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12节

梅思平点名说道:“齐科长,你主管教育,你就先来讲几句吧。”

“这个嘛,咳咳。”齐科长咳嗽两声,摇头晃脑地说,“兄弟我,在广州滴时候,啊,广州滴时候,就追随委员长,咳,干革命!委员长是啥样滴人?啊。啥样滴人?兄弟我,啊,还是比较了解滴!委员长,那是五百年一出滴豪杰,啊,伟人!这个不需要兄弟我多说,啊,不需要多说,四万万同胞都知道!兄弟我呢,曾经有幸当面聆听委员长教诲,啊,委员长教诲。咳,那个新生活运动,就是要有新气象,啊,新气象。百废待兴嘛,中国要兴起来,啊,那就要啥事都新!兄弟我,当年追随委员长北伐,啊,追随委员长北伐。那个时候,委员长就事事都新,啊。你看北洋政府那会儿,啊,女学生都是留长头发。不好!啊,很不好!头发长,见识短!啊,很不好!咱们国民政府就不一样,啊,很不一样,女学生都剪短头发!啊,这头发一短,见识就长了。什么是新生活?啊,兄弟我觉得,这就是新生活!委员长看得远啊,看得远,兄弟我就是佩服!你们哪个敢说不佩服?啊,都佩服……”

扯了一大堆关于新生活运动的废话,那位齐科长终于说到周赫煊:“兄弟我,啊,以前是出过国滴,到欧洲转了一大圈,啊,一大圈。说起洋人,没啥大不了,啊,没啥大不了。说咱中国是东亚病夫,假滴,啊,是假滴。别看洋人一个个都人高马大,那是矮子没出国!啊,没出国。你们别还不信!兄弟我在欧洲的时候,见得多了,啊,见得多了。就说法国人,矮子多得很,啊,多得很。还有那个意大利,啊,矮子也多。为啥说周先生为国争光?这个身高就首先争光了。兄弟我,是亲眼见过周先生本人的,啊,见过本人的。周先生长得就高,比很多洋人都高,一表人才,啊,一表人才。这周先生跟洋人站一起,啊,比较比较,光是身高长相,就把洋人比下去了。大国气度,啊!兄弟我……”

梅思平虽然谄媚无耻,但学识水平却极高,听到这齐科长一堆废话,终于忍不住打断:“咳,齐科长的发言很精彩,大家鼓掌!”

“啪啪啪啪!”

掌声雷动,不少人憋笑憋得腮帮子都疼了。

梅思平头疼地说:“还有谁愿意发言?”

“我来抛砖引玉吧。”一位姓李的区长站起来。

“李区长请讲。”梅思平微笑道。

江宁县的各区区长,都是中央政治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水平明显比刚才的齐科长更高。这位李区长翻开面前的诗稿说:“我喜欢读诗,尤其喜欢读周先生那首《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写得很好,道尽了北洋军阀的无耻,歌颂了北伐将士的高尚。但我想说,周先生还是太悲观了,胜利最终是站在正义者这边的。卑鄙的北洋政府,被高尚的北伐将士埋进了坟墓!这两句诗体现了什么?恰好体现了委员长新生活运动的精神!这是社会风气的更新,在曾经的北洋政府统治下,卑鄙者可以通信无阻,高尚者只能忍气吞声。在委员长的领导下,高尚者打败了卑鄙者,还给中国一个朗朗乾坤!在委员长的统治下,卑鄙者只能暗无天日,高尚者可以尽展才能!”

“说得好!”梅思平拍手大赞,“李区长的发言很有水平,把委员长的高瞻远瞩、一心为民,以及周先生的才华横溢都讲的淋漓尽致。这段话要原文记下来,各部门回去组织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展开研究!”

