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677节

随着大唐皇帝一纸诏书,顺便传遍了整个大理,大理所有部族的首领们不敢怠慢,纷纷启程前往羊苴咩城,甚至大理各郡的太守、郡尉纷纷朝京师而去,这些家伙都看的分明,明面上大理还是段家人做主,但随着龙首关的失守,大理已经落入大唐之手。

更何况,大唐位于中原,一直以来,就是西南边陲的宗主国,现在大唐皇帝占据龙首关,即将前往羊苴咩城,不仅仅是要威慑整个大理各个部族,更重要的是,商讨大理之后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些家伙都知道,弄不好在段氏之后,众人都会得到好处,所以纷纷前来。甚至有些部族还带上各种贡品、美女之类的前来觐见李璟,期盼着能从其置到好处。

羊苴咩城内,也逐渐变的热闹起来,当日龙首关被占据之后,羊苴咩城一日三惊,这些百姓们生怕为大唐军队所屠戮,现在听说段氏准备归顺大唐,众人认为自己的性命已经得到毕,而且听说李璟即将亲临羊苴咩城,这可是千古难寻的事情,甚至幽百姓准备焚香迎接李璟的道理。

无为寺内,段正严面对青灯古佛,面色平静,心中却是如同翻江倒海一样,让他心中生出无限心思,李璟一番布置让他十分为难,原以为李璟就算是占据大理,也会想着如何稳定大理局面,段家人或许还能得到一些好处,但现在不一样,李璟不仅仅召集了各郡太守、郡尉,还有各部族的首领也被李璟征召,前来羊苴咩城觐见李璟。

他认为李璟这是在釜底抽薪,彻底的断了段家的念头,偏偏这种手段让段正严没有办法来解决,只能困守无为寺,想到自家人的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中,段正严心中生出一丝后悔来。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应该答迂桧,给了李璟一个借口,相信那高量成现在也是这样的心思。

“父王。”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就见段明成走了进来。

“你来做什么?不是去迎接大唐皇帝了吗?”段正严很惊讶的望着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按照道理是在准备李璟才是,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来见自己。

“兄长怕父王在这里无人服侍,所以让孩儿前来。”段明成低声笑道。

“愚蠢。”段正严听了之后,双目中闪烁着光芒,面容也变的阴森的很,段明成说的很简单,但实际上里面的意思,段正严听的很清楚,段明成分明就是被排挤出来的,段正兴为了保自己的位置,根本就不想让段明成插手。

“兄长这么做或许有他自己的道理吧!”段明成面色平静,说道:“其他的几位兄弟,都准备将京师好生修葺一番,免得触犯龙颜。”

“荒唐,愚蠢。”段正严听了一下子站起身来,他没想到段正兴自己愚蠢也就算了,连自己其他的几个儿子也跟着后面胡闹,居然想着修葺羊苴咩城,用来讨好李璟,难道这样就能让李璟将大理还给段氏?段正严认为,段氏这个时候最不应该干的事情就是张扬,这个时候就应该以低调为主。

“父王,几位兄弟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连高量成这个反对大唐的人都已经被册封为鄯阐侯,更不要说其他的了,想必我们只要能获得大唐皇帝的好感,封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段明成低声说道。他低着头,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幽冷的光芒。

“哼,高量成是高量成,甚至乌蛮都比我们让李璟信任,大唐皇帝雄才大略,治国无双,最擅长的就是平衡,他需要大理各方面都平衡,但这些平衡是建立在段氏不在大理的基础上,只要大理还有段氏,大理的局面就稳定不起来,段家如此张扬,不是让李璟要除掉段家吗?”段正严满脸的愤懑之色。段家在下层百姓中声望很高,李璟岂会让段氏留在大理?段家子孙这么做,只能是让李璟忌惮。

“父王,事情已经发生,大唐皇帝那边恐怕已经知道了,现在该如何是好?”段明成嘴角上扬,闪烁着一丝得意。诸子都在表现自己,但是段明成却没有,老老实实地呆在家中,等到事情发生了,羊苴咩城一片欢腾的时候,段明成悄悄的来到自己父王这里。

