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升级避难所 第184节
而且这种方式在研究人员手中也做出了改进,只需要在原有的进气口下方切割出一个口子,将新的进气涵道接上去就可以实现,并不需要整个进气涵道重做。
最终的成品看上去就像是多加了一个插件一样,但从效果来说,却非常的实用。
至于说改造引擎的电驱补偿方案,虽然这个方案很好,但最终还是没有被推行下去,只是决定改造一两架来用于电驱引擎的研究。
毕竟比起空滤改造方案来说,显然是核动力的电驱方案更加有价值,也更加的吸引人。
不过这些研究就没有交到陈新手上,而是交给了几个原本就研究飞机引擎的研究所,陈新所准备的新飞机的设计图也转交给了研究部门进行研究和试制。
这并非是国家的要求,而是陈新主动提出自己不负责新飞机的研制工作。
毕竟这是个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他图纸都做好了,只要依照图纸去制造飞机就能够把飞机造出来。
之后的工作无非是对原型机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整或改进,这需要专业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确实也不需要陈新自己去亲自来做这件事。
虽然他来做的话,只需要一两次升级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当然,国家也没有让陈新就这么闲下来,而是委托他开发更先进的新式战斗机。
在现如今的环境下,国家的军事力量当然同样也受到了削弱。
陆军还好,虽然机动力量受到了限制,但普通士兵依旧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作战能力,虽然进攻不足,但防御敌人的进攻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在陈新提供了外骨骼防护服之后,军方就在大量生产这种新装备,目前已经列装了大部分主力作战部队,让军队的战斗力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虽然没有机械化装备的辅助,但单兵作战能力却还要胜过灾难之前,足以对抗任何地面部队了。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周边国家并没有进攻炎国的能力,但这可不意味着军队能够放松警惕。
只是陆军虽然还有一战之力,可海军和空军却都快要被剃成光头了。
空军的问题主要是飞机引擎的问题,无论是喷气式还是螺旋桨飞机,都无法在充满了粉尘的空气中飞行。
不过靠着陈新提供的新式空滤以及改进方案,加上环境正在逐渐恢复,空军的飞机也在逐步解封,战力总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不至于让重金培养出来的比金子还要宝贵的飞行员就这么荒废掉。
但是海军所面对的问题就要严峻多了。
海岸线的上涨吞没了海军原本的港口和基地,这无疑给了海军一个重创。
更不用说陨石撞击之后所引发的全球大火对不能躲避的军舰所造成的损坏,在失去了沿海的港口之后,军舰损坏甚至连修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修。
而之后的气温骤降更是将海面封冻,让所有的军舰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面对数米厚的冰层,就算是核动力的航空母舰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专业的破冰船也没办法破开几米厚的冰层。
这使得海军真的全员要变成海军陆战队了。
这样的局面陈新当然有所了解,就算他不知道,军方的人也会把消息告诉他,不会让他这个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人不知道情况。
但是目前陈新能够解决的还是空军飞机的问题,对于海军的战舰虽然说不是没有办法,可目前的情况下,去动战舰无论是投入的成本还是时间都太大了。
陈新暂时还不想去动那些几万吨的钢铁造物,倒是帮空军设计几款新式飞机倒是蛮不错的选择。
虽然目前情况下,空军的直升机和部分螺旋桨飞机已经可以逐渐恢复飞行能力,但喷气式飞机现在还是无法飞起来。
不光是引擎进气的问题,还有飞机本身在超音速飞行下,面对空气中的粉尘和颗粒的问题。
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民航客机都能被一只鸟给撞下来,何况是超音速状态下的战斗机?
就算现在天上已经没有了飞鸟,但那些细小的颗粒和粉尘,依旧可以对飞机造成极大的损伤。
这一点从之前运9测试飞行的时候,不过在平流层飞了一小段时间,下来之后机身上全是细小划痕,就连螺旋桨都受到了损伤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面对这种情况,军方和国家高层自然希望能够有一款能够应对现在这种情况的飞机。
这个研发任务本来国内好几家飞机研发机构在争夺,也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研发意向和思路,但耐不住陈新在七天之内直接砸出了一架成熟的四旋翼飞机,还是像鱼鹰直升机这样的倾转旋翼!
