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64节

局势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常凯申、张学良、阎锡山都知道日本人会动手,甚至连中国和日本的报纸都有相关消息。

早在七月份,察觉日本人阴谋的贺耀祖,便密电南京国民政府:“日军事参议官会议,决于南满设置常备师团,此种于我国主权极有妨碍,即于领土之完整上可谓发生大危险……查日本政府对满政策近有改变……如宇垣总督正式言明,原来统治鲜满为二元制,现改为一元制……”

张学良拿出一份机要文件,递给周赫煊说:“明诚且勿担忧,你先看看这个。”

周赫煊翻开文件仔细阅读,却是奉系间谍从日本发回来的情报,情报内容明言:日本关东军准备9月底动手。但关东军的阴谋已经泄露,日本政府对此深表愤怒,外相币原为此向陆军大臣南次郎提出质问。

等周赫煊把情报文件看完,张学良才说:“明诚,你对东北的判断非常准确。但我们不必担忧,日本内阁是反对军部出兵的,他们自会约束关东军的恶劣行为。而且,关东军策划多时的阴谋,已经完全暴露无疑,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将计划作废。”

周赫煊瞬间想明白,为什么老蒋会压制国内的排日运动,为什么会密电张学良不得挑衅日方。

原来,不管是常凯申,还是张学良,他们对日本关东军的阴谋都已知悉,也知道日本内阁坚决反对军部的计划。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日本内阁身上,认为内阁可以约束关东军的自作主张,而东北军需要做的,就是忍让再忍让,坚决不给关东军出兵的借口。

周赫煊苦笑道:“六帅,你真的认为,日本内阁能够约束关东军?”

张学良非常肯定的说:“这是自然,日本跟中国不一样,他们是政权稳固的统一政府。既然日本内阁反对武力扩张,关东军又怎么可能成事?”

“日本文官是反对,但武将早就想着打仗啊。”周赫煊大声疾呼道,“关东军决定9月底动手的计划虽然暴露,但他们绝对不会把计划作废,反而可能提前行动,行动日期多半就在九月中旬!”

“明诚,你想得太多了。”张学良安抚解释道,“这一年来,我加大了对日本国内的情报工作。日本内阁和陆军部是观点对立的,陆军部想要在东北扩张,但一直遭到内阁的否定和打压。我们必须配合日本内阁,尽量予以忍让,不给日本关东军出兵的借口。一旦我们反应激烈,很可能日本内阁就压不住军方。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天灾内乱频发,就算要和日本人动手,也得把眼前的难关先渡过再说。”

周赫煊眼神冰冷地瞪着张学良,质问道:“也就是说,如果日本关东军攻打沈阳,你会选择不抵抗?”

“关东军没那么大胆子,最多在南满线一代挑衅。”张学良自信地说道,“就算关东军真的攻打沈阳,我们也可以联络日本内阁和国联,勒令其即刻退兵,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周赫煊问:“如果日本关东军攻下沈阳后,不听日本内阁的命令,继续进攻侵占整个东北呢?”

张学良说:“不可能的,日本内阁和国联不会容许关东军胡来。”

“你已经决定了?”周赫煊失望地问。

张学良点头道:“决定了,也只能这样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那你就等着成为中国的罪人吧,告辞!”周赫煊拂袖而去,他要亲自去一趟东北。

张学良的老毛病又犯了,那性格从来就没改过。“中东路事件”时,张学良把希望寄托在苏联内乱,不敢大规模打仗上边;而即将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又把希望寄托于日本内阁和国联,想要等关东军自行撤兵。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哪有等着对方出差错的?

日本内阁确实反对关东军出兵,但他们在满蒙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只要关东军制造出既成事实,那么内阁就必须妥协——历史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内阁对此强烈反对,确实如张学良所期待的那样,敦促关东军赶快撤兵。

然而结果如何呢?

至10月份,日本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虽然这次政变以失败告终,却把日本首相给吓到了。为了延续内阁寿命,日本首相不得不开始协调军政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关东军侵占东北。

日本陆军部对此还不满意,最终在12月份把日本内阁逼得集体辞职,他们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实施扩张计划。

第四百四十二章 劝谏

沈阳郊外,冯庸大学。

操场上,一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学生们手持木枪,跟着教官一起练习刺刀拼杀。

“喝!”

“杀!”

“杀!”

抬枪,前突,刺杀,收枪,格挡,刺杀……一个个简单有效的动作,重复了不知多少遍。

早已戒烟的冯庸,此刻站在校长室的窗后,抽着烟默默注视那些学生,突然转身问道:“你真的肯定,关东军近日就要动手?”

周赫煊说:“五哥你长期在东北,应该知道日本人的动向。今年关东军三番五次挑事,前不久甚至在沈阳街头搞军事演习,他们难道是闹着玩的?”

“小六子怎么说?”冯庸问。

周赫煊道:“张汉卿已经接到确切情报,日本人会在月底出兵。但他跟常凯申都倾向于不抵抗,认为日本内阁会勒令关东军撤兵。”

“日本内阁又是什么态度?”冯庸问。

“这一届的日本内阁,是几个月前刚刚组阁的。”周赫煊解释说,“由于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严重,所以日本内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内政建设上,坚决反对武力扩张。”

冯庸松了口气说:“那还好,只要日本政府不想打仗,那就还有缓和的余地。”

周赫煊道:“五哥你看过我那本《菊与刀》,应该知道日本人有下克上的传统,日本内阁怎么可能管得住那些军人?”

冯庸喃喃说道:“不至于吧,连内阁都无法约束军队,那日本陆军部岂不是要造反?”

周赫煊说:“自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一直在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本军费为7亿3千万日元,到去年截止,已经裁减到5亿日元以下。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奉行军事优先原则,培养了大量职业军人。这些职业军人没有其他特长,只会打仗,裁军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日本军人对政府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我猜,这次只要日本内阁反对扩张,日本的少壮派军官很可能发动政变。”

“那么激进?”冯庸惊讶道。

“我无法说服张汉卿,你知道他的脾气,他打定的主意很难更改,所以我才来找你。”周赫煊说。

周赫煊对张学良的称呼都变了,显然对此极为生气。冯庸叹息道:“我能做什么?”

“一旦日本人动手,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炸掉沈阳兵工厂。”周赫煊咬牙切齿道,“即便是全部毁掉,也不能留给日本人!”

冯庸迟疑道:“万一我们把兵工厂炸掉,关东军却退兵了怎么办?”

周赫煊反问:“你觉得可能吗?”

“我再劝劝小六子,让他把兵工厂先搬走。”冯庸不敢答应,因为这件事情太大了,他负不起那个责任。

沈阳兵工厂的搬迁很困难,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拥有铸枪、铸炮、炮弹和轻机枪四厂,机器8000余台,还设有科学研究会,集中研发军工科学技术。

就在两个月前,沈阳兵工厂甚至自行研发出10发子弹的自动步枪。历史上,这款自动步枪的图纸消失不见,很可能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有人故意销毁或带走了。

首节 上一节 464/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