“看样子为父要亲自出迎圣天子了。”段正严苦涩的说道。他原以为自己退位当和尚之后,世俗帜事情就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就算是李璟也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但他到底的是有儿子的,面对自己儿子的愚蠢行为,段正严知道自己必须要低下脑袋,否则的话,段氏就会大祸临头,甚至还会牵连宫帜女儿。自己的这几个儿子都不是誓之辈,日后自己想要活命,想要逍遥,想要青灯古佛,恐怕还需要宫帜女儿。想想当年自己随手抛出去的女儿,现在却成了自己的依靠,段正严心中一阵苦涩。

“儿臣无能,让父王受委屈了。”段明成嘴角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实际上,这些事情,自己也想做,但最后还是没有动手。他想到自己的上面还有段正严,不管怎么样,自己只要跟进了段正严就行了,只要自己不出格,想来李璟不会对自己的岳父下手,只要运作得当,自己就是段正严最后的继承人。

“你很好,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这点很好。”段正严满意的看着段明成一眼,连高量成、乌蛮自杞这样的人都能封侯封伯,更不要说是皇帝的亲戚了,段家人这么做,不就是为了继续掌控大理的吗?段明成却没有插足其中,这让段正严附十分欣慰。

“都是父王平日教导的功劳,儿臣愚笨,不能帮助父王什么。”段明成赶紧说道。

“往往愚笨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得到最多的人。”段正严叹了口气,说道:“走吧b个时候陛下恐怕已经启程,我们去迎接圣天子的到来。”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段正严都认为,为了自己的几个儿子,自己也只能前往觐见李璟。

正文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大理

龙首关外,伯颜领军驻守龙首关,高宠领军两万近卫军护卫李璟前往羊苴咩城,李璟的马车是由六匹白马所拉,倒是显的极为威严。随着李璟的一声令下,马车缓缓而行,朝羊苴咩城而去。

“陛下,这是羊苴咩城传来的消息。”杜兴见羊苴咩城最新的消息送了上来。

“段正严也算是一个仁厚之君,可惜的是,太过仁慈,对自己的几个儿子没有什么约束力,好好的大理陷入内斗之中,这几个儿子也是无能之辈,居然想着巴结朕,获得留守大理的机会,倒是有些意思。”李璟看着情报,曳。

这个时候段家子弟不知道低调,反而征集羊苴咩城的百姓,粉刷京师,劳民伤财,在李璟看来,这是一个愚蠢的行为,难道李璟册封了高量成,册封了自杞,还会册封段家人不成?也不知道段家的几个儿子哪里来的信心。

“陛下乃是天下至尊,这些人巴结陛下,也是正常的。天下人谁不想巴结陛下,而成为人上人的。”杜兴忍不椎道。

“段正严已经出来了,本来都已经当了和尚,跳出了红尘之外,现在也被他的儿子们连累了走出了无为寺,这样的儿子不是废物是什么,段明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段家,嘿嘿。”李璟摆了摆手,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让大军前进,但心中对段家的鄙视却是显露无疑。

羊苴咩城外,已经被粉刷一新,昔日的城池似乎再次焕发出容颜,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大理刚刚建国的时候,只是这个时候大理的君臣们心情却是很复杂的。大理这个国家或许今日就不会存在了,或许还能苟活下去,而最后的结果,都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队伍之前,乃是段正严,这个大理皇帝,现在身着袈裟,在他身后,段正兴、段明成等段家子弟也站在一起,脸上也都露出忐忑不安的神情,这些人就算是做了这一切,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故而忐忑不安,唯独段明成面色平静。

在段氏子弟之后,就是高量成等高家子弟,然后褚氏、古氏、朱氏等大臣纷纷在列其后,在一边的还有穿着各种服侍的白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首领、长老等人,还幽就是大理各郡的太守、郡尉等等,数百人都云集在羊苴咩城城下,这种情况在大理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来了。”不知道是谁低声说道。

众人感觉到大地在震动,很快就见远葱一道黑线呼啸而来,径自朝羊苴咩城杀了过来,气势恢弘,杀气冲天,段正严面色苍白,这是骑兵。望着骑兵杀来,段正严甚至担心这些骑兵会不会一口气,将自己这数百人全部杀死。

不过,很快这种情况就消失了,领军的是朱武,他手执宝剑,来到段正严前,大声说道:“奉陛下旨意,大唐军队从现在开始正式接管大理城。”不错,从今日起,羊苴咩城就成为大理城,大理王朝的京师就因此而改了姓名。

“大学士,请。”段正严嘴唇颤抖,面色苍白,最后化成了一声长叹,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让人放朱武领军进城,接管城防。

