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能升级避难所

我能升级避难所 第187节

  可惜这份畅想注定是要落空的,而且陈新似乎觉得这还不够,特意说道:“而且这套自动装弹系统我并不满意,当时只是想着机舱里还有空间,随便赛点什么进去才做了这么套系统。

  在实际测试中飞行员也觉得这套系统并不好用,所以我是要打算重做这套系统,或者说把整个导弹发射部分重做的。”

  “重做?那院士您打算怎么做呢?”另外一名研究人员听到陈新这么说,顿时好奇的问道。

  对此,陈新摸了摸下巴说道:“都见过火箭发射巢吧?你们说做个类似的导弹发射舱怎么样?”

  “呃……这个……”几名研究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火箭发射巢和导弹发射舱虽然从某些意义上来说确实很像,结构、原理也相差不大,但说到底还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而且用发射巢来发射的火箭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巧,所以才能塞入一个发射巢里。

  但导弹即便再小,体积也摆在那里,想要塞进一个类似的发射舱里不是不可以,只是体积会很大。

  看着几名研究人员的神态,陈新当然能够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以常规而论,能够装得下导弹发射舱这种东西的也只有军舰了,因为路基导弹通常都是一枚导弹一辆发射车,反正陆地上有足够的空间也铺展得开,不至于需要把好几发导弹都装在一起。

  也就只有军舰或者飞机上有这种需求了。

  但军舰够大,自然能够装得下足够的导弹,飞机不够大,就算导弹也不大,但还是携带不了那么多。

  嘲风虽然是个特例,但就算陈新改进机腹内的载弹结构,也只不过是能够多装几枚导弹而已,而且还不好发射。

  就在众人为难的时候,一旁一名地勤技师忽然开口问道:“说起来这个结构确实不太合理,或许可以将挂架做成传统炸弹挂架的样式,然后像弹匣一样,一发一发的进行发射?”

  这名地勤技师说完,却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这让这名地勤技师有些尴尬,以为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

  然而陈新却并没有追究,只是继续摸着下巴,来到机腹底下,抬头看着头顶上的自动装弹机构和两边打开的导弹挂架,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个提议倒也不错,如果将弹舱改成弹匣式的挂架,将两侧的挂架换成发射口,打一发装填一发的话,确实比现在这种结构来说要能多带一些弹药。”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就只能携带一种弹药了吧?这样对作战的灵活性有影响啊!”一旁的一名研究人员顺着陈新的思路想了一下,觉得这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这个好解决,在背部再开两个发射口就好,弹舱一分为二,中间的部分供给背部发射口,两边的部分供给两边的发射口,这样就可以携带两种弹药了。”陈新只是略作思考,便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听到陈新这么说,几名研究人员互相讨论一下之后,都觉得这个设想比较可行。

  于是其中一人向陈新问道:“院士,那需要照着这个方案来对嘲风战斗机的弹舱做修改吗?”

  “你们先出个设计方案我看吧,弹舱先不急着动,等你们的方案出来了我看过之后再看是不是要真的改。”陈新此时并没有着急上手,而是让研究人员先做方案。

  虽然改造对于他来说很简单,想要获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也只不过是动动念头的事情,但终究陈新不是专业人士,所以还是让这些研究人员出方案,他在专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比较好。

第443章 新的灾难

  对于嘲风的后续改造,不过是这个科研基地众多研究项目中的一个。

  陈新只是在这里视察了一圈,布置下去了任务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现在的他负责的是整个科研基地,对于单一项目更多的是交给这些研究人员去完成,而非自己亲力亲为。

