有罪,而他们没有,所以他们不必畏惧。

第406章 生机

  行刑结束后,一队红袍军士兵提着水桶和扫帚走来,开始清洗街道上的血迹。

  另一些士兵则挨家挨户敲门,对那些门前溅到血的住户道歉,并递上一个小布袋。

  “今日斩的人多了些,乡亲们吓到了吧?”

  “这是启蒙部交代的安抚费用,告诉乡亲们,红袍军只斩欺负咱百姓的,不要怕。”

  穿着红袍的铁血汉子眼底带着歉意,语气出奇地温和,与刚才行刑时的冷酷判若两人。

  老李头,也是斩杀泼皮破落户的时候第一个叫好的老翁,如今颤抖着手接过布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二两碎银。

  他活了六十岁,第一次见到破了城不劫掠,还给老百姓钱的兵。

  “军爷......这......”

  老李头结结巴巴涨红了脸,将手里的布袋哆嗦着退回来,却被那将士一把推回去。

  “老伯,我们杀的是贪官恶霸,与百姓无关。以后日子会好过些。”

  “还有,不能叫我们军爷,红袍军的天下,人人平等,我们都是百姓的子弟。”

  说完,他帮老李头把门前石阶上的血迹擦洗干净,行了个礼便离开了。

  与此同时,京师的偏门缓缓打开。

  一队红袍军押着崇祯皇帝走了出来。

  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如今仍穿着补丁龙袍,头发散乱,面容憔悴。

  他被允许亲眼看看这座他治理了九年年的都城发生了什么变化。

  崇祯木然地走在街道上,红袍军并没有给他上枷锁,只是左右各两人跟着。

  街道两旁的百姓认出了他,却没有一个人下跪,只是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这个曾经的皇帝。

  转过一个街角,崇祯突然停住了脚步,神态愕然。

  在他面前,是那位日日抱怨没银子的户部侍郎的府邸。

  府门大开,里面不断有红袍军士兵抬出一箱箱金银财宝,在门前空地上堆积如山。

  阳光照在这些金银器皿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这......这.....”

  崇祯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眼中血丝几乎爆裂出来。

  红袍军林小山保持着礼节,但没有任何尊重。

  “这是在府邸地窖中搜出的赃银,初步清点约有两百万两。”

  崇祯踉跄了一下,扶住墙壁才没有摔倒。

  他记得清楚,月前,当红袍军兵临城下时,他曾恳求朝中臣子捐银助饷。

  那位尚书大人哭穷说自己家无余财,最后勉强捐了数百两。

  再往前走,情况更加触目惊心。

  每一家权贵府邸门前都堆着搜出的财物,有些宅院搜出的银子需要数十辆马车才能运完。

  崇祯看到了周皇后的父亲的宅子,那里的银子竟是用地窖连地窖的方式藏起来的。

  “哈哈哈......”

  崇祯突然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癫狂。

  “好,好!朕的内帑空空如也,连龙袍都打补丁......”

  他伸手指着那些银子,喉咙发出呵呵的声响。

  他想起了那些绝望,边关急报军饷短缺,将士哗变。

  陕西大旱,灾民易子而食。

  河南黄河决堤,百万流民无家可归......每一次,他都在宫中节衣缩食,变卖器物,却总是杯水车薪。

  原来钱都在这里,都在这些忠臣贤宦的地窖里!

  崇祯跌跌撞撞地继续走着,眼前的景象却渐渐变了。

  他看到红袍军士兵在帮老人修补屋顶,几个将士爬上爬下的时候,房间里的老妇人笑吟吟的端着水递过去,眼底的慈爱像看到自家孩子。

  街角设立了粥棚,衣衫褴褛的孩子们排队领粥的时候,红袍军的将士们会哈哈大笑着搓揉那些脏兮兮的孩子们的脑袋。

  空地上,几名红袍军文官正在登记百姓信息,旁边挂着启蒙部的牌子。

  “他们在做什么?”

  崇祯声音已经嘶哑。

  “按人丁分田。”

  林小山复杂看着这位皇帝。

  “新时代来了,所有无地农民都将分到田地,第一年免赋。”

  崇祯突然笑了,眼底带着自嘲。

  昔日自己登基时也曾立志要做个中兴之主,也曾想过减轻百姓负担。

  可九年了,赋税越来越重,百姓越来越苦,他以为是因为天灾人祸,因为国库空虚......现在他明白了,钱一直都在,只是在这些贪官污吏的地窖里。

  转过一条小巷,崇祯看到几名红袍军士兵正围着一个哭泣的老妇人。

  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似乎在期盼着什么,眼底带着恶狠狠的快意。

  “大娘,您别哭,我们这就帮您找。”

  为首的少年红袍军安慰。

  “去问问隔壁几家,有没有看到王大娘的儿子,九岁,穿蓝布衫。”

首节 上一节 321/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