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74节
专家学者的著作也呈现出明显的转向。
明代经济史专家赵教授的新作《明末民生重构》中,摒弃了原有对赋税崩溃的论述,转而分析红袍军集体生产,如何平衡劳工与市场。
数据库的混乱折射出认知的剧变。
电子档案中,崇祯九年后的历史事件全被重新标注。
新增的民生革新年表中,列满了推广棉种、统一度量衡等实务政策。
这一刻,这名研究员如同疯了一般,拼命带着资料冲向会议室。
会议室内,雷请议的手指也在颤抖。
他面前摊开的《明史》正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褪色、重组,墨迹如活物般扭曲蠕动,最终凝固成全新的文字。
《红袍建国本纪》。
“崇祯九年,红袍军平定天下,改元更纪。”
记录简单,偏偏又触目惊心。
“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
记录小组组长陈科喃喃开口,神色逐渐变得慌乱,手足无措的开始搜寻一切痕迹。
他的电脑屏幕上,原本存储的崇祯朝实录正在被系统自动覆盖,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关于红袍新政的记载。
集体生产实验、海外殖民计划、蒸汽机研发日志......这些本不该存在于十七世纪的词汇,此刻正堂而皇之地成为历史正文。
玻璃幕墙外,西安的夜空突然划过一道微风。
研究所里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闪烁,投影仪自动播放起一段他们从未录入的文字。
崇祯九年,或者说是红袍元年,登州港,数万工人正在红旗下铺设铁轨,远处海面上,冒着黑烟的钢铁战舰正破浪而行。
“他们......成功了?”
雷请议的声音干涩得可怕。
许多年前那个深夜,他们凭借半本残缺的《大明事感录》,第一次联系上好友魏昶君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当时谁又能想到,这个原本只想在乱世中存活的好友,真的能用他们提供的经济气候地理手册,初级工业发展纲要,在四百年前缔造出一个钢铁洪流般的新世道?
档案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年轻的研究员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来,屏幕上显示着维基百科的实时更新。
“变了,都变了!根据最新考古发现,明末清初历史存在重大修订......”
“全网都在变。”
研究员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爷爷是明史专家,他刚才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从来没告诉过他红袍军的事。”
“但他书房里明明有全套《红袍法典》”
雷请议突然冲向保险柜。
年前他们秘密封存的缙绅清算录此刻正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
魏昶君在崇祯九年中旬送来存档的处决名单,上面记载着山东三百七十二户士族的灭门案。
当时研究所集体表决切断了对红袍军的科技支援,甚至把坚持除恶务尽的顾成教授赶出了团队。
而现在,崭新的《红袍审判实录》就躺在旁边。
烫金的封面上印着被历史承认的判词。
“阶层欺压之罪,必须彻底清算!”
雷请议愣住了。
陈科几人都在发抖,像是忽然被抽空了力气,瘫软在桌案边缘。
雷请议取下鼻梁上的眼镜,深吸了一口气,疲惫的揉着眼睛。
脑海中恍惚出现了许多年前的画面。
那一年,好友出了车祸,现场只留下了半本大明事感录。
也是这一年,好友的遗物上突然出现了字迹,他宣称自己已经出现在大明崇祯年。
西安历史研究所开始尝试着做出一点微弱的回应,给了他最初从一个村镇发展的基础规划。
但令人震撼的是,很快他们开始从蒙阴县记载中看到微弱的变化。
换句话说,他们真的在改变那段屈辱的岁月。
这一发现让当时的他们欣喜若狂。
为此他们开始联络当代大国,迅速从各方面拼命组织专家人手,进行思想和规划,数据建模支援,力求让那个屈辱的数百年逐渐消散!
第472章 对的道路
好友魏昶君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将整个红袍军带领到这个时代的顶峰。
雷请议深吸了一口气,重新戴上眼镜的时候,才终于确定。
如今他们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生生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
现在整个网上根本查不到什么大清入关,缔造清朝的事,即便是一个小学生,也知道在崇祯九年之后的历史时代,名为红袍时代。
反而是之前他们这批参与到穿越者后盾组织进行研究的学者专家,如今一个个终于明白,那些到底意味着什么。
之前的一切通话都像是做梦,只有他们自己知晓,历史在修正!
也只有他们知晓,原本的屈辱历史走向,没了!
雷请议苦笑着起身,认真看向陈科和各领域专家。
“去请回来顾成教授吧。”
“我想他应该最明白,时空修正之后的走向。”
当白发苍苍的顾成被请回研究所时,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解红袍海军远征纪实。
看到众人惊惶的表情,他只是轻轻放下那本最新出版的中学课本。
“我说过的。”
顾成的手指划过课本上红袍战舰的插图。
“他们选择了对的道路。”
雷请议等人沉默着,没有回应。
他们之前千方百计的阻拦,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个笑话。
好友已经起势,他在为千万年之后的子孙求一个安稳,为此,他可以不计代价!
反倒是他们这些所谓的穿越者后盾组织,一心想要阻拦他,也阻拦历史的滚滚洪流。
“顾成教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教授收敛神色,严肃的看着这些史书。
他之前也是亲自参与过后盾组织研究,因此他记忆不像许多直接更改的专家。
如今顾成伸手,指点着投影仪上的大明事感录,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还记得之前在出土书籍中发生的记载吗?”
雷请议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于是点头。
“最初改变的,是蒙阴落石村遭遇流寇覆灭的记载。”
“但那不是只存在于一点小事中?”
顾成摇头,再度开口,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如今眼眸锋锐。
“当历史走到一个节点,现在将会开始自动修正,换句话说,大势累积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到之后所有的大小事件变化。”
历史自动修正吗?
雷请议终于点头,也深深看了一眼投影仪上那半本泛黄的书籍。
“接下来呢?”
“接下来红袍就将会面临什么?”
提到这件事,顾成的目光深深看了一眼那半本书籍。
“红袍军的实力已经在以超越时代正常发展的速度飞速扩张,不仅如此,做为穿越者,魏昶君熟知历史,也是因此,未来的结果无非两个。”
“要么全球围攻红袍,要么红袍覆盖全球,现在看来,魏昶君选了后者。”
投影仪突然自动切换画面。
红袍三年的京师,高达四丈的蒸汽起重机正在京师街道上组装,头缠红巾的工人们喊着号子吊装钢梁。
镜头一转,年轻的魏昶君身着简朴的灰布军装,正在给第一批赴泰西诸国的官吏训话。
历史记载清晰可见,尔等当记住,红袍的思想比火炮更重要!
“他在改造文明基因......”
陈科突然意识到什么,疯狂翻动突然出现在他抽屉里的新纪科技实录。
上面记载着红袍天工院已经完成战船用蒸汽机的初步实验。
“这不是简单的政权更迭,这是把一个成熟的思想直接嫁到数百年前!”
大明事感录悬浮在眼前。
雷请议终于咬牙,做出了决定。
“我们得告诉穿越者,时空修正这件事。”
京师。
魏昶君正在批阅来自各地的发展规划奏报。
如今整个大国都在变化。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