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340节
更何况商飞的空天客机试飞针对所有民众开放,不仅是针对华国民众展开,外国人同样可以报名。
大部分民众们可能会因为安全系数的原因而持观望态度,口头上鼓励,老中技术又实现了突破,但还是有大把人愿意去尝试。
尤其是各路自媒体博主,对他们来说,参与到这样的热点事件中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本能了,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对老中有足够的信心。
认为这玩意要是不安全,不可能会提供给民众试飞。
商用空天飞机作为华国在民营航空业领域被寄予了弯道超车重任的产物,要是连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连带着已经正式运营五年之久的国产大飞机也会跟着崩盘。
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只要用逻辑去做判断,就相信它一定会比这几年生产的波音系飞机更安全。
近年来,部分乘客在进行长途飞行的时候已经非空客不坐了,看到波音就改出行时间。
外国很多博主也同样行动起来了,希望能够见证历史。
“大家好,我是马克·罗伯,一位前NASA的工程师,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在Youtube上拍摄视频。而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申海的浦东国际机场,这是我第一次来申海,你们知道有NASA的工作经历是很难因为非工作目的来华国的,哪怕我很早就离开了NASA。
但好在我离开NASA的时间够久,所以我最终还是成功来到了申海!
而我们这次来申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报名参加华国最新的空天客机飞行测试。
根据华国方面的公开消息,测试会在7月份开始,而他们的报名不仅仅是针对华国人,而是针对全球民众。
但这不代表你在旧金山也能够报名成功,有报名资格和报名成功是两回事。
因为空天飞机的飞行高度和传统客机截然不同,它对你的身体素质会有一个基本的要求。
想要参与测试的乘客们需要在他们指定的医院完成相应体检,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后,你才有这个资格乘坐空天飞机,后续的报名才会成功。
显然商飞指定的医院只在申海、燕京这些华国的大城市才有。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外国民众来说,他们是无法报名成功的。
对我而言,协和式客机过早停止运营一直都是一种遗憾,一张维珍银河45万美元的太空飞行船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普通人是很难预定到的。
现在有机会能够弥补这种遗憾,体验和太空飞行类似的空天客机,我不想错过这一次机会。
哪怕无法被选中,在华国的空天客机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后,我也希望能够成为它的第一批乘客。
所以今天大家跟着我来到申海,具体感受一下空天飞机起飞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吧”
前不久马克·罗伯和克里斯·坎普围绕阿美利肯航天产业近几年为什么进展缓慢,在和华国的竞争中越来越不给力展开过讨论。
该视频播出后引来了马斯克的转发,和阿美利肯制造业从业人士们的大量讨论,马克·罗伯也顺利出圈,关注数增长了一倍,成为了Youtube科技区的新晋顶流。
显然他去华国体检,在体检完之后报名参加华国空天飞机试飞一事,引来了广大阿美利肯网友的关注。
因为阿美利肯媒体压根不报道这件事,他们普遍不知道华国的空天飞机都要大规模商业运营了。
“作为60年代出生的人,我对协和号飞机太有感情了,当年我每次从纽约去巴黎的时候,都会选择协和式飞机,它的速度真的很快。
协和式飞机对当时的传统客机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它的突然死亡也让很多人感到惋惜,自那以后民航们不再追求速度。
汽车追求速度,但飞机却不用追求速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还好有华国的存在,能够让我们意识到客机也是能够追求速度的。”
“它比协和号的速度还要更快,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只要1个小时时间,这是什么概念?
商业化运营的空天飞机对所有商业太空飞行来说都是一次降维打击。波音需要有危机感了。”
“可惜它不可能能够出现在阿美利肯市场,不然我未来长距离出行只会考虑空天飞机。”
“马克在视频里提到了非常多空天飞机的优势,我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空天飞机不需要考虑空域和航路,不需要考虑会和其他飞机相撞,它可以永远走最近距离。
传统客机的飞行高度相似而且数量众多,因此传统客机在飞行过程中只能按照特定的航路去行驶。
这些特定航路显然不是最短距离。而空天飞机的飞行高度要远超普通客机,它就不会受到航路限制。并且它的飞行高度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空域范畴,所以可以无限制飞行。
这也是一个巨大优势。
不过我只担心一点,那就是未来天空中充斥着华国的空天客机,那我们要如何分辨民用和军用的空天客机?”