  不过因为科研基地才刚完工不久,人员还没有配备齐全的缘故,暂时这个科研基地里还没什么人,要等国家将配备的研究人员送过来之后才能让这里正式运转起来。

  所以转了一圈之后,陈新也就准备回自己的避难所了。

  毕竟整个研究基地里也确实太空旷了一些,就连生态穹顶里也一株植物都没,看上去十分的空荡。

  好在植物的种子也会随着相关研究人员一起过来,等他们入驻之后就会开始栽种,倒是不用陈新再去操心植物种子的问题。

  至于特种部队那边,在升级过后整个防御体系产生了变动,陈新倒是需要过去和指挥官交代一声,让他安排人手对整个防御体系进行接管和掌握。

  对于陈新升级改造了整个防御体系的事情,指挥官虽然感到诧异,但却并没有表现出有任何的不理解的地方。

  只是向陈新要求获得整个防御体系的详细图纸,以便于自己布防而已。

  对此陈新自然是欣然应允,向指挥官提供了自己专门从系统里拷贝出来的防御体系图纸,并且还附赠了相关设施的说明书。

  这也是陈新在升级的时候所想到的,整个防御体系的升级并非单纯的只是拉一道围墙或者电网,而是一套完整的自动防御网络。

  除了围墙、电网这些应有之意外,监控摄像头、巡逻无人机、自动防御机炮、动态感应警报系统……等等,诸多防御设施遍布整个研究基地。

  如果没有陈新手上的这张图纸,就算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也需要花上至少一个星期时间才能够摸清楚这里的大体状况。

  但是现在有了图纸和相关设施的说明书,指挥官有信心在三天之内就完全掌握这里。

  不过看着手上的图纸和说明书,见到陈新还布置了自动防御机炮和巡逻无人机,指挥官深深的觉得除非有人动用大部队强攻,否则的话想要靠小组作战、单兵渗透之类的方式进攻这里是毫无意义的。

  他甚至估算了一下自己手底下的这些特种兵在有了陈新之前为他们提供的新装备之后攻入这里的可能性,结果却是一个让他感到有些沮丧,却又有些安心的答案。

  那就是在他们这支特种部队搭配这个防御网络防守的情况下,同样武装的特种部队需要两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攻的进来。

  这无疑证明了这个防御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让他们的安保工作变得更好做了一些。

  陈新这边见指挥官对防御网络感到满意,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便回了自己的避难所。

  生态穹顶这边当然也为他准备了实验室和办公室,不过现在既然整个生态穹顶都没什么人,陈新自然也就不会待在这里。

  回到了自己的避难所,陈新还略有一些不习惯升级之后的环境,但至少这里现在比之前住起来要舒服很多,这是让陈新感到非常满意的地方。

  新避难所三楼的工作间比起原本陈新的工作间来说无论是设备还是环境都要优胜太多。

  如果说原本的工作间是私人车库里的加工作坊,那么新升级之后的工作间就是高等实验室里的加工中心。

  干净整洁的环境、精密先进的设备,都使得这里不仅可以实现陈新的任何设想,加工各种精密零件,也能够为他提供良好而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会像之前的工作间一样,忙完之后一身污渍。

  尤其让陈新满意的是,在升级过程中,自己原本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台图形工作站,并且搭配上了一台大型机作为存储终端,所有的数据资料也被传输到了大型机中。

  对于陈新而言,他还是在过去还在上班的时候用过图形工作站和大型机,现在再接触这些东西,也颇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有了工作站和大型机,陈新以后设计图纸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方便,也能够绘制更加复杂的图纸了。

  不过新设备固然令人感到愉悦和欣喜,但陈新却没有马上做点什么来试一下新设备是不是好用,而是坐在了工作站前,打开了屏幕,查阅起了自己以前存储的资料。

  西南地区的问题依旧萦绕在陈新的心头,多巴火山喷发已经过去了小半年,对全球所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开始显现。

  除了西南地区这几个月以来的小型地震多发之外,火山灰倒是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毕竟全世界目前都笼罩在尘埃和雾霾之下,早已经一两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阳光了,现在有火山灰也不过是让这种不见天日的日子更加漫长一点而已。

  真正让陈新忧心的是在飞机能够重新飞行之后,有几位不要命的科学家搭乘着飞机飞到了平流层,采集了平流层的空气和尘埃样本回来进行了分析。

  在这些空气和尘埃的样本中,他们除了检测到之前陨石撞击所造成的尘埃与多巴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之外,还有来自其他火山的喷发物。

  经过对比,科学家们判定那是来自联邦长谷火山和岛国阿苏山的火山喷发物。

  而这两座火山都是早前地质学家判定的可能产生八级喷发的七级火山,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它们显然已经和多巴火山一样喷发了。

  同时有三座七级以上的火山喷发,这对于整个蓝星来说都是灭世级别的灾难。

  三座超级火山喷发出来的喷发物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大气层,如果没有陨石撞击所形成的尘埃,但只是这些火山灰也同样可以让蓝星陷入火山冬天,遮蔽天上的太阳了。

