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01节
真的挺离谱的。”
林天旻听完后“她疯了吗?敢提这种要求,她是不清楚现在婚恋市场环境是怎么样的吗?”
老中婚恋市场其实是很卷的。
一线城市和县城可不一样,一线城市,尤其是申海,那妥妥的女多男少。
“不知道,可能因为她事业最近升职了吧,所以觉得我之前开的条件配不上她了。
总之就这样吧。”周瑾说。
林天旻表示无法理解,“她后悔要吃回头草你吃不?”
周瑾坚决摇头:“冷静期已经过了,绝对不会了。
单身看看女团不香吗?”
“这不挺好吗?请女团来给大家乐呵一下。”陈元光听林甲碎碎念抱怨之后说。
林甲说:“你想看是吧?”
陈元光连忙解释道:“又不是我提的,我要看我可以把她们请到家里来看,还用得着年会的时候看?”
这还真没夸大,用请这个词都有点太尊重了,用喊更合适一点。
林甲白眼一翻,陈元光转移话题道:“我看了下高丽那边的合作项目,说实话乏善可陈,没有什么亮点。
完全不是合作,这就等于是帮扶了。”
没错,华国将要和高丽开展一系列航天领域的合作,光甲航天自然也承担了部分任务。
在前期摸排中,高丽那边把他们的一些在研技术的资料共享给华国方面,大有你看得上什么,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项目。
这些资料自然也共享给了陈元光。
林甲也不想和陈元光在女团问题上继续纠缠,于是就坡下驴:“高丽之前不是发达国家吗?
不过他们在航天领域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声音。”
陈元光说:“是啊,技术老旧就不说了,很多技术都只是停留在很浅的地步,也没再继续往前推了。
感觉他们压根就没有往航天领域投入什么资源。
这种合作,说白了就是给他们一些我们淘汰的技术。
像运载火箭技术就不说了,他们的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才1.5吨。
都不用开拓者系列火箭,长征五号都是他们望尘莫及的水平。
我本来以为高丽在航天相关材料技术上的积累会好一点,结果无论是高温材料、复合材料还是金属材料,他们的参数都比不过国内的相关技术。
可能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他们在这项技术上还有可以。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24年就测试成功了,但没有下文,也没再研发了。”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技术很有意思,它最大用处不是在火箭上,而是在导弹上。
它能让导弹发射之后再次进行大规模精准变轨。
传统导弹是发射之后,剩下的射程通过惯性来飞行,最多有个气动弹翼偏转来让你精准射中目标。
最多也就这样。
但双脉冲固态火箭发动机能让你在熄火之后二次启动。
这技术难到什么程度呢,难到阿美利肯在20世纪90年代就申请了关于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专利。
但是一直到2024年,基于这项技术的导弹都还在测试中。
他们宣称的AIM-120D,说是双脉冲火箭发动机,但实际上只是改进后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双脉冲还有一段距离。
这某种意义上属于阿美利肯的战略忽悠,其实他自己也搞不出来。
但老中搞出来了,老中的LP-15系列导弹就用的是双脉冲发动机,而且老中的LP-15已经实装正式投用了。
属于是你阿美利肯战略忽悠,老中负责把你的战略忽悠变成现实。
LP-15是空对空导弹,最大射程是400公里,而同样号称是双脉冲发动机的AIM-120D射程只有150公里,哪怕是阿美利肯最远距离的空对空导弹,射程也只有350公里。
这就是双脉冲发动机的威力所在,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你的最大射程。
高丽也有,高丽在这技术上的进度条甚至比阿美利肯还要快一点,他们在2024年的时候就在他们的陆基反导拦截弹上应用了双脉冲技术。
陈元光本来想着,他们既然搞了,那就拿来借鉴一下,让下面的研究员大家一起合作一下这个项目,参考一下你们的思路。
第445章 老美吹牛老中实现
阿美莉卡在和大毛冷战的时候提出过非常多的军事武器构想。
有的做到了,有的没做到,完全是为了忽悠毛子,让他们在不现实的技术路线上投入大量资源,借机消耗大毛国力。
像双脉冲固体发动机就属于这类项目。
在cold war的时候西奥科尔公司提出了设想,然后在90年代初注册了专利,结果没想到毛子没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设想,是因为他们闹出了非常大的事故,急需通过一系列技术专利挽回自己的声誉。
军事和航天一直都是不分家的,西奥科尔除了是一家军火公司之外,还是航天公司,为NASA提供发动机。
在86年的时候,西奥科尔就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提供火箭助推器,结果因为火箭助推器的密封性太差,在升空仅仅73秒之后原地爆炸,造成了巨大损失。
7名宇航员当场身亡,阿美莉卡该计划足足停滞了三年时间,造成巨大损失。
