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17节

  就好像华国才进入了21世纪,而我们的航天部门还停留在20世纪,更可怕的是NASA停留在了19世纪。”接受采访白人小哥显得有些失落。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莱特将接手华国航天的所有工作,你认为莱特是否会导致我们和华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被拉大?”博主继续问。

  “莱特?莱特·陈吗?”白人小哥抱着不敢置信的语气。

  “是的,今天早上纽约时报爆出来的消息,诺,你看。”采访者把有着纽约时报报道的页面递给对方看。

  “哦,这是我今天听到最坏的消息,有莱特的加入,而NASA依然是现在的这帮官僚,等到华国人上火星之后,我们NASA的官员们在接受国会质询的时候依然会说一切尽在掌握,我们会很快实现登月。

  为什么还在登月,因为登月说是2035年,实际上我认为他们会推迟到2050年。”白人小哥有点崩溃了。

  “那你认为阿美利肯应该如何做,才能缩小和华国之间的差距?”

  “把NASA的管理层们全部干掉,然后让马斯克来接管这一切,当然如果能让莱特来是最好的。”

  该博主针对这一话题做的采访中,绝大部分人的观点和白人小哥一致,只有一个黑人大爷认为这是好事,航天技术不应该被阿美利肯一家所掌握,有华国人来竞争挺好的。

  “各位,我认为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来限制华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过去的芯片已经失效了,芯片这样对供应链要求最高,细分程度最深的产业都失效,意味着通过技术限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从人的角度出发时最好的方式。

  对方人口老化情况的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霓虹或者高丽,我们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予华国留学生绿卡。

  我们需要从根源上减弱华国的竞争力,避免华国采取依靠理工科人力资源堆积的方式,打破现有技术壁垒的方式。

  我们的调查委员会详细调查了过去五年间华国的高考招生情况,华国方面不仅没有减弱在理工科领域的招生,反而加大了理工科专业的招生。根据来自华国的专家分析,华国这种模式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普鲁士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巨大的工业人口去冲破现存发达国家们所设置的技术壁垒。

  根据数据显示,华国每年有300万的理工科毕业生,这样的工程师红利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少能够持续到本世纪末。

  华国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高利润行业的壁垒打破,把价格打到没有,他们不仅卖产品还卖技术,壁垒一旦被打破,那么原来是蛋糕的现在变成了救济餐,对所有依靠高附加值产业的资源匮乏类发达国家都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如此庞大的工程师群体负责做从1到100的复现任务,只要有发达国家把路径走通了,那么他们会迅速投入大量的工业人口把这条路走通,把利润干掉。

  同样由于基数的累计,导致华国也会涌现出完成从0到1的创新人才,最典型的就是莱特,然后将1到99这部分群体积累的价值作为给创新人才的嘉奖。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和华国争夺这从1到100的工业人口,而是要留下从0到1的这部分创新人才。

  每年能够申请到阿美利肯学校的华国留学生也就在30万左右,如果我们只要理工科留学生,那么这个数字只有15万。

  我们需要增加阿美利肯的潜力,降低华国的潜力,不断创造足够有价值的高附加值产业,才能摆脱被华国追上,然后失去利润的困境。

  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锁死华国的创新通道是最好的。”关于给华国留学生发绿卡一事,国会山组织了专门的审查委员会。

  这对联邦来说是大事,因为过去联邦一直的口径是要阻止华国留学生来阿美利肯学理工科,欢迎你们来学文科。

  现在要转弯变成,都欢迎,但是学理科得留下,学文科那就麻溜回去。

  没错,这个法案只给理工科的留学生发绿卡,至于文科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如此激进的法案自然没有那么容易通过。

  “顾问先生,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华国学生学到了一些前沿技术然后回去为华国做贡献怎么办?”

  “我认为这不需要担心,法案的第17条第3小点有提到,对于一些敏感技术,像航天工程、芯片技术、人工智能等等,对方需要签协议,需要找到工作单位才能申请,然后我们提前给他发绿卡。”

  这和华国的委培有异曲同工之妙。

  “华国方面如果阻止怎么办?”

