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电影世界穿梭门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95节

  边党游离在寒党与朱党之外,不管当家的是哪个党派,只管要钱,要粮,要人马,镇守边境。

  从名声来说,寒党与朱党声势浩大,以力量来说,边党才是力量最强的。

  请君暂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封侯,乃是人的至高追求,古往今来,唯有军功可封侯,哪怕内阁首辅严松,身也是没有爵位的。

  镇守边关的儒士,都是一群战争狂人,朝廷可以没有朱党,也可以没有寒党,却不能没有边党。

  一但有大战发生,朱党与寒党都得退位让贤,全国下都要被边党接手。

  “新政艰难,严松要失势,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啊。”

  王旭的屁股,坐在士绅阶层,当然不会痛哭严松一去,新政反复,天下百姓又将受苦之类的话。

  严松要是失势了,自家老师便能位。

  薛牧山归隐之前,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言官领袖,因为反对新政而告老还乡。

  寒党失势,朱党论功寻赏,作为朱党急先锋的薛牧山,总不能官复原职行了吧。

  左都御史,与六部尚书齐平,身为言官,往六部调的可能性很低,再往只能是入阁。

  入阁,执掌朝纲!

  想到妙处,王旭都忍不住偷着乐,面有阁老罩着,未来的路想不通顺都不行。

  “胡志明真是这么对你说的?”

  返回九泉镇,王旭拜见了薛牧山,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听到王旭的话,薛牧山却没显得太高兴,反而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老师,您不高兴吗?”

  “高兴?怎么高兴?”

  薛牧山眉头紧锁,手拿着本庸,轻声道:“你可知,新政推行了几年?”

  “五年吧?”王旭对新政不太了解,只知道青苗法是五年前出现的。

  “是啊,五年,还不是时候啊!”

  薛牧山将庸放在桌子,自言自语道:“时间太短了,如今新法刚见成效,寒党失利,新法必定被废。要废新法我不反对,可现在不是废除新法的时机,依我之见,新法怎么也要推行十年才是。”

  说到这里,薛牧山转头看向王旭,问道:“你可知为什么?”

  “弟子不知...”王旭微微摇头。

  其实,他知道一点,只是不好说。

  新法让利于民,贫士绅,富国库,这些年来,国库渐丰,连往边镇的拨款都多了不少。

  历史,张居正变法之后,保证了万历年间的国库充盈,实现了万历兴,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基础。

  严松变法也是如此,变法之前,朝廷基本入不敷出,而现在却是国库充盈。

  朱党之,未必没有这种见识,但是他们的身份,位置,不允许他们实行新法。

  如果让严松与寒党,实行新政十年,二十年,再将新政打落尘埃,新政留下的家底,又将保证数百年的稳定。

  数百年之后,再次陷入入不敷出的轮回,到时候,又该是新一轮的变法了。

  寒党,朱党,周而复始,犹如夏冬交替,才保证了王朝稳定。

  现在打落新政,确实是早了点,朝廷还没有积累出过冬的家底呢。

第880章灾民的请求

   朝廷的赈灾,并不是从扬州开始的,哪怕很多灾民逃到了扬州,这群人也注定将被遗忘。

  南方灾情的源泉在交州,那里才是动乱的根源,钦差南下的目的地。

  一连一个多月,灾民一天增加个两三万,一个月之后,徘徊在九泉镇外的灾民,人数便突破了八十万大关。

  到了这个时候,像有人关了水阀一样,涌来的灾民一下止住了,每天从外来的灾民,一夜之间从几万人,减少到了七八百人。

  这七八百灾民,也不都是刚从交州过来的,很大一部分,属于徘徊在溧阳县外的灾民,听说这边有人赈灾才赶了过来。

  一问才知道,赈灾大使胡志明,已经在交州主持赈灾。

  那边的灾民虽然还是吃不饱,却也不至于留下是等死,有活路,谁还愿意背井离乡。

  此时,正值一月份的小寒,人人皆道,小寒过了便是年。

  伴随着小寒,外面下起了小雪,为大地镀了一层银装,距离过年,只有一个半月了。

  “少爷,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一日早起来,王旭正在粮仓清点存粮,刘权便嚷嚷着跑了进来。

  王旭闻声抬头,看着一脸喜色的管家,问道:“什么好消息,是溧阳县开城赈灾了,还是金山府往外派粮了?”

  一听这话,刘权的兴奋变成了苦笑。

  溧阳县令,是个年过古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老混子。

  或许年轻的时候,程县令有不管不顾,放手赈灾的豪情。

  现在嘛,县城不失,便是他的最大功劳,整天知道躲在城里混日子,哪会用县里不多的粮食去赈灾。

  至于金山府,其实还不如溧阳县呢,赈灾大使的粮食从哪来,还不是从扬州与冀州调过去的,现在的金山府是个空壳子。

  金山府内要是有粮,也不用溧阳县一催再催,早有粮食下拨过来。

  什么也没有,说明金山府乃至整个扬州都不富裕,毕竟,先北方,后南方,两次闹灾下来,人族九州都伤了元气。

  “都不是,那喜从何来啊?”

