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02节
陈元光听完后问:“现代和起亚能容忍大众来他们的地盘抢蛋糕?”
大众吃了东西德合并的好处,难道南北高丽合并的好处不应该由高丽的车企吃吗?
大众千里迢迢从德意志跑到高丽半岛来抢蛋糕吃。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精神。
“不知道,可能大众觉得自己有戏吧。
而且他们在首尔办,一个能请北边的人来参加,另外能请华国人参加,欧洲和阿美莉卡再派点人去,这不就声势浩大了么?
我怎么觉得,大众在首尔办一场之后,国内很多车企也会蠢蠢欲动,跑到首尔去开面向整个亚洲的产品发布会呢?”
陈元光调侃道:“比如小米是吧。”
这并不奇怪。
准确来说,很多车企内部都有开辟高丽市场的打算。
包括北边,更是被他们当成是前所未有的新市场。
南北德意志合并之后,阿美利肯的车企,福特、通用和林肯没少去柏林开产品发布会。
在90年代初,福特的概念车发布会甚至都从底特律转移到了柏林。
九十年代的时候,阿美利肯的车企能对合并后的德意志蠢蠢欲动,现在老中这帮新能源车企显然也能对合并后的大高丽市场虎视眈眈。
其实北边是很适合发展新能源车的。
北边确实存在电力不足、基础条件过差,东北亚的高纬度对电池不友好。
当下自然有搭载恒温系统的新能源车,通过车内恒温来解决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过低电池效果不好带来的问题。
这类电池恒温的纯电新能源车这两年在大毛和中亚这些原本接受程度仅限于增城式电动车的地方,卖的都挺好的。
但这类车意味着成本高,价格高,想要在北方这种经济薄弱的地方卖均价在20万rmb左右的车,几乎不可能。
最多也就卖个五菱、byd部分低端车型能够在北边广泛存活。
但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现在消费不起不代表一直消费不起。
另外北边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意味着本土发电的成本很低,一旦电力配套的基础设施完成后,电价显然比油价有优势得多。
加上北高丽的光照相当丰富,年平均光照时长在2500个小时以上,尽管比不上哈密这周内年均日照3300个小时以上的怪物,但也比珠三角地区最高年日照时长要更长了。
光照丰富,意味着搭载钙钛矿电池的新能源车有着天然优势。
自然资源符合、又和华国接壤,加上合并后的高丽是个八千万人口的国家,已经和德意志的人口数量相差无几了。
老中车企会盯上这块蛋糕再正常不过。
远在欧洲的大众都有如此嗅觉。
陈元光听完后,想了想,他主要担心安全问题。
高丽动荡平息的很快没错,事先充分的预案是导致这件事没有发生太大的动荡。
甚至阿美利肯的国会还在围绕着是否要撤出狮城的基地,高丽这边就已经结束了。
但不代表民间反对声不大,不代表高丽就完全在老中掌控范围内了,林甲去还是有一些危险。
这危险不仅来自阿美利肯,还来自高丽内部的反对声音。
“主要是安全,万一发生什么意外。”陈元光提醒道。
林甲哀怨道:“我主要想着这是在高丽,要是大众是邀请我去欧洲,那我肯定不去。
高丽不是有大量华国方面的人在那边么,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我想着在国内呆太久了,这次去首尔转转也算是借着商务为由散心了。
毕竟我们和大众之间的合作还是挺多的。”
陈元光听完后完全能理解,之前林甲每年至少要去国外旅游两趟,自从和他在一起之后就没有出去过:“好,这样,我来帮你安排一下。
我找人负责一下你的安全,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兄弟们,这次我呢会全程录像,因为我受邀参加了德意志大众的产品发布会。
这次的产品发布会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发布的产品都非常特殊,非常非常特殊。
请容许我卖一个关子,待会下了飞机之后你们就知道了。”
飞飞是b站上一名百万粉丝的汽车区博主,因为早期拍的视频都是各种提车视频,提的不乏百万豪车,因此被粉丝戏称是提车区up主。
“好了,到了,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哪里!”
