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29节

  所以评论区里压根没人讨论他的忠告,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只有几条关于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暴毙的惋惜悼念。

  “莱特,我看了光甲汽车的宣传片,它非常具有吸引力,我身边的朋友他们无一例外都想从华国专门运一辆回阿美莉卡来开。

  我已经后悔从光甲汽车这撤资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设计,它完全颠覆了我对汽车的认知。”马斯克说。

  前两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陈元光开着一辆带有变形功能的汽车参加了颁奖典礼,并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做了获奖感言。

  当时除了陈元光外,马斯克也开着特斯拉的变形汽车参加了颁奖典礼。

  后来特斯拉、宝马、奔驰、小米、比亚迪等一众车企都推出了自己的变形汽车,这些变形汽车具有能够变成人形的功能,可以跨越一定的障碍物。

  但除了特斯拉的Robot 1外,其他车企的这类变形汽车都卖的不好。

  哪怕宝马的,都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惨淡。

  本来马斯克以为光甲汽车的第一款车也难以逃出这样的设计陷阱,走变形金刚这样华而不实路线。

  毕竟光甲在高科技领域的品牌号召力丝毫不比特斯拉弱。

  做一款变形金刚,也具备卖高价的基础。

  结果光甲汽车的第一款车确实具备变形功能,只是此变形和彼变形截然不同。

  “这全是依赖于林的功劳,我只给了她一点小小的建议。”陈元光笑道。

  他们一边攀谈,大众的工作人员们围在四周,其中马库斯也在。

  走在最前面,头上戴着扬声器的是大众的介绍人员:

  “由大众集团和光甲汽车共同建造的超级工厂,利用了大量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对其进行改造。

  从供应链管理、质量检测、柔性生产、能源管理、设备维护、人机协同这六个方面,对汽车工厂进行了全面升级。

  其中在供应链管理层面,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来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季节性需求,实现零部件采购的实时调整,利用ai算法对物流路径进行计算,优化车辆运输调度、仓储布局,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在供应商协同管理上,我们基于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了供应链的透明化,将实现零部件质量与交付状态的自动跟踪,各位请看.”

  “在质量检测和工艺优化上,我们利用了ai视觉对车身焊接、喷漆和装配缺陷进行质检,准确率实现了6个9,也就是99.9999%,人工视觉检测被完全取代”

  这一超级工厂用到的技术并不稀奇,供应链智能优化特斯拉有在用,他们通过人工智能去预测电池需求,好让供应商进行动态调整,匹配交付节奏。

  而ai视觉质检,宝马的德意志工厂也在用这一技术,据他们所说缺陷发现的效率提升了40%。

  甚至模块化生产设计,大众的MEB平台就有用到,整体能够缩短30%的新车车型开发周期。

  但这些技术都是分散的,不同车企的生产工厂,他们的技术创新领域不一样,光甲-大众超级智能工厂,是第一家人工智能时代的汽车工厂集大成之作。

  这就是和大众合作的意义所在,靠光甲汽车自己,是绝对做不到把这些先进技术如此系统性的整合在一起的,因为你没有大规模汽车生产经验,没有足够的建厂经验,你很难完成这种系统性创新。

  另外在技术上也有大量升级。

  以ai视觉质检为例,宝马工厂的ai视觉质检准确率只能做到99.9%,也就是说1000辆里有一辆可能出问题,他们还是无法完全摆脱人工。

  在陆奇团队主导下优化后的ai视觉质检算法,能够提高到6个9,这就完全摈弃了人工质检流程了。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马斯克无疑是绝对的内行,他在参观完之后,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特斯拉申海工厂的升级改造计划迫在眉睫。

  要是能够用上大众-光甲超级智慧工厂这套硬件和系统,特斯拉的利润率起码能再加五个百分点。

  “把他们的创新点都记下来,我们也要在申海超级工厂的三期用上这些新技术。”马斯克侧身和他身边的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低声说道。

  “好。”

  然后转过头来对陈元光说:“莱特,这套工厂的系统卖不卖?”

  在成为阿美莉卡太空战略委员会的主任,全权负责核弹变轨技术研发的马斯克已经远离特斯拉管理一线,现在由职业经理人接任特斯拉CEO了,但他在特斯拉还是有很高话语权。

  而且向光甲汽车学习人工智能,这不丢人。

  陈元光说:“我不知道。”

  站在陈元光身边,牵着他手的林甲婉拒道:“抱歉,这系统用到了大量光甲航天的自研算法。

  如果特斯拉能够接受算法不开源,我们出售这些模块,后续维护升级都有光甲汽车来进行,那可以讨论,如果不能接受,需要公布源代码的话,那很抱歉,暂时不接受这样的合作模式。”

  并不是所有技术都会开源。

  Meta的LLM模型有进行开源,但谷歌最核心的Gemini就没有。

  谷歌的PaLM模型甚至都没有开源完整版,只公布了小规模的版本。

  “好吧,我回去考虑一下。”马斯克露出遗憾的表情,显然是打算自研了。

  常温超导材料追不上,这种超级智能工厂还追不上吗?

  再不济找大马的阿尔法科技合作也能办得到,目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企业端应用做的最好的厂商就是阿尔法科技。

第472章 总有平地起惊雷

  “这位是?”

