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83节

辜鸿铭笑道:“总是有区别的,难道非洲的黑人,也能跟黄种人和白种人平等?在我看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族群,你觉得呢?”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周赫煊说,“别说黑人,就连南太平洋那些茹毛饮血的食人族,只要是人类,我也认为他们是平等的。”

“你这叫博爱,墨家的信徒?”辜鸿铭不置可否。

周赫煊说:“跟墨家无关,即是人类,自然平等。”

辜鸿铭问道:“既然平等,那世界各民族之间,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大的差异?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文化风俗上,还有智力、道德和性格等多方面。”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周赫煊道,“先来说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南太平洋野人,他们为什么会原始落后?因为孤悬海外,跟外界缺乏交流和沟通。中国和欧洲,历来是互相影响促进,这种交流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文化和科学发展。”

辜鸿铭笑道:“中国人的四大发明,确实促进了欧洲科学的发展。至于中国嘛,在近代以前,一直是独自进步的。”

“也可以这么说,但中国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的。”周赫煊道,“比如二胡和琵琶,这些乐器就来自中亚、西亚。西方的星座学说,也早早传入中国,苏东坡就是忠实的星座迷,他常常自嘲摩羯座都是倒霉蛋。”

“哦,苏东坡还信星座之说?”辜鸿铭惊讶道。

周赫煊道:“《东坡志林》里有记载。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摩羯)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这段话的大致内容,是苏东坡吐槽自己和韩愈同命相怜,都跟摩羯座扯上关系(一个命宫摩羯,一个身宫摩羯),命不好,经常遭到诽谤攻击。(老王语:感觉这是摩羯座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辜鸿铭听了大笑:“哈哈,想不到韩愈也是摩羯座,看来以后我要多多研究星座了。”

周赫煊又说:“一个民族的特性,跟它最初的发源地有关。适合耕种的地区,发展出农业文明,而土壤浅薄的地方,则发展出游牧文明。就拿中国来说,为什么起源于北方?因为以原始的农业技术,南方炎热多雨的气候,是不适合耕种的。”

“有点意思,你继续说。”辜鸿铭研究中国人,是从文化道德角度来展开,周赫煊的观点让他耳目一新。

周赫煊继续道:“中华文明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远古农业要发展,需要秩序性和稳定性,所以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儒家的礼教道德,不外乎是为集体主义说项。然后逐渐演化下来,就成为三纲五常之类的东西。”

辜鸿铭想要反驳,但细细想来却似乎有点道理。

“而西方呢?”周赫煊又说,“如今欧洲兴盛的国家,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时候都还是野蛮人。但野蛮征服了文明,于是迎来中世纪的黑暗,直到文艺复兴才重见光明。他们因为靠近地中海和大西洋,最后诞生了异于农耕和游牧的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是商业文明,戳穿了就是逐利。工业革命是为利益,殖民屠杀是为利益,十年前欧洲那场大战,也是为了利益。”

“这个观点很好,甚合我意。”辜鸿铭也认为西方文明是利益文明,不过他也强调中华文明是道德文明。

周赫煊说:“辜先生的《春秋大义》我读过,也很同意你对各国族群的分析。但我认为,这种民族性差异并非天生,而是长久以来的历史影响造成的。”

辜鸿铭问:“那你是否同意我书中的观点?”

周赫煊笑道:“我很同意辜先生所言,中华民族确实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也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正如辜先生说的那样,中国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拥有永葆青春的秘诀。我敢预言,用不了一百年,中国又会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哈哈,同道中人也。”辜鸿铭欢喜道。

周赫煊语气一转:“但我不认可辜先生说的道德兴国。”

辜鸿铭有些不高兴了,质问道:“你觉得西方的逐利治国方式,能够长期有效?我看不然,西方国家,已经被商人财团操控了,总有一天,这些国家要被毫无道德的商人搞得崩溃。”

所以说辜鸿铭通晓西方呢,他眼光看得很准。从20世纪到21世纪,欧美各国确实被财团利益捆绑,渐渐在走下坡路,他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他还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预言德国的军国主义将会毁灭。

可惜看准了问题,开的药方子却不对,咱们的辜先生说,爱和道德才能拯救世界。

这得有多天真!

