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电影世界穿梭门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96节

  在座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除非有主角命庇护,或者沈万三那样的家底,不然赈灾二字,还是别碰为好。

  碰了,十有八九谁碰谁死,千年的世家也搁不住一阵折腾。

  再干脆点,也不用穿越,有这个情怀,去大街扶倒地的老太太起来行。

  任你开奔驰,坐宝马,扶起来几个,家底也得败个干净,更别说几十万,百万的灾民了。

  扶老太太起来,哪怕被讹诈,也是做好事啊。

  老太太这么大岁数,还要用这个办法来补贴家用,肯定有自己的难处,心肠这么好,帮帮她喽!!

  “这件事是好事,但是…”

  王旭不算好人,他做的事都带走功利心,想了很多之后,还是微微摇头:“不好办啊,得从长计议才行!”

  说到这里,王旭思索片刻,又道:“这样吧,你将各个赈灾点的宿老都请过来,这不是一拍脑袋能决定的事情,得再合计合计!”

第881章 新年

   无数探马放出去,花了两个时辰,总算将八十万难民,能拿主意的百多位宿老请来过来。

  宿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人,不都是老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年人,老者反而是少数。

  这些人齐聚一堂,坐在搬来的椅子。

  王旭则领着刘全,身后站着十几位健仆,坐在主位。

  看着不过八岁,却一直在主持赈灾事宜的王旭,下面的宿老们五味杂陈。

  之前要是有人说,他们逃到扬州,会得到一个八岁孩童的救济,一定会觉得说话那人是疯的。

  八岁的孩子,怎么能干出这样的大事,这是不合常理的。

  但是现在,没有人笑得出来,因为王旭是当家做主的人,至他们,下至八十万灾民,全靠着一个孩童的救济才能活下来。

  灾民有人说,王家的少爷,那是天的菩萨转世。

  又有人说了,那不对,王家少爷降生时,明明来的是终南山道士,怎么成了菩萨转世了。

  要说转世,也是星君转世,保不准这个王家的小少爷,是天的哪位星神,见不得民间疾苦才下来的。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自然有人将信将疑。

  毕竟,王旭表现的不似凡人,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出过的神童不少,这么神的却没几个,往前也十二岁拜相的甘罗,能压他一头了。

  “在座的诸位长者,都是王旭的长辈,有什么话,我不藏着掖着了。听刘全说,交州情况渐好,大家有要回去的心思,有没有这回事?”

  王旭坐在主位,看着眼前的百多位宿老。

  宿老们面面相视,小声交谈一会后,有人站起来说道:“是有此事,大家出来两三个月了,思乡之心甚重,如今赈灾大使已经在交州主持赈灾,情况有所好转,很多人都想回去看看,只是手没有余粮,不敢路。”

  “粮食...”

  王旭微微点头,扫了眼身边的刘全,开口道:“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还有一千五百万斤粟,八百万斤豆,杂七杂八的加起来能凑出两千五百万斤粮食。”

  粮食只是个统称,粟米,大豆,稻,全都算在里面。

  听到还有这么多粮食,在场的宿老都打起了精神,等待着王旭的下。

  王旭用手指点着桌子,思考了一会,开口道:“粮仓里的粮食,还够我们撑一个多月的,借大家些粮食,让大家返乡的事也好办,不过...”

  语气稍顿,等到众人全都屏住呼吸时,王旭才再次说道:“怕怕有人贪心不足,领了粮食不走,还要继续留下当灾民,这不好办了。”

  “小少爷放心,别的地方不敢保证,十二号赈灾点,老夫保证拿到粮食的人绝不留下,绝不给小少爷添乱。”说话的是一名老汉,这人做猎户打扮,老是老了些,身却全是肌肉,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一看是老黄忠那样的人。

  “你们呢?”

  王旭看向其他人,这些人有的拍胸脯保证,有的人却言语不详。

  在场的百多位宿老,代表的是八十万灾民。

  平均下来,每人都是五六千灾民的头目,有的人手腕够硬,当然能zhe:n压不服。

  有的人能够位,靠的却是相互制衡,对灾民的掌控力度并不大,那不敢保证了。

  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有信心带着灾民走,不会生乱的人只占了三分之一。

  了解到这一情况,王旭对刘全点点头,开口道:“将笔墨拿来,给有信心能带灾民走,又不会生乱的人立下军令状。军令状一立,按人头算,走的给五斤粟米,两斤大豆,一斤稻米。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走了的人,不能再回来了,不然我可要找各位说道说道。”

  “不会,我们这些人,都是十里八村选出来的,说话不算话也没人会选我们。下面的儿郎们,都是一个地方的好汉子,说走是走,绝不会给小少爷添麻烦,不然我找他们家去。”

  猎户第一个响应,其他人有把握的,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王旭轻轻点头,示意刘全让这些人作保。

  刘全端着笔墨走去,有的人不会写名字,在纸按个手印。

  一圈之后,愿意带人返乡的宿老,大概有五十多位,占宿老的五分之二。

  剩下人摇头不语,有的是甘愿当灾民,不想回去,有的则是自觉能力不足,害怕人没带回去队伍乱了。

  签字,画押,借粮...