韩文出现在摄像头前,同时外面闪烁的霓虹灯和建筑材料的质感告诉你,这里不是北边,而是南边。
“好了,不卖关子了,没错,这次的视频我们要去首尔,参加大众旗下豪华品牌奥迪的产品发布会。
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因为号称这次除了搭载奥迪新一代设计语言的车型会推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惊喜。
我听传闻说是要发布第一代HBM自动驾驶机器人,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过去提车经常提,但提机器人好像还从来没有过,这样,我们这期点赞过十万,我就提一台他们发布会上的惊喜。”
一个镜头转场之后,飞飞就从机场来到了酒店,能从她脸上看出一丝疲惫:
“好了,到大众给我们安排的酒店了,这次大众发布会选择的场馆是首尔的KINTEX会展中心,整个会展中心还是比较大的。
大众给我们安排的酒店就在会展中心边上,是首尔的喜格尼尔酒店,也是整个首尔最高的酒店。
我之前来首尔就喜欢住在这里,因为这里靠近乐天世界和乐天世界塔,能够直接俯瞰首尔的夜景,并且可以直接看到乐天世界塔。
偷偷跟大家说一声,我刚才在一楼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光甲航天的林总,林总好像也会出席这次的发布会,因为她周围太多保镖,所以没找到和她合影的机会,等明天发布会现场看看有没有机会。
另外因为在动荡之后第一次来首尔,感想还是蛮多的,因为刚才我在入境处做签证核验的时候,海关人员看到我的护照上写着华国,感觉他的眼神有点意味深长。
我之前来首尔来的还算频繁,可能两三年总是会来一趟,这次来感觉机场的安保力量明显加强了,另外就是一些地方已经把高丽改成了南-北联合高丽。
感觉高丽民间对合并这件事,也是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
然后他们对华国的态度还蛮奇特,不过和中东那边比起来,首尔给我的感觉还是很安全。”
第446章 服务意识过剩的机器人
“林总,很高兴您能亲自出席大众集团的新品发布会。
这对大众集团来说非常重要,让我们对新款奥迪A系列的销量更加有信心了。”
全球汽车市场很大没错,但如果仔细算,说白了就两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华国和阿美利肯。
其中华国的年产销能够达到三千万这个量级,而阿美利肯则在1500万,这里多说一句阿美利肯的销量是包含了二手车在内的。
像欧盟打包在一起,也就一千万出头。
因此华国本土车企崛起,对这帮海外车企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像什么大众史无前例大规模在德意志本土裁员,日产本田合并,福特总裁把华国生产的汽车运回本土天天开。
这种事是华国汽车产业造成直接冲击的最好证明,换过去想都不敢想。
面对严峻形式,不同车企选择的应对策略不同,其中大众选择的就是全面拥抱华国,试图进一步把产能和研发转移到华国,来提高利润率。
和光甲航天的合作,被他们视为,重塑大众集团豪华车品牌的重要一步。
大众能够和小鹏合作,每年付技术服务费给小鹏,奥迪能和华为合作,新车型能搭载华为的智驾系统,和光甲航天合作再正常不过了。
普通up主是由华国大众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像林甲则是由大众大中华区的总裁贝瑞德亲自负责,他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如果不是长相,完全听不出对方是德意志人。
“和大众合作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未来光甲航天造车同样要仰仗和大众之间的合作。”林甲说。
包括大众和光甲航天合资搞的超级工厂,在大众的算盘里这同样能够是卖点。
如果光甲汽车卖的好,在高端价位上站稳了脚跟,那么大众用同样工厂造的高端车,就能在营销上号称自己和光甲汽车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
你花一百万买光甲汽车,那花五十万买同工厂出来的奥迪A6L,消费者还会觉得自己赚到了。
“所以关于大众投资光甲汽车的事情,您这边考虑的怎么样?”贝瑞德问道。
特斯拉撤资之后,自然有大把的企业想投资Space,尤其是在确定Space要改名光甲汽车之后,想来参一股的资本更是如过江之鲫。
有过传闻的包括海外金融机构,像淡马锡、高盛、贝莱德这些,国内的资本包括雷君的顺为资本、腾讯系、百度系等等。
光甲科技手里还捏着小米汽车20%的股份,虽说光甲科技不是光甲航天,但背后实控人穿透之后都是陈元光。
包括一些传统车企,一汽、上汽这些,都有传闻说要接手马斯克退出来的股份。
特别是这些汽车行业的国企,想自己造一个豪华品牌不太容易,现在有现成的蛋糕,肯定也想来掺一脚。
其中被坊间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光甲航天股东的就是大众了。
因为大众有着天然优势。
“我们的观点不变,如果大众能够帮助光甲汽车直接进入欧洲市场,不需要在欧洲建厂,那么我们会慎重考虑接受大众的投资,出让部分股份给大众。
如果大众做不到的话,那暂时不考虑。”
想要股份,市场来换。
欧洲市场老钱还是挺多的,但是想把车卖到欧洲,你得跑到欧洲去建厂,不然压根卖不过去。
在这个本土产业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你想要单纯卖商品过去,还是汽车这种大件,是很难的。
“好,我们一定想办法说服布鲁塞尔那边。”贝莱德的心情瞬间晴转阴。
本质上大众也不想让光甲汽车能够进入欧洲市场,起码不能这样,只有产品过去,而不去欧洲本土建厂。
在欧洲本土建厂,你的复合成本会非常高,老中这帮新能源车企跑到那边建厂最后的定价,得比从本土拉过去加上关税和运费的价格还要更高。
加上欧盟对你的供应链还有所谓,欧洲企业百分比要求,必须其中欧洲企业提供的零部件要占到百分之多少。
之前是15%,这两年增加到了30%。
总之本土保护主义特别严重,很多华国车企去欧洲是去了,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少之又少。
欧元区的存款利率,也就是无风险收益率能给你飙到3个点多,而英格兰的十年期国债更是能给你四个多点的收益率。
比起苦哈哈干制造业,直接把钱转到国外去存银行都比在欧盟建厂要赚得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少数华国车企搞小动作,以在欧洲建厂为由把钱转移到欧洲,钱过去之后建的厂很小,拿20亿欧元建了个5亿欧元都不要的厂,大部分钱都拿去做投资了。
类似操作曝光后,这些这样干的企业离死也就不远了,光是银行集中抽贷你都受不了。
大众不希望的原因自然不是为欧洲的制造业考虑,不是出于所谓制造业本土保护,而是因为这对大众可能造成威胁。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