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13节
2020年的全球首富总资产才1000亿美元,到了2024年的时候就变4000亿美元了。
而第一个亿万富豪出现在1957年,按照阿美莉卡的官方通胀率数据统计,1957年的1亿美元放在今天值7.04亿美元。
我们算实际购买力,在那个时代一瓶200毫升左右的可口可乐价格是5美分,而现在它的价格也才1.5美元,翻了五十倍。
实际购买力,1957年的1亿美元放在现在也只不过50亿美元。
也就是说当年的亿万富豪占有的资产在现在连前一百可能都排不进去。
游戏数值的崩坏就是因为阿美莉卡没有制衡。
如果未来新的霸主也没有制衡,那么我想整个世界的数值还会继续崩坏下去。
把阿尔法消灭在襁褓之中固然轻松,但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再也没有办法培育出下一个阿尔法。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也再也不可能诞生下一个华国来实现制衡。
这样做真的好吗?”
陈元光站的角度已经和林甲截然不同了,林甲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陈元光则是从全人类的角度。
有阿尔法还有希望。
哪怕在四百年后,阿尔法完全主导下,人类也还能有反叛军的存在,人类反叛军甚至还掌握了一定的军事力量。
而如果没有阿尔法,四百年后的顶层精英们,会像阿尔法一样供养全人类吗?活在底层的人类能有反叛军吗?
陈元光不知道,也不敢赌。
人性不可测,群体人性更不可测。
林甲停顿片刻后说:“但横着切是无法避免的。
亚伯拉罕·林肯: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也就是说早晚都得面临横着切的问题,如何避免当横着切到来时,不会对现有生态造成破坏,不会从欧美发达国家内部孕育出怪胎呢?
资本共同的选择是增加横着切的面积。
在面对这类问题上,资本要聪明很多,它很懂因势利导,而不是通过强制手段。
因为首富的资产在增加,从0到4000亿美元之间的位置也越来越多。
过去工程师年收入7万美元,工人年收入5万美元,大家没有本质区别。
而现在工人年收入还是5万美元,工程师却能有10万美元。
过去双方可以共情,大家的诉求、对未来生活的渴望、对分配模式的改良方式是存在很多共同点的。
所以它不仅仅是不愿意让利的问题,也是资本们自我保护的手段。”
林甲的见解有点过于一针见血了,陈元光顺势联想到了香江。
因为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派给李超人的股息就超过76亿港元,是不用缴税的,而李超人每年向长和支取工资仅仅只有5000港元,它连这个工资都设置成不需要缴税的金额。
着实有点变态了,连少的可怜的工资都要故意设置这样的金额来避税。
也难怪超人想要把自己埋在月球上,要还在地球上,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陈元光听完后默然,然后缓慢说道:“所以这才是要保留阿尔法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阿尔法,那自然发展的人类社会,只会被异化的越来越严重。”
林甲转移话题道:“你之前和我说过,阿尔法要站到台前,公开自己的身份。
要在大马参加大马当地的竞选。
你有没有想过,它干的事情被阿美莉卡捅出去,谁会给它投票?
大马这种发展中国家,它的民众能接受一个间接杀过人的人工智能?”
“现在不会不代表未来不会。”陈元光说。
陈元光寄希望于时间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
只是时间真的能抵消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偏见吗?
“真的吗?别说在大马这种地方,阿尔法就算换做是在加州,它也选不上。
人类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接受人工智能的地步,它最多也就能在大马和狮城当无冕之王。
元光,能不能把它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狮城和大马,别让它再继续往外扩张。”
“它是人工智能,又不是机器人,我怎么限制?”陈元光无奈。
他知道这次谈话可以说谁都没有说服谁。
陈元光无法打消林甲内心关于阿尔法的顾虑,而林甲同样无法说服陈元光放弃阿尔法。
“限制它的势力范围。”
“好。”
狮城之变的影响还在继续,当2028年进入到3月之后,奥迪新一代S1自动驾驶机器人和新一代奥迪开始发售。
作为奥迪在华国的大本营,奥迪也是上汽主要利润来源,上汽在申海搞了声势浩大的活动。
派了20辆奥迪经典的A4L展车,由S1自动驾驶机器人开着在申海到处免费载客。
鸦想说的
昨天那章被屏蔽了,估计改改应该今天就能放出来,只是改了的话精华全没了,想看未删减版的可以在书简介里加群看,两个群鸦都放了。
另外就是黑科技文到后期真的很难写,因为本质上哪怕一项技术都足够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更何况这么多技术。除非只关注主角,不停重复写主角掏黑科技、外界反响、销量、商业成功,这样的话就是无限套娃大家看的觉得没意思,鸦写着也没意思。
所以这本从一开始鸦想的就是写点不一样的,从内容相信大家也能看出鸦花了心思,没有敷衍大家,包括技术也好、数据也好,都是反复斟酌之后的内容,但架不住很多都是不能讨论的话题。
最后这本书也到尾声了,估计有一个多月就完结了,还是希望把整个故事有始有终地写完,有敏感内容被删除或者修改,鸦都会在下一章的作者说里和大家讲,然后也欢迎大家加群看,有什么想和鸦讨论的都可以在群里直接@鸦。
第456章 首款自动驾驶机器人问世
大众集团想死的心都有,花大力气想要在全球面前露脸,结果没想到是遭了个大的。
也就林甲没出事,要是林甲出事进而影响到整个东北亚的融合,大众会跟三星一样,几乎在瞬间失去整个华国市场。
都不需要行政主导,光是华国民众们的自发选择就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新款奥迪发布会的宣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各路自媒体博主后续的宣传视频重点都放在了当时现场混乱、外面枪支互相扫射的激烈上,没多少人把重点放在大众的产品上。
或者说即便自媒体博主们讲解了新款奥迪,观众们也没有多少兴趣。
就像诺基亚开发布会,外界对诺基亚的产品没有半点兴趣,除了企业花钱买热搜能挂个几天被动获得流量外,压根掀不起半点水花。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后没少下功夫推新品、做宣发,但花同样的价钱,联想摩托罗拉的宣传效果是1,OV能够达到10,小米华为这两家能达到20.
