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69节

印度事务大臣埃默里立即质问道:“若中国选择投降,日中两国的军队一起进攻远东殖民地,甚至是入侵印度,那英国该怎么面对?”

丘吉尔笑道:“中国对日投降,美国比我们更着急。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我巴不得中国赶快投降,到时美国必然提前参战。我宁愿放弃印度,换来美国的入局!”

艾德礼气得拍桌子:“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美国身上,胜利是靠自己争取的!”

哈里法克斯也说:“首先阁下,如果按照你的策略,那么英国就算赢得了战争,也会输掉自己的国际名誉和地位。那个时候,东南亚将是美国的,印度也会是美国的,你是大英帝国的罪人!”

外交次长巴特勒补充说:“据访华特使密电,日本已经放缓了对华攻势,而德国驻华大使也在重庆积极游说中国官员。外交情况对我们很不利,中国这次很可能是真要投降。另外,据驻日大使克莱琪先生密电,日本内阁已经在修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政策,他们最新的提法是‘大亚洲共荣’,甚至把西亚都划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一旦日本打穿印度进兵西亚,则我们的中东和北非殖民地将遭受意大利和日本的夹击。”

艾德礼说:“必须立即重开滇缅公路,防止中国投入日本怀抱!”

丘吉尔力排众议说:“先生们,我认为不需要太早做出决定。美国也有使团出访中国,我们可以静观他们的措施,英国现在不能独立拯救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进,丘吉尔在内阁说话是越来越硬气,很难想象他在两个月前还被外交部门胁迫着对意大利求和。

见内阁官员们还是反对,丘吉尔又是一通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不断诉说着英国的艰难处境,成功把众人的关注点转移到本土安全上,关于远东的话题就此不了了之。

当晚,周赫煊带着马珏到丘吉尔家里享用晚宴。

首相夫人克莱门蒂娜亲自下厨,端上来一些英国传统美食,另外还弄了几个美国菜。嗯,首相夫人曾在美国住了两年,跟一位年轻帅哥同居,丘吉尔对此选择了原谅。

丘吉尔也不亏,他半年前还有个情妇,不过当首相以后就断了往来,毕竟名声和事业要紧,而且他也没那么多精力顾及女人。直到战事缓和下来,丘吉尔才出钱接回情妇——那情妇远嫁美国,生活并不如意。

丘吉尔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并有各自的生活事业,因此并未住在唐宁街,今天的晚宴就他们四人。

克莱门蒂娜主动拉着马珏聊天:“听说马小姐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那可真了不起,他们很少出女博士的。”

马珏笑道:“多谢夸奖,我只是努力学习而已,并不是太聪明,首相阁下才是具有大智慧的。”

克莱门蒂娜笑着说:“他并无才华,只有别人不具备的坚毅。”

周赫煊道:“英国现在最缺的就是坚毅,所以丘吉尔先生做了首相,这是英国人民正确的选择。中国同样如此,我们从军事、经济和科技各方面,都远远不及日本,只剩下坚毅支撑到现在。”

丘吉尔皱眉道:“周,今天只谈文学艺术。”

周赫煊笑道:“当然,我不会扫兴的。”

克莱门蒂娜缓和气氛道:“温尼(丘吉尔)年轻的时候,曾想过当一位作家,你们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

丘吉尔笑呵呵地说:“当作家的梦想,我现在还保留着。说不定在战争结束以后,我就会放下所有职务,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那预祝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周赫煊笑着说。

丘吉尔乐道:“这谁都说不准,或许真的能够获奖呢。”

说实话,丘吉尔的文学功底很强,但他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恐怕是社会价值高过于文学价值。除了丘吉尔之外,谁见过历史读物拿诺贝尔文学奖的?

餐桌上,大家一起聊着文学,仿佛世界大战的阴影根本不存在。

晚宴结束后,克莱门蒂娜拉着马珏聊天,丘吉尔和周赫煊则进入了书房。

扔过去一支雪茄,丘吉尔划燃火柴问:“周,你认为美国什么时候能够参战?”

周赫煊道:“日本向太平洋地区全面扩张的时候。”

丘吉尔说:“难道日本不扩大战争,美国就永远不参战吗?”

周赫煊道:“罗斯福必须说服国会议员。”

“那很困难。”丘吉尔道。

周赫煊笑道:“我们可以帮忙啊。”

“怎么帮忙?”丘吉尔问。

周赫煊说:“比如印一张地图,以德国政府的名义。在那张地图里,整个南美洲和中美洲都是德国的疆域,而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则是日本的地盘,意大利则吃掉非洲、地中海和东欧。”

丘吉尔拍手说:“到时候再找一份美国报纸,把这张地图刊载出来大肆宣传。虽然可能骗不了美国政客,但美国民众的反应肯定很有意思。”

第九百五十四章 起来

其实不用帮罗斯福什么忙,因为美国一直都在为战争做准备。其陆军和海军都在悄悄扩充,更是加强了在菲律宾和太平洋的兵力,显然早就意识到了会跟日本打仗。

但在资本家的利益面前,美国总统也不敢轻举妄动。

更何况,罗斯福正在准备大选,想做史无前例连任三届的美国总统。在这个时候,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也不能得罪任何一个大财团,罗斯福只想安安稳稳的保住位子。

在此前提下,即便财政部长摩根索和陆军部长史汀生都主张对日全面禁运,国务卿赫尔却代表利益财团向罗斯福施压。最终,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美国政府只发了一份“道义禁运”声明。

这份禁运声明完全就是扯淡,只禁运了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铁矿、废铁,而日本飞机使用的都是辛烷值87以下的汽油。

罗斯福的策略跟丘吉尔一样,都是“先欧后亚”,只要亚洲不彻底崩盘,中国被打成废墟都无所谓。

怎奈中国突然要“投降”,还真把罗斯福给吓了一跳,连忙派出使团到中国稳住。

……

伦敦。

旧城区已经被炸成月球表面,议会大厦被炸毁,下议院被炸死三人。白金汉宫也被炸塌了一面围墙和部分房间,有三位王室仆人受伤,若炸弹落点再偏离十多米,英国国王和王后直接就要见上帝。

轰炸结束后,周赫煊于公于私都该去慰问一下。

白金汉宫外已经围满了记者,大家端起相机对着弹坑疯狂拍照,并不断向侍卫打听国王夫妇的安危。

乔治六世携妻子露面,他们刚才都被炸得惊慌失措,但此时已经恢复了镇定。乔治六世对记者们结结巴巴地说:“在这样一个……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我向我的子民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英国公民……承诺……国王永远不会放弃……他的子民……国王和王后不会离开白金汉宫……我将会和我的子民们……一起迎接德国的轰炸……我们一起……抵抗……上帝保佑英国……我们……终将胜利!”

“国王万岁!”

首节 上一节 969/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