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升级避难所 第183节
毕竟运9的飞行速度还达不到音速,常规速度就足以让陈新追上试验机,完全没有突破音障的必要。
陈新很快接近了正在飞行中的运9,通过纳米装甲头盔上的多功能视觉显示,陈新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架在昏暗的天空中除了航灯之外并不显眼的飞机,以及它的引擎在工作时所散发出来的巨大热量。
纳米装甲比普通装甲好的地方就在于需要什么工具或者功能都可以临时进行变化改装,只要还有纳米分子以及事先储存了设计图纸,就能够需要的时候随时变出所需要的模块。
陈新自然也是如此,调整了一下头盔上的镜片和摄像头,陈新眼前所显示的图像顿时发生了变化。
整架运9的身形周围顿时出现了许多的数据,不少数据还在随着飞机的飞行而变化着。
这自然是运9的飞行数据,而且还包括了机体的变化以及引擎的工作状况监测。
这些数据有些是来自于之前陈新在对飞机做改造时装上的监测设备,毕竟现代的飞机上用于监测飞机状态的仪器很多,为的就是能够在飞机飞行过程中让飞行员随时知道飞机的飞行状态。
这一部分数据可以通过和飞机的飞行电脑进行连线获得,至于其他的数据则是陈新头盔上的多功能摄像头的功劳了。
因为事先已经拿到了正常情况下运9的飞行数据,只需要将两份数据进行一个对比,就可以知道眼前这架改造过后的飞机飞行是否平稳正常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架被陈新改造过的飞机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对于这架飞机,陈新在四个引擎上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改造方式,其中两个引擎采用的是在原有的进气口下方再多加一个进气口、同时在进气口上还加装了空滤的改造方式。
这种改造方式对引擎本身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改动,加装的进气口和重新设计过的进气涵道即便加装了空滤也依旧能够为引擎提供足够的进气量,保障引擎的运行功率。
至于另外两个引擎则没有加装进气口,只是加装了空滤,保证引擎吸入的空气没有颗粒和灰尘。
不过这两个引擎的功率却并没有减小,因为陈新在这两个引擎上面分别加装了一个小型电机,为其提供动力补偿,让引擎在进气量不足的情况下,依旧能够达到所需要的输出功率。
两种改造方案孰优孰劣暂时还无法下结论,这架实验用的运9还需要继续爬升。
正常情况下飞机都是平流层飞行,运9也不例外,所以无论是飞机还是一旁监测数据的陈新都还要再往上飞一段,直至抵达平流层。
第433章 上飞机
平流层是大气层的其中一层,位于对流层之上、中间层之下,因为吸收了大量紫外线的照射,这一层的温度是底层冷、上层热。
这一点刚好与对流层的上冷下热相反,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到平流层较为稳定,没有常规的对流活动及如此相连的气流。
因为平流层的这一特性,它也被称为同温层,温度、气流相对稳定,是飞机飞行的理想场所。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航客机也都是在平流层进行巡航,以躲避对流层内那多变的天气和气流,从而保持飞行的稳定。
在过去,因为平流层的气流稳定,缺少水汽也没有冷热交替,这一层堪称万里无云,飞机一旦飞到这个高度,所看到的只有下方的云海,而头顶上只有无尽的蓝天和强烈到能晒伤人的阳光。
然而当陈新和运9一起飞到这一高度的时候,触目所及的,只有如同刮起了强沙尘暴天气才有的昏暗。
陈新当年曾在炎国的帝都工作过,那个时候帝都正是雾霾问题最严重的的时候,曾经有一次陈新去上班,天气极端恶劣,他站在马路边上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另一边。
如果不是当时另一边的一座商场有一块超大的室外电子屏在闪闪发光,陈新真的以为对面什么都没有。
而此时的平流层,和陈新记忆中那极端恶劣的帝都天气有的一拼。
不仅如此,漫天的灰尘和颗粒遮挡了本应照耀下来的阳光,抬眼看去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昏黄,就好似白日的最后一刻,大地即将进入黑暗,但太阳却又挣扎在地平线上燃烧出最后一丝光芒。
虽然是久违的阳光,却给人的感觉好似一个世界已经走到尽头,连太阳都已经燃尽,整个世界化为一片废土荒漠。
然而这却并非废土,而是在一万两千米的高空。
陈新视线所及能见度不超过两百米,如果不是他和运9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不到一百米左右,他甚至都会失去飞机的踪迹。
尽管如此,在这满是尘埃的昏黄世界,一百米的距离依旧让运9的身影变得模糊起来。
因为气流的扰动,飞机周身也逐渐出现了一个黄色的罩子,那是尘埃在飞机表面随着气流一起流过的景象。
这样的情况显然对飞机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伤害,就算陈新给飞机引擎装了空滤,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坚持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飞机进入平流层仅仅只是飞行了一小段时间,陈新视野内飞机的各项数据就都已经开始飘红了,尤其是引擎的部分,可以明显看到引擎的进气量和功率都受到了影响,甚至于螺旋桨的桨叶已经开始出现震动了。
看到这种情况下,陈新果断的接通了飞机的通讯频道,在频道内对着飞行员喊道:“飞机的状态受到尘埃影响,坚持不了多久,马上降低高度!”
