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57节
想当年,吴宗慈肯定也是风云人物,可惜现在已经垂垂老矣。而且因为对时局失望,他主动退出政坛,不知有没有后悔过当年舍家闹革命。
四人最开始的话题是北平,聊故宫、聊长城、聊香山和北大。继而又开始谈论学术,吴宗慈等人对周赫煊的《全球通史》大为推崇,东拉西扯又说到法国大革命和苏联十月革命。
聊着聊着,周赫煊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跑回书房拿出笔墨纸砚,笑嘻嘻地说:“三位请吧!”
“哈哈哈哈!”
胡先骕大笑不止:“原来所传不虚啊,周先生喜欢到处找人写字儿。”
李四光起身研磨说:“那我就献丑了,可惜没有随身带钤印。”
吴宗慈不愧是科举乡试第一、殿试第二的学霸,这位老先生一手楷书功底深厚,并不弱于那些知名书法家。李四光和胡先骕同样很给力,虽然一个是地质学家,一个是植物学家,但他们的毛笔字足以让周赫煊汗颜。
特别是李四光,这位可是书画收藏界的名人。徐悲鸿和张大千留下的唯一合作画,就是在李四光的邀请下完成的——张大千画了荷花,徐悲鸿在画上补了水鸭子。
周赫煊乐颠颠地收起三人书法,问道:“三位要在庐山考察,可曾有落脚点?”
吴宗慈说:“我们住在牯岭转运公司。”
“那太远了。”周赫煊主动邀请道,“正好我这里空着,不如三位就搬进来,也好方便做考察。我把一楼的两间房布置一下,一间给李先生做矿物标本室,一间给胡先生做植物标本室。”
李四光高兴道:“那正好,免得山上山下跑着浪费时间。”
胡先骕抱拳说:“如此,就叨扰了!”
吴宗慈、李四光和胡先骕第二天便住进来,本来打算离开九江的周赫煊,干脆让人退掉船票,白天跟着李四光他们一起考察矿物和植物,晚上和吴宗慈一起编写《庐山志》。
一来二去,直到五月下旬,周赫煊才带着老婆孩子启程,中文版《泰坦尼克号》都已经正式出版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太太家的客厅
北平绒线胡同,森仁医院。
赵元任的未婚妻杨步伟女士,刚刚给一个病人做完诊断,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来。杨步伟接起电话问:“喂,哪位?”
“兰仙,我是金岳霖,你快来我家一趟!”电话里金岳霖急匆匆道。
杨步伟问:“有什么事吗?”
金岳霖支支吾吾,解释不通,急道:“你别问那么多,反正快来我家!越快越好!”
“好的,好的,我就来!”杨步伟连忙挂上电话,把手头的工作交给其他医生,出门叫了辆黄包车往金岳霖家赶。
金岳霖有个美国女朋友秦丽琳,从美国随他回中国,两人已经同居了好几年。
现在听金岳霖那么焦急,杨步伟还以为是秦丽琳怀孕了。她下车之后连忙拍门,四合院的大门很快打开,金岳霖慌张道:“唉哟,你怎么现在才来,我都急死了!”
杨步伟安慰说:“没事的,你女朋友呢?”
金岳霖道:“她在屋里看书。”
杨步伟连忙朝里面的书房走,金岳霖却喊道:“你去书房干什么?”
“给你女朋友确诊啊,她不是怀孕了吗?”杨步伟说。
“不是她要看病。”金岳霖小心翼翼地抱来一只母鸡说,“你快来看看,我的鸡已经三天没下蛋了,我觉得它是难产,可能会死掉!”
打电话催促东京帝国大学的医科博士,给一只鸡看病,症状还是难产……
杨步伟瞬间傻眼,哭笑不得地说:“就这点小事?”
金岳霖道:“鸡命关天,可不是小事!”
王羲之喜欢养鹅,金岳霖则喜欢养鸡。他现在养的是一只云南斗鸡,经常和鸡同桌吃饭,还隔三差五带出去溜溜,常常引来无数路人围观。
最诡异的是,他女朋友秦丽琳居然可以接受。
秦丽琳也不是个普通的美国姑娘,她属于不婚主义者,却对中国的家庭生活很感兴趣,愿意随金岳霖回中国做家庭妇女。说实话,两人的同居生活,有点像一场中美两国之间的婚恋实验。
杨步伟把鸡抱过来,摸了摸鸡屁股,问道:“你又给它吃什么了?”
金岳霖说:“鱼肝油。”
杨步伟从鸡屁股里抠出一坨东西,确诊道:“这只鸡营养过剩,食物消化不完,鸡蛋和食物残渣一起卡住了。”
“我说它怎么不拉屎。”金岳霖恍然大悟。
杨步伟又按着鸡屁股一挤,瞬间挤出个蛋来,无语道:“问题解决了。”
“你真聪明。”金岳霖欣喜不已,说道:“走,我请你去吃烤鸭,顺便把宜仲兄(赵元任)也叫上。”
杨步伟翻白眼说:“我医院还有事呢,先走了。”
金岳霖欢天喜地的把杨步伟送出门,喊道:“那改天啊,一起去吃烤鸭!”
回到客厅时,女朋友秦丽琳已经从书房出来,问道:“鸡的病看好了?”
“看好了。”金岳霖赞道,“杨小姐不愧是东京帝国大学的医科博士,只看一眼就给鸡确诊了,当真是妙手回春!”
秦丽琳又好气又好笑,跑去厨房张罗着做饭,二人吃完午饭便前往北总布胡同,参加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沙龙。
林徽因的沙龙虽然刚开办不久,但已经迅速风靡北平文化圈,诸多文化名流竞相前来。
金岳霖带着女朋友到来时,林徽因的客厅已经坐了不少人,其中包括:诗人徐志摩、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荪、国际政治专家钱端升、物理学家周培源、社会学家陶孟和、文学家冯文炳(废名)等人。
这些都是北平文化学术圈子里的顶层人物,说林徽因家的客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丝毫也不为过。
“唉,南边又乱起来了,汪兆铭搞出个什么广州国民政府。”张奚若首先挑起话题,他是政治学家,说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