半个时辰后,才见一队骑兵呼啸而过,去通知李璟。说明朱武已经掌握城防,才会如此放心大胆的请李璟入城。望着这队骑兵呼啸而过,大理君臣面色复杂,不管昔日如何相斗,如何厮杀,但这羊苴咩城总是自己祖先们奋斗的地方,现在不仅为他人所占据,还被改了名称,以后这个地方还是自己祖先们奋斗的地方吗?众人心中顿时生出无限的波澜。

唯独段家人没有任何表示,段正严面色平静,静静的站在那里,瘦削的身躯宛若是轻松一样,剩下的段家子弟脸上却露出担心之色,大军先进城,掌握城防,这难道是对段家的不信任吗?更或者说,马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很快,就见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就见无数精锐簇拥着一辆马车缓缓而来,众人双眼一亮,他们知道李璟来了。一时间上到段正严,下到普通百姓,纷纷拜倒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之声直上云霄,声震四野。

李璟的马车停了下来,他从车内走了出来,看着跪在地上的段正严,一身袈裟,看上去格外的刺眼。他叹了口气,对身边的近卫说道:“段正严乃是国丈,将他请进来吧d余的人都起来吧!”到底是段白凤的父亲,更重要的是,段正严在民间的威望很高,算是仁慈之君,杀谁也不能杀了段正严,当然,段正严现在是一个和尚,李璟也不好下手。

段正严显然没有想到,李璟会邀请他入马车,先是一愣,很快脸上就露出喜色,在近卫的带领下,就上了马车,朝李璟行了一礼。

李璟笑呵呵的说道:“大师不必多礼,请坐。”

段正严心中一阵苦笑,李璟称呼自己为大师,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已经跳出三界红尘之外,大理国的事情也轮不到自己管了,将自己想要说的话一下子给挡住了。偏偏自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马车缓缓而行,径自朝大理原来的皇宫而去,马车内,李璟端详着段正严,这个家伙就是段誉的原版,的确是英俊潇洒,可惜的是,运气不好。

“汴京有一个大理寺,大师可以暂时去住上也一段时间,等京狮到燕京的时候,大师留在汴京也好,或者是留在大理也好,或者前往燕京也好,大师喜欢哪里就在哪里。”李璟想了想说道:“大理已经成为过去,这大理说起来,原本就是中原的一部分,当年段家先人,趁中原大乱,占据大理登基称帝,段家百余年的气运也算是到头了。大师认为呢?”

“陛下所言甚是。”段正严嘴角颤动,但还是低声说道⊥算是心中反对,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应声领命。

正文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鱼饵

大理王宫显得金碧辉煌,到底是段家百余年修葺,虽然大理偏安一隅,但是在自家王宫上,还是下了足够的功夫,其精美程度丝毫不下于汴京皇宫,可惜的是,现在王宫已经不为大理王室所有,大殿之上,李端坐在宝座之上,段氏子孙、高氏子弟、大理的文武大臣,各地的太守、郡尉,各族的首领纷纷聚集在大殿之上。 .

只是和段正严不一样,这些人都是站在一边,段正严却是坐在锦凳之上,面色祥和,刚才和李在马车上的一番对话,已经让他安定了许多,最起码自己的性命是得到保证的。

“大理之地,原本就是中原的领土,当年段思平为通海节度使,趁着中原混乱,这才建立大理国,如今,百余年过去了,大理终于回到中原的怀抱,这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李面带笑容,不管这些家伙心中是怎么想的,但他说的话就是真理,在场的众人谁也不敢说自己。

高量成听了嘴角一阵抽动,这些话自己还真的不好说什么,连段家都是如此,更不要说什么高氏了,高氏比段家人更没迂位。他心中更是有一阵失落,李已经说出了收回大理,就意味着大理不可能分裂在外,大理已经是中原的一部分。

“大理民族众多,白族、瑶族、汉族等等都聚集在一起,毕竟与中原有些不同,但既然是归顺大唐,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一切规矩都按照大唐的来,朕准备在大理设立行省,有布政使、按察使和防御使,布政使劝课农桑,治理大理政事,按察使掌管刑罚,防御使掌管一庶队,三者分立,这一点在行试下也是如此。”李不在意的说道。

“不知道陛下准备以何人为布政使、按察使和防御使?”高量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当李率领大军进入大理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想掌握大理,成为第二个段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三使身上,这样也能维持高氏在大理的权力。

首节 上一节 67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