  陈元光打量着眼前这位典型日耳曼长相的中年男子,指尖在会议桌上轻轻叩出节拍。

  他注意到对方西装翻领上别着褪色的DLR徽章,像是刻意保留的某种身份印记。

  大众集团代表连忙侧身上前:“陈总,这是马库斯博士,大众集团的顾问,原德意志航天中心推进系统首席工程师。

  未来德意志和华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交流,马库斯博士将全程深度参与。

  这次德意志那边提前派马库斯博士过来,也是想着让他提前适应华国的环境.”

  大众集团的代表说完后,小朱又接着补充了两句马库斯更具体的来历。

  短短几句介绍,让陈元光嗅到了柏林方面的试探,德意志显然希望和华国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华国自然希望达成这样的合作。只是华国打算从庞大的航天类国企体系中挑出哪几家给外国高管来管理,陈元光不清楚也不关心。

  最核心的那一批显然不可能,大概率是被边缘化,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国企,陈元光推测。

  “欢迎来到申海。“陈元光伸手作握手状。

  六年前和欧洲的合作是站在公平交易的角度,华国获得火神发动机技术,法兰西获得可回收火箭。

  而现在双方在技术上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哪怕是欧洲的传统强项,材料和发动机,华国都已经追赶上来了。

  合作还没开始谈,德意志航天领域的顶尖人才就要提前来华国适应,这正说明了局势的逆转。

  不过烂船也有三斤钉呢,更何况欧洲远没有到烂船的地步。未来从华国整体层面来说,有大量可以和欧洲合作的地方。

  马库斯突然用生硬的中文迸出:“您是我们这代航天人的北极星。”

  中文说完后才是一大串的德语。

  “陈总,马库斯先生说久仰大名,您是人类迈向太阳系的旗帜人物,他在欧洲没少听说您的名字,他向您表达最高的敬意。”小朱帮马库斯翻译道。

  小朱说完,会议室响起零星掌声。

  双方简单寒暄了几句,给陈元光留下了一个初步印象,德意志方面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参观完智能工厂回到家,林甲扯松香槟色丝巾透气,倒在沙发上吐槽道:

  “布鲁塞尔还在为站队吵得不可开交,德国人倒把骑墙术玩出了新高度。连德意志航天领域的顶尖人才都舍得放来大众当个顾问。”

  她掏出手机调出最新简报:“华盛顿正在打造学术铁幕,霓虹和印度已经入伙,袋鼠国方面也跟着签了技术封锁协议。欧洲,欧洲目前还在硬撑,支持方和反对方争论地相当厉害。”

  林甲接着说道:

  “说到底都是生意,欧洲通信业放弃产业保护原则后,爱立信在华为的铁蹄下,就像是穿着普拉达的乞丐,阿美利肯企业甚至想开价一欧元打包带走。

  更惨的是ABB电气,华国在匈牙利的电网改造项目一旦成功,ABB会变得和爱立信一样,要么苟延残喘后以超低价卖身,要么直接卖身。“

  今天参观智能工厂的过程中,林甲同样全程参与了,她很清楚马库斯的实际身份,以及德意志的算盘。

  阿美利肯现在要构建专属于自己的学术生态圈,这个学术生态圈会对一些敏感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高度保密。

  至于是什么生态,自然是皿煮兹有生态圈。

  只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吵的非常厉害,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法兰西,法兰西眼瞅着因为和华国有着大量的共同利益,才不想去加入这个生态圈呢。

  其中支持声音主要来自瑞典、捷克、荷兰之流。

  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产业原因。

  以瑞典为例,要是欧洲再继续这样下去,让华国的产品和服务大规模入侵欧洲市场,瑞典的经济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瑞典不像挪威这样,靠资源和金融资本运作就能维持居民的高质量生活水平,瑞典有着规模庞大的制造业。

  其中制造业中的汽车制造、通信和电力,面临着华国的全面入侵。

  大家比较熟知的有爱立信和沃尔沃,这些标志性企业情况不妙。

  沃尔沃老早被华国企业收购,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聊聊爱立信,在瑞典,以爱立信为代表的电信产业上下游的企业一共1.7万家,其中的直接从业人员大概在30万人,占瑞典人口比例的3%。

  这个数字在2028年的今天下降了超过百分之四十。

  过去短短三年时间内,瑞典的电信业有超过10万人都在华为的入侵中已经失业。

  爱立信已经到了政府不补助就会立刻应声倒下的地步。

  而电力领域,瑞典同样有着世界五百强的巨头-ABB电气,它带来的上下游从业人员数量比电信行业还要更多。

  华国在电力领域对欧洲市场的入侵已经开始了,在传统领域,ABB的技术积累丝毫不逊色于华国电力,甚至是有优势。

  但架不住大规模家庭光伏发电站的存在,导致欧洲各国电网对动态电力分配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恰恰是ABB或者说是老欧洲的短板。

  而且更要命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落后是病在腠理,尤可治也的话,那华国电力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巨大领先才是病在骨髓,无可奈何。

  同样的工程,华国只需要花十亿美元一年时间,ABB要花50亿美元三年时间。

  因此瑞典媒体直呼,如果不把华国赶出欧洲电力市场,那么匈牙利电网改造完成的那天,就是ABB破产倒计时的开始,ABB电气将会成为下一个爱立信。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在大量领域,欧洲的护城河只剩下行政禁令了。

  换你是瑞典,看到如此残酷的现实情况,你也只有抵御老中这一条路可以走。

  法兰西同样有电气领域的庞然大物施耐德,但电网又不是施耐德的主业。

首节 上一节 429/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