  “他们阻止我们正好有攻讦对方的手段,过去对方在这方面一直表现得非常狡猾,我们缺乏真正能够起作用的一些证据,对方违反游戏规则,那么我们也可以违反游戏规则,和盟友们联合起来阻断交流。”

  阿美利肯的法案从起草到正式通过一般要经过繁琐的流程,从起草到委员会审查再到委员会投票,最后才是参议院和众议院投票通过。

  在纽约时报爆料陈元光有可能成为华国航天事业的实际掌权者之后,针对华国留学生推出的法案在一周时间内就擦线通过。

  法案通过后,阿美利肯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之前的华裔移民们,大家觉得自己为了拿绿卡辛辛苦苦多少年,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拿到?凭什么华国理工科留学生来就有。

  其次是印度裔,如果说华裔是因为心理不平衡导致的,那么印度裔就是真怕华裔留学生来抢他们工作。

  反而大部分白人和黑人赞同这一法案。

  “我在大学的时候和华国留学生、印度留学生都一起合作过,华国留学生会默默把活都干完,即便你什么都不干,他们也不好拆穿,伱也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平时成绩。

  而印度留学生他们会口头上说做完了,实际上他们连自己的那一部分都没有做,就等着所有人帮他一个人来做原本属于他的工作,然后他会在教授面前一顿吹嘘,吹嘘自己的工作有多不容易。

  招华国人是好事,他们能够帮助阿美利肯改变现在的现状。”

  面对华国的压力,阿美利肯采取了非常奇怪的策略,针对本土华裔有亚裔细分法案来减少这一群体的权益,而针对华国人,又是一套非常宽松的准入政策。

  不得不说阿美利肯还是有吸引力,即便如此,毕竟阿美利肯有不那么卷的工作机会,有着过去延续下来的光环。

  一时间今年的大四学生们,本来打算申请澳洲或者英格兰高校的学生们,开始考虑申请阿美利肯高校。

  阿美利肯的策略,挨第一刀的就是英格兰和澳洲,这两个把留学当成支柱产业的国家。

  对于理工科学生们,大家未必一定会留在阿美利肯,但去阿美利肯至少有百分百留下来的可能,去英格兰除了前面那几所外,其他高校回国就业认可度有限,又没办法留下来,即便能留下来英格兰也没什么好岗位。

  澳洲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2025年的留学申请出现了很奇怪的趋势,理工科学生一味在卷阿美利肯,哪怕能去全美排名100的高校,也不去英格兰所谓的US前20.

  而文科类学生,985申牛剑,211申G5,原本高攀不起的英格兰高校又一次展现出自己的灵活身段。

  至于华国的top2?华国的top2哪怕是文科类专业也在卷着申请阿美利肯院校的理工科硕士项目呢。

  土澳作为留学鄙视链的底层,澳洲高校直接敦促土澳方面,赶紧出台和阿美利肯一样的政策,本来土澳就人少,不如大肆引进华国留学生,能来土澳留学的华人留学生好歹家里有点小钱,又有点能力,留下来不指望搞什么科技发展,但至少刺激本土经济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阿美利肯战略中没有明说的另外一部分,他们是只能吸引走20万左右的华国留学生,但还有土澳、英格兰、新西兰、枫叶国这些国家,当阿美利肯选择了给华国留学生发绿卡,其他国家哪怕是为了保住本国的教育产业也会跟上。

  那么华国面临的人才缺口就不是20万,而是100万,按照华国900万不到的出生人口,这样的缺口已经足够给华国造成致命打击了。

  “阿美利肯能够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失去这些优势前,推出这样的策略,说明联邦的纠正机制还没有腐朽到完全不能运转的地步。

  阿美利肯是赤裸的阳谋,华国留学生们为什么早拿不到这样的待遇,因为祖国还不够强大,现在大家能够不用排队,不用有雇主,只要有毕业证就拿到绿卡,同样是因为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第258章 釜底抽薪的一招

  “阿美利肯发现自己在这一个十年无法和华国分出胜负,那么没关系,把战线拉长对阿美利肯来说有优势。

  战线拉长的话,阿美利肯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结构,不仅阿美利肯的人口结构非常健康,如果把盟友们算上的话,盟友们会源源不断为阿美利肯输入新鲜血液。

  虽说我们都调侃阿三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能通过正规途径去阿美利肯的阿三好歹比非法移民们要好得多。

  现在阿美利肯正式开闸放水,让华国人也进入到联邦的人口序列中来,短期内看影响有限,长期来看,华国人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我们很有可能在十年之后就无法维持现有的制造业规模了。

  未来向东南亚、南美、非洲这些地方的工业转移只会越来越快,我们很有可能在人口老化的直接影响下,不得不走阿美利肯和霓虹的老路-产业空心化。

  因此阿美利肯这招非常厉害,几乎是釜底抽薪的一招,不过对大家来说也是好事。

  现在裁判在劳资双方矛盾中都不是简单的壁上观,而是让资方直面矛盾,然后在劳资之间拉偏架站在资方一边,双方产生严重矛盾之后舆论的矛头一直都指向资方而没有讨论真正目标的责任。