第382章 波音:什么,我?
“天旻,你打算去尝试一下最新的空天飞机吗?”周瑾问道。
光甲航天作为商飞在空天客机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试飞环节中,光甲航天的员工显然有所优待。
商飞有专门拿出试飞名额放给光甲航天的员工们,外部报名中奖概率可能是万分之一,在光甲航天内部这个概率大概是百分之一甚至更高。
林天旻想了想,“我其实有点想去试试看,毕竟看通知邮件里写的还是挺诱人的。
两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圈,在大气层边缘飞行,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太空失重的感觉。
可要想报名,得特意抽出周末的半天去体检,这代价有点太高了,又不是一定能去,所以我还没想好。”
空天飞机试飞,因为需要常温超导装置提供初始速度,所以空天飞机的试飞并不是说从A点到B点,而是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后绕地球一圈再回到浦东国际机场。
“我打算这周末就去体检,怎么着也得报名试试看,这可是空天飞机啊,只要其他国家一天不突破常温超导技术,他们就一天没有办法研制出可以大规模商用的空天飞机。
可以预见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空都会是全球唯一一款在商业运营的空天客机,而它的试飞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觉得花个半天去体检完全值得。”周瑾就没有林天旻那么犹豫,他甚至在微信公众号里都已经预约好了体检时间。
周瑾接着说:“之前猎鹰和星舰发射成功后,网上不乏空天飞机研发没有研发意义的声音,说其他所有技术路径的航天设备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去。”
林天旻解释道:“如果没有常温超导技术的话,这种言论也不无道理。
毕竟如果考虑运载货物的话,星舰成熟后的发射费用能够低至200美元每千克,而空天飞机无论如何压缩成本,都没有办法低于1000美元。
再加上星舰要消耗50000吨推进剂,空天飞机如果不是一二级分离式的结构设计,那它的起飞重量得接近一万吨,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载货能力。
因此如果不是常温超导技术的成熟,给空天客机提供足够的初始速度,空天客机确实不可能成为现实。”
周瑾感慨道:“你说的没错,要是没有常温超导,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压根就不现实。
之前在可回收火箭盛行的那几年,我那时候还在交大做博士后,当时我们不少同学都在讲,空天飞机是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
钱老之前写过一本书,叫《星际航行概论》不知道你看过没。”
林天旻摇头:“没看过,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周瑾说:“我也是在交大一门选修课里学过,后来无聊就找来看了看。
这本书主要就是系统性地提到了航天发展会面临的种种细节性问题,而且制定了华国航天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就是航天火箭,但火箭运行效率太低,整个火箭绝大部分都是液体燃料,浪费了很多运载能力,这属于航天起步阶段
第二步就是现在主流的可重复利用的火箭来降低成本,我们就必须研制出能够重复利用的运载火箭,以降低航天的成本。这一步现在也实现了。
第三步就是空天飞机了。这一步的技术难点在于飞机如何在具有实用性的前提下突破三大宇宙速度。
钱老觉得要最大程度压低航天的成本,必须要突破空天飞机技术。
其实SpaceX的发展完美印证了钱老的预测,只是第三步过去离我们太过遥远而被认为是不切实际,哪怕专业人士也不信能搞定具有实用性质的空天飞机。”
“最关键还是基础材料的突破,基础材料的突破导致有了常温超导电磁加速装置,可以为空天飞机提供足够的初始速度。”
“没错,空天飞机比可回收火箭的利用率更高,更能压低航天成本,同样是符合物理的基本原则。
飞机飞在天上并不完全靠自己的发动机,很大程度上靠自己的机翼。通过发动机向前的推力,飞机机翼下会产生向上的气流,从而托起飞机飘在天上。
圆柱式的航天火箭,无法做到水平飞行,只能进行垂直起飞。而垂直起飞最大的劣势,是飞行器飞行完全是靠自己出力,不像飞机那样可借助空气的浮力。
需要持续不断输出巨大动力的航天火箭,需要非常多的燃料,每一次起飞搭载的燃料都达到了数千吨。
无论是不是可回收火箭,燃料重量占比都在火箭总重的90%以上。
当然时代在进步,我们也不可能抱着钱老60年代的指导当成圣经,他也有很多观点放在今天来看,已经和现实世界不符了。
他们那个年代的航天火箭很多是三级入轨,整个火箭绑上一大堆的化石燃料,在大气层内带上所有东西先起飞。
在飞行到一定高度时,抛弃燃料和火箭主体,只剩下第三级火箭把货物送入轨道。而现在像星舰只有两级,而且做到了全回收,这是过去所无法想象的。”
林天旻补充道:“所以说现在是祛魅的年代,别说钱老,钱老的认知有可能和当下这个时代不符,马斯克的观点同样可能是错的。
他认为SpaceX只需要走可回收火箭一条路就能够去火星,但我们就搞出了空天飞机。”
周瑾反问道:“那光神呢?”