这可是目前蓝星上飞得最快、技术最先进的直升机了,而陈新的新飞机却比鱼鹰更加先进。
高层没有办法无视陈新的存在,军方更是力荐陈新来进行新飞机的研发。
在他们看来陈新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这项任务,这可比交给其他研发机构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做出成果来要快太多了。
第436章 离子推进器
新飞机的研发任务让陈新产生了极大地兴趣。
对于他来说,搞出一架新飞机,只取决于他的想象力是不是足够丰富,而不在于其他条件的限制。
不过陈新也不能太大开脑洞,毕竟要考虑实际生产的问题,就算陈新能够搞出《星球大战》里的X翼星际战斗机,国家也连一把光剑都造不出来。
这是工业体系和整体科技的差距,并非单纯的靠陈新开挂就能够弥补。
所以说,陈新就算要设计新战斗机,也必须要考虑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新战斗机能不能够造出来除了设计上的问题之外,还有成本、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这也就导致了陈新不能使用太过夸张的技术,最好还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设计和研发。
对于陈新来说,想要把新飞机设计的先进是很容易的事情,毕竟科幻作品那么多,随便抄一个靠着系统都能成。
但要让新飞机更贴合实际,不那么先进……这可就要花些心思去设计了。
好在陈新此时所在的地方是炎国的临时首都,这里有着大量的科研力量和相关资料,而陈新又恰恰有着可以调用这些资料的权限。
具体的科研资料陈新当然是看不懂的,但让人整理出一份目前炎国在飞机制造领域用得上的技术目录和简介,陈新还是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
对于一架飞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当然是被誉为心脏的发动机。
炎国当年一直被人喷战斗机不行,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机的性能和生产研发能力,没有一台自主研发、性能可靠的发动机,曾经可是炎国在航空领域的一个巨大的遗憾。
后来在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之后,炎国终于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发动机的制造和研发也总算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过对于新飞机,陈新并不打算采用现有的飞机发动机。
原因自然不用赘述,被陈新所看好的是原本应用于航天领域的电推进系统,也叫作离子推进器。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能将工质电解成为带电粒子,再通过加速这种带电粒子来获得推力。
这也是科幻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款发动机,通常都是应用在太空飞行器上,并没有考虑在大气层内使用这个东西。
这主要是因为离子推进器所能够产生的推力太小了,或者说功率太大了。
离子推进器可以将带电粒子加速到每秒几十、几百千米,甚至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产生比较大的推力,离子推进器所需要的功率就会非常庞大,同时也需要同样非常庞大的能量来驱动它。
以目前蓝星上较为成熟的技术来说,如果将离子推进器的功率提升到200KW,那么可以产生大约0.45千克的推力,虽然在大气层内并不起眼,但如果将其上升到太空之中,摆脱了重力影响之后,这点推力已经足以推动2吨的重物了。
当然,这是受限于蓝星原有科技水平的成果。
以目前炎国所掌握的核反应堆技术,已经可以提供功率在10MW以上的可以装上飞机的微型反应堆,足以为发动机提供充沛的能量。
而陈新要做的就是降低离子推进器喷气的速度,从而提升它的推力。
这和喷气式发动机降低喷气速度,提升发动机推力的原理是一样的。
动能Ek=mv^22,动量=mv,推力是由动量决定的。
对航空发动机来说,对外的排气是损失的能量。
在动量mv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排气速度就可以降低排气带走的能量,提高效率。
同样的,保持动量不变而降低排气速度就需要更大质量的工质,即吸入更多的空气。
所以通俗的讲,航空发动机想要效率高,就需要低速推动大量的空气。
不过对于离子推进器而言,虽然原理想通,但它对空气、也就是工质的需求量却远远低于普通的航空发动机。
目前的离子推进器对工质每秒的消耗是毫克级别,所产生的推力则是0.1牛级别,如果将这个数值放大到能够满足喷气式战斗机所需的推力要求的程度,对工质的消耗依旧不值一提。
以炎国自主研发的太行发动机为例,其推力可达13.5吨,换算成牛的话就是132,300牛,对应工质的消耗大约是每秒0.13千克左右。