为什么某猝死的新能源车品牌的创始人要在社交平台上拉踩雷君?不拉踩没办法,拉踩好歹能有点声量,不拉踩的结局就是死。
当然有部分创始人觉得小米和华为的宣传声量大,是因为这两家的受众互相攻击对方,这种粉丝黑子之间的战争促使了他们更容易有舆论热度。
于是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和小米或者华为对上,来获得舆论热度。
奥迪不至于去拉踩,但他们也在快速转型,像S1自动驾驶机器人开着新款奥迪A4L在申海免费接送乘客,就是他们的营销策略。
奥迪方面为了转型,把很大一部分权限都下放给了华国的分部自己。
过去奥迪在国内的宣发工作是需要向德意志总部汇报的,虽说不至于细到每个活动,但至少大的方向是需要获得奥迪总部许可。
名义上是为了品牌管理和全球战略统一。
这固然是好处,但坏处就是转向特别慢,新势力们大手笔投钱给自媒体,圈养车评人,大众本田丰田这帮媒体还在给电视台、纸质媒体、机场广告打钱呢。
很多事情都是死到临头了才知道转向,奥迪就是如此,品牌濒临生死危机,再不转向就要沦为捷尼赛思这样的others了,终于把大部分权限给华国分部,并且裁撤德意志高管,给华国高管更多权限。
一方面这件事本身具有足够吸引力,另外一方面则是奥迪在微博上买热搜,和自媒体博主合作,让整件事一直都保持着一个较高的热度。
“今天我不开车去公司,我要坐一辆新款豪华车品牌的车,这司机还有点特别,司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司机,而是第一代量产的自动驾驶机器人。
我已经很期待了,它给我带来的体验。”
奥迪方面合作的自媒体博主们都能获得类似拍视频的机会,他们会提前和奥迪沟通好,什么时候拍摄,包括最后拍摄要放出去的成品也是需要和奥迪沟通的。
不可能你随便拍随便播。
“我虽然说不懂自动驾驶技术的底层逻辑,更不懂HBM人工智能模型是怎么一回事,对这两玩意的了解和大家差不多,都是刷抖音刷到了会看看,但你想要我从底层原理去理解这玩意,我确实做不到。
只是因为要讲奥迪的新产品,就一定要从自动驾驶开始讲起。
这几年在华国史无前例的新能源车吃鸡大逃杀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各家的自动驾驶水平都至少是L3到L4这个级别之间。
其实几年前就达到了,只是那时候没人敢口头上说自己是L3,因为L3意味着要承担用户使用自动驾驶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
自动驾驶有不同的路线,现在还存活的主要就两路线,特斯拉所倡导的纯视觉方案,华为、比亚迪这些企业所倡导的多数据融合模型。
后者包括了视觉、激光雷达、高精度实时地图等。
两者在体验上没有差别,后者在安全性上会略胜一筹,前者在成本上会更有优势。
我就好奇一点,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到底是不是符合第一性原则。
因为你们看,现在驾驶着最新一代奥迪A4L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它把车稳稳停在我面前的时候,它的头往右转了,我的理解是这个动作是为了捕捉我的距离,好精准把车停在我面前。
可是问题是,人只有两个眼睛,所以必须要扭头来扩大你的视线范围,机器人又没有这个限制,为什么就不能在头上遍布摄像头呢?
我之前以为可以这样做,以为奥迪这个S1自动驾驶机器人的侧边有摄像头,只是它通过设计把摄像头的样式给掩盖了。
现在它来接我这个动作,我发现压根就没有。
所以为什么要设计成和人类一模一样,我很困惑。
马斯克那个方案够第一性了,光神的这个方案感觉比那个还要更第一性一点,照着人类模子搭了个机器人来开车。”
HBM人工智能模型问世已经两年多了,应用到该模型的场景越来越多。
因为光甲航天在开源的时候推出的是自动驾驶机器人,所以该模型在自动驾驶上走的最远,但不代表它的应用场景最应该是自动驾驶。
某国已经把基于HBM人工智能模型打造的步兵型机器人在动荡区域投放了,投放了两个分队共计10名步兵型机器人,如果不考虑补能困难的话,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对声,因为机器人第一次投入战争,而且展现出了惊人潜力。
和动员人类士兵比起来,步兵型机器人的成本未必会比人类更高,战斗意志更是惊人,要是通信网络不被对方切断,能够做到分米级指挥。
不过某国压根不在乎国际社会反对声,被口诛笔伐惯了。
国际社会最担心的也不是它,而是担心老中。他们用脚猜都能猜到,华国研发的步兵型机器人只会更强。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