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84节
“半年?”
另一个声音略显尖细,像是刻意压着嗓子。
“李兄,你这话说的,我那可是按扬州老法子养的,光是教她们走路,就花了三个月!”
魏昶君的手指顿住。
养瘦马?
隔壁传来酒杯轻碰的声响。
“走路算什么?”
那李姓男子啧了一声.“我那批瘦马,光是学捧茶,就练了两个月,手腕得软,步子得轻,腰还得弯得恰到好处。”
“你那算什么?”
陈姓官员嗤笑。
“我请了苏州来的嬷嬷,专教她们怎么笑,不能露齿,眼得垂着,嘴角要翘三分。”
木板墙后,周愈才的呼吸明显重了。
“最费银子的还是吃食。”
李姓男子压低声音。
“每日晨起一碗燕窝,午间只许吃三片火腿,配半盏清汤,夜里得饿着......”
“说起来,这批瘦马花了多少银子?”
“前前后后,少说两千两。”
陈姓官员咂了口酒。
“不过值当,上月大人来看过,一眼就相中了两个,出价三千两。”
“三千两?”
李姓男子惊呼。
“这......这可是抵得上一个县令三年的俸禄了!”
“俸禄?”
陈姓官员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谁靠俸禄过日子?大人说了,这批瘦马是要送到京里去的,专伺候那些那些喜欢雅趣的老爷。”
木板墙后,夜不收的指节捏得发白。
“说起来,你手上那个叫'柳儿'的,前几日不是病了吗?”
“死了,染了风寒,拖了三日,没熬过去。”
“可惜了,那丫头模样不错。”
“有什么可惜的?”
陈姓官员冷笑。
“瘦马嘛,本就是玩意儿,死了再买就是,扬州那边新到了一批生坯子,七八岁的丫头,五十两一个。”
魏昶君终于缓缓闭了下眼。
隔壁的谈笑还在继续。
“说起来,朝廷不是刚下了令,禁买卖人口吗?”
“禁?”
陈姓官员哈哈大笑。
“李兄啊李兄,你什么时候见过真禁?农会那帮泥腿子喊得凶,可咱们手里捏着账册呢,瘦马?那叫收养孤女!”
“再说了,红袍军那位里长,这会儿怕是正坐着火车往广西去呢,哪有功夫管这些小事?”
木板墙后,魏昶君站起身,茶碗里的水早已凉透。
下楼时,掌柜的赔笑相送。
“客官,这茶不合口味?”
魏昶君看了眼柜台后挂着的水牌。
上等龙井,二两银子一壶。
“合口味。”
他神色疲惫又冰冷,轻声开口。
“只是太贵了。”
次日清晨,魏昶君还在看着。
天刚蒙蒙亮,晨雾裹着发酵的酒酸味,飘散在官道两侧。
如今他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肩上搭着条汗巾,混在送粮的农夫队伍里。
他身后,夜不收挑着两筐新收的稻谷,粗麻绳勒进肩膀,磨出一道红痕。
“让开!别挡道!”
一声呵斥从坊内传来。几个穿绸衫的监工挥着鞭子,将送粮的农夫赶到一旁。
坊门大开,里头十几个大缸冒着热气,地上堆着成袋的糯米,白花花的米粒在晨光下泛着光。
魏昶君眯起眼看着。
“这批不行!”
一个管事模样的男人抓起把糯米,搓了搓,突然扬手一洒。
“味不正,扔了!”
几个杂役立刻拖起麻袋,哗啦一声倒进泔水桶。
白花花的米粒混着烂菜叶、酒糟,瞬间被染成污浊的一团。
夜不收喉结滚动。
“里长,那是上等糯米......”
魏昶君没说话,目光落在坊后的土坡上,那里堆着小山般的粮食,有些只是略微泛黄,有些甚至只是碎了几粒,全被铲进土坑,胡乱掩埋。
“酿酒要精米。”
旁边一个老农低声道。
“稍微有点味道,整袋都不要了。”
“这些......能喂多少饥民......”
周愈才站在人群后,声音发抖。
魏昶君走近一座酒缸,缸边贴着红纸,写着绍兴府特供。
“这酒,谁喝的?”
他问。
老农缩了缩脖子。
“官老爷们......听说一斤酒值五两银子,用的米都得三蒸三晒......”
五两银子。
魏昶君想起柳州农会的账册,去年大旱,一个壮劳力干满一个月,工钱才二两银子。
“这还只是酒,瞧见那些木桶没?里头泡的是荔枝、龙眼,专给酒调味的,听说一颗荔枝抵得上一斗米钱......”
周愈才突然咳嗽起来,像是被酒气呛住了。
这一刻,魏昶君看着,终于知道,文官才是最该杀的一批人。
这次绝不能光流放了,必须杀一批,流放一批!
这些奢靡到骨子里的人,即便是流放,也必定是死性不改!
第591章 肃清此地前序章
绍兴城郊,农家小院。
夜色深沉,烛火在粗陶灯盏里跳动,映照着围坐在木桌旁的六张面孔。
魏昶君坐在主位,靛蓝布袍的袖口磨得发白,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沿。
对面是三名夜不收将领,赵铁山、陈豹、李锋。
赵铁山眉骨一道疤,是当年在济南血战留下的,年前此人曾带三十夜不收潜入漠北,测绘出罗刹骑兵的粮道,助岳豹部焚敌粮三十车。
陈豹沉默寡言,但在乌思藏却战功赫赫,单枪匹马端掉叛寺,熔了金佛铸农具。
李锋眼神锋锐,去年在松江查出茶霸压价案,带着茶娘罢采三日逼茶商每斤加价三文。
这三人都是洛水老道暗中考察了数年才精挑细选出来的。
左侧两名启蒙师,周明和张远,都是红袍学堂第一批卒业生。
周明在蒙阴农会搞出五户联保,让赤贫户王老栓没田没房也能贷到五两银买薯种。
张远在农会实践过,曾把早采青叶的歪风刹住。
这两人则是魏昶君考察后确定的人选。等烛光下,魏昶君敲桌面的手指突然停住。
“江南,该清一清了。”
赵铁山等人眼底兴奋。
今日里长叫他们前来,竟是打算让他们参与其中!
赵铁山猛地抬头。
“里长,怎么清?”
魏昶君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