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678节

“本朝的官员都是采取轮换制,采取当政者不得在家乡任职。”李扫了高量成一眼,他知道高量成的心思,但并不认为自己的决定有什么错误,大理刚刚平定,平静的局面下面也不知道有多少的暗涌,眼前的众人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忠心的,唯独只有狠狠的杀上一遍,才会解决这些人。

高量成面色一变,双目中闪过一丝慌乱,李的言语虽然很平静,但是他仍然从其中听出了一丝杀气,大唐皇帝恐怕是逼着众人造反,一旦造反,恐怕就是众人的死期。

“杨庭敬,你为滇世御使,领军三万坐镇滇省。”李看见人群之帜杨庭敬,指着对方说道:“作为防御使,主要就是剿灭境内所有叛逆,一切山匪盗贼都是你要剿灭的对象,你记住了吗?”

“臣遵旨。”杨庭敬没想到自己居然得到这么大的好处,滇世御使就是滇省第三号人物,掌握三万精锐大军,震慑滇省百族,不敢擅自乱动,位高权重,这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的。他似乎看见周围人羡慕的眼神。

“你对这一块也很熟悉,对于滇省百族帜一些忌讳的事情也要多加注意』得擅自干涉百族风俗习惯。记住了吗?”李看了杨庭敬一眼,让杨庭敬掌握滇世御,主要还是因为此人胆大心细,熟悉滇省的一些情况。

“臣明白。”杨庭敬顿时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赶紧正容说道。

“陛下,那布政使和按察使将由何人担任,草民以为,这大理刚刚归附朝廷,应该以稳定为主,不如用一些熟悉本地的人来做布政使和按察使。还请陛下明察。”白族首领杨建川出言说道。他的话倒是得到周围众人的赞同,纷纷出言,大殿之上顿时多了一些议论。

高量成的脸色顿时好了不少,这些部族与自己都交好,他知道,若是这句话是自己说,李绝对不会让自己留在大理,但这些部落首领说出来,李为了安抚这些部族,必定会鸦个熟悉大理的人,这个人巡必定是自己。一旦自己呆在大理,就算大理的军权掌握在杨庭敬手上,自己也能解决杨庭敬⊥算对方有数万大军在手又能如何?就算对方背后背靠天子又能如何,天高皇帝远,最后必定会为自己所算计。

宝座上的李扫了众人,面色平静,不见半点不悦之色,说道:“众卿的想法,朕也是知道的,不过,既然已经成为大唐的臣子,就必须要一视同仁,大理已经成为过去,众卿以前是大理的臣子,现在是大唐的臣子,这中间还是有区别的,我大唐蒸蒸日上,大理已经灭亡,这就是差别,想要做大唐的臣子可不简单,想要牧守一方,更是不容易,一省布政使就这样简简单单从众卿中挑选出来肯定是不行,天下不服,就算朕也不放心♀大理第一任布政使肯定是朝廷所派,不过,布政使任期三年,三年之后,可以从诸位中疡,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先是一愣,很快就是双眼一亮,听李言语帜意思,这个布政使众人居然都有戏,这下就活络开来,谁不想主政一方,这样的位置凭什么让给其他人呢?

高量成面色一变,没想到李居然会做出这样的疡,看上去很是公平,但实际上,却是将自己排除在外,可笑这些家伙,还真的以为大唐皇帝会将布政使的位置让给众人,大唐皇帝岂会这么容易对付。

“实际上,诸位想要为大唐效力,朕十分高兴,只是中原说的都是汉语,尔等除掉你们这些首领,或者是贵族之外,又有多少人说的是汉语?”李迟疑了一阵,说道:“大唐以科举作为晋升的阶梯,若是不能参加科举,朕不知道如何才能晋升尔等?”

正文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学汉语,众人的面色顿时变了起来,汉语是官方语言,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并不是所幽地方都是学汉语的,比喻,这乌蛮三十七部就是有自己的语言,只有少数人才会因为需要,学习官方语言,这些部族的族长、长老们就是以学官方语言为荣。

但并不是所幽,这些人也不是愚蠢之辈,所有人都学了汉语,那白族还是白族吗?瑶族还是妖族吗?也许不久之后,这些不足都不是忘记了自己的一切。忘记了自己的来历,都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汉人。

眼下是商议,而不是命令,众人顿时迟疑起来,这样的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许诺下来的,为了一个可能性很小的布政使,放弃自己部落的语言甚至风俗习惯,这些合适吗?一时间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大理虽然山清水秀,但这个地方还是太小了,小的有些人连县城都没有出过,不知道山外的情况,这样的人如何能带领自己的部族走向繁荣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原,许多读书人都走上了仕途,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李璟低声笑道:“大唐的领土绝对不仅仅只有中原,也不仅仅只是包含大理,北至漠北草原,西至波斯,南至李朝、升龙,东至扶桑,日后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领土,有了广袤的土地,都是需要人去治理的,中原人才虽然不少,但地方大了,人手还是不够的,这些还需要众卿相助啊!”

