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82节

章太炎与周赫煊联袂而去,等走出辜家大门,他才笑道:“有何感想?”

周赫煊没好气道:“说好听点叫狂生,说难听点叫老贼。”

“哈哈哈哈,你还真不客气。”章太炎大笑。

“可惜没要到墨宝。”周赫煊耸耸鼻子。

却说辜鸿铭在家中,赶走两位访客后也暗自叹息。他几年前死了心爱的日本小妾,最近正妻又病逝,晚景颇为凄凉孤独,而政治上更是失意。

前两个月辜鸿铭回国,日本人推荐他去给张作霖当顾问,辜鸿铭兴冲冲地就去了,打算辅佐张大帅统一中国。

结果张作霖根本看不起他,语气尖酸地问:“你能干啥?”

辜鸿铭愣是没反应过来,怔怔地看着张作霖,最后气得拂袖而去。

坐在家里翻了会儿《论语》,辜鸿铭闲得蛋疼,便拄着拐杖出门,喊了辆黄包车直奔书店。

“有《大国崛起》没有?”辜鸿铭问老板。

书店老板瞅了瞅他脑后的小辫子,笑道:“《大国崛起》当然有,不然我开什么书店?”

辜鸿铭说:“还不快拿来!”

书店老板立即去取书,双手捧着递给辜鸿铭。

辜鸿铭拿到书后,没有付钱,也没有离开,而是说:“快端凳子来啊,你懂不懂敬老?难道让我一大把年纪了站着看书!”

书店老板狂汗:“老先生,本店只能短暂翻阅,不可以在店中读书。”

辜鸿铭顶了一句说:“我不先看内容,怎么知道值不值得买?饭馆吃饭,还要先吃了再给钱。”

书店老板无言以对,只能搬来一张凳子,不再理会这个奇怪的老头儿。

辜鸿铭坐在书店中,优哉游哉地抽着烟,还让老板给他泡了碗茶,这才翻开《大国崛起》细细品读。

一直看到晚上天黑,书店老板提醒说:“老先生,我要关门打烊了,你明天再来吧。”

“天黑了?”辜鸿铭看着外边漆黑一片,恼怒道,“你这人真是,天黑了都不知道叫我吃饭,我说怎么饿得慌。”

书店老板苦笑道:“得,我请你吃碗面吧。”

辜鸿铭拿出购书钱,拍在老板手里就走,回家对女佣道:“快把饭端来,饿死我了。”

说完,他又去书房,认认真真写下拜帖,交给仆人说:“把帖子送去北大,交给那里姓周的校长。”

周赫煊住在北大的接待宿舍里,快晚上十点才收到辜鸿铭的拜帖,看完之后哭笑不得。帖子是用文言文写的,大致内容是:白天的事我不跟你计较,今天看了你的书,写得还行。明天请在北大备好茶水饮食,我要找你聊聊。

第一百七十章 明白人

清晨。

辜鸿铭站在镜子前整理仪容,他穿着崭新的绸衫,将辫子扶得端端正正,然后才戴上亡妻亲手缝制的帽子。

辜鸿铭是很讲礼仪的,因为他尊崇孔孟之道,“礼”是核心要素。

但这种“礼”,只展现给他看得起的人。比如张之洞,比如蔡元培,今天勉强再加上个周赫煊。

很久没有一本书,能让辜鸿铭读得废寝忘食了。他是熟知世界诸国的人,但《大国崛起》还是让他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有些存留心中多年的疑惑,也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黄包车在北大门口停下,辜鸿铭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往里走。他近年来身体不好,正是感觉活不了多久,才从日本辞职回国,他想死在心目中的理想之乡。

“辜先生?你怎么来了!”北大教授马衡惊讶地看着他。

辜鸿铭点点头,以命令的语气道:“周赫煊在哪儿?带我去见他。”

马衡和辜鸿铭共事过,知道他的脾气,扶着他说:“你慢点走。”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周赫煊的住所外。

马衡正想去敲门,辜鸿铭制止了,自己敲门喊道:“周校长,辜鸿铭特来拜会!”

周赫煊打开房门,正待说话,辜鸿铭突然双手抱拢作揖。

这是中国人历来的古礼,日常使用的话,性质相当于西方的握手,但也常用于庄重场合,比如官场和朋友之间的会晤,到晚清时候还经常使用。不过它太繁琐了,作揖时腰弯得很深,就如日本人那种九十度鞠躬。

周赫煊愣了一下,立即作揖回礼,然后笑着对辜鸿铭和马衡说:“辜先生,马教授,二位请进。”

马衡感觉很有趣,也不走了,坐在旁边想听两人聊天。

周赫煊取出茶叶和糕点,笑道:“辜先生,应你所需,我专门弄来了上好的龙井,糕点也是大厨做的。”

“有心了。”辜鸿铭与昨日判若两人,他非常有风度礼仪的拿出一本书说,“昨日拜读周校长大作,颇有感触。这是拙作《春秋大义》,还请雅鉴。”

《春秋大义》,别名叫做《中国人的精神》,此书在西方曾引起轰动,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一版再版,甚至在德国掀起长达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辜鸿铭也是位作家,他曾与泰戈尔一起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周赫煊接过书笑道:“这本书,我早就读过了。”

“读过就好。”辜鸿铭开门见山地说,“为免言语冲突,今天我们约法三章。第一,不谈妇女解放;第二,不谈白话文写作;第三,不谈宪政民主。”

这些都是辜鸿铭强烈反对的,他反对妇女解放,反对白话文,反对宪政。

“可以。”周赫煊点头道。

辜鸿铭说:“我观《大国崛起》,对列强诸国颇多推崇,周校长认为中国人比西方人劣等吗?”

周赫煊摇头道:“我认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等之说。”

首节 上一节 182/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