周赫煊无奈地笑道:“辜先生在著作中所言,是想做民国的孔子吧。但先秦乱世,最终以秦国统一天下而告终,秦国恰恰靠的就是逐利。你跟那些军阀谈道德看看,听说张宗昌邀请你当山东大学校长,你可以跟他讲讲道德,且看他听不听。”

辜鸿铭瞬间无语,继而反驳道:“秦国虽然统一六合,但却二世而亡。逐利只能走向崩溃,道德才能长治久安。”

“但利能聚人心,只要让大部分人有利可图,中国就能统一。”周赫煊说,“不过我也同意辜先生的观点,道德能使国家长久。我的看法是,以利谋国,以德治国。”

“以利谋国,以德治国。”辜鸿铭嘀咕着这两句话,突然哈哈大笑,“这八个字说得好,你要是早几年当上军阀,我一定给你做谋士。”

两人继续聊着,总的来说气氛还很融洽,只是偶有观点不同,谁也不能说服谁,辜鸿铭心里堵得慌。

辜鸿铭午饭也没留下来吃,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还写了副字让仆人给周赫煊送去。这位老先生后来在年底时接受德国记者采访,他大言不惭地说:“中国现在只有两个明白人,一个是周赫煊,另一个就是我。”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类学著作

跟辜鸿铭的聊天,周赫煊其实并不尽兴。有好些话他都没说,一些观点也尽量模糊,因为讲出来会刺激到那个老头儿。

看辜鸿铭那年迈老朽的样子,周赫煊生怕对方一个激动,就捂着胸口趟地上咽气。

气死辜鸿铭,这个骂名周赫煊可不想背。

什么“以利谋国,以德治国”,说得太笼统了,而且不尽不实。

常校长也是以利谋国,他手下大大小小的新军阀和新官僚逐利,背后支持他的江浙财团也在逐利。最后的结局是人人为我,不管他人死活,国是谋到了,但却一塌糊涂。

我党的打土豪分田地也是以利谋国,可道德却在利的前头,人人心中都有高尚的追求,“利”才能归于一处。

周赫煊真正想说的是以法治国,辅以道德底线和利益驱动。但他为了反驳辜鸿铭的“德治”,不能把依法治国说出来,因为那老头儿听了肯定胡搅蛮缠说不清,甚至还会批判周赫煊法家思想。

众所周知,辜鸿铭是儒家信徒,而儒家和法家又是死对头。

倒是关于民族优劣性的讨论,让周赫煊想起一本书。那本书叫《枪炮、细菌与钢铁》,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周赫煊在北大的接待宿舍里,提笔写下这本书前言。因为年代关系,里面的许多内容都需要修改,而且某些观点周赫煊也不完全赞同,他需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解释——比如说关于中国的部分。

“前言;

——辜先生的问题;

对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各民族来说,在上一次冰期结束后的一万三千年里,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发展成为使用金属工具、有文字的工业和农业社会,还有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社会……

近日与辜鸿铭先生谈到了民族优劣性问题,他的观点是世界各民族皆有其特性,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民族。我认可他的观点,但谈到非洲及美洲、南太平洋的一些族群时,却出现了偏差。

为什么白人能够制造现代工业品,而非洲的黑人却只能被奴役,南太平洋的土著还是原始社会?

来自欧亚大陆的民族,以及仍然生活在欧亚的民族,控制着世界的财富和权利。其他民族包括大多数亚洲人,却还未摆脱欧洲人的殖民统治,在财富和权利方面远远落后。还有一些民族,如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土著居民,甚至已不再是自己土地的主人,遭到欧洲殖民者大批杀害和征服,有的甚至被赶尽杀绝。

首节 上一节 183/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