众人听了之后,连呼吸都变的急促起来,当官这是这些人很向往的事情,当大理王朝的官没什么意思,终日害怕大理为大唐所灭,但是当大唐王朝的官就不一样了,大唐皇帝英明神武,若是能当一个太平县令,也是相当不错的事情。

高量成在一边看的分明,心帜一点怒火正在升起,这些该死的家伙,只知道眼前的这些利益,却忘记了李璟的根本目的,李璟分明就是想离间这些部族,削弱这些部族。可惜的是,这些事情高量成知道,或者,这些部族的首领们都知道,但无人说出来。

“你们也都知道,本朝的公、侯、伯三者暂时都是拿着俸禄的,但日后不一样,朕准备将中原以外的地方都分封出去,本朝的爵位主要还是从军功而来,只要你立下军功,都有机会获得爵位,等大封群臣的时候,或许能得到数里乃至百里地都不等,在那里,你们就是那里的王,掌控他人生死。”李璟笑呵呵的说道:“当然,想要做到这些,首先你要加入大唐的军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一切。但加入大唐的军队,你若是连汉语都掌握不了,如何来指挥大军作战,如何交好同袍?”

李璟笑容满面,嘴角更是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大殿上已经寂静无声,而他已经听见众人的呼吸声越来越重,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描述已经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谁不想封妻荫子,谁不想光宗耀祖,谁不想作威作福,掌控他人生死,但只要是在中原,都要遵守大唐的法律,大唐皇帝的任何命令都是圣旨,在大唐,你擅自杀了一个仆人,都是要倒霉的,但若是在自己的封地上,除掉不犯十恶不赦的罪,根本就没有管你。

别看这些部族的首领们都是高高在上,甚至能决定族人的生死,但绝对不敢光明正大的来,现在李璟给对方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提供了这样的念想,众人心中岂不高兴。

“陛下,臣等愚钝,若是出兵打仗,臣等自然是可以的,不落人后,但是这科举?大理虽然有些人才,但绝对不能和中原才子相提并论。大理的士子如何能取得成绩呢?”高量成一脸的苦涩,他绝对不能让李璟的计划得到施行。

果然,高量成话音刚落,众人的脸色顿时生出一丝变化,李璟说的再好,若是实现不了,一切都是白搭,除非是派出族人,参加军队,参与战斗。但想要在军中立足,除掉勇猛之外,还是要识字,想要融入大唐王朝,也是需要学汉字,说官话。最后还是走回了原路。

“呵呵,大唐推心是免费读书,朕已经让人编写出三字经、侵文、百家姓三个启蒙书籍,在我大唐,孝子启蒙的时候都会读这三本书,若是走武将的道路,除掉勇猛之外,学会这三本启蒙书籍,基本可以应付一切了。若是走文官,那就继续深造,继续读圣人文章,朕已经决定了,每三年的科举之中,凡是进士名单之中,必定有一到两人为滇士子,以二十年为期限。朕今年三十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还是可以做主的,诸位以为如何?”李璟继续抛出诱饵,想要彻底的收服这些部族,不付出点是不可能的。

随着李璟话音刚落,原本已经失望的众人,再次睁大了双眼,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二十年内,还有六次科举考试,意味着将会有十几个人可以入朝为官,若是走武将的道路,甚至更多。

高量成一颗心已经落了下去,冰凉冰凉的。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眼前的局面了,甚至他看见一边的自杞脸上都有意动之色。

“陛下此言当真?”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站了起来。

“朕金口玉言,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的,莫说是文官,就算是武将,只要他忠于朝廷,只要他通过简单的考试,进入武学之中学习一番,晋升的速度远在中原汉人之上。”李璟不在意对方的怀疑说道。他正好需要招一批作战凶猛的山地兵,为以后南下李朝做准备,哪里有比大理青壮更合适的地方。他相信,这件消息一旦传扬出去,大理上下必定为之轰动,自己也能因此收割大理民心,也许用不到二十年,就能和平解决大理之事,彻底的消除大理段氏对大理的影响。