“陈院士?你怎么知道……?”飞行员陡然听到陈新的声音惊了一下,他有些奇怪陈新是怎么知道飞机的状态的。
不过此时飞机上的各种仪器也显示出了飞机此时所遭遇到的问题,不少仪器已经开始报警,之前飞行员是想顶着压力测试一下飞机在这种状态下的极限。
但现在陈新命令他降低高度,飞行员也没有违背他的命令,一压操作杆,让整架飞机开始降低高度。
陈新一直跟在飞机后面,看着它重新进入对流层,脱去了周身萦绕的黄色“丝带”,再次被黑暗所包围,这才通过通讯频道对飞行员喊道:“把尾舱门打开,我要进去。”
“尾舱门?陈院士你在外面?你怎么飞上来的?”飞行员彻底惊了,他还是第一次开飞机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让他把舱门打开让外面的人进来。
这可是飞机不是汽车!从来没有人说让飞机飞在天上的时候开个门让人进去。
但反复确认之后,陈新仍旧坚持让他开门,飞行员也只能按照陈新的指令,打开了运9的尾舱门。
作为一架运输机,运9的尾舱当然可以打开,并且是可以在飞行状态下打开,用于空投或者跳伞。
可是即便是当初设计飞机的设计师脑洞再怎么大,恐怕也没有想过会有人能够通过打开的尾舱门在天上进入飞机。
不过有着可以飞行的纳米装甲,陈新确实可以做到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通过打开的舱门进入飞机。
尽管这看上去和电影里的镜头差不多,但是在运9的尾舱门打开的时候,陈新确实飞了进去,并且稳稳的落在了运9的机舱里。
机舱里的几名机组人员看到一身纳米装甲的陈新,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人在这种场合下进入飞机。
看到陈新进入了飞机,机组人员赶忙把尾舱门重新关上了。
在高空,开舱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机舱内外的压力差可是会造机舱内失压的。
“这次试飞还有多少项目没有测试?”陈新打开了头盔的面罩,让构成头盔的纳米分子流了下来,露出脸来向机组人员询问着。
这次试飞有着不少测试项目,这些机组人员就是负责做这些测试的。
“有不少高空飞行的测试都没有做,飞机刚才只进入了平流层一段时间,时间不够。”一名机组人员翻阅了一下自己手里的记录板,向陈新汇报着。
作为这次试飞的机组人员,起飞之前他们都见过陈新,自然认识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院士。
陈新点了点头,对他们说道:“除了必须要飞到平流层的测试,其他测试就这么做吧,告诉飞行员就维持在对流层的高度进行飞行,不用升到平流层了。”
“是,院士。”机组人员应了一声,却又对陈新问道:“需要告诉地面院士您上来了的事情吗?”
“通报一声吧,让他们知道也好。”陈新点了点头,这才穿过机舱内部的门,向着驾驶舱走去。
第434章 新设计
在天上做完了所有的测试,运9终于返回了战备机场,降落之后重新被推进了机库。
这一次的测试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飞机不仅要进行检查和维护,许多地方甚至还需要修理。
当领导带着一帮人来到机库的时候,正准备责问陈新为什么要跟着飞机一起上天的时候,却看到他此时正借助纳米装甲的飞行能力悬浮在空中检查着飞机的螺旋桨,问责的话也只好憋了回去,转而向陈新问起了关于飞机的情况。
“陈院士,这次试飞的情况如何?”领导抬起头,向正悬浮在螺旋桨前的陈新询问着。
陈新听到领导的声音,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这才从天上落了下来,向他打着招呼:“领导好,这次飞行测试情况不错,但也还有很多问题。”
“可以具体说一说吗?”领导听到陈新这么说,神态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飞机在对流层的飞行情况还可以,但是平流层以上环境过于恶劣,飞机还目前无法适应这样的情况。”陈新向领导解释着,并带着领导来到飞机的引擎下方,将已经被地勤技师拆卸下来的空滤拿给领导看:“领导请看这里,这个空滤虽然可以有效阻挡沙尘进入发动机,但同样因为阻挡了沙尘的进入空滤本身积灰严重。
因为平流层中存在大量的灰尘和颗粒,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引擎运转会吸入大量的空气,?从而造成沙尘堆积在空滤中,而大量的沙尘堆积是会影响空滤效果,导致飞机引擎功率下降。??”