有了这个良好开头,后来者的思路就宽广了,另一位牛区长说:“我也爱读诗,最喜欢周先生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是什么?就是北洋军阀的残暴统治。光明是什么?就是委员长建立的国民政府!委员长提倡新生活运动,就是要扫除一切的落后腐败,尤其是政治上的腐败……”

大会上,各科长和区长们,都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梅思平县长表示: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会,是学习蒋委员长新生活思想、研究周先生杰出著作的积极会议,为江宁县的政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这样的大会,正在全国各地开展。

第六百九十九章 达成

伦敦。

圣玛丽医院。

周赫煊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很不高兴,特么的破相了啊。

被子弹掀飞的小半只耳朵已经缝回去,但隐约可以看到疤痕。最无语的是,耳廓中央出现一个洞,透风的那种,虽然不大,却很抢眼。

除此之外,周赫煊的侧脸还留下一道弹痕,从颧骨处延伸到耳根子,让他英俊的脸庞多出三分硬汉气质。

“别唉声叹气了,我觉得挺好看的。”张乐怡安慰道。

马珏也笑嘻嘻地说:“是啊,我也觉得挺好看,民族英雄就该是这样。一个伤疤,就是一块勋章。”

在护士给耳朵拆线过后,医生又检查了一番周赫煊腹部的创口,说道:“周先生,伤口恢复得很快,已经可以出院了。不过别做剧烈运动,容易引起伤口崩裂。另外要多喝水,你服用了过量磺胺。”

“多谢医生。”周赫煊笑道。

于珮琛问:“先生,今天办出院手续吗?”

“为什么要出院?我的伤还没完全康复呢。”周赫煊不假思索地说。

现在全世界都在怼日本,周赫煊只要多在医院住一天,日本就要被多怼一天。同时,民间舆论给英国政府的压力,也是跟周赫煊住院有关的。

这个时候怎么能出院?

而且回家也只能躺床上休息,腹部那处伤口太大了,至少还要等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

“咚咚咚!”

敲门声响,于珮琛立马跑去开门。

霍华德·沙逊双手插在口袋里,笑呵呵走进来说:“周,看来你恢复得不错。”

“你这是来看笑话吗?”周赫煊没好气道。

“不不不。”霍华德·沙逊摇头,“你不是笑话,你是英雄,伦敦市长都决定给你颁发‘荣誉市民’称号了。”

“那真是荣幸。”周赫煊的语气中带着嘲讽。

霍华德·沙逊在随从手中夺过水果篮,放在床头说:“能单独聊聊吗?”

“当然。”周赫煊示意张乐怡、马珏她们出去。

等病房清空,霍华德·沙逊才笑道:“我们的计划成功了,英国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确定绕开日本帮中国解决白银危机。”

“恭喜。”周赫煊道。

“彼此彼此。”霍华德·沙逊说。

事实上,早在周赫煊遇刺的第九天,南京国民政府就已经宣布进行货币改革。在没有获得任何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单方面实行法币政策,禁止民间白银流通,并宣称中国法币与英镑挂钩。

显然,孔祥熙、宋子文已经被逼疯了,中国的经济形势糟糕到无法再拖的地步,即便本金和外汇储备不够,也只能铤而走险提前发行法币。

历史上的英国就这么被套进去,因为南京政府单方面宣布挂钩英镑,导致日本和美国都以为中英两国有暗中交易。

英国就像一个被穷汉强掳回家的小媳妇儿,为了自身利益,不情不愿地陆续给中国提供帮助。日本则恼羞成怒,开始大肆制造谣言,并挤兑中国白银,差点就把刚刚发行的法币给弄得信用崩溃。

中国的货币改革造成国际银价暴跌,美国那边的白银集团无利可图,终于同意罗斯福出手。美国到那时已经失去先机,只能悄悄跟英国商量,两国联手用美元和英镑来排挤日元。

没有真正的胜利者,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由于把白银危机拖得旷日持久,全都没捞到什么大的好处。

现在被周赫煊这么一搞,日本理亏,英国再无顾虑。虽然南京政府货币改革的日期没变,但英国已经决定提前出手了。所带来的变化就是:中国法币能够更顺利的发行,中国商人、百姓的日子会更好过,在华投资的洋商可以减小损失。而日本的挤兑投机不再那么有效,黑心钱也赚不到历史上那么多。

至于其他的,没有什么变动。

周赫煊感到很欣慰,他到底是为国家贡献了力量,至少能让民族资本和平民百姓缓缓劲儿。当然,挨黑枪还是让他很郁闷的,这纯属意料之外的无妄之灾。

谁让日本的傻逼那么多呢,当年李鸿章就是被日本人莫名其妙打了一枪,结果《马关条约》的军费赔偿少出一亿两白银。

首节 上一节 712/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