  国内劳资问题其实是次要的,大家都会抱怨为什么国内的劳动环境这么恶劣,其实并不是国内的劳方不会斗争或者不想斗争,而是在一个极度偏向资方的裁判面前,你没有办法去斗争。

  国外发达国家劳方的权益是靠自己争取过来的,他们一开始同样不懂得如何斗争,也是慢慢斗争出的经验。我们国内的劳方压根连斗争的权利都没有。

  不过我认为随着阿美利肯开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招之后,国内的劳资双方矛盾斗争会迎来新的局面,劳动环境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纠偏。”

  阿美利肯的法令在华国的舆论场上让正方和反方都赢麻了。

  对于神神来说,阿美利肯放大招了,有识之士都会合法润美,华国完了。

  对兔兔们来说,华国都把阿美利肯逼到这个地步了,阿美利肯要完了,已经被逼的慌不择路了。

  对大部分日子人们来说,则在衡量利弊。

  尤其是有可能跑到阿美利肯去的青年群体。

  阿美利肯通过的法案中有这么一条,那就是可以先和阿美利肯公司签合同,然后申请高校进行培训,培训之后正式入职。

  这一条款是针对半导体、光伏、航天和人工智能等产业的。

  几乎都是这几年,华国和阿美利肯竞争最激烈的产业。

  法案通过之后,英伟达、英特尔、AMD这些公司都开始在华国地区招人,而且明确说招的人是要去阿美利肯工作。

  对于有拓扑半金属新型芯片从业经验的工程师大开绿灯,只要你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就无脑录用。

  SpaceX都开始在申海尝试着小规模招聘华国人,光甲航天他们知道招不到,因为有严格的保密协议,他们就尝试招华国毕业生。

  当然SpaceX的要求非常高,最低档次是上交,SpaceX找了斯坦福、MIT来做联合委培,招到的对象先到这两所顶级高校中的一所接受为期一年的课程,拿到毕业证书之后入职SpaceX。

  阿美利肯这些顶级企业能够开出的价码不低,门槛也不低,都要顶级人才。

  但阿美利肯不止这些企业,还有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也跑到华国来招人,一时之间知乎上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有哪哪哪的offer,我要不要去,去这里好还是去那里好。

  华国面对这样的现状非常头痛,因为之前阿美利肯严格卡华国留学生的工作签证。

  华国留学生在阿美利肯拿到工作签证的比例只有阿三的六分之一,相当于阿美利肯逼华国留学生们回国效力。

  现在是,只要是个人就能留下来,对于主动去阿美利肯的华国学生们采取这样的策略还不够,阿美利肯的大企业们甚至还主动跑到华国来招人。

  原本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随随便便招清北,而面对阿美利肯的挖人,他们三年之后可能就只能招985了。

  据说英格兰、枫叶国、袋鼠国这些地方也要放开对华国理工科留学生的限制,到那时候,可能985都招不到,要招211了。

  这对华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巨大的打击。

  面对这种顶级阳谋,老中几乎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你一旦严格约束企业,让他们遵守劳动fa,那么华国企业的竞争力会被降低到和国外大部分企业同一個水平线。

  一旦涉及到劳动者权益提高,不可能针对性提高,肯定会波及全体劳动者,没人知道迈出这一步会是什么样的下场,是否会造成民营企业的大规模破产。

  没人敢做这样的决定。

  对于一些利润只有2个点甚至更低的制造业来说,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法律来要求劳动者,他们可能就直接卖工厂关门。

  这种企业在华国非常常见,大量类似企业倒闭会影响到就业,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

  高层正在激烈讨论。

  只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华国方面最终决定采取舆论宣传的方式,强化民族主义叙事,试图达到让华国留学生主动选择放弃绿卡回国。

  至于是否全面保障劳动者权益,只能说再等等,往后拖,看情况走一步看一步。

  这背后的逻辑就跟全面放开生育一样,一定得到了数据惨不忍睹,才会选择放开。

  总之不撞南墙不回头,当然撞了南墙之后迅速180度掉头。

  华国国内另外讨论热烈的就是关于陈元光全面掌管华国航天一事,坊间一致认为这件事是促成联邦通过史无前例大发绿卡的最大诱因。

  然而事情的中心,陈元光并不知道这件事,“啊,我不知道啊,官方没找我谈过这件事。

  我都不知道,外媒报道的消息总不能比我本人还更快吧?”陈元光听林甲谈起之后无奈道。

首节 上一节 217/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