听到陈新这么说,领导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他对陈新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现在飞机还不能够正常飞行吗??”
面对领导的问题,陈新回答到:“目前来说环境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解决,不过如果想要让飞机能够正常飞行,还是有办法的。
我们可以让飞机只在平流层以下飞行,如果不进入平流层的话,在对流层中空气的环境还是可以的,单靠空滤的话,可以保证飞机的正常飞行。
当然我们也可以制造全电动的飞机,从而忽略沙尘和颗粒对飞机引擎造成的影响,这也是我所提出来的第二种改造方案,用微型核反应堆来充当飞机的电力来源,从而采用电动引擎来为飞机提供动力。?
“电动飞机?这这真的可以实现吗?”领导身旁的一名工作人员向陈新问道。
陈新点了点头拿出了一份图纸向领导展示着。
“这正是我所设计的电动飞机,它采用一台3兆瓦?的核反应堆作为动力,为飞机的四个引擎提供充足的电力。?”陈新一边说着,一边在图纸上指点着:“这架飞机我参考了著名的鱼鹰直升机,同样采用倾转旋翼设计,只是比起鱼鹰直升机来,这架飞机的螺旋桨是四个,能够为飞机提供更大的升力。?”
“四个螺旋桨……这个造型怎么有点像无人机?”领导看着图纸上的飞机,觉得这个螺旋桨的布局确实很像无人机。
陈新点了点头,并没有讳言自己所参考的东西,肯定的回答道:“我正是参考了无人机的螺旋桨布局设计,它可以像无人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鱼鹰直升机一样滑跃起飞,在空中的时候四个螺旋桨既可以提供升力,也可以提供推力,足以胜任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飞行需要。
而且这种设计比起原本的鱼鹰直升机来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采用前翼两个螺旋桨垂直提供升力,后翼两个螺旋桨水平,提供推力。
不用像鱼鹰直升机那样,因为螺旋桨的变动而面对诸多技术问题,尽管这些技术上的问题我都已经解决了。”
听到陈新说出这样的话语,领导深深的感到了震撼。
七天的时间,陈新不仅完成了原有的运9运输机的改造,让其可以正常飞行,还完成了这架新型直升机的设计,这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正常情况下一架飞机的设计工作,可是要至少数年时间才能够完成的,联邦制造鱼鹰直升机可是花了整整20年时间才投入使用啊!
这一刻,领导心里终于对陈新的能力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那这架飞机的性能如何?”领导定了定神,并没有将心里的情绪表现在脸上,转而关心起了飞机的性能。
“飞机长20米,最大翼展16米,高度7米,空重16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可载重20吨,最大飞行时速550km/h,实用升限8000米,因为是核动力驱动,它的飞行距离没有上限。”陈新以颇为骄傲的语气介绍着这架飞机的性能,还颇为自矜的说道:“这架飞机的性能稍稍优于鱼鹰直升机,可以搭载12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士兵,或者以500km/h的时速搭载2吨物资飞行。
无论是用于作战还是救灾,亦或是物资运输,都能够完美的胜任,这也是我在参考了目前的环境条件之后,所能够想到的最佳解决方案,毕竟其他飞机的话常规发动机总是要面对空气中的沙尘影响的。”
陈新说到这里,还示意领导看一看运9的螺旋桨。
领导顺着陈新的指示看去,惊讶的发现运9的螺旋桨上满是划痕和磨损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几乎遍布整架飞机的迎风面。
“如果只是对流层飞行还好,但如果飞机升入平流程,空气中所悬浮的大量颗粒和灰尘,都会在气流的影响下对飞机造成非常大的磨损,速度越快磨损越大。
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来说,平流层依旧是禁飞区,除非是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来制作飞机蒙皮,能够不惧磨损,并且引擎也可以无视粉尘对其造成的损害,否则的话,我不建议任何飞机进入平流层飞行。”陈新看着领导,十分郑重的向他说道。
领导听完了陈新的话,又看了看运9表面的划痕和损伤,考虑了一番之后,才神色严认真的点了点头。
第435章 研发任务
通过对运9的飞行测试,陈新所提出来的两种改造方案也都得到了认可。
虽然平流层的情况依旧不允许飞机进行飞行,但至少有着陈新所提出的改造方案,可以让飞机在对流层进行飞行,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了。
将飞机维持在对流层虽然会遭遇相较于平流层来说十分恶劣的对流天气,也会因为各种情况而消耗更多的燃料,但这总比不能飞或者飞一次整架飞机就要大修一次来的好。
两种方式中比较省钱一点的方式自然是改造飞机的进气口,毕竟加装电驱补偿的话,要对发动机进行改造,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成本上都相对较高。
所以最终高层在经过了一番讨论和研究之后,还是决定采用对进气涵道进行改造的方法。
上一篇: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下一篇:这世界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