林天旻不假思索道:“同样需要保持质疑的精神,就算光神真是神,难道神就不会出错吗?”
华国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员们大把钱老的徒子徒孙,大家知道钱老最期待的就是空天飞机了,现在老中搞定了空天飞机,还不是一般的空天飞机,是可以大规模商用载人的空天飞机。
这让大家颇有种“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感觉。
因此在航天人里,报名参加商飞测试的是最多的,不乏和商飞中高层认识,试图通过关系拿到试飞门票的航天人。
“我们现在一切的落后都源自常温超导技术迟迟无法实现突破。”白宫某负责国家安全的委员会在华国空天客机的参数进一步公布后,找来一大帮专家,大家最后得到的一致结论都是,常温超导让华国能够实现弯道超车。
在波音每况愈下的今天,华国的空天客机一旦大规模商用,将会对波音造成进一步的打击,波音对阿美利肯的财政依赖将愈发严重,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如果空客最新的机型A330-800neo和A330-900neo再表现良好的话,那波音真的别玩了。
和现在主流款A330比起来,空客的新机型能够再次降低14%的燃油消耗,并增加740公里的飞行距离,属于是加量降价。
准确来说,空客的这两款客机都已经开启预定了,并且将在28年的时候开始交付。
前有空客,后有商飞,已经半废的波音会很有可能面临全线崩盘的局面。
在高端领域,你不可能能够竞争得过一个小时全球直达的长空,中低端领域,空客以起超高的成本优势,波音依然无法竞争。
不过白宫的各位,其实没有太在乎波音会不会垮。
因为他们也就还有一年半的任期,波音再拉胯,也不可能在这一年半的任期上完蛋,再怎么华盛顿也能够通过直接给支票的方式帮助波音苟延残喘。
在座各位担心的是,长空号空天客机帮助华国压低空天客机制造成本,军民两用的空天客机让华国拥有常态化的1小时全球直达的能力。
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哪怕马斯克无论如何强调,星舰的用途都是民用,只会为他去火星的目的服务,但星舰所具备的军事威慑力依然摆在阿美利肯以外的国家面前,是他们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通过对能够进行轨道轰炸的导弹进行一个简单对比,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是各类常见载具的每公斤投送成本:
巡航导弹的成本在一千到一万美元的量级;
最便宜的铁桶炸弹,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的话,只需要30美元;
像海马斯火箭炮则是1500美元;
而星舰的单次发射成本是1000万美元,每公斤入轨的成本只要100美元,再考虑到如果是进行导弹投放,那还需要增加导弹本身的成本,大概会在1000美元这个量级,即便考虑到史密斯专员们还得从中吃掉回扣,那这个成本也不会超过万这个量级。
除非史密斯专员们不要脸到了,SpaceX报价是1000美元每公斤,他们给国会的报价是10万美元每公斤。
也就是说如果只考虑成本,能够入轨在两万公里的距离后再脱离轨道的星舰能做到和射程只有几十km的火箭炮同级别的投送成本,比射程两千公里的巡航导弹便宜1到2个数量级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现代武器都是专用设备,它们普遍不具备在日常运营中摊平成本的可能性。
存在就意味着消耗,而星舰平时可以通过民用来摊平成本。
过去华国的可回收火箭也能做到这一点,但华国的可回收火箭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载当量不如星舰,星舰的运载当量是150吨,而华国的可回收火箭运载当量在100吨以下。
现在华国掏出了第二款可以在日常运营中摊平成本,军民两用的设备空天飞机。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