这次事故堪称NASA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对西科奥尔声誉造成的打击可想而知,他们急需一系列足够有想象力的技术来挽回声誉。
结果没想到,技术路线有了,设计专利也有了,结果毛子没了,这技术也就关进故纸堆。
在挑战者号事故前,西科奥尔是阿美莉卡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供应商,也是NASA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事故后,该公司迅速没落,并在90年代末被收购,被收购后,其换了个壳,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规模也直线下降。
本来双脉冲火箭发动机要和cold war时期大量的技术设想一样,一直埋在故纸堆里,永远没有重建天日的那天。
结果老中把这技术给挖出来还实装在PL-15上了,老美吹的牛老中来帮你实现。
也正是因为老中实现了,所以这项空对空导弹的设计方案才重新被各个国家重视,高丽也在24年的时候进行了首次搭载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的空对空导弹试验。
“高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储备实在乏善可陈,要是换霓虹来,可能还有点东西。
看了下,唯一有点意思的技术还没有下文了,要是和他们联合研发,这跟给他们发福利没啥区别。”陈元光吐槽道。
本来还想着屎里淘金,结果没想到半点东西都没有。
“算了,就当人才培养了,等他们来买我们的服务吧。
估计他们也会采购我们的开拓者火箭发射技术,到时候打包卖他们,赚一笔快钱。”
林甲说:“看什么时候能饮马东京吧。
饮马东京的那一天到来后,我相信霓虹的技术和工程师都会被我们给挖走的。”
过去老中最大野望也就是大岛,再进一步无非是琉球。
现在简中互联网上已经看不上这点东西了,现在动不动就是起码得和阿美莉卡分治霓虹,恢复波兹坦协定里老中应享的战后权益。
“总有那么一天的。”陈元光说。
林甲接着问道:“现在这个形势下,其实未必要卖技术给高丽,可以卖服务。
卖火箭发射服务给高丽,卖服务总比卖技术这种一锤子买卖要划算。”
林甲的意思是,之前高丽不属于老中势力范围,所以卖技术给对方,相当于是在挤占SpaceX的生存空间。
而现在好歹也是和阿美莉卡共管高丽了,再卖技术就显得不划算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反正到时候具体合作细节是你去谈,总之慢慢谈,我们不急。”陈元光说。
林甲接着说:“在高丽局势定下来之后,大众这次的产品发布会打算在首尔开。
他们诚邀我去首尔参加他们的产品发布会。
你说现在我去应该没太大问题吧?”
大众和光甲航天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光甲汽车的超级工厂上,还包括了HBM自动驾驶机器人方面的合作。
大众要在全新一代的奥迪上,搭载配套的HBM机器人。
双方在这上面达成的合作模式有点类似联名,车标仍然是奥迪,但是在车身上能够有一个光甲航天的标志,就类似M系的宝马会有专属标识一样。
大众为了获得光甲航天的HBM技术和相关技术支持,每年缴纳的技术服务费大概在50亿rmb左右,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他们之所以愿意缴纳这么多钱给光甲航天,就是希望通过和光甲航天的合作,以及HBM机器人,重塑旗下豪华品牌奥迪的品牌形象。
要知道大众旗下豪华品牌已经惨不忍睹。
无论是奥迪还是其他像兰博基尼、宾利这些豪华品牌,面临的局面是全面性崩盘。
在2022年的时候奥迪集团的利润还有76亿欧元,23年是63亿欧元,到了24年就只有不到20亿欧元,比腰斩还更惨。而在今年,已经是负资产了。
所以大众集团宁愿从本就已经亏损的营收中再抠一部分出来给光甲航天,为的就是重塑品牌形象。
“首尔?大众去首尔开发布会?
他们不应该在他们德意志的大本营开吗?”陈元光下意识问道。
在他印象里,大众但凡重要一点的新品发布会不都在德意志开吗?
之前他在MIT的时候,买的二手代步车就是一辆奥迪,他对大众还是有所了解的。
在德意志本土办发布会,更能给嘉宾和媒体一种大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感觉。
林甲说:“日子不好过呗。
他们没有细说,但我在简单查了一下之后能理解个大概。
在东西德意志合并之后,大众可是吃足了红利。
在整合完东德意志的资源之后,大众的利润从93年的400亿欧攀升到了2000年的800亿欧,七年时间实现了利润翻倍。
这次南北高丽的合并,他们肯定也想去分一杯羹。
本身过去大众集团在高丽市场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他们希望通过在首尔开发布会,打开大众在整个高丽半岛的市场,顺带看能不能做北边的生意。
大众深谙媒体传播之道,作为高丽动荡之后,第一家跑到首尔去开发布会的全球巨头,叠加发布的产品包括奥迪最新一代车型以及首款面向消费者的量产HBM机器人。
显然能够引爆整个舆论,为他们打造巨大的舆论效应。”
林甲对于舆论怎么玩太清楚了。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