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5节

不过褚大帅给未来五姨太的赎身钱就有2000大洋,这点钱似乎又不算什么,当军阀的一个个都富得流油。

周赫煊问李栓柱:“我今后可以随意离开大帅府了?”

李栓柱答道:“必须事先在贾副官那里报备。另外大帅还说,他让你跟申师爷比比,谁先完成任务大大有赏,谁要是办事不利就严惩不怠。”

贾副官就是大帅府的传令官贾贺,周赫煊不明白的是,让他跟申耀荣比个毛线啊。

他很快就知道了……

当周赫煊完成登记报备,准备出门的时候,申耀荣突然走过来低声道:“周先生,这次你可要输得很惨啊。”

“什么情况?”周赫煊一头雾水道。

申耀荣得意地笑道:“大帅把离间淑妃的任务交给了我。”

周赫煊顿时无语,淑妃文绣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就算没人去挑拨,她过两年也会跟溥仪提出离婚。这还比个屁啊,申耀荣的任务太简单了。

“咳,那就走着瞧吧。”周赫煊本来想跟申耀荣搞好关系,但这师爷总是看他不顺眼,似乎嫉妒他得到了大帅的宠信。

申耀荣把这句话当成周赫煊的宣战书,他冷笑一声,昂首挺胸大步往外走,抓紧时间去实施他的计划。

周赫煊则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坐着黄包车去报馆找李寿民,顺便把昨晚刚写的小说稿带去,屁股后面始终跟着个叫李栓柱的大头兵。

“寿民兄,我来送稿子啦!”周赫煊笑吟吟地眨眼。

李寿民见之顿时大喜,瞅了眼李栓柱,拉着周赫煊的手问:“赫煊兄这两日过得如何?”

周赫煊拿出稿子,自嘲道:“吃得饱睡得香,就是不能随便乱跑,没有以往那般自在。”

“褚大帅没为难你就好。”李寿民心里一直颇为愧疚,因为那天是他泄露了周赫煊的住址。当晚他在大帅府外苦候一整夜,见到周赫煊安全出来,才终于放心离开。

周赫煊问:“《射雕英雄传》现在卖得如何?”

这是周赫煊最关心的问题,他必须靠写书赚钱。等手里的银子多起来,才能在天津租界站稳脚跟,至少以后褚玉璞打败仗被人赶跑,他还能躲进租界当寓公。

民国写通俗小说的作家最有钱,《金粉世家》的作者张恨水与世界书局老板吃一顿饭,十分钟内到手几万元稿费,直接在北平买下一座王府。

反倒是创作新文学的那帮子,除了胡适、鲁迅等个别大文豪外,其他普遍都过得比较寒酸。北派武侠小说五大宗师之一的宫白羽,最初就是搞严肃文学的,而且还是鲁迅的弟子,有次他给《妇女界》写了一万多字才拿到4元稿费,气得直接转行创作武侠小说。

当然,通俗小说家赚的只是银子,但名声并不怎么响亮。

宫白羽自从转行写武侠小说后,都不敢再跟鲁迅联系。后来他在文章里回忆道:“我是一个倒霉的作家。作为一个鲁迅信徒而变成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我成功了,然而我丢人了。”

周赫煊正琢磨着写一部有影响力的严肃作品,通俗小说赚钱,严肃文学邀名,只有名利双收才是王道。只要名声响亮起来,就算以后遇到实权者,想杀他也得考虑一下后果。

听周赫煊问起这个,李寿民乐道:“昨天黄蓉现出女儿身的那章,读者反映非常强烈,《新天津晚报》的销量已经涨到上万份了,全是你的功劳!”

“那就好。”周赫煊对此颇为满意。

《射雕英雄传》如今已连载到第八章,他拿到手的稿费有400多元,等到完结以后再出书,又可以拿一笔可观的稿费。

及至中午,两人勾肩搭背地出去吃饭,大头兵李栓柱亦步亦趋地跟着。

他们刚走到街面上,就见十几个士兵冲入一间店铺。为首那人身材矮壮,嚣张大呼说:“这里面都是赤党分子,全给老子带走!”

“军爷饶命啊!”

店铺里头哭天抢地,顾客更是被吓得作鸟兽散。最后老板筹措了1000大洋,又写下一张2000元的欠条,才终于保住性命。

“哈哈哈哈,敢跟老子耍花样,活得不耐烦了!”那人带着士兵扬长而去。

周赫煊问道:“那是谁啊?”

李寿民看了眼李栓柱,低声说:“那是褚玉璞的亲兄弟褚玉凤,色中饿鬼一个,进城不到半个月就纳了三房姨太太,看到哪家有漂亮闺女就硬抢,现在稍有姿色的妇人都不敢出门。褚玉璞委任他专门抓捕赤色分子,这家伙就趁机敲诈勒索,谁敢不交钱他就抓谁。”

周赫煊感叹道:“不愧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弟啊。”

第一十五章 屠刀

大帅府。

“三条。”四姨太拍出一张麻将。她是褚玉璞前年娶回家的女学生,曾经也是个热血青年,但现在已经习惯了阔太太生活。

“碰,北风!”二姨太已经30多岁,不过风韵犹存,她是褚玉璞当土匪时抢来的。

“六万。”三姨太的年龄比四姨太还小,青楼出身,16岁时就被奉为花魁。

“吃,幺鸡。”

褚玉璞丢出去一张牌,问身后的周赫煊:“昨天又是去闲逛?”

周赫煊笑着解释道:“大帅,我对天津的租界不熟悉,这几天算是去踩点。而且皇后身边随时有宫女和侍卫跟着,必须找到好时机才能下手。”

“等一下,杠!他奶奶个熊,打错牌了,不然杠上开花。”褚玉璞埋怨了几句,又说,“你的小说也要写快点,两天才写一章不够看。”

周赫煊道:“大帅,要不我去请两个秘书。我来念,他们记录,一天至少能写三万字。”

“这法子不错,准了。”褚玉璞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周赫煊下楼回到自己屋中,铺开稿纸不知该写什么才好。他想写有深度的作品,但一时间难以选择,因为现在的局势非常复杂。

如果全无顾忌,周赫煊会撰写《菊与刀》。这是后世公认的“日本学”开山作,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年代美国甚至依靠这本书来了解并改造日本。

周赫煊完全可以按照《菊与刀》的框架,摒除里面关于二战的内容,换上其他例子来深度剖析日本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并指出日本一直以来的大陆政策,最终做出它极有可能侵略中国的预测。

这本书出版后,绝对会给周赫煊带来巨大的名气,还可以给当下的国人以警醒。

但就算要写,周赫煊也不敢在天津写。因为天津是张作霖的地盘,而张作霖背后又是日本人在支持,此刻写出来完全属于作死。

首节 上一节 1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