  对要离开的灾民,王旭也不栗色,每人都给五斤粟,两斤豆,一斤稻,总共八斤粮食。

  这些粮食,不足以只支撑这些人返乡,但支撑十来天还是可以的。

  里路混合着野菜,树叶,应该能顶小半个月,至于后面如何,不是现在能考虑的了。

  听到可以回家的消息,灾民们欢呼雀跃,第一天走了二十多万。

  剩下的人也在观望,第二天又走了十几万,第三天走了几万,第四天还是如此。

  一星期下去,八十万灾民,只剩三十万留下,大多数都走了。

  连以前一些不想走的人,看到大家都走,也起了随众的心思,毕竟出来了好几个月,有机会,谁又不想回去看看。

  十天后...

  该离开的都离开了,来的来,走的走,九泉镇外的灾民,维持在了三十多万的人数。

  剩下的人,都是不想走的,有的人拖家带口的来,本没打算回去。

  还有的人,不是两手空空的来逃荒,带了些家底。

  看到九泉镇这边的情况不错,没有了要走的意思,整天往镇跑,寻思着怎么将户口迁过来,在这边安家落户。

  灾民少了,这是切身实际的感受,还有个感受是新年快到了。

  今年的新年,在二月十二号,满打满算也还剩十天。

  年关将近,人心免不了浮躁。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从县传来消息说,灾民渐渐散去,程县令也不慌了。

  面有说法,说新年的时候,县也会跟着赈灾,从初一维持到十五,算是在灾情过去之前秀一波。

  这算是个利好的消息,现在的溧阳县,王家是民家赈灾规模最大的一家,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地方赈灾的,不过都是小打小闹。

  县出面赈灾,能极大缓解王家粮食压力,毕竟经历过前两月的赈灾,再加灾民回返的派粮,王旭手的粮食也捉襟见肘。

  大年三十...

  “过年啦!”

  一身华服的王旭,带着四个狗腿子,心情愉悦的走在大街。

  街,九泉镇的镇民,已经开始张灯结彩,贴春联的贴春联,烧爆竹的烧爆竹,往常热闹了许多。

  往镇子外面走,留在镇子外面的灾民,也一个个的将自己洗漱干劲,换下了一路穿来,不曾换过的乞丐服,看去顺眼了许多。

  看到王旭出来,灾民欢呼雀跃,更有人当场跪下,磕头道:“小王老爷,老汉我给您磕头了,您是好人,大大的好人啊!”

  “王少爷,王少爷,王少爷!!”

  灾民们围着王旭,没有乐器,他们敲打着竹杠,围在一起载歌载舞。

  王旭脸满是笑容,这些留下的灾民,大部分将在开春融入九泉镇。

  有了这三十多万人,九泉镇的规模起码能扩大两倍,而且这些人都受过王家的恩惠,哪怕斗米之恩三年而止,救命之恩十年可忘,但是短时间内有这些人的支持,王家都将在九泉镇说一不二。

  有了这份根基,再加灾情过后,朝廷可能的论功行赏。

  王家将冲出乡镇,一跃而成县的新贵,而名望,更会随着百万灾民,口口相传的流传下去。

  用不了几年,一传十,十传百,扬州之地再提起金山府王家,谁不得竖起个大拇指。

  “不积跬步,不以致千里,千里之行,今日始于足下!”

  王旭脸带着微笑,笑着跟灾民们打招呼,暗想道:“养望的第一步,今日算是成了!”

第882章 绣娘进王家

   过年了,多的保证没有,吃一顿饱的还是可以的。

  第一次,王家的赈灾点,放开了粮食的限量。

  从一碗粥,一个窝头,变成了两碗粥,三个窝头,粥里面还有点肉沫跟野菜。

  看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瞪大着眼睛,满是欢喜的抱着木桶,从赈灾点接过粥跟窝头,回头之间的那个笑,连王旭都受到了感染。

  “娘亲,今天给了好多吃的,你看粥里还有肉呢,我们终于能吃饱了!”八九岁的小姑娘,抱着用木头挖出来的木桶,欢天喜地的跑向母亲。

  王旭目送她远去,不知道今年的这个新年,是不是小姑娘这辈子,过得最快乐的新年。

  或许三五十年之后,小姑娘长大了,日子也过好了。

  回想起来,她会对自己的家人说,某某年的那个冬天,那个新年,她吃过的那碗粥,那个窝头,是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后辈子孙围在身边,听着老祖母讲当年受灾的故事,王旭可以肯定,他在这里面一定是光辉万丈的那个。

  其实不用以后,是现在,有很多灾民,在供奉他的长生牌坊。

  不谦虚的说,他现在是万家生佛。

  “少爷,夫人叫您回家吃饭。”

  在外面转悠了一午,家里面派人来找他了。

  “走,回去!”

  王旭离开赈灾点,坐着马车赶回家。

  过了前院,正要往吃饭的堂走,突然一个背对着他的丫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站住!”

首节 上一节 596/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旅人

下一篇:漫威里的德鲁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