众人听了顿时一阵惊呼,文官的名额或许少了,但武将的名额绝对不少,西南最不缺少的就是勇士。

正文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纵虎归山

大殿内的众多部落首领脸上都露出欢喜之色,高量成面色平静,心中却是在滴血,这就是大义的好处,李璟占据大义,用大唐的官位来吸引这些人,可恨的是这些家伙,都为眼前的利益所吸引了,忘记了以后的事情,可以想象,二十年后,甚至不需要二十年,李璟必定会违背今日之举,什么赏赐两个名额,什么升迁优先,这都是废话,西南大理这么做了,那其他的西夏、契丹等等,不都给吵死了,归根结底,李璟就是想用一种非常和平的方式,完成大理到滇省的过度。等到过度成功的时候,就是李璟下杀手的时候。

不行,决定不能让李璟这样轻松下去,高量成扫了自杞一眼,两个昔日的仇敌相互碰撞了一下,很快就将目光收了回去,彼此的心思都看的很清楚。

“除掉众部族的晋升之外,朕会让工部、太学的延们帮助你们改善生活条件,教你们种植水稻,将大山里面的百姓都搬到平原上来,朕不可能让每个人老百信都活的自在,只能旧能的让他们活的好好的。”李璟扫了众人一眼,微微叹息道。

李璟雄才大略,征战天下,但他的金手指仅仅只是对历史的走向,并不能脑洞大开,弄个杂交水稻来。对民生的帮助实际上并不大,想要解决大唐百姓的温饱问题,无疑是不可能的事情☆璟能做的,就是旧能的让这些百姓活下去。

“陛下真乃天可汗也!”瑶族部落首领忍不住跪在地上山呼,其他众人也纷纷山呼万岁♀是对一个帝王最基本的要求,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帝王都能做到的。

“起来吧!”李璟曳,他看了段正严一眼,说道:“岳父大人,段氏子弟之中,何人可以为官?”段家子弟不少,这些人不可能人人为官,但李璟自己不好说出来,只能交给段正严。

“回陛下的话,明成忠厚老实,可以继承段氏家业。”段正严沉默了半响,最后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自己的几个儿子已经在李璟面前失去了圣眷,索性的还有段明成,还能得到一点什么。

“既然如此,段明成先到礼部做一个员外郎吧!为陶侯。”李璟想了想说道。他不喜欢段明成,一个将自己的父兄当做筹码的人,这样的人要么是枭雄,要么是无能之辈,段明成两个都是,有枭雄之心,却无枭雄之能,当一个员外郎,都已经过了。至于陶侯也只是给大理段氏的面子而已。

“臣谢陛下瞒。”段明成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却没有说什么,自己已经继承段氏的一切,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一边段正兴等段氏子弟双目赤红,死死的望着段明成,没想到最后居然让段明成这个家伙得了好处,段家的一切都成为段明成的了,这些人心中也恨李璟刻薄寡恩,这么大的大理城就送给对方了,李璟只是册封一个侯爵,让人心中十分不满。

还有一个失落的人就是自杞,同样是大理的一方人物,两个册封为侯,只有自己是伯,而且还是一个不受重用的伯,让他如何能受得了。

“陛下,臣自杞愿意派出一万勇士为大唐效力。”自杞眼珠转动,上前说道。周围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为了投靠大唐,不遗余力,将族帜勇士君派了出去。

李璟也是哈哈大笑,说道:“难得卿如此忠心,只是自杞族人本来就不多,一口气派出了一万人,会不会有碍族中生产。”这人数多了也是不好的。

“这个,回陛下的话,唯独罗殿、特磨不受约束,经常兴兵征战。”自杞想了想说道。

“陛下,罗殿、特磨两部实量大,经郴服王化,这次觐见陛下,也不见有首领前来,臣认为大不敬,应该派兵剿灭。”高量成出言说道。

“鄯阐侯所言甚是,臣也听说罗殿等乌蛮部落凶狠残暴,喜吃人,臣也认为应该派兵剿灭。”段正兴扫了高量成一眼,终于站了出来。

“陛下,兵者国家大事,不可不查。”朱武劝阻道:“朝廷对罗殿、特磨之事并不清楚,山川地理都不熟悉,臣认为不能轻易做出判断,轻易下达进军的命令。”

“陛下,罗殿、特磨等部族不来觐见陛下,本身就是对陛下的不敬,对大唐的不敬,臣认为该罚,臣愿意领军出征,剿灭两族。”高宠大声说道。杨庭敬、呼延保等人也纷纷出言,各个义愤填膺,李璟的命令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下达,大理各族纷纷前来,唯独罗殿、特磨两族不前来觐见,这就是大不敬。

首节 上一节 678/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