  王旭收回目光,想不出还有什么喜事,总不能灾情还没有被扑灭,朝廷要论功行赏了吧。

  刘权察言观色,看到王旭将信将疑,急忙道:“少爷,我说的喜事虽然不是这两种,却也相差不远。今早,有难民的宿老对我说,交州也开始赈灾了,大家不用死了,很多人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放心不下,打算回去看看。”

  “灾民要走?”王旭一脸惊喜。

  “对,要走!”

  刘权的回答很肯定,灾民往扬州来,不过是交州无粮,活不下去。

  现在交州有粮,也有人赈灾,还待在扬州做什么。

  要知道很多灾民,都是有老,下有小,除了拖家带口,或者在这边混的不错的,谁不想回去看看。

  而对王旭来说,灾民离开却是天大的喜事,从闹灾开始,王家已经撑着灾民,撑了足足两个月,家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八十万灾民,只要走一半,也能大大缓解粮食压力,撑到开春都没有问题。

  看着王旭脸的喜色,刘权搓着手,小声道:“少爷,灾民是有要走的意思,不过…”

  不过二字一出,王旭知道没有那么容易。

  果然,刘权接着说道:“走是想走,可是灾民手没有粮食,都怕饿死在半路。毕竟,一路能找到的吃的,都被灾民吃的差不多了,回去的路恐怕来时还不好走。”

  “接着说…”王旭收敛笑容,示意刘权说下去。

  刘权也不隐瞒,三言两语的说了一遍。

  原来,灾民想走是想走,但是不敢走,怕路没有吃的,回不了家。

  灾民的宿老找刘权的时候,先是说了下灾民想要回家的心愿,随后又提了个请求,问王家能不能送佛送到西,给他们一些口粮。

  还承诺,这些口粮算借的,每人借五斤粟米,春收的时候还十斤。

  听去,这主意不错,借五斤,还十斤,是个好买卖。

  实际根本不是这回事,灾民都是从交州来的,谁敢肯定这粮食借出去还能收回来。

  算能收回来,总不能为了十斤粟米,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过去吧。

  用脚趾头想,也没有这么干的,前脚赈灾,后脚催粮,你这是赈灾,还是放高利贷呢?

  王旭苦苦打造的名望,总不能为了这十斤粟米折进去吧。

  “少爷,粮食我们是借,还是不借啊?”

  刘权不干自作主张,等待着王旭的回答。

  王旭也犯了难,叹息道:“我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我怕的不是借粮,而是借粮之后这些人不肯走了又怎么办?”

  王旭从不觉得自己是主角,如果是主角的话,灾民借粮之后,肯定说走走,临别之际还少不了一脸泪双行,演次感人一幕。

  但是他不是主角,没有王霸光环加身。

  怕怕,说一套,做一套。

  有多少人是想走,又有多少人是嘴说想走,骗了粮食后又想留下当灾民,继续白吃白喝?

  人心从来经不起考验,拿九泉镇的人说吧。

  难道这些人不知道,王家施粥是给灾民吃的,他们吃一口灾民要少吃一口?

  他们知道,一清二楚。

  可实际呢,还是有很多人,拖家带口的来吃白食,面对质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个别人,更是怒气冲冲的反驳:“这些粮食灾民吃的,我们吃不得?大家都是一个镇的,你王家有粮食赈灾,却没粮食给我们吃,哪有这样的道理,你王家好生小气!”

  人心也是如此,自古以来,知恩图报者少之又少,见利忘义者多不胜数。

  王旭怕给了粮食,还有人不肯走,或者要求更多。

  到了那个时候,不说王家的粮食够不够分,算够了,养出一群白眼狼的好戏,也能让王家成为笑柄。

  赈灾,赈灾!!

  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绝不是电视里几个小姑娘,搭个棚子,架一口锅能办的。

  这种事,是真的费力不到好,世家大族,一个不好都要折里面,沦为士绅的笑柄。

  一些小说,主角动不动赈灾,收获一片人心,得到百姓的拥戴,那真是想多了。

  真有这么容易,为什么古代的世家大族,对赈灾二字避之不及。

  难道这些人,都没有主角聪明,看不出赈灾里面的玄机吗?

  不是,正是因为足够聪明,看出了玄机,才没有人敢轻易犯险。

  如果真有人穿越到了古代,转生到了大户人家,还有一定的话语权。

首节 上一节 595/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旅人

下一篇:漫威里的德鲁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