这个工质消耗量绝对谈不上大,同样以太行发动机为例,其空气进量是118kgsec,差不多是离子推进器的一千倍了。
所以在同样使用空气作为工质的前提下,离子发动机所需要的进气量是相当不值一提的,甚至和普通家用车差不多。
至于说制约离子推进器在大气层内使用的功率问题,在小型核反应堆所提供的充沛动力面前,也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
而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对于一架飞机来说,剩下的无非是气动布局、结构设计等一些细节问题,并且这些细节问题完全都可以用力大飞砖这条经典的物理手段来解决掉。
只要动力足够,那怕再怎么糟糕的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都能够飞得起来,只要不散架就行。
当然,陈新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打算搞什么力大飞砖,还是打算好好设计一下飞机的外形的。
只不过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他所考虑的更多的外形的帅气,而不是说合理性。
虽然按照某位因果律大佬的说法,外形越好看同样也意味着技术越先进,但对于普通的飞机设计师来说终究还是要外形迁就技术的。
不过对于陈新嘛……有系统在,他就算是造个高达也同样能超音速,所以在飞机的外形设计上,他可以更多的偏向于颜值,而非技术。
一番脑洞和参考了现有的科幻作品,陈新最终拿出来的设计定稿看上去更像是一架太空战机,而非大气层内使用的战斗机,有棱有角的虽然很帅气,但却一点也不圆润。
而且最关键的是陈新在飞机上安装的三个推进器,有两个是装在机翼上的,这可和现有的战斗机设计布局截然不同。
第437章 组装完成
新飞机的造型看上去更类似于武装直升机,在其尾部和机翼上各安装了三个离子推进器,为这架飞机提供了最高能达到3马赫的强劲动力。
也是因为有着这样强劲的推力,驾驶新飞机的飞行员必须穿上类似于航天服的特殊抗荷服才能承受得住,否则的话在进行机动的时候瞬间过载的加速度会让飞行员有生命危险。
这种三发的设计在战斗机上是很罕见的,除了一些脑洞大开的原型机或者科幻作品里的机型,拥有三个发动机的机型这还是第一次出现。
因为动力强劲,陈新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气动布局,不过有着系统的优化,这架飞机尽管看上去有几分方方正正,但依旧有着良好的气动外形,不至于真的力大飞砖。
而且外形上陈新还兼顾了雷达隐形的需要,所以才会显得有棱有角,不那么圆润,但在雷达面前整架飞机的反射面积还不如一张A4纸。
飞机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一颗25MW的微型核反应堆,安装在机腹的位置便于维护检修,以及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直接将反应堆抛弃。
因为离子推进器对工质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陈新只在机翼上沿开了一排进气口。
扁平状的进气口可以在保证进气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对粉尘和颗粒的阻挡作用,而且还可以在气流的作用下将进气口格栅阻挡下来的沙尘吹走,不至于因为积灰导致进气口堵塞。
驾驶舱则是一个标准的单人座舱,高度集成化的智能操控系统足以保证驾驶员轻松的驾驭这架飞机,执行各种任务。
机腹的位置除了安装了核反应堆之外,还是主要的武器搭载区,四个集成式武器挂载点可以搭载16枚各种类型的导弹,并且可以在非作战的时候收入机腹内,进行二次自动装弹。
这是目前任何战斗机都无法做到的,所有的战斗机都必须在出发执行任务之前进行装弹,由地勤把导弹挂到挂载点上,没有哪架飞机可以在飞在天上的时候给自己装弹。
一方面是飞机的起飞重量有限,无法带起这么多的导弹,另一方面则是机身的空间有限,自动装弹机构和导弹本身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在飞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装这么多东西的。
不过这架新飞机因为采用了离子推进器的关系,不需要在机身塞入巨大的油箱,也不需要安装体型远比离子推进器庞大的发动机,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载重和空间用于安装其他东西。
虽然这一套自动装填系统只能完成一次装弹,但对于战斗机而言也已经是非常大的加强了,足以提升战斗机一倍以上的作战能力,让其在空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下一篇:这世界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