  现在天气情况虽然没有说变得更加恶化,但三座超级火山的喷发会为蓝星带来什么,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所以陈新这才会查阅自己存储的资料,希望找到可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灾难的办法。

第444章 应对灾难的设计

  对于人类来说,其实躲避灾难的方式并不多。

  在古代的时候,人类科技不发达,那个时候的人类对于天灾大多没有什么抵抗能力,洪水、地震之类的灾难都能够轻易摧毁人类的家园。

  大量的人口会因为灾难而死亡,即便幸存下来的人类也只能艰难的重建家园,更多的则是流离失所。

  所以古代经常会有流民存在,他们就是因为饥荒或者其他灾难导致失去了家园而不得不迁徙到其他地方的民众。

  即便是到了现代,人类科技已经日新月异,但是想要对抗天灾还是相当的困难。

  普通的小规模天灾人类尚可依靠坚固的建筑和现代科技提供的支援去抵挡,至少不至于被摧毁家园,重建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

  然而面对能使地形改变、山川改道的重大天灾,人类依旧毫无抵抗能力,或者说仅仅只是能够在灾难面前保住小命而已。

  对于区域性的灾难,人类大多数还是以扛过去为主,好在现代社会科技相对发达,灾后重建家园、难民的迁徙安置并不是什么太难做到的事情。

  只是像这次陨石撞击一样的全球性灾难却不是轻易可以对抗得了的,而且想要摆脱灾难的影响,进行灾后重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样的灾难之下,整个人类文明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抵抗方法。

  原本陈新以为陨石撞击所带来的寒冬就是人类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了,但现在三座超级火山相继喷发所带来的影响才让陈新意识到,陨石撞击和长夜寒冬都只是个开始。

  想要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活下去,延续人类文明,人类所需要面对的挑战多的超乎想象。

  像现在这样靠着修建地下避难所的方式对抗灾难确实可以扛得住一时,也是目前来说人类文明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再想要更多更好的对抗灾难的方法,就只能存在于科幻作品之中了。

  而陈新所想要的,正是这些科幻作品中能够抵御天灾的方法给他带来灵感。

  说道抵御天灾,《明日方舟》这款游戏无疑是最能给人灵感的。

  在方舟世界中人类为了躲避天灾发明了移动城市,这种模块化的城市可以随意的以一个个单元拆分、组合,同时自行移动,让整座城市拥有行动能力,可以规避天灾,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存在。

  但是想要真的建造一个移动城市,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说陈新现在所身处的炎国南方地区丘陵河网遍布,根本没有移动城市行进的条件,就算是在有条件让移动城市驰骋的北方或者平原地区,人类现有的科技也造不出能够承载一整座城市的载具来。

  而且就算陈新利用系统升级的方式真的造出来一座移动城市,为人类提供相关技术,想要建造一座可以自由移动的城市需要投入的资源也实在是太多了。

  更关键的是,蓝星不是泰拉,没有那么多的天灾需要躲避,城市本身并不需要经常迁徙移动。

  所以对于陈新而言,移动城市只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参考,在真有需要的时候他会制造,但在这之前,移动城市远没有《明日方舟》中真正的主角罗德岛来的有实用价值和吸引力。

  罗德岛是一座巨大的陆地巡洋舰,其规模大约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但却可以在陆地上行驶,有些类似于一座小型的移动城市,但面积和规模只有一座小镇那么大。

  事实上以现代科技建造的航空母舰来说,除了不能像罗德岛一样在陆地上行驶之外,其实其他各个方面都不差于罗德岛。

  而且以航空母舰的体量来说,它的内部也确实相当于一座小城市了。

  至少以如今的避难所来衡量一艘航空母舰的话,它的内部确实可以承载下一座中型避难所的人口。

  只是要把在海上航行的航空母舰搬到陆地上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或者说是人类现在的科技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即便是在灾难之前,整个蓝星或许只有冷战时代的苏维亚和联邦,以及21世纪之后崛起了的炎国有这种实力去研究和解决了。

  并且这还需要这三个国家以倾国之力去投入才有可能。

  它是不亚于载人航天工程的超级工程,只有真正伟大的国家才能够去实现它。

  而在灾难之后,现在的炎国虽然还保留有足够的实力,但是想要建造这样一个在陆地上行驶的庞然大物,投入实在是太大了。

首节 上一节 187/3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下一篇:这世界危在旦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